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颁发2009年度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颁发2009年度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研究优秀成果奖的通知各区县体育局、市体育局有关直属单位、市有关高校:为广泛调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推进上海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并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多出优秀成果,根据《上海市体育局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经专家评审,现评选出《上海区(县)级业余体校规范化建设研究》等19个课题研究项目为2009年度上海市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研究优秀成果奖。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市体育局2009年度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上海市体育局二○一○年二月十二日附件:上海市体育局2009年度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优秀成果奖(1项)项目名称:上海区(县)级业余体校规范化建设研究项目主要承担单位:杨浦区体育局、上海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上海师范大学联合课题组项目负责人:陈伟、袁辽新一等奖(3项)1.项目名称:上海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研究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大学课题组成员:杨小明、陆小聪、陆湘群、宗志伟、陈琳2.项目名称:依托临港,打造上海水上体育娱乐中心项目承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课题组成员:陈蕴霞、叶鸣、王锋3.项目名称:构建上海休闲公共服务中心--对上海世博会场馆后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设想项目承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项目负责人:高瑜课题组成员:陈晓陈瑜杨静二等奖(5项)1.项目名称:上海社区体育俱乐部市场化运作现状分析项目承担单位:徐汇区体育局课题组成员:裴新贞、李燕、张燕蔚2.项目名称:构建和完善促进上海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增长保障体系的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课题组成员:王自清、蔡皓、夏菊锋3.项目名称:上海游泳后备人才--二线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课题承担人:郭莹4.项目名称:上海中心城区台球馆空间分布与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课题组成员:李南筑、陆林飞5.项目名称: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课题组成员:肖焕禹、李文川、邵雪梅、方立、陈玉忠三等奖(10项)1.项目名称:社区体育技术服务体系研究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徐汇区体育局课题组成员:李明毅、陆前安、刘倩2.项目名称:上海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模式研究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大学课题组成员:魏轶林、沙俊波、XXX、宋志刚、王村、卢高峰3.项目名称:国际体育都市视角下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大学课题组成员:王艳、张贵敏、刘金生、杨斌、李丽4.项目名称: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课题组成员:李海、曾雯彬、文静、傅琪琪5.项目名称:上海竞技体育比较优势与项目布局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课题承担人:张元文6.项目名称:构建上海商业性体育赛事市场景气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课题组成员:陈锡尧、庞徐薇、吴惠明、刘倩7.项目名称:探索上海打造世界一流体育娱乐中心,提升上海体育开放度和多样性的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复旦大学课题承担人:卢晓8.项目名称:上海体育会展业发展及品牌打造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课题承担人:俞琳9.项目名称: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体育发展的影响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复旦大学课题组成员:杨至刚、王方椽、吴瑛、王丽娜、刘君、孙建斌10.项目名称:上海体育收藏发展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东华大学课题承担人:秦伟——结束——。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县体育科研工作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县体育科研工作的通知浦东新区社发局,各区、县体育局,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体育科学选材测试中心: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不断深入,我国已确立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对我国未来体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在促进体育发展中无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来,科技已融入到各行各业,市体育局近年一直着力于加强体育科技工作,科技已经渗入到运动训练仪器开发、身体机能监控、技术诊断分析、心理调控、运动员科学选材、全民健身研究等各个领域,为我市运动员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比赛,促进全民健身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上海的体育科技工作在业余训练科技含量、市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等方面的投入与上海整体科技实力还不相适应。
上海总体人口基数少,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匮乏已成为阻碍上海竞技体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尤其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像姚明、刘翔一样的国际知名运动员。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育材,提高选材成功率和业余训练中的科技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市各区县体育主管单位充分认识到体育科技在促进业余训练、发展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性,陆续招聘、引进体育科学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承担区县体育科学研究和服务工作,对促进业余训练科学化水平和提升科学健身指导,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适应我市体育工作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区县体育科研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和要求,请各区县体育局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17年修订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条例。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体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总体发展规划,确保体育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坚持健康第一,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意识。
(三)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创新体育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第三条学校应当将体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确保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两次体育课,每次不少于40分钟。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体育课时。
第四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特点,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身体素质锻炼、体育游戏、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
第五条学校应当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应当保障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待遇,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学术交流和体育竞赛等活动。
第六条学校应当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体育竞赛、体育俱乐部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
第八条学校应当加强体育安全保障工作,制定体育安全制度,开展体育安全教育,防止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校应当配备必要的体育安全设备,加强体育安全培训,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九条学校应当加强体育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文化水平。
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文化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第十条学校应当加强体育科研工作,开展体育教育教学研究,探索体育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提高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本条例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7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发文字号】沪教委体[2017]87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7.12.13【实施日期】2017.12.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7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体〔2017〕87号)各高等学校,各区教育局,各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度学校体育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体〔2017〕28号,以下简称《通知》),各单位组织开展了学校体育研究项目申报。
我委委托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对申报项目进行了评审,经研究,共确定立项50项,其中:招标项目10项,重点项目10项,一般项目10项,青年项目20项(见附件)。
现就项目研究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为确保立项项目的研究价值和质量,我委将组织对招标项目进行开题论证。
项目负责人应当按照项目申请书的内容及开题论证中专家的建议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项目。
二、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自行组织开题论证;我委将适时组织专家对重点项目开展中期检查,并对所有立项项目进行结项评估(具体时间和方式另行通知)。
三、招标项目的研究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研究时间一般为1年(以立项时间为准)。
联系人:黄丹凤;联系电话:54041810附件:1.2017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招标项目立项名单2.2017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重点项目立项名单3.2017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一般项目立项名单4.2017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青年项目立项名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7年12月13日附件12017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招标项目立项名单附件22017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重点项目立项名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度学校体育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沪教委体[2017]27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7.04.13【实施日期】2017.04.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度学校体育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体〔2017〕27号)各高等学校、各区教育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等有关要求,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本市学校体育科研工作,整体提升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我委决定组织开展2017年度学校体育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为重点,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推进学校课余训练体系建设,挖掘体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为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服务,为繁荣学术、提高学校体育科研水平和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服务。
二、征集对象本次科研项目征集主要面向本市大、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学校体育科研、教研、行政管理人员,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及其他从事青少年体育和卫生研究的相关人员。
三、选题要求(一)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招标项目四类。
其中,重点项目指选题意义重大、有重要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重点研究对本市乃至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具有普遍、长期、宏观指导意义、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一般项目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重点研究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中亟需破解的问题;青年项目旨在引导和培育优秀青年体育教师和卫生工作者积极投身科研,项目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招标项目由我委指定名称和研究要求,根据申报情况综合确定中标单位或个人。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颁发2007年度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决定(2008)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体育局
•【公布日期】2008.05.20
•【字号】
•【施行日期】2008.05.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其他规定
正文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颁发2007年度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
目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各区(县)体育局,浦东新区社发局,局直属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体育社会科学,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充分调动广大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出优秀成果和高水平人才,2007年度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经过专家评审,现决定,授予《上海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研究报告》等19个研究项目为上海市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研究优秀成果奖。
附件:上海市体育局2007年度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略)
上海市体育局
2008年5月20日。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公布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优秀成果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体育局•【公布日期】2010.11.20•【字号】•【施行日期】2010.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公布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优秀成果奖的通知市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进运动训练与体育科技的紧密结合,强化科研为运动训练服务的意识,鼓励科研人员提升课题研究水平,我局组织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成果评奖活动。
根据《上海市体育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成果评奖办法》(沪体科〔2010〕269号),经各课题成果负责人申报,各训练单位、体科所审核推荐,局科教处组织专家审定,现评选出《帆船流速、流向仪的开发与应用》等15项优秀课题成果。
特此通知。
附件: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优秀成果奖名单上海市体育局二○一○年十一月二十日附件: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优秀成果奖名单一等奖(2名)黄诚帆船流速、流向仪的开发与应用(承担单位:体科所)黄勇上海体操队女子团体、男女个人夺金战略---体操项目重点运动员运动训练监测与诊断研究(承担单位:同济大学、体操中心)二等奖(4名)恭铭新自行车运动训练信息管理系统(承担单位:同济大学、体科所)高炳宏高原和低氧训练对上海重点体能项目优秀运动员备战2009年全运会体能调控的应用研究(承担单位:体科所)张申推拿结合低能超声波防治应力性骨折的临床与实践研究(承担单位:长征医院)张鹏上海跳水队十一运综合科研攻关研究(承担单位:体科所、游泳中心)三等奖(9名)仰红慧优秀游泳运动员全程技术分析评价与水槽游泳技术信息快速反馈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承担单位:体科所、上海体院)陆爱发帆船运动员体能训练与监控研究(承担单位:上海体院)陈世益运动员肩关节伤病的评价系统建立及其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承担单位:华山医院)邱俊自行车、现代五项、击剑重点运动员体能评价和疲劳诊断及其营养支持研究(承担单位:体科所)XXX 上海女足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及个性化营养补充方案的研究(承担单位:体科所、球类中心)檀志宗、全志伟射击射箭重点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监控与伤病预防(承担单位:射击射箭中心、体科所)孙孟炜营养安全检测及监控方法的研究(承担单位:体科所)郑樊慧对上海重点射击射箭运动员身心机能监测及相应恢复措施的研究(承担单位:体科所)张鲁申冲击波治疗仪在优秀运动员腱病损伤治疗康复中的作用研究(承担单位:体职院)。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颁发2011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的决定正文:----------------------------------------------------------------------------------------------------------------------------------------------------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颁发2011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的决定(沪体法〔2012〕85号)各区县体育局、市体育局有关直属单位、市有关高校:为认真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的意见》,着力推进上海体育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鼓励社会各界力量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促进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发展。
经评审专家组认真、严谨的评审,2011年度上海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评审已全部结束。
现研究决定,授予王肖晓《上海楼宇职工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以静安区为例》等19个课题为2011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
附件:2011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上海市体育局二○一二年二月九日附件:2011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一等奖(3项)1.项目名称:上海楼宇职工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以静安区为例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课题承担人:王肖晓2.项目名称:上海体育场区域建设城市中央体育区(CSD)的策略研究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项目负责人:王跃课题组成员:陈林华、吴婷、汪艳3.项目名称:构建体育“迪斯尼”世界--对上海体育博物馆体验式运营模式的设想项目承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项目负责人:高瑜课题组成员:王果二等奖(6项)1.项目名称:上海公共体育场(馆)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及路径选择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项目负责人:钟天朗课题组成员:徐琳、徐敏、朱静、徐越、杨大铸、司方祺2.项目名称:“对阳光体育长廊”信息系统的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东华大学项目负责人:曾桂生课题组成员:周武能、刘江云、曾理、杨延竹、刘志辉、周虎、王勇、朱江华3.项目名称:体育彩票“竞彩”游戏产品的营销策略分析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徐汇区体育局项目负责人:陈震课题组成员:裴新贞、刘倩、张燕蔚、史兴华4.项目名称:上海发展体育旅游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课题承担人:卢晓5.项目名称:上海体育民俗的历史与当代转型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课题承担人:郎净6.项目名称:体育赛事与上海城市文化建设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课题承担人:李有强三等奖(10项)1.项目名称:上海健身气功发展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以徐汇区为例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徐汇区体育局项目负责人:严恽课题组成员:沙福敏、戚双洪、周方2.项目名称:民间体育俱乐部网站运营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项目负责人:蒋录全课题组成员:杨桦、阮恩茜、刘维树、赵永超3.项目名称:城市居民体育活动行为时空规律研究-- 以上海为例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项目负责人:蔡玉军课题组成员:邵斌、朱昆、秦曼4.项目名称:上海区县竞技体育项目管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徐汇区为例项目承担单位:徐汇区体育局项目负责人:王继威课题组成员:田其伟、杨咏5.项目名称:上海足球运动改革与创新模式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项目负责人:颜中杰课题组成员:隋国扬、马良行、吉乔、宋吉福、戴春华、朱有宏、陈恩华、陈兴升6.项目名称:上海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础培养状况及风险研究--典型案例分析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大学项目负责人:秦文宏课题组成员:黄军海、谢秀雯、沙俊波、郭频频7.项目名称:上海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项目负责人:郭蓉课题组成员:王真8.项目名称:上海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效用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课题承担人:王岩9.项目名称:上海国际马拉松和上海城市品牌捆绑营销策略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项目负责人:陈珊课题组成员:邹文华、刘月玲10.项目名称:上海高危性体育项目发展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复旦大学项目负责人:张振课题组成员:陈建强、魏琳、孔斌、张翠——结束——。
2017年上学期体育组工作总结时光飞逝,一转眼间,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落下帷幕了。
回忆本学期走过的历程,工作中有苦有乐,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喜悦。
下面我对本学期的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探讨了新课程理念,明确了目标,统一了思想,使学校体育工作顺利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和运动队的训练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改变了过去只讨论工作的现象,成为工作安排和研讨教学、教材、教法相结合的讨论会。
会上,大家能敞开思想,积极发言,认真探讨各种问题,讨论中相互启发,各抒己见,最后达到共识。
我们认为这种活动达到了统一思想,互相启发的作用,对体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对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三、抓好全校学生的体质测试工作。
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规定认真测试,认真记录、认真统计,优质、及时的上报国家数据库。
并能够将学生的成绩档案及时反馈到体育教师和班主任以及学生的手中。
四、组织好校田径运动会。
在体育组和学校领导积极配合下开展工作,认真准备,无论是组织、编排还是场地器材的准备,组织认真讨论、分工明确,全员动手,相互协作。
运动会安全、有序的进行。
圆满的完成了运动会,并积累了经验,得到了校方的肯定。
同时组队参加了区田径运动会,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抓好早操课间操的活动。
经过全校学生、教师的努力,早操课间操活动的面貌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有序进行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活跃了学生身心,增强了学生体质,加强了同学友谊,陶冶了学生情操,达到了预期效果。
六、存在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及修养,团结合作。
教师要注重运动员的选拔,加强运动队的梯队训练,争取优异成绩。
在过去的一个学年里,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
今后我们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励,力求教研组建设日臻完善。
选择1、依照文献内容的性质和加工程度,期刊论文应属于( B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2、体育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C )A.田径运动B.球类运动C.人体运动D.体操运动3、特尔菲法是由专家集体进行预测或判断的一种调查形式,它一般要经过多少轮的筛选?( C )A.1轮 B.1-2轮 C.3-4轮 D.5-6轮4、针对所给信息而产生的问题,大胆提出各式各样的可能解的一种思维形式,称为( C )A.反向思维 B.联想 C.发散思维 D.收敛思维5、论文中采用图时,图号的表示方式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 C )A.图一 B.图(一) C.图1 D.图(1)6、文献阅读原则包括计划性、顺序性、批判性和( A )A.时间性B.同步性C.简洁性D.排他性7、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体,然后将每个群体依序编号,再按纯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取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D )A.纯随机抽样法B.系统抽样法C.分层抽样法D.整群抽样法8、解决体育教学、训练等实践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属于( B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开发研究D.实验研究9、科技论文中的关键词一般为( B )A.2个 B.3-6个 C.10个 D.根据需要而定10、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下列哪一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类?( B )A.人体生理学B.体育教学论C.人体解剖学D.运动生物化学11、采用观察法收集资料时,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到( C )A.针对性B.典型性C.客观性D.主观性12、根据已知结果设立产生该结果和未产生该结果的两个组,然后调查原因,这种从果到因的调查方法,称为( C )A.现情调查法B.前瞻调查法C.回顾调查法D.追踪调查法13、在研究指标中,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是:( A )A.定类指标B.定序指标C.定距指标D.态度指标14、科技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以多少为宜?( C )A.3个B.5个C.3~6个D.8个以上15、狭义的科学是专指( D )A.思维科学B.人文科学C.技术科学D.自然科学16、限定课题研究论域的常见方法包括:定语限定法、副标题法、________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3.30•【字号】沪教委体[2011]19号•【施行日期】2011.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体育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的通知(沪教委体〔2011〕19号)各有关普通高等学校,各有关区县教育局: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体〔2010〕57号)要求,我委组织开展了2010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申报评审工作,在各高校、各区县积极申报的基础上,共确定立项课题278项。
其中,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重大委托课题16项,重点课题22项,一般课题94项,青年课题146项(名单详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0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体〔2010〕78号),课题首批资助经费已划拨至有关高校和区县教育局。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确保学校体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结合本市学校体育科研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10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2010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附件:2010年度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项目分为重大委托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项目。
第三条项目经费分配、使用和管理的原则:(一)科学安排,合理配置。
严格按照项目研究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项目预算,杜绝随意性。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公布2013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体育局•【公布日期】2014.01.30•【字号】•【施行日期】2014.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公布2013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的通知各区县体育局、市体育局有关直属单位、市有关高校:2013年度上海市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评选工作现已顺利结束。
本次评选共收到有效课题90篇,经专家评审、研究,现确定朱晓东《基于上海30′体育生活圈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配置研究》等24个课题为2013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
2014年是上海体育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创新发展的改革年;是用心用情用法抓好落实,强化基层基础的管理年;也是体育队伍进一步树立进取意识、挑战意识、责任意识,优化能力素质的培训年,希望全市体育系统干部和职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等再接再厉,继续为上海体育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并作出新的贡献。
特此通知。
附件:2013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获上海市体育局2014年1月30日附件2013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一等奖(5项)1.项目名称:基于上海30′ 体育生活圈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配置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项目负责人:朱晓东课题组成员:王路怡、李思慧2.项目名称:上海社区百姓健身房服务管理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项目负责人:钟天朗课题组成员:黄海松、李迪、冯喆春、马尔伊赛、顾侃敏、吴言、韩佳欢、司方祺、陶幸周3.项目名称:竞技体育强国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强市之研究——以德国柏林为例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项目负责人:刘志民课题组成员:汪灵敏、费加明、杨雪4.项目名称: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的路径设计与思考——以上海为例项目承担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课题承担人:董立红5.项目名称: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上海体育游憩空间扩展机制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大学课题承担人:何丰二等奖(7项)1.项目名称:企业职工体育聚联式发展研究——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例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徐汇区体育局项目负责人:仝德海课题组成员:孙仲勋、裴新贞、刘倩、叶传芳、李燕、周慧康2.项目名称:基于公众满意度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优化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课题承担人:王尚君3.项目名称: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运动队联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路径选择——基于上海田径队与复旦大学中长跑队联合培养的经验与思考项目承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课题承担人:于兴波4.项目名称:积极发挥区县独特优势和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改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徐汇区体育局项目负责人:徐玉梅课题组成员:王继威、田其伟、杨咏、郑昕波、陶剑峰5.项目名称:基于RMP分析的上海水体类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课题承担人:笪恺6.项目名称:国际体育强市视角下的上海国际体育大赛对提升市民素质的纵贯研究(2008—2013)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体育科研所项目负责人:孙胜男课题组成员:尹晓峰、杨圣韬、王金鲁、王燕7.项目名称:上海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项目负责人:李荣芝课题组成员:张丽萍、刘瑞芝、朱玲、顾楠三等奖(12项)1.项目名称:上海市公园体育健身设施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商学院课题承担人:张凯旋2.项目名称:浅析利用交互式网络电视开发老年体育健身媒体资讯的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东华大学课题承担人:秦伟3.项目名称:体育赛事促进上海三民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苏州河龙舟赛为例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项目负责人:李延超课题组成员:陈锡尧、王岩、安俊英、齐超4.项目名称:制定适用于培养高水平竞技游泳人才的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的必要性的探讨项目承担单位:宝山区体育局课题承担人:徐心浩5.项目名称:体教结合视野下上海市教练员入校园的运行机制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徐汇区体育局项目负责人:王继威课题组成员:戚双洪、顾力君6.项目名称:论“双轨制”的创新回归——浦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承担单位:浦东新区体育局项目负责人:马春馥课题组成员:刘志民7.项目名称:上海市体育彩票公共媒体广告宣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项目负责人:李瑾课题组成员:袁大伟、徐燕、金霞芳、胡红武、汤宇斌8.项目名称:F1赛事游客现场参观低迷现象研究:涉入、涉入反应与满意度中介作用的视角项目承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课题承担人:刘春济9.项目名称:上海市游泳场馆管理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课题承担人:沈伟10.项目名称:上海服务型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安全保障标准化体系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课题承担人:阎珏11.项目名称: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网络构建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课题承担人:齐超12.项目名称:上海市大学校园体育文化运行特征及保障机制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课题承担人:丁响。
附件12017年度上海市学校艺术科研项目指南一、招标项目(一)构架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研究要求: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探索美育课程改革。
中小学在优化音乐(唱游)、美术学科基础上,增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多种美育科目,构建课内外、校内外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
积极探索艺术综合课程的有效实施,注重经典艺术范例内容,强化审美和人文素养。
职业院校要开好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美育课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相关的拓展课程。
普通高校开设公共艺术限定性、任意性选修课程,并计入学分。
(二)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研究要求: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是深化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完善人才选拔方式的需要,是检验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一项关系到“推进学校美育发展”目标能否落到实处的改革举措。
依据艺术(音乐、美术、综合艺术)学科特点及艺术素质培育的主要途径确定评价标准,体现学科课程性质目标及艺术认知的特殊性,促进艺术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可操作性,能让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及学校乐于接受。
(三)建立社会艺术场馆、专业院团与学校艺术教育有效结合的机制研究要求:建设学生艺术实践基地,拓展学生艺术教育途径,开展场馆教学,丰富艺术课程教学形式和内容,推动社会艺术场馆、专业乐团与学生实践活动对接,综合提升大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素养。
加强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场馆教学的模式探究与运作力度,搭建平台、编辑教材、培训教师队伍、提供实践活动、发掘原创作品,让艺术走进大中小学生的课堂中、生活里,进一步推进美育教育,提高青少年艺术素养和整体素质。
(四)完善上海学生高水平艺术团及其联盟的运行模式研究要求:推进学生艺术团品牌建设,依托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等专业院团完善上海学生合唱团、上海学生民乐团、上海学生舞蹈团、上海学生戏剧团及联盟建设,使其成为引领本市学生文化艺术熏陶和修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追求卓越、提高团队水平,扩大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完善机制、理事会联盟扩容,加强师资、扩大兼职教师队伍;探索音乐素养培育新模式、完善内部指导与管理,构建支撑艺术团发展的保障机制,努力把学生艺术团打造成音乐后备人才的“摇篮”,建设成为上海学生素质教育的基地。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开展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成果评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体育局•【公布日期】2010.06.08•【字号】•【施行日期】2010.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开展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成果评奖的通知各有关训练单位、上海体科所:为进一步推进运动训练与体育科技的紧密结合,强化科研为运动训练服务的意识,鼓励科研人员提升课题研究水平,我局决定对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备战周期,为提高运动队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作出积极贡献的科研课题组织成果评奖工作。
请各单位根据《上海市体育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成果评奖办法》(附件1)的具体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安排评选,于 6月25日前将推荐汇总表(附件2)1份和推荐书(附件3)一式6份加盖单位公章报送市体育局科教处,推荐工作务必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联系地址:南京西路150号708室邮编:200003联系人:尹晓峰联系电话:63276028、63275330×708特此通知。
附件:1.上海市体育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成果评奖办法2.推荐汇总表3.推荐书上海市体育局二○一○年六月八日附件1:上海市体育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成果评奖办法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推动运动训练与体育科技的紧密结合,强化科研为运动训练服务的意识,鼓励科研人员提升课题研究水平,对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备战周期科研攻关及科技服务工作中效果明显,为运动队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提高作出积极贡献的科研课题进行奖励,特制定本办法。
二、评奖范围2006年起,由市体育局正式批准立项并已于2010年6月10日以前通过结题验收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腾飞计划课题不参加本次评奖。
三、评奖标准(一)科技攻关与服务课题目标内容定位准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清晰,课题实施的可操作性强,研究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通过攻关研究,在提高运动队的科学化训练水平,解决重点队、重点运动员训练比赛中的关键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为运动队在全运会中取得优异成绩或重大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三)在积极探索和认识运动项目规律,形成运动项目科学训练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四)紧密结合运动训练实际,在创新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和水平上起到重要作用;(五)攻关研究所获得的理论、方法、技术、产品等成果具有推广的重大价值。
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完善上海市学校体育科学研究项目(以下简称“学校体育科研项目”)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体育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鉴定与验收等各项工作程序,提高项目研究质量,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立项的学校体育科研项目。
第三条学校体育科研项目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依照《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通知》的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方针,为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为繁荣学术、提高学校体育科研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第四条秉持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兼顾普及的原则,学校体育科研项目向上海地区的学校体育和学校卫生工作者以及相关机构的研究人员公开招标。
第二章项目类别与申报第五条学校体育科研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专家评审,择优立项。
第六条学校体育科研项目每两年组织一次申报,其选题主要围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学校体育科研项目指南进行,也可根据指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自行选题。
第七条学校体育科研项目分为招标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
其中,招标项目为本市学校体育工作及“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由教委指定项目名称和研究要求,根据申报情况综合确定中标单位或个人;重点项目指选题意义重大、有重要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重点研究对本市乃至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普遍、长期、宏观指导意义的重要问题;一般项目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重点研究学校体育工作中亟需破解的问题;青年项目旨在引导和培育优秀青年体育教师积极投身科研,项目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将根据工作需要另设若干委托项目,委托相关单位开展指定项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