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中学高中政治蔡宗乃特级教师大讲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2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86 MB
- 文档页数:20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设计)浙江省乐清中学(325600)蔡宗乃一、教学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内容。
这一框主要是对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具体形态的介绍,是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进一步深化。
教材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最后揭示在哲学发展史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的。
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高中政治学习方法,经过前面哲学入门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哲学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但是,相对初学者来说,本框内容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理论问题。
教学中涉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难度,再加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形式,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等知识点,使教学内容抽象而繁杂。
同时本框内容对学生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做到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又有重要意义。
为此,在处理教材方面,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情景,化抽象为具体。
三、设计理念“情境、体验、感悟、运用”是本框设计的最大特点。
教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由学生围绕情境和探究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启迪思维,联系实际,完成教学目标。
在情境的选择过程中,注意使用教材现有的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以及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采用学生喜爱的漫画等形式来呈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体现了“情境导入、情境分析、情境回归”的新课程理念。
设计努力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整节课在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过渡中完成,把时间和空间给予了学生,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很好地碰撞,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长丰县实验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政治学科集体备课教案主观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5、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6、认识类认识类简答题,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般用“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