(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课件_我与小动物_2 - 副本
- 格式:ppt
- 大小:3.77 MB
- 文档页数:13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与小动物》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背景1.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是针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我与小动物》单元,旨在通过探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为小动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等品德素养。
1.2 教学目标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2.培养对小动物的同情心和关怀之情;3.意识到保护小动物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为小动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引导学生行动起来,为小动物做一些实际的事情。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1.情境导入:播放小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小动物的可爱之处;2.导入新知:通过PPT或课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3.情感体验:通过小游戏或观察植物、昆虫等小动物,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怀之情;4.技能掌握:通过视频或实物,让学生学会为小动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行动起来;5.总结讨论: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分享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2.2 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法:通过PPT、视频等多种形式导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图片观察法:通过图片或摸索植物、昆虫等小动物,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3.小组讨论法:以小组方式讨论,促进学生合作交流,从中获取新知、体验情感;4.视频学习法:通过观看小动物种类的视频及信息,在不同维度上,深化学生对小动物的感知,同时学生也能感性理解小动物生存状况;5.回归实践法:将所学知识和行动方案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3.1 教学资源1.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2.室内、室外小动物实物观察景点;3.小动物图片、卡通画等可供观察的素材。
二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我与小动物_苏教版【背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实际教学中,这门“副课”的时刻被所谓的“主课”挪用,或者干脆将“品生课”变身“自习课”,这些做法明显背离了素养教育的主流。
殊不知设计合理的品生课能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培养探究精神、激发求知欲望的同时,也能有利于部分家长眼中“有用知识”的学习。
为了能使自己对品生课教学浅陋的看法得到更多同仁的批判指正,在学校5月份组织的赛课活动中,特选定苏教版《品德与生活》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我与小动物》,执教该课并获奖,现进一步反思该案例的使用情形,总结得失。
【案例描述】环节一、情感在引导中萌生——音乐动画“舒心”,猜谜活动“收心”【片段一】师:小朋友,春天到了,漂亮的大森林里可喧闹了。
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看看可爱的小动物们吧。
生:(学生略显困倦的脸上荡起了笑意,柔和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带走了学生的疲乏,眉心舒展。
)师:这些可爱的动物朋友让我们心情愉悦,小朋友们还累吗?喜爱这些小动物吗?想成为他们的朋友吗?生:不累!喜爱!想!(为叙述之便,故将“一问一答”集中排列,以下同。
)师:然而,想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是需要闯关的哦。
敢吗?第一,我们来猜谜语,看看哪个小朋友能让藏在谜语里的小动物现身!师:(出示谜语)例:(1)名字叫做牛,可不能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蜗牛)例:(2)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卧也是立。
(马)生:老师!我明白!(或双眉紧锁,苦思冥想;或略显犹疑,却蠢蠢欲试;或高举小手,争先恐后;或未被点名,撅起小嘴。
)师:小朋友们可真是厉害!顺利通过第一关!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动物的世界,一起学习《我与小动物》。
(板书课题:11、我与小动物)(出示课题底板。
)【反思一】本环节旨在营造教学氛围,促使情感预备,为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做好铺垫。
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通过音乐、动画、猜谜等方式导入,不但解除了前三节课积存下来的疲劳,还吊足了胃口,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手中,课堂气氛轻松爽朗却不乏紧张。
2019-2020年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下《我与小动物》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动物明星卡”“动物知识卡”,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习性,增长动物知识,并激起了解动物、饲养动物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每人制作一张动物明星卡。
2.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动物知识的书籍。
3.让3位学生各带一种动物,并能向大家介绍。
4.准备5个玩具动物和一个大口袋。
5.准备一缸金鱼。
活动过程:一、设情境,揭课题1.今天,来了5位特殊的朋友,(出示藏有动物玩具的大口袋)正藏在这里呢!请5个小朋友把他们请出来。
2.引说: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动物。
(板书:小动物)3.小朋友,生活中,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呢?指名充分说。
4. 说到动物,大家一下子来兴趣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话题,就是——我与小动物。
(板书:我与。
)二.参观动物,交流卡片,培养喜爱之1. 师:听说,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家里还养着小动物呢!我们去看看,听听小主人介绍,好吗?(营造一个小型参观活动的情境,老师先后走到三个学生前,请他们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动物。
)生(饲养小兔):(从桌底下提出兔笼,大家一下子欢呼起来)我养了一只小白兔。
它红红的眼睛象晶莹的宝石。
一身雪白雪白的毛软软的。
摸上去可舒服了……一些学生手“馋”了:我也想摸摸!生(饲养小兔):你们来摸摸。
生:真软呀!生(饲养小兔):它特别爱吃干的莴苣叶。
今天,我带来了一些,请几个小朋友来喂给它吃!(大家争先恐后,几个学生有幸经历了一番“喂食”的生活体验,其他人羡慕不已。
)师:让我们再去看看另一位小主人的小动物吧!(小刺猬、小乌龟的先后出现磁铁般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他们专注地看着、听着、感受着,还思考着。
一个个小问题从一个个小脑袋产生,听:小刺猬生出来就有刺吗?小乌龟怎么冬眠?在哪儿才能买到这些小动物呀?……)3.刚才,你了解到了什么?指名说。
4.你们养过小动物吗?小朋友,通过饲养动物,通过课前的知识调查,现在,你对哪种动物最了解呢?请拿出自己制作的动物明星卡跟小组里的组员说说。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与小动物》精品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作者:汤莉平|来源: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2.行为与习惯:通过认识动物、主题讨论等活动,养成自觉保护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说小动物资料及动物百科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习性,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
4.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游戏、及小组合作制作卡片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合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是在于如何使学生能从简单的喜欢小动物这种情感转变为对小动物的尊重,热爱生命,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让学生去了解身边的动物【教学教程】:一、闯关夺门票,引入课题。
1.今天汤老师带领大家走近动物,了解动物,好吗?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读课题。
2.出示课件看看这是谁,这位动物朋友又是谁?原来,动物国王让喜洋洋和小白鸽带来了一封信。
我们来听听都说什么了?指名学生读这一卦信的内容。
二、闯关1.你们想去动物园看看吗?不过,喜洋洋有个要求,(点击电脑)你们只有闯过关才能得到门票,进入动物王国。
想闯关吗?我们先来闯关:猜猜我是谁,课件出示谜语,学生举手抢答。
三、动物明星馆1.小朋友们真棒,一会就顺利地闯过了关,动物王国的门票已经拿到了,下面就开始此次的动物之旅,看我们的第一站是哪里?(生齐说——动物乐园)(出示一系列的动物图片,学生欣赏)2.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这些动物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啊?(学生自由举手说)师:瞧,馆长懒洋洋来和大家打招呼了。
馆长懒洋洋事先做好了一张动物明星卡,想看吗?(播放多媒体:动物明星卡—猪)3.好,下面就请你们拿出自己课前制作的动物明星卡向老师这样来向同学们介绍,与大家来交流分享。
要求从动物名称、喜欢吃的东西、生活的地方、运动方式等方面介绍,听的同学要认真,也可以补充探讨。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与小动物》精品课件(有配套教案)《我与小动物》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发现和观察小动物,让学生感受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不伤害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通过学生快乐寻访,充分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行为和习惯,在认识和了解动物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3、知识与技能增长学生对动物生活习性,特征状况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知道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初步学习观察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常识。
4、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物明星馆,百科小知识等活动,鼓励学生在交流介绍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通过看,听,查,访,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体会成功。
课前准备:1、PPT课件2、动物图片或照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谜语的游戏,比一比谁是谜语大王。
出示谜语一:耳朵先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比手还能干。
生:大象师:真聪明,把这只大象就奖给你们这一小组吧出示谜语二:尾巴像只降落伞,整天爱往松树窜,贪吃松果和松子,家住松树洞里面。
生:松鼠。
师:小松鼠就成了你们这一组的学习小伙伴了。
出示谜语三:年纪不太大,胡子一大把,不管遇见谁,总是叫妈妈。
生:山羊。
师:好,把这只山羊奖给你们啦,高兴吧,别着急,还有呢。
出示谜语四:两只耳朵长又尖,短短尾巴翘后边,两只眼睛像玛瑙,一张嘴巴分三瓣。
生:小兔。
师:你们这一组又多了小兔这个合作伙伴了,高兴吗?出示谜语五:手是脚来,脚是手,屁股红红,脸儿丑,调皮捣赛顽童,爬杆上树是能手。
生:猴子。
师:可爱的猴子就奖给你们这一组了。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把老师的谜语全猜出来了。
师:回想一下,刚才老师给大家猜的谜语,想一想,他们都是什么呢?生:它们都是小动物。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身边的小动物。
第二课时
活动准备
1.准备录音《一个真实的故事》。
2.联系实际,搜集学生保护动物的事例。
活动(一)——激情导入
1.播放录音《一个真实的故事》。
2.讨论交流:听了这首歌你最想说什么?
3。
教师总结。
活动(二)——情境表演
1.出示“动物SOS”特写图。
2.学生表演节目。
(自主选择情境,分组表演)
情境一:小猴看着树木被砍伐,难过地说“我们没有家了,以后怎么办呢?情境二:狗熊的头被砸伤后……
情境三:一人在说青蛙,青蛙说……
情境四:鸟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伤后……
3.谈感受: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结
活动(三)——爱心行动
1.交流:在你周围有没有发现伤害动物的现象,如果有,你打算怎么做?2.物设计一个家。
3.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4.制作爱护动物公约。
(1)出示书中爱护动物公约。
小组交流本组的公约。
汇报交流。
(2)布置课外实践在学校所处的社区宣传公约。
活动(四)——我能行:做一个小小饲养员
1.同学的喜爱,小组选一种动物进行饲养。
2.介绍:如何作好观察记录。
课后延伸活动:饲养小动物。
课后反思
第1页/共1页。
我与小动物本课活动目标要求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2.行为与习惯通过快乐寻访以及饲养小动物等活动,养成自觉保护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制作“动物明星卡”及开展动物小百科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习性,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学着饲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4.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游戏、搜集资料以及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通过查资料获取有关信息。
2.准备小猴、小狗、青蛙等一些动物的头饰。
3.录制有关动物的声音,制作《动物世界》课件。
活动(一)——创设活动情境1.出示《动物世界》课件2.出示快乐寻访的特写图。
3.说说:你最喜欢哪些动物?它们吃些什么?住在哪里?活动(二)——模拟表演活动1.动物图片展示:展示你最喜欢的动物图片或照片。
2.介绍动物明星。
做一做: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一张动物明星卡。
演一演:(1)分小组表演。
(2)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向全班介绍。
3.小结活动(三)——大家一起做游戏1.猜猜它是谁:(1)有一名同学在讲台前师范做双手遮嘴状学动物叫,看谁猜得对。
(2)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2.小组活动。
一学生学动物叫,其他人猜。
每组推荐一名上台表演。
活动(四)——动物知识竞赛1.出示“动物小百科”图。
2.动物知识竞赛。
(1)分组;(2)每组推荐一名评委;(3)知识竞赛;(4)评委评出优胜组。
3.赛后评议。
活动(五)——总结评价1.说说这节课的最大收获。
活动过程(第二课时)活动准备1.准备录音《一个真实的故事》。
2.制作狗熊、小猴、青蛙、小鸟及小鸟妈妈的头饰。
3.联系实际,搜集学生保护动物的事例。
活动(一)——激情导入1.播放录音《一个真实的故事》。
2.讨论交流:听了这首歌你最想说什么?3。
教师总结。
活动(二)——情境表演1.出示“动物SOS”特写图。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11 我与小动物丹阳市云阳学校胡丽芬●教材分析《我与小动物》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中的第三课。
本单元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快乐多》、《我与小动物》、《我最爱读的书》四个主题活动组成。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对生活、学习充满热情,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与小动物》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将学生带入“动物世界”,感受小动物的可爱,生命的可贵。
以正确的科学观引导学生要珍爱小动物,热爱大,培养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
●学情分析接触这个教材,我的第一感觉是:“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都爱养小动物,爱和它们一起玩耍,学生对这个课题十分感兴趣。
但是兴趣归兴趣,二年级孩子的年龄认知特点和知识积累又决定了“二年级的学生不了解它”,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只是单纯地停留在动物的外形等方面,对动物知识的了解不是很深,对“为什么要保护小动物”、“人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意义的了解更是模糊。
所以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动物不仅可爱,而且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是人类的好朋友?如何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有所获?本课程的设计均以儿童喜欢的各项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自身的生活实践中了解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爱动的特征,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
●设计理念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寓教育于活动中,开展儿童喜欢的答题、情境表演等多种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中体验、感悟,了解关于动物的知识,认识到要保护动物,使学生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
整个教育活动中,老师则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促使学生积极性主动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在活动中整合学生的知、情、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