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必修5-第3单元-单元测评A卷
- 格式:doc
- 大小:170.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三单元测评(A)(基础过关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基础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对峙./嗜.好供.稿/供.词惬.意/锲.而不舍B.癖.好/譬.如纰.缪/毗.邻船舷./扣人心弦.C.沏.茶/堆砌.裨.将/裨.益粗犷./旷.日持久D.强.迫/勉强.抹.黑/抹.布模.仿/装模.作样解析:A项,分别读zhì/shì,gōng/gòng,qiè;B项,分别读pǐ/pì,pī/pí,xián;C项,分别读qī/qì,pí/bì,guǎng/kuàng;D项,分别读qiǎng,mǒ/mā,mó/mú。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平添洞庭湖千古留传午阴嘉树清圆B.婵娟樱桃核锱铢必较言有尽而意无穷C.精邃蛛丝网不落言筌落叶何翩翩D.圆满辨证法窸窣飘零无边落木萧萧下解析:A项,“留”应为“流”;C项,“邃”应为“髓”;D项,“辨”应为“辩”。
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才用“木”字呢?(2)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了中国诗的篇幅。
A.场合必需限止B.场所必需限制C.场所必须限止D.场合必须限制解析:“场合”包括“场所”和气氛。
“必需”是动词、形容词;“必须”是副词。
“限制”规定范围,不容许超越;“限止”,阻止。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首都的艺术工作者不远千里,来到这海拔5 000米以上的哨所,为边防战士们做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表演。
B.全国的道德教育专家齐聚六朝古都南京,就当前的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进行充分讨论。
人教必修五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15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中国茶道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
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橘皮、桂圆、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太和之元气以利万物。
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
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
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咬文嚼.字(jué)令人神往.(wǎng)熟.能生巧(shú)一蹴.而就(còu)B.数.见不鲜(shù)锱铢必较.(jiào)举不胜.举(shèng) 一言难尽.(jìn)C.咄.咄逼人(duō)轻鸢.剪掠(yuān)清沁.肺腑(qìng)醍.醐灌顶(tí)D.遥思远怅.(c hàng) 窸.窣飘零(xī)眉眼颦.蹙(pín)临渊.羡鱼(yuān)解析:选D。
A项,“嚼"应读jiáo,“蹴”应读cù;B项,“数”应读shuò;C项,“沁”应读qì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洗练皎洁协调斩钉接铁自鸣得意B.摹本流弊词藻叫嚣呐喊包罗万象C.尺牍纠葛疏郎回肠荡气真知卓见D.篇辐绵密筹划臭名昭著曲指可数解析:选B.A项,“接"应为“截”;C项,“郎”应为“朗”,“卓”应为“灼”;D项,“辐”应为“幅",“曲”应为“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________通常不很好。
②你如果________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③敏感而有________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A.涵义随意教养B.含意随便教养C.涵义随便修养D.含意随意修养解析:选C。
涵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暗示。
含意:(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随便:任凭,无论;不加限制,没有明确的目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语文〕考试是〔〔高二〕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行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带来的关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的内容,欢迎阅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扁舟(piān) 踯躅(zh) 恣睢(z) 瞠目结舌(chēnɡ)B.聒噪(ɡuō) 麾下(m) 舟楫(j) 万乘之国(chnɡ)C.草芥(ji) 贿赂(l) 俳优(pi) 庖丁解牛(po)D.刈草(y) 勖勉(x) 创伤(chuānɡ) 切中肯綮(qnɡ)2、以下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野哭千家闻战阀,夷歌数处起渔樵。
B、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估取对君酌。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XX帆济苍海。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陶渊明替全部ZG人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没有剥削压迫,没有勾心斗角,人们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B. 商海浮沉这么多年,他对那些杀敌制胜的法宝早已谙熟,今日这点小事情,处理起来自然是游刃有余。
C.积贫积弱的清政府在屡次挨打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企图用土地换安静,这无异于抱薪救火。
D.XX年应当确立远大的理想,但假如踌躇满志,理想太多,也只会让自己无所适从,失去明确的奋斗目标。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
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需高度稳定。
B.11月3日晚,来自衡东县的李正平遗失了给女儿治病的救命钱两万多元。
得知此事后,热心的长沙市民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捐款五万余元。
通过这次捐款行动,足以说明长沙自有温情在。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旧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赍zī发解jiē差祈qǐ祷果实累累léiB.氽tǔn着薄bò荷睥睨nì 力能扛káng鼎C.出岫xiù 矫jiáo情簪笏wù 载zǎi欣载奔D.寒砧zhēn 精髓suǐ 埋mán怨千乘shèng之国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出人投地中流砥柱一张一弛如法炮制B.别出心裁呕心沥血不假思索披星戴月C.龙盘虎据明辩是非弹丸之地不可名壮D.余勇可贾永保青春口干舌燥穿流不息3.依次填入下面横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这次活动的_____日期是11月10日。
截至截止2“小月月事件”一经媒体曝光,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______ 反映反应3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一再抗议,妄图将钓鱼岛“国有化”,这是中国人民所不_____的A. 截至反映允许B.截至反应容许C. 截止反应容许D.截止反映允许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伤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B. 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C.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D.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市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5.与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C.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D.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1法国浪漫派大师热里柯1791-1824年的"赛马"早已成为世界名画,人们赞扬那奔腾的马的英姿。
单元检测卷(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袁济喜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求中。
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
汉魏以后,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
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
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
“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意蕴。
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
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上。
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
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新人教必修5)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一、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dī)防怂(sǒnɡ)XXX(yànɡ)气喘吁吁(xū).......B.剜(wān)肉蘸(zhàn)酒娇嗔(shèn)一惊一咋(zhā)....C.讥诮(xiào)踹(chuài)水..D.酒馔(zhuàn)角隅(yú)..蠕(rú)动颠沛(pèi)流离..埋(mái)怨车轮辗轧(y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喝彩通宵惆怅温馨没精打彩B.XXX划拳车篷惟一蓬蓬响C.佑护览绳磨蹭吸吮窸窸窣窣D.洗漱悸动竟争战战兢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她太周围的事情,因此便容易被那些事物所干扰。
(2)我们党中央现在恳求工农干部研究文化,由于学了文化当前,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以学。
(3)XXX推翻了XXX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的宇宙观。
(4)假如有人提出这么个理论,说我们国度出批改主义的主要原因,就是姑娘们爱穿花衣裳。
以是,要根除资产阶级头脑,就要禁止姑娘们穿花衣裳,你肯定觉得好笑。
A.注重着重荒唐荒谬C.着重注重荒唐荒唐B.着重注重荒谬荒唐D.注重着重荒谬荒唐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
....B.我随旅游团登上了泰山极顶,面对万顷云海,游目骋怀,真是心旷神怡。
....C.在糊口中做人要正派,处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D.上周的年级足球赛上,我们班踢了三班一个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XXX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4∶1心悦诚服,不得不服。
第三单元单元过关检测卷(测试时间:150分钟评价分值:15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戮.力(lù)杯杓.(zhuó)犒.劳(hào)目眦.(zì)B.期.功强近(jī)刀俎.(zǔ)不可胜.记(shènɡ)瞋.目(chēn)C.陨.首(yǔn)逋.慢(bū)终鲜.兄弟(xiǎn)数.目项王(shù)D.参乘.(shènɡ)封识.(zhì)彘.肩(z hì)须臾.(yú)解析:A项,“杓”读sháo,“犒”读kào;B项,“胜”读shēng;C项,“数”读shuò。
答案:D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神曲《江南Style》红遍全球,其标志性的“骑马舞”被我国许多中小学改编成课间操。
为何流行娱乐无所不为?是向往个性自由成了人心的共同追求,还是“泛娱乐”时代让人心浮躁?我们并非食古不化,也绝不歧视流行文化,只是认为纯娱乐的东西只适合在娱乐圈风靡,不应在校园肆行。
我们不能为了猎奇和新颖就将课间操简单娱乐化,从而丧失了其应有的科学性。
A.无所不为 B.食古不化 C.风靡 D.肆行解析:A项,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
根据句意,这里应为“无孔不入”,用以形容娱乐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B项,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
C项,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
D项,肆行:任意妄为。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深圳唯冠的代表李肃表示,香港法院的禁令前提是苹果公司承认商标归深圳唯冠,是双方转让商标谈判纠纷是否存在的关键。
B.武江公安分局西河派出所组织民警对红星小学周边的小商店进行了突击检查,收缴了6支高仿真度玩具枪,并对店主进行了教育。
第三单元测评(A)(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屏.息/屏.蔽着.陆/着.凉落.脚/炮烙.钦.慕/倾.情B.薄.命/薄.被倔强./勉强.嗔.怪/瞋.目赍.发/赏赉.C.刊载./载.重和.牌/和.诗畋.猎/恬.淡地壳./俏.丽D.玩弄./弄.堂拱券./债券.漂泊./湖泊.桎梏./纨绔.解析:A项,bǐng/píng,zhuó/zháo,luò,qīn/qīng;B项,bó/báo,jiànɡ/qiǎnɡ,chēn,jī/lài;C项,zǎi/zài,hú/hè,tián,qiào;D项,nòng/lòng,xuàn/quàn,bó/pō,gù/kù。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豆瓣糍粑珠光宝器寻虎找蝇B.彗星陨首前合后偃出类拔萃C.赋予慰藉无可质疑声名鹊起D.凋敝装裱得鱼忘筌吻颈之交解析:A项,“器”应为“气”;C项,“质”应为“置”;D项,“吻”应为“刎”。
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与其他人作品相比绝对是。
这部不朽的文学巨作,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80回。
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其中的诗词歌赋的解读,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主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是要不得的。
A.卓尔不群呕心沥血囫囵吞枣B.与众不同处心积虑囫囵吞枣C.鹤立鸡群呕心沥血生吞活剥D.出类拔萃处心积虑生吞活剥解析:“卓尔不群”指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侧重指人的才华。
多用于书面。
“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A卷单元质量检测(一) (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酸雨、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不知不觉、无孔不入地________着我们的生活。
②你不能延长你人生的长度,但你可以加宽你人生的宽度。
只要心灵宽了,在博大的胸怀里,你就可以给生活一份________,一片自然和一份健康。
③费迪南德在德比大战中被曼城球迷用硬币袭击________眼角出血,英国职业球员工会主席戈登·泰勒建议在球场内加设铁网保护球员。
A.充斥简便导致B.充斥简洁以致C.充沛简洁导致D.充沛简便以致解析:选A①充斥:多得到处都是,含贬义。
充沛:精力饱满;旺盛。
根据“负面影响”等内容,第一空应填“充斥”。
②简便:简单方便。
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第二空应填“简便”。
③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导致:引起;造成,常用于不好的结果。
第三空应填“导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田蒙为《倔强的萝卜》的上演做了大量宣传,他携主演黄渤、黄奕、黄小蕾等在首映式上坐而论...道.,引起各大传媒的关注。
B.近年来,很多汉语工具书有从俗从误的倾向,使很多字音字形所谓的“规范”很不规范,让语文教师讲解起来非常困难,至当不易....。
C.很多“90后”的青年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D.在这一次的学生会文体部负责人的竞选活动中,他又是唱,又是跳,已经脱颖而出....,但终因其他竞争对手水平更高而败下阵来。
解析:选D D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都显露出来。
用在此处恰当。
A项,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
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人民文学》杂志从2021年开设“非虚构”写作栏目以来,“非虚构”俨然成为文坛的一个热词,许多其他文学期刊也辟有类似“非虚构”的栏目。
有论者据此认为,“非虚构”已成为当前文学期刊的一种“集体转向”,或是文学发展的一种“新的道路和方向”。
“非虚构”写作的盛行有诸多原因,在笔者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对当下虚构社会的一种话语反动。
当下社会,虚构已成为一种社会表征。
一方面,在网络所创设的虚拟空间中,信息代替物质,符号代替身份,生活不是“身体”的生活,生命不是“物质”的生命。
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已变得模糊,这与庄周梦蝶中“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也?”的寓意颇为相似。
另一方面,在当下的社会中,现实已裂变为一个庞大的符号系统,一切都被符号化,消费者本身也失去了主体性。
日常生活颠倒过来,成为一个模仿和虚构的过程。
在虚构生存的时代,真实与真相已变得稀缺。
我们生活在把虚构当真实的社会空间中,虚构的“真实”覆盖并引领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被人为操纵的体育竞赛、名人的“虚假捐款”……社会上各种虚构或虚假的故事已远远超出文学的虚构与想象能力。
同时,虚构故事的泛滥致使虚构本身的魅力日渐衰减,尤其是网上那些无厘头的穿越小说更让虚构变得不再神秘。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文学似乎不再需要虚构,因为与媒体炮制的那些“虚构的真实”相比,文学虚构反倒意味着与真实生活的某种疏离。
绚烂之至归为平淡,文学不得不返璞归真,追求另一种表达方式。
从这个角度而言,历史讲述、旅游散记、个人回忆录等非虚构文学也具有一种“超越”社会的文学功能。
在虚雾弥漫之中,读者更钟情那些能够写出实感和真相的读物。
可见,当下的文学创作由虚构转向非虚构,有其自身的社会原因。
在现实远远超出艺术家的虚构能力时,文学只能返璞归真,寻找一种“非虚构”的表达方式,这也许是非虚构重新获得“文学”意义的社会学解释。
必修5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卷( 选择题共36分)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尺牍.(dú)岑.寂(cén)蕴藉.(jí)举不胜.举(shèng)B.婵.娟(chán)斟酌.(zhuó)憎恶.(è)不即.不离(jí)C.滥.调(làn)流涎.(yán)箭镞.(zú)锱.铢必较(zī)D.王嫱.(qiáng)付梓.(zǐ)鲁.莽(lǔ)剥.啄有声(bō)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辛苦了!为学校做贡献的老师们。
”老校长深情地说;“我代表学校感谢你们;并为你们做出的贡献而感到自豪。
”B.作家见闻的真切、感觉的深刻;使其行文“不事铺张;不事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张岱“中跋寓山注二则”);自有一种纯朴之美。
C.针对“北京市最快将在今年6月份开征物业税”一说;国税总局办公厅新闻中心主任牛新文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是一件没影儿的事”。
D.奥林匹亚遗址长宽大约都是五、六百米;分布着大大小小20多座建筑。
遗址周围全是青翠的树林;小河静静流过;风景十分美丽。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郭先生___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②惊起了宿鸟;打破了___;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③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___。
A.照例沉寂含蓄B.援例岑寂蕴藉C.照例岑寂含蓄D.援例沉寂蕴藉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张彦因为一件小事跟室友发生口角并大打出手;虽经老师极力斡旋..;双方矛盾暂时仍未消除。
B.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廉洁;自觉接受“八荣八耻”教育;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朱光潜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眉,即使是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此。
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
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了。
它们是什么缘故呢?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
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
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
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兼容。
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
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
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
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
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
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到人们的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
单元质量检测(三) (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下乘.(chãnɡ)烟榻.(tà)逻辑.(ji) 锱.铢必较(zì)B.流弊.(bì) 箭镞.(zú)辞藻.(zǎo) 不即.不离(jì)C.蕴藉.(jiâ) 倒涎.(xián)斟酌.(zhuó) 清沁.肺腑(xīn)D.窸窣.(sū) 憎.恶(zēnɡ)精髓.(suǐ) 轻鸢.剪掠(yuān)解析:选D A项,“锱”应读zī;B项,“即”应读jí;C项,“沁”应读qì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笼统尺牍简陋回肠荡气B.逍遥譬如篇幅不了了之C.口吻圆满增添一概而论D.腐化防碍影射得鱼忘筌解析:选D D项,防—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B.光芒万丈的美国篮球巨星,在现实的劳资关系中也不过是棋子,而摆布棋子的大手,就是能翻云覆雨....的NBA资方。
C.撑起一把油纸伞,很容易走进温暖的旧时光;在现代时空中欣赏那精湛的制作技艺,便可以重温那耐人寻味....的意蕴。
D.在曹操墓是真是假的激烈争论中,一个网上逃犯靠着自欺欺人....的手段走红网络,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与学术的悲剧。
解析:选D D项,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A项,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B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C项,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4.(全国大纲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试题总分时间命题人:王艳萍陈丽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彗星耍花招一蹴而就言者无罪,闻者足诫B.援例入场券如雷灌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跻身兴冲冲响遏行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D.付梓辨证法锱铢必较瓜熟缔落,水到渠成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援例:引用成例。
援,引用。
B.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尺牍:书信。
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
C.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蕴藉:含蓄而不显露。
D.杀青:泛指写定著作。
付梓:把稿件印出来。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
(2)在这里我们才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_______的形象。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_______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A.启示钟爱奥秘B.启发钟爱奥妙C.启发喜爱奥秘D.启示喜爱奥妙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C.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B.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键入文字]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附解析)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准备了高二语文必修5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希望你喜欢。
(测试时间:150分钟 评价分值:15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戮力(lù) 杯杓(zhuó) 犒劳(hào) 目眦(zì)
B.期功强近(jī) 刀俎(zǔ) 不可胜记(shènɡ) 瞋目(chēn)
C.陨首(yǔn) 逋慢(bū) 终鲜兄弟(xiǎn) 数目项王(shù)
D.参乘(shènɡ) 封识(zhì) 彘肩(zhì) 须臾(yú)
解析:A项,杓读sháo,犒读kào;B项,胜读shēng;C项,数读
shuò。
1。
单元测评(三)A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6分)1.生字注音。
拘.礼( ) 箭镞.( ) 清沁.肺腑( ) 岑.寂( ) 尺牍.( ) 一蹴.而就( ) 蕴.藉( ) 付梓.( ) 举不胜.举( ) 袅.袅( ) 陆厥.( ) 数.见不鲜( ) 橘.颂( ) 林庚.( ) 灯影幢.幢( ) 吟.唱( ) 关键.( ) 缠绵缱绻.( ) 招徕.( ) 槐.树( ) 斟酌..( ) 憧.憬( ) 玫瑰.( ) 王褒.( ) 嗫嚅.( ) 楔.子( ) 锱铢..( ) 佝.偻( ) 蜷.缩( ) 伛.偻( ) 槛.外( ) 逻辑.( ) 请柬.( ) 谏.诤( ) 相濡.以沫( ) 锲.而不舍( ) 2.多音字注音。
⎩⎪⎨⎪⎧咬文嚼.字( )咀嚼.( ) ⎩⎪⎨⎪⎧刊载.( )装载.( ) ⎩⎪⎨⎪⎧新鲜.( )鲜.见( ) ⎩⎪⎨⎪⎧创.造( )创.伤( ) ⎩⎪⎨⎪⎧蕴藉.( )狼藉.( ) ⎩⎪⎨⎪⎧圆晕.( )晕.头转向( ) ⎩⎪⎨⎪⎧漂泊.( )水泊.(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22分)⎩⎪⎨⎪⎧蕴(jiè) 书(jí) ⎩⎪⎨⎪⎧流(bì) 凋(bì) ⎩⎪⎨⎪⎧尺(dú) 亵(dú) ⎩⎪⎨⎪⎧(jū) 礼马(jū)⎩⎪⎨⎪⎧(liàn ) 句(liàn ) 习 ⎩⎪⎨⎪⎧(yuán ) 例潺(yuán ) ⎩⎪⎨⎪⎧(fèi ) 腑(pèi ) 然 ⎩⎪⎨⎪⎧箭(zú) (cù) 拥⎩⎪⎨⎪⎧(juān ) 涓手(juàn ) ⎩⎪⎨⎪⎧编(jí) 作(yī) ⎩⎪⎨⎪⎧(zī) 铢(zī) 重 ⎩⎪⎨⎪⎧(dàn ) 生垂(xián ) ⎩⎪⎨⎪⎧寒(zhēn ) (zhān ) 住 ⎩⎪⎨⎪⎧精(cǎi ) 神(cǎi ) ⎩⎪⎨⎪⎧(xiāo ) 雄(niǎo ) 娜 ⎩⎪⎨⎪⎧(ào ) 妙(ào ) 悔 ⎩⎪⎨⎪⎧干(zào ) 烦(zào ) ⎩⎪⎨⎪⎧(mián ) 密(jǐn ) 绣 ⎩⎪⎨⎪⎧(zhǎo ) 泽(tiáo ) 远 ⎩⎪⎨⎪⎧万应(dìng ) 白洋(diàn ) ⎩⎪⎨⎪⎧(shū) 菜(shū) 朗 ⎩⎪⎨⎪⎧接(zhǒng ) (tuǎn ) 子 ⎩⎪⎨⎪⎧(gǔ) 惑酒(zhōng ) ⎩⎪⎨⎪⎧(huái ) 树玫(gui )⎩⎪⎨⎪⎧(chōng ) 憬人影(chuáng chuáng ) ⎩⎪⎨⎪⎧请(jiǎn ) (jiàn ) 诤 ⎩⎪⎨⎪⎧(quán ) 缩缠绵缱(quǎn ) ⎩⎪⎨⎪⎧嗫(rú) 相(rú) 以沫 ⎩⎪⎨⎪⎧市(chǎng ) (chàng ) 快 ⎩⎪⎨⎪⎧(yǔ) 偻(gōu ) 偻⎩⎪⎨⎪⎧(xiē) 子(qiè) 而不舍 ⎩⎪⎨⎪⎧肆无忌(dàn ) (dān ) 精竭虑 ⎩⎪⎨⎪⎧分(mì) 清(qìn ) 三、成语(俗语)填空(10分)清______肺腑 缠绵______绻 相______以沫推______翻新 ______然无味 自______得意举不______举 ______而不舍 学______五车一______而就 数见不______ 点______成金肆无忌______ ______头转向锱______必较吞______咽理______能生巧不______不离人影____________ 咬文______字四、根据所给出的内容写出对应的词语(16分)1.形容烟气缭绕上升的样子。
()2.形容明亮,指花开鲜明的样子。
()3.指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
也形容歌声婉转动听。
()4.花、叶等,坠落;飘落。
比喻流落在处,失去依靠。
()5.随波动或停泊。
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
()6.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多用在不好的事上。
()7.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8.原意是斟酒以供饮用,也用来喻指商讨或考虑以决定取舍。
文中指考虑文字运用得是否恰当。
()9.书信。
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
()10.寂静;寂寞;冷清。
()11.拘泥于礼法或礼节。
()12.比喻离开集体、联盟或依附的事物而存在。
()13.引用成例。
()14.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15.过分地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神实质内容。
()16.清新得渗透到人的内脏,形容使人很感动。
()17.形容人文才极高。
()18.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19.举例子也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20.现多指对旧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新文化。
() 21.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22.形容枯燥乏味。
()23.指对人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 24.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
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25.一时的兴致。
()26.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它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27.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
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 28.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
()29.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
()30.欧洲文艺复兴后产生的一种崇尚理性和自然的文艺思潮。
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中吸取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
()31.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32.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
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五、文学常识填空(14分)1.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________,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____________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庚先生于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________。
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创作,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__________”。
与之紧密相连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
3.钱锺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35年赴牛津大学留学。
钱锺书先生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绩。
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____________,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
4.文艺随笔属于杂文的范畴。
文艺随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批评样式。
它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5.文艺评论是文学写作中的一种文体,又称____________,是评论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某些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创作、文艺思潮等文艺现象、文艺实践活动进行阐述和评判的文章,是评论者科学理性认识的体现。
根据所批评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评论等。
根据体式的不同,可分为论文体、对话体、书信体、序跋体、评点体、札记、读后感、座谈纪要等。
六、语言运用(12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从四个方面概括“吐槽”的特点,总字数不得超过15个字。
(4分)吐槽是对他人的言论或行为所做出的回应,主动地发起话题称不上是吐槽。
它一般也就一句话,不会太长,如“路飞一大块肉一口吞,众人:‘好快!’”,短短两个音节,配合画面,路飞那淡定的表情,效果立现。
吐槽的内容一般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掺杂了吐槽者个人的特殊经历,或者在逻辑理解上需要绕点弯的高端笑话,效果都不会太好。
虽然吐槽看起来很像讽刺挖苦,但它并不存在恶意,吐槽者应秉承娱乐至上的精神进行揶揄或者感叹,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制造笑点。
2. 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与之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的句子。
(4分)示例:把厚书读薄的人是智慧的,他找到了方法;把薄书读厚的人是明达的,他多出了几分创建。
3. 仿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暗用某一诗句,意蕴丰厚,有文采。
(4分)诗歌是什么?是一首永恒的歌。
是草堂茅屋里的一声长叹,________________,是雨打黄昏的一片哀愁。
诗歌是什么?是一段深深的情。
________________,月上柳梢见证爱情,________________。
单元测评(三)A一、1.jūzúqìn cén dúcùyùn zǐshèng niǎo juéshuòjúɡēnɡchuáng yín jiàn quǎn lái huái zhēn zhuóchōng gui bāo rúxiēzīzhūgōu quán yǔjiàn jíjiǎn jiàn rúqiè2.jiáo juézǎi zài xiān xiǎn chuàng chuāng jièjíyùn yūn bópō二、藉籍弊敝牍渎拘驹炼练援湲肺沛镞簇涓绢辑揖锱辎诞涎砧粘彩采枭袅奥懊燥躁绵锦沼迢锭淀蔬疏踵疃蛊盅槐瑰憧幢幢柬谏蜷绻嚅濡场畅伛佝楔锲惮殚泌沁三、沁缱濡陈索鸣胜锲富蹴鲜铁(石)惮晕铢言熟即幢幢嚼四、1.袅袅 2.灼灼 3.缠绵 4.飘零 5.漂泊6.一言难尽7.空中楼阁8.斟酌9.尺牍10.岑寂11.拘礼12.游离13.援例14.锱铢必较15.咬文嚼字16.清沁肺腑17.才高八斗18.学富五车19.举不胜举20.推陈翻新21.自鸣得意22.索然无味23.不即不离24.点铁成金25.一时兴会26.比较文学27.轻鸢剪掠28.尖刻斩截29.穷边涯际30.古典主义3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32.回肠荡气五、1.孟实《西方美学史》此身,此时,此地《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2.《夜》盛唐气象3.《写在人生边上》《围城》4.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5.文学批评作品评论作家评论思潮评论六、1. 被动性,简短性,通俗性,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