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冀闽)新2020-2020版高中化学 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专题检测试卷 苏教版必修2【下载】
- 格式:doc
- 大小:884.00 KB
- 文档页数:13
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测试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高一化学必修2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每小题4分,)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2、增大压强对下列反应的速率无影响的是()A. CO2(g) + Ca(OH)2 = CaCO3 + H2OB.H2 + I2 2HIC.NaCl +AgNO3 = AgCl + NaNO3D.N2 +3H2 2NH3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 + B(g) C(g) +D(g) 正反应速度瞬间增大的是()A.减小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 D.增大A或B 的浓度4、在定温、定容条件下,不能标志H2(g)+ I2 (g) 2HI (g)达平衡的是()A.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 H2,同时消耗 2amol HI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H2、I2不再减少,HI不再增加 D.单位时间内每生成amol HI,同时a N A个HI分子分解5、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加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6、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 1/2 O2(g) H2O(g) ;△H=a kJ/molH2(g)+ 1/2 O2(g) H2O(l) ;△H=b kJ/mol2 H2(g)+ O2(g) 2 H2O(l) ;△H=c kJ/mol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b和c均为正值2C.反应热的关系:a=b D.反应热的关系:2b=c7、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8、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阶段测试二(专题2 化学反与能量转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中学高一期中)一般情况下,前者能决后者的是( )A.化学反速率的快慢——化学反进行的程度B.反物内部储存的能量——化学反的热效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D.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含氧酸的酸性强弱2.(2017·高二期中)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体内的葡萄糖被氧化为CO2的过程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植物的光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D.电解饱和食盐水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2017·一中高一期中)对于可逆反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min-1B.v(B)=1.2 mol·L-1·s-1C.v(C)=0.1 mol·L-1·s-1D.v(D)=0.4 mol·L-1·min-14.(2017·省中学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电池的反本质是氧化还原反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对环境污染小的型电池C.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D.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是Pb正极是PbO25.(2017·卷)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无关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6.(2017·一中高一期中)一温度下,向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反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的推断合理的是( )A.该反的化学方程式为6A+2D3B+4CB.反进行到1 s时,v(A)=v(B)C.反进行到5 s时,B的平均反速率为0.06 mol/(L·s)D.反进行到5 s时,v(A)=v(B)=v(C)=v(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原电池中,物质在负极发生氧化反B.在原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C.在电解池中,物质在阴极发生氧化反D.在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阴极8.(2017·卷Ⅱ)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
实蹲市安分阳光实验学校专题综合测评(二) 化学反与能量转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下列图示过程,由太阳能直接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A.光伏发电 B.风力发电C.水力发电D.光用D[光伏发电是光能转化成电能,A项错误;风力发电是风能转化成电能,B项错误;水力发电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C项错误;光用是太阳能直接转变为化学能,D项正确。
]2.化学反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3572108】A.煤燃烧时并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二次电池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镁条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C[煤和镁的燃烧都能放出大量的热和发出光,说明在反过程中化学能有一转化为光能,A、D正确;无论是原电池还是二次电池,在放电时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C错。
]3.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
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金属钠与氯气反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稳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B.物质燃烧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C.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共价键,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D.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不一是吸收能量的反C[N2内部存在N≡N共价键,分子很稳,化学性质不活泼。
]4.关于反速率、反限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速率加快B.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浓度,化学反速率加快C.化学反达到反限度时,反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相D.化学反达到反限度时,同一物质的正反速率与逆反速率相C[A项,升高温度,正反和逆反速率都增大,故说法正确;B项,增大浓度,反速率增大,故说法正确;C项,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义,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不变,而不是反物浓度于生成物浓度,故说法错误;D项,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义,可知说法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 ( 此题包含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 )1.人类将在将来几十年内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 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变换形态列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下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D.当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分析:选D。
煤、石油、天然气都为化石燃料,均含碳,属于碳素燃料;发展太阳能经济能够减少CO2排放量以减缓温室效应;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菠菜蛋白质中的生物质能实质上根源于太阳能,应属于“太阳能文明”。
2.以下举措不.切合节能减排的是()A.鼎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供给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焚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荒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分析:选A。
节能减排就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焚烧,如煤和石油等,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能源。
所以 A 项中鼎力发展火力发电不切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3.以下变化过程需要汲取能量的是()A.2H2+ O2===2HO2 2B.CaO+ H O===Ca(OH)C.Cl + Cl ―→Cl 2D.H ―→H+ H2分析:选 D。
A、 B 两项是化合反响,是开释能量的化学反响。
C 项 Cl + Cl ―→Cl 2,形成化学键要开释能量。
D 项损坏旧化学键要汲取能量。
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500 ℃600 ℃是可逆反响A.2HI =====H2+ I 2 和 H2+ I 2 =====2HIB.在可逆反响中,使用催化剂能够同样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响速率C.任何可逆反响的反响限度都同样D.在可逆反响中,使用催化剂会增大正反响速率,减小逆反响速率分析:选B。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化学反应中产物的总能量为60 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总能量可能是() A. 50 kJB. 30 kJC. 80 kJD. 20 kJ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效果好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高3.植物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C.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D.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4.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22SO3,起始时有a mol二氧化硫和b mol氧气,达到平衡时有c mol 三氧化硫生成,则平衡时二氧化硫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为()A.×100%B.×100%C.×100%D.%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C6H12O6(葡萄糖aq)+6O26CO2+6H2O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中和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6.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7.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C. A极电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D.当有4.48 L二氧化氮(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8 mol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中只作催化剂C.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D.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9.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级能源中的水能、地热能、天然气等;二级能源中的电能、氢能等。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C.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D.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大小不同2. 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模块,是国家“十五”863 计划电动汽车专项中一项重要课题。
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解放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
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 5f(LaNi 5从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
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LaNi 5F6+ 6NiO(OH)LaNi5+ 6Ni(OH)2。
关于镍氢电池放电时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储氢合金作负极B. 正极反应式:6NiO(OH) + 6fO+ 6e _===6Ni(0H) 2+ 6OHC. 负极反应式:LaNi 5H0+ 6OH —6e「===LaNi 5 + 6fOD. 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3.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4. 有关键能(破坏1 mol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数据如表: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Si(s) + Q(g)===SiO 2(s) △ H= —989.2 kJ • mol —1,贝U x 的值为(已知1 mol Si中含有2 mol Si —Si键,1 mol SiO 2中含有4 mol Si —O键)( )A. 423.3 B . 460 C . 832 D . 9205. 对可逆反应Na + 3H,-- 2NH,用v(H"和v(N2)分别表示其中的化合反应的速率,用v(NH fc)表示其中分解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
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A.铝热反应B.金属钝化C.干冰气化 D.燃放爆竹【解析】干冰的气化为物理变化,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答案】 C2.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一段时间,右端试管中,导管内水柱上升B.过一段时间,右端试管中,导管内有气泡产生C.负极反应为Fe-3e-===Fe3+D.如果把右端的试管中的水换成煤油,则导管不会有任何现象产生【解析】铁钉会发生电化学腐蚀,负极为Fe-2e-===Fe2+,正极为O2+4e-+2H2O===4OH -,因吸收O2导致左侧试管中气体压强减小,右端试管中,导管内水(或煤油)上升,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不能表示H2(g)+I2(g) 2HI(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H2的同时消耗2a mol HI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H2、I2不再减少,HI不再增加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解析】化学反应H2(g)+I2(g) 2HI(g),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没有发生变化,不管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的总压强始终不随时间变化,B项不能表示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 B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CuSO4 B.H2OC.CuO D.CuSO4·H2O【解析】从电解反应入手,2CuSO4+2H2O2Cu+2H2SO4+O2↑,消耗3CuSO4+H2O,复原则要生成它们,复原的反应是CuO+H2SO4===CuSO4+H2O,故选C。
【答案】 C.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专题综合测评(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下列过程,由太阳能直接转变为化学能的是()A.光伏发电B.风力发电C.水力发电D.光合作用D[光伏发电是光能转化成电能,A项错误;风力发电是风能转化成电能,B 项错误;水力发电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C项错误;光合作用是太阳能直接转变为化学能,D项正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电池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任何化学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C.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均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条件而改变D.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只要条件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就不再改变B[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非氧化还原反应是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
]3.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B[放热反应只表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而加热是反应的条件,二者无必然联系,许多放热反应也必须加热才能发生。
]4.下列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A.为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为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加入MnO2D.为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把反应容器放到冷水中冷却D[冷水温度低,会降低反应速率。
]5.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5v正(O2)=4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未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一定不等于逆反应速率D.达到化学平衡时,3v正(NH3)=2v正(H2O)不成立C[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4v正(O2)=5v逆(NO),故A错误;单位时间内消耗x mol NH3与生成x mol NO都表示正反应速率,整个反应过程中二者都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项错误;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所以未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一定不等于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无论是否达到化学平衡,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始终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3v正(NH3)=2v正(H2O)始终成立,故D错误。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专题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钙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 g(a、b相差不大,但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2.关于金属材料的锈蚀说法不一,其中没有科学道理的是()A.金属接触水和空气锈蚀加快B.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形成合金能抵御金属锈蚀C.金属表面刷油漆可以抵御金属锈蚀D.不断擦去铝表面的锈能抵御铝的继续锈蚀3.下列有关燃煤发电的一系列能量转换的过程,正确的是()A.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B.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C.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D.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能4.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 mol·L-1·min-1①v(B)=0.45 mol·L-1·min-1①v(C)=0.015 mol·L-1·min-1①v(D)=0.45 mol·L-1·min-1,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5.已知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现查知:P—P键能为a kJ·mol-1、P—O键能为b kJ·mol-1、P===O键能为c kJ·mol-1、O===O键能为d kJ·mol-1。
又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若生成1 mol P4O10,则反应P4(白磷)+5O2=== P4O10中的能量变化为()A. (6a+5d-4c-12b)kJ·mol-1B. (4c+12b-6a-5d)kJ·mol-1C. (4c+12b-4a-5d)kJ·mol-1D. (4a+5d-4c-12b)kJ·mol-16.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 Al(OH)3(s)+NaOH(aq)===NaAlO2(aq)+2H2O(l) ΔH<0B. CH3CH2OH(l)+3O2(g)===2CO2(g)+3H2O(l) ΔH<0C. 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0D. H2(g)+Cl2(g)===2HCl(g)ΔH<07.下列反应符合下图图示的是()A.红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水煤气B.锌与稀硫酸的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D.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8.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D.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大小不同2.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模块,是国家“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中一项重要课题。
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解放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
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5H6(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
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LaNi5H6+6NiO(OH)LaNi5+6Ni(OH)2。
关于镍氢电池放电时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储氢合金作负极B.正极反应式:6NiO(OH)+6H2O+6e-===6Ni(OH)2+6OH-C.负极反应式:LaNi5H6+6OH--6e-===LaNi5+6H2OD.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3.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4.有关键能(破坏1 mol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数据如表: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Si(s)+O2(g)===SiO2(s) ΔH=-989.2 kJ·mol-1,则x的值为(已知1 mol Si中含有2 mol Si—Si键,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 )A. 423.3 B. 460 C. 832 D. 9205.对可逆反应N 2+3H22NH3,用v(H2)和v(N2)分别表示其中的化合反应的速率,用v(NH3)表示其中分解反应的速率。
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3v(N2)=v(H2) B.v(H2)=v(NH3)C. 2v(H2)=3v(NH3) D.v(N2)=3v(H2)6.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H=﹣216 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C.101 kPa时,2H2(g)+O2(g)═2H2O(l)△H=﹣571.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kJ•mol﹣1D.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固体与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2.一定温度下,0.1mol N2和0.3molH2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NH3): v逆(N2)=2 : 1B.c(N2):c(H2):c(NH3)=1:3:2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升高温度时,v正(NH3)增大,v逆(NH3)增大3.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垐?噲?2C(气)。
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B.Cl2与FeBr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1:1时,2Fe2++2Br-+2Cl2=2Fe3++Br2+4Cl-C.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 Cl2↑+2OH-+ H2↑D.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中性:H++SO42-+Ba2++OH- ===BaSO4↓+H2O5.利用Cu+2FeCl3=CuCl2+2FeCl2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极材料为铁和铜,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B.电极材料为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铁溶液C.正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D.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6.下列是有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或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其中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A.A(g)+3B(g)2C(g)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则ΔH>0B.FeCl3+3KSCN Fe(SCN)3+3KCl是向平衡体系的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C.A(g)+3B(g)2C(g)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建立平衡过程的图像,曲线b代表使用了催化剂D.A(g)+B(g)2C(g)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逐渐加入B,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的图像7.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固体A的质量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混合气体的压强8.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ˉ+5OHˉ=FeO42ˉ+4H2OC.放电时每转移 3 mol 电子,正极有 1 mol K2FeO4被还原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ˉ+2OHˉ=Zn(OH)29.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渝冀闽)2021 2021版高中化学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专题(渝冀闽)2021-2021版高中化学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专题专题二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专题检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2022厦门双石中学)大康书记再次问环保局长: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我们能随意焚烧垃圾吗?焚烧垃圾会降低GDP。
(a)吸热非氧化还原反应;B.吸热氧化还原反应;C.放热非氧化还原反应;D.放热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因此垃圾处理中不能随便焚烧,在焚烧垃圾过程中发生了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d。
2.(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附中毕业时)以下说法不正确:(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当煤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变为光能答案d当分析电解装置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换为化学能,这是正确的;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热量,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B正确;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生物体内,C正确;当白炽灯工作时,光能和电能被转换成误差。
3、(江苏海安2022年6月试验)江苏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防腐蚀是海上风电的突出问题。
下面的陈述是正确的()a.海水的ph一般在8.0~8.5,对风电钢铁支架的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b.腐蚀总反应为4fe+3o2+2xh2o===2[fe2o3xh2o](铁锈)的δh>0c.钢部件镀锌前,可用碱液洗去表面的铁锈一d.热喷涂锌铝合金,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答案d海水pH值一般为8.0~8.5,海水呈弱碱性。
钢支架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有误;钢铁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为2fe-4e==2fe,正极为O2+2H2O+4e--2+===4OH,电池的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随后的反应为4Fe(OH)2+O2+4fe+3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腐蚀的总反应为2xh2o==2[fe2o3xh2o],反应为放热反应,B误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h2o,碱液与铁锈不反应,C错误;锌铝合金比铁更活泼。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专题检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厦门双十中学期中)达康书记又追问环保局长:那么垃圾处理中,能随便焚烧吗?焚烧垃圾会降低GDP的。
在焚烧垃圾过程中发生了( )A.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B.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C.放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D.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D解析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因此垃圾处理中不能随便焚烧,在焚烧垃圾过程中发生了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D。
2.(2018·福建师大附中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变成化学能B.煤燃烧时可以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变为光能答案 D解析电解装置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B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体内,C正确;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D错误。
3.(2018·江苏海安6月月考)江苏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防腐蚀是海上风电的突出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的pH一般在8.0~8.5,对风电钢铁支架的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B.腐蚀总反应为4Fe+3O2+2x H2O===2[Fe2O3·x H2O](铁锈)的ΔH>0C.钢部件镀锌前,可用碱液洗去表面的铁锈D.热喷涂锌铝合金,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答案 D解析海水的pH一般在8.0~8.5,海水呈弱碱性,对钢铁支架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A错误;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为2Fe-4e-===2Fe2+、正极为O2+2H2O+4e-===4OH-,电池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接着发生的反应有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腐蚀的总反应为4Fe+3O2+2x H2O===2[Fe2O3·x 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x H2O,碱液与铁锈不反应,C错误;锌铝合金比Fe活泼,锌铝合金为负极,钢铁为正极被保护,减缓管道的腐蚀,D正确。
4.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
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答案 D解析加入CuSO4溶液后,构成Fe—Ag原电池,Fe失电子作负极,质量减轻,Cu2+在正极银圈上得电子,生成金属铜沉积在上面使其质量增加。
5.甲:在试管中加入1 g粉末状大理石,加入4 mol·L-1盐酸20 mL(过量);乙:在试管中加入2 g颗粒状大理石,加入4 mol·L-1盐酸20 mL(过量);下列CO2生成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V(CO2)同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答案 D解析甲、乙试管中大理石的状态和质量不同,甲中1 g粉末状的大理石,乙中2 g颗粒状的大理石,产生气体的速率甲比乙快,产生气体的量乙是甲的2倍,因此甲曲线比乙曲线斜率大,乙曲线比甲曲线气体体积大,甲比乙先反应完,分析比较可知D项正确。
6.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答案 A解析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项错误;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提高v正、v逆,B项正确;平衡状态的标志之一是“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C项正确;单位时间内消耗CO(代表v正)和CO2(代表v逆)的物质的量相等,再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实质反映了同一物质的v正=v逆,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项正确。
7.(2018·铜陵市期中)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C(s)+H2O(g)===CO(g)+H2(g),能量增加(b-a) kJ·mol-1B.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C.1 mol C(s)和1 mol H2O(l)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g)吸收的热量为131.3 kJ D.1 mol C(s)、2 mol H、1 mol O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H2O(g)===CO(g)+H2(g) ΔH=(b-a) kJ·mol-1,A项正确;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B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1 mol C(s)和1 mol H2O(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g)吸收的热量为131.3 kJ,而1 mol H2O(l)变为1 mol H2O(g)时要吸收热量,因此1 mol C(s)和1 mol H2O(l)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g)吸收的热量大于131.3 kJ,C项错误;由图可知,1 mol C(s)、2 mol H、1 mol O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D项正确。
8.根据下面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H2(g)1 mol H2的共价键断裂吸收436 kJ能量2H(g)12O2(g)12mol O2的共价键断裂吸收249 kJ能量O(g)形成1 mol H2O的共价键释放930 kJ能量H2O(g)A.2 mol H2(g)跟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吸收能量为490 kJ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C.1 mol H2(g)跟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l)释放能量为245 kJD.2 mol H2O(g)的能量比2 mol H2(g)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低答案 D解析 2 mol H2(g)跟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放出的能量为490 kJ,A项不正确;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成正比,B项不正确;1 mol H2(g)跟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g)释放能量为245 kJ,C项不正确;2 mol H2(g)跟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2 mol H2O(g)的能量比2 mol H2(g)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低,D项正确。
9.纽扣电池可作计算器、电子表等的电源。
有一种纽扣电池,其电极分别为Zn和Ag2O,用KOH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
关于该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B.Zn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极发生还原反应C.使用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Zn是负极D.使用时溶液中电流的方向是由Ag2O极流向Zn极答案 D解析由题意知,纽扣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故Zn为负极、Ag2O为正极。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A项正确;Zn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 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使用时Zn是负极,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项正确;使用时溶液中电流的方向(即内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即Zn极流向Ag2O极,溶液中是由离子导电的,D项不正确。
10.据最近媒体报道,化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充电锌—空气电池,这种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储电量是锂电池的五倍,而且更安全、更环保,其反应原理为2Zn+O2+4KOH+2H2O 放电充电2K2Zn(O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2↓B.放电时,电路中通过4 mol电子,消耗22.4 L氧气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浓度逐渐增大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正极移动,且发生氧化反应答案 C解析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2-4,选项A错误;放电时,电路中通过4 mol电子,则消耗标况下22.4 L氧气,选项B错误;充电时,电解池阴极反应为Zn(OH)2-4+2e -===Zn+4OH-,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阴极移动且发生还原反应,选项D错误。
11.某兴趣小组学生设计水果电池: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好,然后将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新鲜西红柿中,再在导线中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将西红柿换成橘子后重新做实验,发现电流计指针没有发生偏转。
下列针对该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对比实验说明西红柿汁是电解质溶液而橘子汁是非电解质溶液B.通过对比实验得出西红柿汁:pH<7,橘子汁:pH>7C.用橘子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不可能获得成功D.通过对比实验说明构成原电池条件之一是两极要和电解质溶液接触并形成闭合回路答案 D解析将西红柿换成橘子后重新做实验,电流计指针没有发生偏转,说明没有形成原电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不能说明西红柿汁是电解质溶液而橘子汁是非电解质溶液,A项错误;通过对比实验不能得出西红柿汁:pH<7,橘子汁:pH>7,B项错误;用橘子也可以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C项错误;通过以上分析和实验现象说明构成原电池条件之一是两极要和电解质溶液接触并形成闭合回路,D项正确。
12.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当m、n、p、q 为任意整数时,下列说法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 发生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 也发生断键反应A.③④⑤⑥ B.③④⑥ C.①③④ D.②③⑥答案 B解析①如果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则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根据压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②因为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所以体系的密度不会改变,故不能据此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④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故正确;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不能据此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发生断键反应等效于p mol C形成,同时p 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故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