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18
历史ⅰ人民版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素质提升【素质提升】【一】选择题1、以下事件属于人民群众自发抗击列强侵略的是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黄海海战③刘永福黑旗军④义和团运动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19世纪70年代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国家是A、英法B、英俄C、英德D、俄法3、赴俄谈判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中国政府代表是A、左宗棠B、李鸿章C、张之洞D、曾纪泽4、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事件①中俄签订《改订条约》②左宗棠收复新疆③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④曾纪泽出使俄国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5、黄海海战中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将领是A、刘步蟾B、邓世昌C、叶祖珪D、丁汝昌6、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最深刻地说明了A、洋务派卖国B、中国经济落后C、西方制度先进D、封建统治的腐朽7、在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湾斗争中,英勇抗击日军的爱国人士有①刘永福②徐骧③丘逢甲④唐景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A、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的正确认识C、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D、当时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矛盾尖锐9、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本意理解得比较确切的是A、维持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B、保卫大清国,反对外国势力入侵C、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外来侵略D、扶持大清皇帝,反对一切外国事物10、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历程是A、镇压一招抚一镇压B、招抚一—镇压一利用C、利用一镇压一招抚D、招抚一利用一镇压【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吏新编》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虐同群。
——《义和团档案史料》材料三:“无论欧关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一、单选题1.日本帝国主义割占台湾初期一直由武官实施军事统治。
1898年,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公布了《匪徒刑罚令》,把反日的台湾民众一律当作土匪来处置。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清政府丧失维护统治的能力 B.日本侵略台湾蓄谋已久C.台湾人民具有强烈的反殖民精神D.日本实行依法治台策略2.面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民众的态度是()A.都以武装反抗的形式抗击八国联军B.清政府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改革C.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D.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斗争3.赫德说:“义和团运动虽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
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
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竞之志者。
”这反映出他认识到()A.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B.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D.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不易实现4.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曾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
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5.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实行了“以华治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 B.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6.梁启超在谈论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
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
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A.义和团运动B.南昌起义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7.(题文)郭廷以认为中国近代某运动“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标要求] 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2.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三元里抗英1.原因:英国对广州三元里的侵略,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
2.概况: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痛击前来抢劫的英国侵略军;随后又两度包围被英军占据的广州四方炮台。
3.意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概况(1)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1876年,左宗棠率军______,收复北疆大部分领土。
(3)1877年,消灭________的主力,攻克喀什噶尔。
(4)1878年,收复除________外的新疆全境。
2.1881年,中俄签订《__________》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3.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思考1“提挈自东西,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云边月,万里寒鸦相国寺。
”这副对联称颂的是谁?主要颂扬他在哪些方面的历史功绩?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1.黄海海战(1)爆发:1894年9月,护送清军去朝鲜的中国北洋舰队遭到日本舰队的偷袭。
(2)概况:黄海海战中,以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为代表的北洋舰队将士同仇敌忾,英勇奋战,迫使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3)结果: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________,但由于李鸿章“________”,致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1)起因: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__________给日本。
(2)概况:台湾各族人民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________的黑旗军并肩作战。
(3)结果:1895年10月,台湾全部沦陷。
思考2如何认识清政府在反侵略斗争中的态度?四、义和团反帝运动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目标】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2、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3、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
【重点、难点】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2、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第一部分——预学案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1.原因:(1)(根本原因);(2);(3)。
2.概况(1)三元里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
(2)附近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岗围攻。
(3)5月31日,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
但被余保纯知府强行解散。
(4)人民群众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
3.意义(1)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2)表现了中国人民。
(二)反割台斗争1、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2、面对日本割占台湾,各界人士态度:(1) ;(2)台湾人民;(3)清政府。
(3)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军;另一支是。
(4)结果: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清政府不支持台湾全部沦陷。
(5)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三)义和团反帝运动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
2.概况(1)兴起: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进行反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