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384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7.34 KB
- 文档页数:1
妊娠期糖病的临床分析报告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分析报告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的或者被诊断出的高血糖状态。
妊娠期糖尿病是困扰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常见合并症之一,其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深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合理管理措施,本文将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妊娠期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1. 发病率升高: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这可能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高脂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和肥胖等因素有关。
2. 潜在影响: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母亲体内胰岛素抵抗情况,影响胎盘内的胰岛素合成,导致高胎体重、颅腔内脂肪梗塞等问题。
3. 可逆性:与一般类型的糖尿病不同,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在分娩后会自行消退,但母亲其后10-20年有很大概率会发展成Ⅱ型糖尿病。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孕妇年龄:年龄增大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特别是超过30岁的女性更容易罹患妊娠期糖尿病。
2. 孕前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BMI(Body Mass Index)过高的孕妇更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3. 家族史:如果自己或亲属有糖尿病病史,则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4. 孕妇的种族:某些种族,如亚洲人和非洲裔人群,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三、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管理妊娠期糖尿病需要全面的临床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方式干预:孕妇应注意控制饮食,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2. 药物治疗:对于不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孕妇,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治疗。
在使用药物时,应把控剂量,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
3. 孕期监测:定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以及胎儿超声检查和胎儿生长发育评估等,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
妊娠期糖尿病182例临床分析1. 引言1.1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或者胰岛素抵抗。
随着全球范围内生育年龄晚龄化和肥胖率的增加,GDM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有近16%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GDM。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如胎儿超胖、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大、产后出血等。
及早发现和及时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对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并发症、处理及随访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对于在我国的GDM患者进行深入的临床分析和研究仍然相对不足。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182例GDM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并发症以及处理及随访情况,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中的表现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并发症情况,处理及随访情况,以及对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通过对1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这一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规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疗参考,同时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管理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希望能够总结出更好的诊疗经验,为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3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收集和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我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我们采用了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描述和总结。
我们对可能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筛查和分析,包括年龄、孕前体重、家族史等因素。
在研究中,我们还关注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对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估。
我们还收集了患者的处理及随访情况,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及血糖监测等方面的信息。
我们将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妊娠期糖尿病病例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病例分析病例一病例陈XX 24岁住院号2012011521因停经34+4周,B超示胎儿偏大、羊水多,产检血糖高2天于2012-11-26入院病史:B超:BPD8.8cm,FL6.5cm,羊水指数25.8cm空腹血糖8.9mmol/L,随机血糖19.8mmol/L,入院诊断GDM 入院大轮廓血糖:7.2 –13.1--9.5-- 8.7 –5.2--11.7--9.4(mmol/L)普通胰岛素早12u中6u晚8u,10pm甘舒霖8u血糖控制不满意胰岛素加量胰岛素早18u中10u晚14u,10pm甘舒霖12u空腹血糖5.8,三餐后2h 7.4 –12.2--8.0,睡前8.6 (mmol/L)住院11天血糖控制不满意,出院后外院内分泌科就诊,预混甘舒霖18u--12u—14u,监测血糖基本正常结局:孕39+周,羊水过多于2012-12-31再次入院B超:BPD9.4cm,FL7.2cm,羊水指数27.8cm.,随机血糖6.3mmol/L2013-1-1剖宫产新生儿体重4.5kg,Apgar,s评分9分,羊水2500ml。
总结:患者未定期产检,GDM发现晚。
产检发现羊水多、胎儿大才做糖尿病检查;控制血糖速度慢,使用胰岛素缺乏经验,所幸胎儿结局尚好;血糖高、发现晚的患者,不能按部就班先饮食控制,再胰岛素,应直接予胰岛素控制血糖。
病例李XX 31岁住院号:2011011482因停经40+1周,胎动消失1天于2011-11-12入院孕期未正规产检入院血压135/90mmHg尿蛋白(+),随机血糖19.7mmol/LB超:BPD9.7cm,FL7.1cm,未见胎心搏动,羊水平段5cm ×5cm入院诊断:孕40+1周G2P1死胎妊娠GDM 子痫前期(轻度)分娩过程中出现肩难产,行毁胎术,重6.3kg,产时宫颈裂伤,出血约300ml产程中血糖高,最高达25.6mmol/L,急查尿酮体(--),用胰岛素静脉滴注控制血糖平稳下降出院大轮廓:8.0 –7.5--5.4-- 3.9 –17.7--11.9--4.6(mmol/L)普通胰岛素早12u中8u晚12u建议内分泌科就诊总结:GDM死胎的原因:1.血糖高,易出现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新生儿肥厚性心脏病;2.糖尿病孕妇细胞释放氧量减少,高血糖使胎盘供氧量降低;3.胎儿高胰岛素血症致胎儿氧耗量增加。
40例糖尿病孕妇血糖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4-06-30T10:32:01.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罗志聪冉亚玲[导读] 妊娠期糖尿病(GDM) 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
罗志聪冉亚玲(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人民医院 6635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孕妇糖代谢的异常,利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试验、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孕妇进行口服50g葡萄糖筛检,对孕妇1h血糖7.8mmol/L的进行OGTT试验、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前后血糖的改变。
结果:严重程度完全不同GDM患者的血糖可以经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被控制在一定的浓度。
结论:对孕妇糖尿病的检验是必要的,对有此病的孕妇进行严格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都可以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
【关键词】孕妇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176-01 妊娠期糖尿病(GDM) 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GDM的发生率为1%-5%,其发病率因地区和种族的差异较大,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1]。
GDM对母儿的危害程度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将大大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孕妇,采取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胰岛素治疗的措施,对其临床血糖检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孕妇。
妊娠糖尿病38例临床治疗分析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GDM)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
方法选择该院与2016年8—12月收治的3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饮食管理、胰岛素注射等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对其住院期间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探讨与分析。
结果该次研究的38例患者中,有14例(38.6%)患者在的饮食管理的糖尿病控制性治疗的方案下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剩下的24例患者在采用饮食管理后血糖仍然难以控制,在辅以胰岛素注射的控制方式下,22例(57.9%)患者的血糖最终也得到了控制,总体上而言该次临床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总体的治疗达标率达到了94.7%。
结论妇女在妊娠期间并发的糖尿病对于妇女本身有着较大的危害,在临床上要采取一定的控制血糖的手段来保障妇女妊娠期间的生命安全。
标签: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血糖[Abstracts]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Methods 38 cas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patients in this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diet management,insulin injection were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the clinical course of treatment during their hospital stay wa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total 38 cases,14 (38.6%)patients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diet control treatment management,the blood glucose of the remaining 24 patients in the diet control management was still difficult to control,while adding the insulin injections,22(57.9%)patients finally got blood glucose control,the overall compliance rate reached 94.7% of the overall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Conclusion Women during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will face great dangers,then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tect their life safety during pregnancy.[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Insulin;Blood glucose妊娠糖尿病是懷孕后的妇女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类型,在临床上对于妇女妊娠糖尿病的原因分析表明,患者在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在怀孕后出现的一些孕期激素的分泌对于患者的胰岛素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如果患者本身具有轻微的胰岛素抵抗病症,在这两种抵抗的作用下,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无法正常的去进行调节血糖的作用,就会导致患者出现2型糖尿病症状,对于热妊娠期的妇女而言具有极大的危害,并且对正常的妊娠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上要去控制妊娠糖尿病,保障母婴健康。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高血糖水平的持续存在。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缩写为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本文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重要的妇产科问题。
1. 临床表现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可能不明显,但以下可能是其常见的症状:- 多尿:因过高的血糖浓度导致尿液中的糖分增多,刺激肾脏排尿增加。
- 多饮和口渴:多尿导致身体水分的损失,引起多饮和口渴。
- 食欲增加:由于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不佳,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使食欲增加。
- 体重下降或反常增加:虽然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但也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反常的体重增加。
- 疲乏和乏力:由于能量供应不足,患者可能会感到疲乏和乏力。
- 其他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等。
2. 诊断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是通过糖耐量试验来进行的,该试验在24-28周妊娠时进行。
通常,患者需要在早晨空腹进行此项测试,在饮用75克葡萄糖溶液后,定时抽血检测血糖水平。
根据诊断标准,若空腹血糖≥5.1mmol/L但<7.0mmol/L、1小时血糖≥10.0mmol/L但<11.1mmol/L、2小时血糖≥8.5mmol/L但<11.1mmol/L,即为妊娠合并糖尿病。
3. 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患者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制定的饮食计划,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分布在每日三餐和两次小吃之间,避免过量饮食和空腹。
-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妊娠期的体育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但需事先咨询医生。
- 血糖监测: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以掌握病情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 胰岛素治疗:如果饮食和运动控制无效,或血糖控制不佳,医生可能会推荐胰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182例临床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糖代谢异常,通常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的糖代谢异常。
本研究旨在对1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了解其临床特征和诊疗情况。
研究对象为在孕期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经过临床观察和相关检查后纳入研究。
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进行了描述。
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为21到38岁,平均年龄为28.6岁。
大部分病例出现在25到30岁的年龄段。
我们还记录了研究对象的孕前体重、孕前BMI以及家族史等。
研究结果显示,大约有70%的研究对象的孕前BMI超过25,说明体重过重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约有30%的研究对象有家族史,说明遗传因素也可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
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以及尿糖阳性等。
我们还观察到一部分研究对象出现了妊娠高血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并发症。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我们根据研究对象的糖耐量试验结果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妊娠期糖尿病的确诊。
随后,我们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胰岛素注射等。
随着治疗的进行,我们观察到研究对象的血糖水平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
我们对研究对象的预后情况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研究对象在治疗后恢复良好,婴儿出生时体重正常。
仍有一部分研究对象在治疗结束后出现了妊娠期糖尿病转为2型糖尿病的情况,这需要后续的长期随访和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182例临床分析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给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通过对1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临床表现、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1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多数为25-34岁的孕妇(63.7%),超重和肥胖的孕妇所占比例较高(56.6%)。
家族史(37.4%)和孕前有糖代谢异常(23.6%)也是患病的危险因素。
这些结果表明,年龄、体重、家族史和孕前糖代谢情况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临床表现方面,常见的症状包括多尿(84.6%)、多饮(64.3%)和疲劳(57.1%)。
部分患者还出现了口干、视力模糊、腿部麻木等糖尿病的经典症状。
在体格检查中,15.9%的患者有体重增加过快,7.1%出现了水肿。
分析得出,胎儿受影响的情况在这些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
巨大儿(10.9%)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4.4%)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比例较高。
还有一些胎儿出现了新生儿低血糖(2.8%)和新生儿黄疸(2.2%)的情况。
为了有效管理妊娠期糖尿病,我们对孕妇进行了营养教育和饮食干预。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运动,82.4%的孕妇成功控制了血糖水平,避免了不必要的并发症。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孕妇,我们选择了胰岛素治疗,因为这是最安全和有效的选择。
总结而言,年龄、体重、家族史和孕前糖代谢情况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多尿、多饮、疲劳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而巨大儿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是常见的并发症。
通过营养教育和合理的饮食控制,大部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孕妇,胰岛素是最安全和有效的选择。
妊娠期糖尿病182例临床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一种糖尿病,通常在怀孕后期出现。
据统计,妊娠期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母婴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进行了一项关于182例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分析的研究。
一、患者基本情况本次研究选取了182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介于20-35岁之间。
研究对象的孕周分布在12周到32周之间。
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的分类标准,研究对象又分为了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三组。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回顾性调查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1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主要从患者的年龄、孕周、BMI、孕前糖尿病史、家族糖尿病史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分析。
三、研究结果经过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研究结果:1. 年龄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35岁以上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孕妇,这可能与孕妇年龄的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性增加有关。
2. 孕周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妊娠后期(28周之后)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孕后期胎盘激素分泌增加、孕妇体重增加等因素导致的。
3. BMI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肥胖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和超重孕妇,这表明BMI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 孕前糖尿病史与家族糖尿病史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患有孕前糖尿病史或者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没有这些史的孕妇,这表明孕妇自身糖尿病史和家族糖尿病史可以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四、临床诊疗在实际临床中,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应当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遵守低糖饮食,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合理搭配饮食,控制体重增长。
2. 运动锻炼:适当的有氧运动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妊娠期糖尿病182例临床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多数在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状态,且病程通常持续至分娩后消失。
近年来,随着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1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的问题。
一、患者基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1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中女性占比为100%。
年龄分布为20-40岁,平均年龄为29.7岁。
孕周分布为22-40周,平均孕周为30.2周。
BMI分布为20-38,平均BMI为24.9。
孕前BMI正常的患者占46.2%,超重的患者占30.8%,肥胖的患者占23.1%。
家族史和个人史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占32.4%,个人史中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患者占15.4%。
二、临床表现1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口渴、多饮、多尿;疲乏无力、容易疲劳;进食后喉咙不舒服;头晕、情绪波动;皮肤发痒或感染等。
其中,多尿与口渴是最常见的症状。
三、诊断标准国内外目前均采用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中国方案为:宫内孕期24-28周进行OGTT,要求患者前一天晚上不吃淀粉类或糖类食物,早晨空腹到检查中心,空腹血糖测定≥5.1 mmol/L应再测定一次,如≥7.0 mmol/L即为糖耐量异常;糖耐量异常值为OGTT120分钟血糖≥8.5 mmol/L。
本研究均按照中国方案进行诊断。
四、治疗方法1.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首选方法,包括合理选择餐品、限制总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等。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血糖监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定期随访调整。
2. 运动适当运动有助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
运动可以促进代谢,消耗葡萄糖,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轻度到中度有氧运动。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480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4-01-13T10:52:17.5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作者:袁迎君蓝岚[导读] 巨大儿一直被认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它的发生易引起难产、产伤、围产儿并发症甚至剖宫产率的增加。
袁迎君蓝岚(南京市浦口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 210031)【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不同病情程度的母、儿结局。
方法统计2011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480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饮食控制组(341例)和胰岛素注射组(139例)。
以同期在本院分娩的352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两组的母、儿结局进行统计,并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
结果(1)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总发病率为12.0%,其中饮食控制者比例逐年上升,胰岛素控制者比例逐年下降。
(2)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巨大儿、子痫前期、早产、羊水过多总发生率分别为 18.8%、12.5%、13.7%、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1);两组的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应重视孕产期保健、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
(2)巨大儿、子痫前期、早产、羊水过多仍然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产科医生要足够重视。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母、儿结局【中图分类号】R71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050-02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也称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其发病率因种族差异和诊断标准不统一而相差悬殊。
美国该病发生率为3%-5%[1],我国发生率1%-5%[2],并且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筛查的普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常见的高危妊娠之一。
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表现出来的糖代谢紊乱现象。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对孕妇和胎儿健康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和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管理和预防策略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发生原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胰岛素抵抗。
在正常情况下,孕妇的胰岛素分泌会逐渐增加以满足胎儿的生长需求。
然而,某些孕妇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最终发展为妊娠期糖尿病。
二、临床表现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常常被忽视。
然而,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它可能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孕妇方面,常见的症状包括多饮、多尿、疲乏、感染易发等。
此外,孕妇还可能经历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等合并症。
胎儿方面,可能出现巨大儿、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窘迫等问题。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健康和发育产生长期影响。
三、诊断方法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孕妇在24-28周之间的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测结果。
在此检查中,孕妇需要饮用含有75克葡萄糖的糖水,并在约2小时后进行血糖测定。
正常情况下,孕妇的葡萄糖耐量测试结果应该在规定的范围内。
然而,如果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孕妇将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四、管理和预防策略对于已经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及时的管理和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首先,孕妇应该采取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的措施来控制血糖水平。
饮食方面,应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多食用低糖、高纤维的食物。
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其次,对于某些无法通过饮食和运动管理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常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
此外,对于孕妇来说,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和胎儿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孕妇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进行胎儿超声检查以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
妊娠期糖尿病100例临床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诊断的糖谢异常疾病,包括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GDM不仅会增加母儿围生期疾病危险,而且会明显增加将来母儿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1]。
此外,GDM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及自然流产发生率,也可增加巨大儿、胎儿发育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死胎和死产的发生率[2]。
因此,规范化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维持其妊娠期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十分重要。
笔者对在本院检查及分娩的100例GDM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纳入的病例100例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GDM孕妇。
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29.30岁。
其中单胎98例;双胞胎2例;初孕妇77例,经产妇23例;有异常生育史(自然流产、新生儿死亡、胎儿畸形等)28例;有糖尿病家族史17例。
所有孕妇均未服用已知可能干扰糖代谢的药物。
对所有孕妇在22-28周进行糖尿病筛查[3],将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min喝完,1h抽静脉血查血糖,血糖值≥7.8mmol/L为糖筛查异常,应进一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禁食8-14h后查空腹血糖,然后将75g葡萄糖溶于400 ml水中,5min内喝完,自开始服糖水计时,1、2、3 h抽取静脉血查血糖),如果上述四项结果中有两项以上血糖异常,即可诊断为GDM[4]。
2.结果100例妊期GDM孕妇的治疗方案为个体化结合综合措施,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胰岛素治疗等。
其中75例孕妇经单纯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良好,22例孕妇采用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3例孕妇治疗无效(均为肥胖体型且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总有效率为97.0%。
3.治疗方案分析3.1饮食管理饮食管理是综合治疗方法中的重要环节,饮食治疗不仅有利于控制孕妇的体重,改善血糖升高的状态,而且还能提高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妊娠期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估201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新诊断标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和2012年在我院进行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前者按照传统诊断标准,后者按照201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新诊断标准分别对孕妇进行诊断,比较其检出率。
按不同标准给予临床干预,并比较两组母婴分娩结局。
结果:新诊断标准组糖尿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诊断标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观察组)中母婴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低于2011年(对照组),其中妊娠高血压病、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诊断标准血糖阈值降低,可使更多的孕妇被纳入到妊娠期糖尿病规范管理系统中,通过临床干预可以改善母儿分娩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分娩结局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欧美国家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达到 5%~8%,而部分发展中国家高达 15%~20%[1]。
未对妊娠期间的高血糖进行及时控制,将会增加母婴的近期并发症及远期不良结局(2.3)。
而未被诊断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其母婴不良结局明显大于经过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4.5)。
因此探寻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进行早期诊断及适当的妊娠期血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制定出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6),2011年12月我国出台卫生行业标准推荐采纳该标准。
由于我国以往采用的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和诊断方法多数采纳的是国外标准,但这些标准缺乏高质量的循证依据,而且国际上采用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是建立在白种人基础上的标准,由于人种、地域和饮食结构的差异,该标准是否完全适合我国孕妇的情况值得探讨(7)。
本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在中国人群中评估新标准与传统标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和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182例临床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的糖尿病,它通常会在产后消失。
G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典型的症状是尿多、口渴、食欲增加、体重下降等。
本次研究收集了182名患有GDM的孕妇的数据,主要分析了其临床特征、生产情况和母婴结局等方面。
临床特征本次研究发现GDM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4-39岁,其中30岁以上的患者占比最高,达到51.1%。
此外,BMI超标(BMI≥24kg/m2)的患者比例也很高,达到68.7%。
这些结果表明,年龄和BMI超标是GDM的风险因素之一。
生活习惯方面,本次研究发现大部分GDM患者不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其中仅有5.5%患有高血压、4.4%患有肾病等。
据统计,GDM患者中有31.9%经常吃零食,而64.8%的患者有不吃早餐的习惯。
生产情况本次研究中,GDM患者的妊娠期间平均体重增长为13.9kg。
近八成(79.1%)的患者有妊娠期高血压史,而近四分之一(24.7%)患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值得注意的是,仅有2.2%的患者因GDM需要剖宫产,这说明大部分患者的产程是顺利的。
母婴结局本次研究中,GDM孕妇的新生儿平均分娩体重为3.5kg。
近四分之一(24.7%)的新生儿出现了低血糖,而11.2%的新生儿患有黄疸。
出生体重大于4kg的新生儿比例为23.7%。
结论本次研究发现,GDM的高发人群为年龄较大、BMI超标的孕妇。
这些患者的食欲控制和体重管理非常重要,及早诊断和治疗也是必要的。
此外,GDM孕妇的生产和母婴结局也需要重视,对于出现高血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以保障母婴的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时发生或初次发现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通常于妊娠后期诊断。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并且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带来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其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糖代谢紊乱: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受到影响,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2. 血压升高:GDM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增加了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风险。
3. 尿检异常:GDM患者尿糖阳性,尿常规检查中可发现蛋白尿。
4. 胎儿发育异常:由于高血糖水平的影响,胎儿可能出现巨大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四肢畸形等异常情况。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需要进行血糖筛查和诊断性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血糖筛查可以通过口服50克葡萄糖后抽血测定血糖水平进行。
如果筛查结果超过阈值,将需要进行OGTT进一步确诊。
OGTT是通过口服75克葡萄糖后,于餐前和餐后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分别测定血糖水平。
根据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是否超过诊断标准,确诊妊娠期糖尿病。
三、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1. 妊娠并发症风险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增加了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等风险。
2. 孕期和产后血糖紊乱: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间血糖控制不良,往往在产后仍会出现血糖异常,如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3.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增加了长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四、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1.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胎儿血糖水平的增高,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受限,出生时体重较低。
妊娠期糖尿病182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葡萄
糖耐量异常,通常在妊娠结束后恢复正常。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孕
妇和胎儿的健康,因此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十分重要。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显示,这182例患者中,绝大多数(80%)为初次妊娠,平均年龄为30岁。
54%的患者在妊娠早期(第12-16周)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其余的在妊娠后期确诊。
在这182例患者中,38%有明显的糖尿病家族史,其中母亲的糖尿病史最为常见。
高龄产妇(≥35岁)和高体重指数(BMI≥25 kg/m^2)也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在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下,妊娠妇女往往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管理。
根据分析,早期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
儿低血糖、产伤等。
早期筛查和确诊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合并症也较为常见,占据了该样本中的18%。
这提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监测血压,以减少患高血压疾病的风险。
在治疗方面,重要的是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
研究发现,采用定量
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量和适度运动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更好,并且胎儿的结局也更好。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胰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在早期筛查和治疗
方面进行临床分析和干预措施对预防并减少并发症非常重要。
妊娠期糖尿病182例临床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开始发展出的高血糖症状。
这种情况通常在妊娠后期出现,但也有可能在妊娠早期就开始发展。
据统计,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对1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旨在揭示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我们对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
这18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0-35岁之间,其中大部分为初次怀孕的孕妇。
在临床表现方面,多数患者出现了多饮、多尿、乏力、体重下降等典型糖尿病症状,有少数患者甚至出现了恶心、呕吐、口干等症状。
这182例患者中有60%有家族糖尿病史,提示家族遗传因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具有一定影响。
我们对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肥胖、胎儿过大、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并发其他并发症等因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
特别是肥胖的孕妇更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而妊娠期糖尿病本身也会增加妊娠期并发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前症等。
这些因素的存在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
进一步分析了182例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糖水平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尤其是在孕晚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需要,部分患者的血糖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这不仅增加了孕妇自身的并发症风险,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状况。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我们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产后随访情况进行了调查。
研究发现,尽管大部分患者在产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但仍有部分患者在产后出现了持续性高血糖,甚至发展为2型糖尿病。
这提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需要继续接受密切的随访和治疗,以预防持续性高血糖的发生。
综合上述临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孕妇自身的代谢情况、家族遗传因素、孕期并发症等。
妊娠期糖尿病60例临床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以高血糖为其共同特征。
本为对我院住院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经我院确诊并在我院分娩的60例GDM患者作为分析对象。
治疗组30例,年龄24-28岁,平均28.4岁,其中经产妇5例,初产妇25例,高龄产妇2例;未治疗组30例,年龄23-40岁,平均29.1岁,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4例,高龄产妇3例。
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孕前体重指数(A组平均24.82,B组平均25.23)、孕产次(A 组平均7孕次1.21,平均产次0.38;B组平均孕次1.13,平均产次0.4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全部均为单胎妊娠,孕前均无糖尿病病史,未服用任何已知干扰糖代谢的药物。
1.2方法:将全部60例患者随机氛围治疗组(A组)及未治疗组(B组),各30例。
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病死率。
1.3诊断标准:妊娠期糖尿病按文献【1】诊断标准来诊断。
孕期发现2此空腹血糖>5.8mmol/L或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及服糖后1、2、3、h4项血浆葡萄糖值中2项分别达到5.6、10.5、9.2、8.1mmol/L者。
1.4治疗方法及血糖控制标准:主要采用饮食管理,辅以适当运动,按江明礼等[2]食谱判定方法,计算每日总热量(碳水化合物约占50%~60%,蛋白质约占15%~20%,脂肪约占20%~30%),结合孕妇提醒和胎儿生长情况等酌情调整,每日5~6餐。
对血糖值较高的GDM或经1~2周饮食管理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增加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用量正常体型者每日每公斤体重0.3~0.5U,妊娠中晚期0.5~0.7U,每日总量的2/3(短效:中效=1:1)与晚餐前30min注射。
血糖控制良好的标准为: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1.5统计学处理:采用确切概率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43例临床分析【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包括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未曾获得诊断和仅在此次孕期被发现的糖尿病患者[1]。
gdm患者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母婴并发症,如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和死胎,胎儿和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低血钙、红细胞增多症,严重危害母婴安全[2]。
2006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共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3例。
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3例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37例,经产妇6例;年龄23~37岁,平均29.87岁;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例,无其它急慢性疾病;纯饮食疗法36例,加用胰岛素治疗7例。
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孕妇中空腹血糖0.05为无显著性差异。
2 结果2.1 分娩方式观察组剖宫产24例,占55.81%;对照组14例,占33.72%;两组相比gdm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酮症酸中毒病例。
2.3 两组孕妇围产儿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巨大儿4例(8.14%),新生儿窒息3例(5.81%),早产儿5例(10.47%);对照组巨大儿3例(6.98%),新生儿窒息2例(4.65%),早产儿4例(9.30%)两组孕妇围产儿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胎儿官内生长受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片、新生儿死亡病例。
3 讨论3.1 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生率各国报道悬殊,国外报道发生率为0.12%-12.7%,国内报道为1%-4%[7]。
已成为危害母儿健康的常见产科并发症之一,除导致母儿的多种合并症发生率增高外,对母亲远期影响也不可忽视。
研究显示,部分gdm孕妇数年后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但通过产后锻炼、合理饮食可减少将来糖尿病的发生。
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产后随访,定期复查血糖,及时发现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生率,保护和促进妇女健康[8]。
妊娠期糖尿病384例临床分析
朱景霞,李莉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450012
【主题词】 糖尿病,妊娠 诊断;葡糖耐量试验
【中图分类号】 R 714.25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6647(2006)0120055201 妊娠期糖尿病(GDM )是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1]。
我院从1997208~22004210对妊娠24周以上10800例孕妇进行口服50g 糖筛查。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孕妇10800例,年龄20~37(24.5±1.26)岁。
其中孕24~27+6周6000例,孕28~36+6周3200例,孕37周以上1600例。
伴有高危因素2800例。
1.2 方法 晨起空腹将50g 葡萄糖溶于250m l 温水中,10m in 内饮完,服后1h 测血糖,血糖≥7.8mmo l L 者为异常;于
次日晨起后空腹服75g 葡萄糖,溶于300m l 温水中5m in 服完,作葡萄糖耐量试验(O GT T )。
按Fem ando 对GDM 的诊断标准[2],若检测结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时诊断GDM ,若单项异常或服糖后2h 血糖在7.8~11.1mmo l L 之间,诊断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 IGT )。
血糖检测在2000年以前,采用肘静脉血葡萄糖氧化酶法,用日立H ITA CH 27020自动分析仪;其后用强生公司生产的O ne touch 末梢静脉微量血糖仪,测定末梢静脉血糖。
1.3 统计学处理 资料全部输入计算机,应用统计软件包SPSS 进行ς2检验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葡萄糖负荷试验(GCT )筛查结果 10800例孕妇24~27+6周6000例,50g GCT 阳性486例,占8.10%;28~36+6周3200例,阳性420例,占1
3.13%;≥37周1600例,阳性248例,
占15.50%;共有1154例,阳性率10.69%。
其中960例作
O GT T 试验,诊断G IGT 310例,GDM 384例,患病率分别为3.80%和3.56%,两者总患病率为7.36%。
2.2 妊振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及分娩方式 对10800例孕妇
进行筛查,诊断妊娠期糖尿病者384例,其发生率为3.56%。
384例中有高危因素者140例(36.46%),其中有糖尿病家族史
者96例(25.00%),有异常生育史者54例(14.06%),合并慢性高压者24例(6.25%),高龄者48例(12.50%)。
分娩方式:剖宫产214例(55.73%),阴道顺产110例(28.65%),阴道助产60例(15.63%)。
2.3 孕期母体并发症及围产儿患病率 (1)母体并发症:妊高
征64例(16.67%),胎膜早破55例(14.33%),早产24例
(6.25%),其中医源性早产6例(重度妊高征2例,前置胎盘4
例),羊水过少42例(10.94%)。
(2)围产儿并发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5例(3.91%),巨大儿46例(11.98%),轻度窒息24例
(6.25%),高胆红素血症78例(20.31%),低血糖20例(5.21%)。
(3)围产儿死亡分析:本研究384例GDM 患者中,12
例围产儿死亡,病死率3.13%。
12例均为37周后入院为GDM ,
5例为死胎,均为巨大儿;2例为剖宫产后死于呼吸窘迫综合
征;另5例为脑积水及隐性脊柱裂死亡。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围产儿死亡。
3 讨论
3.1 GDM 对孕产妇及胎婴儿患病率的影响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GDM 母婴并发症的关键[3]。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漏诊或确诊晚,使孕妇血糖得不到满意控制而导致围产儿死亡率及患病率增高,易引起产科并发症。
在妊娠中晚期有空腹及餐后高血糖的孕妇,有很高的胎儿宫内死亡及新胎儿死亡率。
本组资料显示,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等死亡率明显升高,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使其明显下降,故应对所有孕妇进行糖筛查,一旦确诊后G IGT 、GDM 即进行治疗。
3.2 GDM 的治疗方法 GDM 的基础治疗是饮食控制。
经严
格饮食控制空腹血糖仍≥5.6mmo l L 或餐后2h 血糖≥6.7mmo l L ,或出现酮尿症时,应加胰岛素治疗。
确诊为GDM 的孕妇应加强胎儿监测,常规产前监测不能反映胎儿宫内酸中毒情况,故除常规产前监测方法外,应严格控制孕妇血糖,减少胎儿高血糖、酸中毒、胎儿宫内窘迫及胎死宫内。
3.3 终止妊娠时间和方式的选择 对G IGT 、GDM 患者建立
高危妊娠病历,加强产前检查、管理,定期监测胎儿宫内安危、胎盘功能,妊娠35周左右住院,根据胎儿大小、胎龄、肺成熟度、胎盘功能等综合考虑终止妊娠时间,一般以37周左右为宜。
如病情控制良好,可达到39~40周;如任何提示胎盘功能不良或胎儿处境危险信号,应立即剖宫产终止妊娠;经阴道分娩者应在严密监护下进行。
对新生儿进行高危儿的监护及治疗,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652167.
[2] 杨慧霞,赵瑞琳.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与处理[J ].中国实用妇科与
产科杂志,1998,14(4):206.
[3] 莫萍,吴惠芳,杨振玲,等.妊娠期糖尿病及病筛查450例结果分析
[J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4,19(4):15216.
收稿日期:2005208222;修回日期:2005209223 责任编辑:郭怀勇
・
55・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1月第6卷第1期 Ch in J M isdiagn ,Jan 2006V o l 6N o .
1©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