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学业评价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单元考试属于水平测试,们好好复习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试卷练习题。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一、基础知识(2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溃退(guì) 舀水(yǎ0) 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C.寒噤(jī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ò)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3分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B.占领控制封锁C.占领控制封闭D.占有牵制封锁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B.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精品线路B.绿树葱茏,树上的鸟儿大约有一百多只。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劫一空。
6、默写古诗(6分)(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和答案一、积累及运用(33分)1.在括号内填入拼音或汉字(2分)①祈dǎo( ) ②mù( )集③蹊( )跷④愠( )怒【答案】祷募 qī yùn【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常用规范汉字的书写与拼音的掌握。
书写汉字时注意相近字形的区别,注意“祷”与“筹、寿”等字的区别。
“愠”不要写作“wēn”。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解释下列文言加点字(4分)①齐人固善盗乎( ) ②叶徒相似( )③吏二缚一人诣王( ) ④缚者曷为者也( )【答案】本来只,只是往,到曷:同“何”,什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重在考查课文中文言文实词用法与意义的理解。
“曷”的通假字现象,同“何”,什么。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②,家书抵万金。
③,夜泊秦淮近酒家。
④,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⑥梁园虽好,。
⑦感时花溅泪,。
⑧橘生淮南则为橘,。
⑨,寡人反取病焉。
⑩像山泉在呜咽,。
【答案】①乌蒙磅礴走泥丸②烽火连三月③烟笼寒水月笼沙④夜阑卧听风雨声⑤留取丹心照汗青⑥不是久恋之家⑦恨别鸟惊心⑧生于淮北则为枳⑨圣人非所与熙也⑩像波涛在澎湃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许多市民积极执行武汉市慈善会的倡议,将一天的所得送到灾区捐赠点,奉献爱心。
B.和煦的阳光驱散了夜幕的阴冷,草原展现出明媚、柔和、恬静之象。
C.游客一进入柳侯公园,看到的第一眼就是用花岗岩制作的古朴庄重的柳宗元雕像。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我市六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A、搭配不当,改为“许多市民积极响应武汉市慈善会的倡议”。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业测试卷及答案八年级语(下)第一单元学业测试卷及答案八年级语(下)第一单元学业测试卷及答案
5 八年级语(下)第一单元学业测试卷
一、语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tuí()唐(2)ěng()撞(3)tuǒ()贴(4)轻iè()
(5)呼吁()(6)不能自已()(7)有恃无恐()(8)陨落()
2、解释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
(1)触目伤怀()(2)不能自已()(3)俯拾皆是()(4)呆若木鸡()(5)有恃无恐()(6)声名狼藉()
3、下面语段中横线处应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过雁门关,气候显然不同了,重阳前后,天就大雪。
就在一个落雪的夜晚,一连活动在左云附近的八路军骑兵风雪,朝南转移。
一条路时,不想日本兵得到汉奸的报告,忽然开几辆装甲车,把队伍,打起机关枪。
A、飘起冒着通过切断
B、落下迎着爬过截住
c、下起面对穿过堵住 D、降下顶着越过留住
4、写出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
(2)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
(3)我己经到了望九之年。
()
(4)一过雁门关,气候显然不同了,重阳前后,天就飘起大雪。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默写。
(12 分)(1) [2023·安徽宿州期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中抒发主人公思念恋人,度日如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23·湖南张家界期中] 诗文寄情,《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露水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营造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以豁达、积极的心态对远行友人的劝慰之情。
2. [2023·安徽]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3 分)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那云duān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
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
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zhànɡ,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
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
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省.(xǐnɡ) 羁绊撺.掇(cuān) 叹为观止B.踱.步(duó) 潺潺家眷.(juàn) 人情事故C.舟楫.(jì) 晦暗皎.洁(jiào) 戛然而止D.滂.沱(pāng) 怠慢斡.旋(wò) 长吁短叹2.词语积累——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学那天,班主任叫我们去搬新书,我一马当先....,抱着厚厚的一捆新书兴冲冲地走进教室。
B.面对节日突发状况,主持人看风使舵....,冷静救场。
C.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抢红包”。
D.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离奇的现象令人莫名其妙....。
3.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社戏》选自长篇小说集《呐喊》,作者是鲁迅。
文中作者回忆了儿时与平桥村的玩伴们月夜看戏的往事。
B.贺敬之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
C.刘成章《安塞腰鼓》既是对“安塞腰鼓”这一艺术形式的热烈颂歌,也是对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D.《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
4.语言运用——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
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A.②③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①③②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5 小题,计24 分)<陕西中考新趋势>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与世界著名的罗马、雅典、开罗等古城齐名,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历史上先后有13 个王朝在此建都。
请你跟随小语和小文的脚步游览西安,并参与班级开展的相关活动。
1. 游览中,小语撰写了一份活动感言,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4 分)西安,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城,犹如一部镌.刻着沧桑历史的厚重典籍。
漫步在城墙下,每一块砖石都似乎在诉说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从秦始皇的千秋伟业,到盛唐的开放包容,西安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由zhōng 的赞歌。
这里的每一座古建筑,都是历代建筑师们dān精竭虑、精心打造的杰作,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如今,西安正以锐不可当.的姿态,迎接着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向世界展示着古城的魅力和活力。
(1)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 分)①西安,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城,犹如一部镌.刻着沧桑历史的厚重典籍。
( )②西安正以锐不可当.的姿态,迎接着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 分)①由zhōng _______ ②dān _______精竭虑2. 小文知道长安是唐朝的国都,人文荟萃;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辈出。
因此,他制作了古诗积累册,下面是其中的一段文字,请帮他完成。
(6 分)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水”入诗,或描绘画面,或抒发情感。
乘舟远行,李白以流动的视角“(1)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写尽气势磅礴的壮阔之景;登黄鹤楼,崔颢用“(3) 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表现缠绵的乡愁;游钱塘湖,白居易以“(5) __________________,(6) 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湖上早春水墨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 分)1.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古诗文。
(共10 分,答对1 句得1 分,满分不超过10 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4)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子衿》)(5)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歌曲《在水一方》中的歌词“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就化用了《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萧瑟冷寂的秋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为我们展现了老少安闲快乐的生活图景。
2. <新题型> 同学们朗读“无为在歧路”一句时,有人认为重音应该放在“无为”上,有人认为重音应该放在“歧路”上,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2 分)[2024·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 题。
(7 分) 对母亲的牵挂,是乡愁中最_______的爱。
小时候,我时常依偎在母亲的怀中,望着jiǎo jié的月亮,任由母亲讲的故事在耳畔回响。
对我来说,母亲就如小河,有着清澈的眼睛、_______的脸庞,她常常kuān wèi 我,让我心安。
母爱如水,它不páng bó,而是润物无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 分)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6分)万盏花灯齐放,十里秦淮通明。
在人们的翘首期待中,享誉全国、美不胜收的秦淮灯会如期而至。
夫子庙灯光cuǐcàn,令人目旋神迷。
中华门城堡上的古代人物灯组,配合大形灯光秀,讲述着金陵往事,演yì着时代潮流。
传统灯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翘首( ) 气氛( )(2)根据拼音写字词。
(2分)cuǐcàn( ) 演yì( )(3)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错别字。
(2分)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2.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B.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C.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D.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3. [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6分)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
近日,全国各地的航天开放日、知识竞赛、科普讲堂等各类线上线下活动__________。
航天日期间的科普氛围显得格外浓厚,人们为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宣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理想信念,以中国梦托举航天梦,努力实现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卷首语:山河壮阔,少年如诗。
新时代少年不仅要努力学习传统文化,汲取精神力量,还要关注新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复兴中学将开展“跟着课本去旅行·大美中国”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活动一:跟着古人感受大美中国]1.体验古人的“朋友圈”。
古人纪念出行的方式是写诗文和绘画,他们的“朋友圈”是优雅的“朋友圈”。
唐朝则是这种“朋友圈”集大成的时代。
(10分)[活动二:重走长征路·厚植家国情怀]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分)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
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huàn 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强调这个原因是完全对的。
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必须看成是杰出的政治战略。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造成英yǒng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溃.退()抖擞.()huàn散()英yǒng()(2)根据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的内容和下面的图片提示,依次在后面的方框中补充完整长征中的重大事件。
(4分)(3)请结合原著回答:①上面文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红军大转移的原因是什么?(4分)[活动三:惊艳开幕·感受现代中国之美]3.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呈现了史诗般的画卷,带给人震撼和感动。
为传承亚运精神,学校精心组织了一次“共享亚运·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6 小题,计17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āng)B. 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C. 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D. 凌.空(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殚.精竭虑(dān)2. 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督战遗嘱惊心动魄心有灵犀B. 酷似由衷千均一发参绝人寰C. 桅杆刨哮从容不迫振耳欲聋D. 潇洒建树颠到黑白眼花潦乱3. <人文信息题>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 分)(1)秦代铜剑的锡含量明显比吴越铜剑增多,锡含量增多,可以更好地使金属组织细化,因而硬度也就相对增强,_________ (锋利敏锐厉害)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2)杨凌示范区自贸大街北边的一组宏伟建筑,因具有犹如禾苗破土而出的标志造型、像风吹麦浪一样的流线型外观、香槟色和蓝色交相呼应的饱满色彩,而格外_____________ (举世闻名举世瞩目引人注目)。
4. 经典诗文默写。
【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 分)(1)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2) 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3)神龟虽寿,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4)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5)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读·书(12分)1.巍然三晋,人杰地灵,美景无限,大师董寿平曾手书下列作品,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并按要求答题。
(2分)所列书法字体为:________,字体特点为()。
A.潇洒飘逸,大小相兼,收放自如B.字形扁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C.笔法古朴,粗细均匀,讲求对称D.笔法苍劲,龙飞凤舞,一气呵成2.体验古人的“朋友圈”。
古人纪念出行的方式就是写文和绘画,是优雅的“朋友圈”。
唐朝则是这种“朋友圈”集大成的时代。
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诗句。
(10分)二、读·思(38分)(一)班级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契机,开展了“我有一个航天梦”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激发民族自豪感】发射当日,小晋阅读了下面这则消息,并在回帖栏写了一段简评。
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新华社酒泉11月29日电”是新闻的电头,表明发出新闻的单位和时间,体现了新闻的及时性。
B.画横线的句子中“约10分钟后”中“约”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C.小晋想在横线处填入一个成语,用以表明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这个词应该是“处心积虑”。
D.上面这则消息的标题可概括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活动二:向航天人致敬】备战25年,邓清明终于圆梦!1998年,邓清明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他一直保持着与主份航天员一样的训练内容和强度,他说:“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
人生能有几回搏?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我从没有彷徨过,更没有放弃过。
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
对我来说,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不允许在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
为梦想而坚持,为事业而奋斗……无论年龄多大,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
”4.阅读上面的材料,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航天员邓清明的崇敬之情。
(3分)【活动三:重温经典·忆英雄人物】5.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说过: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卷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8分)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75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博得观众(yóu zhōng)的赞叹;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dān jīng jiélǜ),多少人青丝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鼓舞后人砥砺前行!(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yóu zhōng)②(dān jīng jiélǜ)(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锐不可当( ) ②镌刻( )(3)文段中的“砥”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2分)(4)右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靡”的四个义项。
文段中“所向披靡”的“靡”是什么意思?(2分)“靡”的意思是。
(只填序号)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历代书画大家无不拥有属于自己的创作面貌。
怎样形成创作面貌?(甲)博览文史典籍滋养心灵,(乙)到生活中去感受社会、自然,把握时代脉搏。
草木枝丫、山峦叠嶂、江海波涛……万象森罗中蕴含着传统书画的章法与节奏,细致观察,才能创造出新的笔法、墨法。
神奇的大自然,多少人心中播下探索未知、学习艺术的梦想种子。
在创作《幽燕金秋图》时,侯德昌等画家多次到长城收集素材,酝酿画稿,在积累大量画稿的基础上,做到胸有成竹,才可能成就自家面貌。
侯德昌又取篆法笔意,勾勒强实坚硬的山峦巨石,画面似铜墙铁壁一般,气象恢宏,蔚为壮观。
山水画不仅在描摹山河新貌,更在彰显民族精神。
(1)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仅而且B.如果那么C.既要又要D.尽管然而(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神奇的大自然,多少人播下探索未知、学习艺术的梦想种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27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
73年的历史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印度新德里亚运会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博得了观众由zhōng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同时,我们也要铭记那惨绝人huán的南京大屠杀,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①所向披靡.______(A.míB.mǐ)②锐不可当.______(A.dāng B.dǎng)③殚.精竭虑______(A.dàn B.dān)④镌.刻______(A.juàn B.juān)(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由zhōng________ 惨绝人huán______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青少年处于人生______阶段,需要像海绵吸水一样______知识。
广大青少年抓紧学习,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______的功夫,又要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
特别是要克服________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
A.积蓄吸纳心荡神驰焦躁B.积累汲取心无旁骛浮躁C.积聚吸收心心念念狂躁D.积淀吸取心无杂念轻狂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城网讯(记者郑佳洵) 2021年7月1日,雄安新区数字人民币红包兑换试点活动开启。
此次活动由雄安新区管委会与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共同主办,将面向雄安新区社会公众发放总金额3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欣慰(xīn wèi)B. 呆滞(dāi zhì)C. 妄自菲薄(wàng zì fěi bó)D. 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比赛,他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受读者喜爱。
C. 由于他生病,所以今天的会议推迟到明天举行。
D. 我们要认真学习,争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闪烁B. 闪烁其词C. 闪烁其词D. 闪烁其词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一眨一眨的。
B. 小明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D.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我爱不释手。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他这次考试得了满分,真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B.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C.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虚度年华。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6.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一丝不苟B. 水落石出C. 破釜沉舟D. 知无不言7.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如果你今天不来,我就不去。
B. 我今天不去,是因为你今天不来。
C. 你今天不来,我就不去,因为你今天不来。
D. 如果你今天不来,我就不去,因为你今天不来。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书的内容非常有趣,让我爱不释手。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受读者喜爱。
C. 由于他生病,所以今天的会议推迟到明天举行。
D. 我们要认真学习,争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9.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闪烁B. 闪烁其词C. 闪烁其词D. 闪烁其词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一眨一眨的。
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得分姓名学号一、积累(20分)801班将开展主题为“我和我的祖国”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新闻,知祖国风彩】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了诺贝尔奖的由来。
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与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起感受了bǐng( )息敛声的一刹那。
《消息二则》,让我们感受到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è( )的气势。
《一着惊海天》,让我们了解到,为了这“一着”,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累倒在试验场,无怨无悔,。
沃野平畴、深山密林、滔滔海浪与万里蓝天的受阅官兵一起引 háng( )高歌,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分)(1) bǐng( )息敛声 (2)重重阻è( ) (3)引 háng( )高歌2.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无声无息B.默默无闻C.悄无声息D.费尽心机【观电影,感时代精粹】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以22.06亿高票房和全平台评分第一的双高成绩登顶国庆档票房冠军。
◇影视快讯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银幕时光网讯 9月30 日,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银幕。
影片立足普通人讲述大时代,成为新时代最能抓住人心的电影。
随着点映开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口碑也刷爆全网,88岁的老人观影后动情说道:“看完这部电影我抑制不住地流泪,这片子贴近群众、震撼人心!这七十年,我们的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中国人挺不起腰杆,如今我们挺起脊梁走向国际。
年轻人们,你们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代。
我爱我们的祖国!”>宣传海报影人感言香港回归是我们人生历史的一个部分,我个人没有当作是在拍电影,我把它当作一场人生经历,跟现在的年轻人分享。
演员惠某我们要拍的这部电影主题是历史瞬间、共同回忆,电影主角是艰苦奋斗的平凡的中国人,表达我们普通的个体和祖国大事件相遇在一起,碰撞出来的能量。
第一单元评价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泄.气(xiè)安慰.(wèi)一丝不苟.(gǒu)B.颁.发(bān) 旋.风(xuán) 屏声敛.息(liǎn)C.绵延.(yán) 镌.刻(juān) 摧枯拉朽.(xiū)D.轻盈.(yíng) 绽.放(zhàn) 殚.精竭虑(d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裁判监视娴熟眼花瞭乱B.豪迈新秀凛洌海风呼啸C.攀登瞬间咆哮震耳欲聋D.澎湃浩瀚默契无怨无诲3.(中考·甘肃天水)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我市确定贫困户的条件为: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3760元的农户,都可以申请成为贫困户。
B.做,是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风景名胜遍布全国各地,我市有以石窟见长的麦积山,有以山水见长的武山水帘洞……难以枚举。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A.④③①⑤②B.③②⑤①④C.③①⑤②④D.④⑤①③②5.综合性学习。
(11分)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八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
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
(10分)山上的松,不惧苦寒,岁寒不凋,可谓“①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莺燕活泼,可谓“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富春江的异水,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可谓“急湍甚箭,④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三峡的奇山,层层叠叠,雄峻险拔,可谓“⑤____________,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苍茫的边塞,黄沙莽莽,雄浑壮阔,可谓“⑥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楚地景色壮阔,长江冲击原野,可谓“山随平野尽,⑧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即将消散的晨雾,此起彼伏的叫声,落日的余晖,水中的鱼儿,可谓“⑨____________,猿鸟乱鸣;⑩_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白墙斑驳,青苔黑瓦,__①__(fēi)红的灯笼摇曳生姿。
晨光里的三坊七巷铅华洗尽,静谧安宁。
历史( )了三坊七巷,如今三坊七巷也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近年来,三坊七巷积极开展“非遗进古厝”,引入了多个具有闽地特征的博物馆和文化场馆。
同时在南后街两边店铺吸引了永和鱼丸、同利肉燕、聚春园等老字号入驻。
游客( ),行止所见之处无一不( )着独属于闽都的文化气息。
三坊七巷,正在以默默努力的姿态,__②__(qiǎo)然惊艳着时光,它美丽的风采将__③__(juān)刻在老福州的史册上。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2)依次填入文段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培育 接踵而至 浸泡 B.造就 接踵而至 浸泡C.造就 纷至沓来 浸润D.培育 纷至沓来 浸润(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三坊七巷积极推行“非遗进古厝”,引入了多个具有闽地特征的博物馆或文化场馆。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学业评价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班级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鞠.(jū)躬瓦砾.(lì) 箱箧.(qiè) 纳粹.(cuì)B、绥.(suí)靖阻遏.(è) 寒噤. (jīn) 仄.(zé)歪C、憧.(zhuàng)憬血.(xué)腥沉寂.(jì) 珐.(fā)琅D、洗劫.(qiè) 惊骇.(hài) 地窖.(jiào) 提.(dī)防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狼狈不湛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懊丧B.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耸立C.不屈不挠月明风清转弯抹角班白D.丢人现眼独一无二丰功伟绩管辖3.下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4.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2分)A.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B.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C.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D.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字)(3分)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港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这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为人类和平利用大洋资源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答:6.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了这样的贺词,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3分)你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博古通今。
(历史老师)7.古诗文默写(10分)(1)请依据初中课本,默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半句或者下半句。
(4分)①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②青青园中葵,。
《长歌行》③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④,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2)请根据题目的要求,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所学的古诗文。
(6分)①《长歌行》中鼓励人们要抓紧时间,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的诗句是,。
②《野望》中诗人描写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的美景的诗句是,。
③请写出二句描写战争的古诗词名句:,。
二、阅读题(36分)(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16题。
(8分)[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在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8.用横线画出本新闻的导语,并回答:导语交代了哪些方面的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用“风平浪静”描述了________ ,用“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描述了_______________ _。
(2分)10.从结构看,这篇新闻包括了_______、、这三个部分。
(3分)(一)(9分)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
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11、第①段属_________ 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
(3分)12、第②段“……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小船又飘回来……”体现船行的什么特点?猜想是怎样的撑船人?(3分)13、文中第④段主要属于描写?主要抓住老头子的特点来刻画的。
(3分)(三)课外阅读(19分)假币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
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③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东西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
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
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
”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
”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
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
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
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⑥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
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
⑦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
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⑧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
”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
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
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
“老师,那你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
“假话。
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老教授说。
辰急着问:“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
”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⑨“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我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您一定要收留我!”(有删节) 14.本文叙事主要写了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①;②。
15.第③段划线句能不能去掉?说说你的理由。
(2分)16.第⑦段辰觉得老教授“可怜兮兮”的原因有:①;②;③。
第⑧段写老教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的原因是:。
(8分)17.假如你是文中的辰或者老教授,在假币交出之后,你会采取什么方式妥善处理这件事情?说说你的处理方式和理由。
(3分)18.研读第⑨段,再自拟一道题目并给出答案。
(4分)题目:答案:三、作文(40分)16、从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个作文(1)认真审题,写出你的真情实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
题一、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
请以“渴望得到”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1—4 .A D B D 5. 我国首次环球远洋科考船起航6.略(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7.略(见八年级语文课本)8.第(1)句,交代了新闻要报道的主要事件和事件所涉及的人、时间、地点。
9.“长江”这一客观环境;国民党防线的崩溃10.标题、导语、主体11 景物烘托“阴森黑暗”的环境气氛,“苇子”狠狠向上钻又表现白洋淀人民的威武不屈,为下文表现苇塘人民从容而又自信地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创造典型的环境气氛(意思对即可)12.轻盈、轻快的特点。
有着娴熟的水上经验。
13外貌。
抓住精明强干,特别有精神、敏锐、机智、英勇果敢的特点。
14、①交假币自责愧疚,②表心意深受教育。
15、不能。
这一段交待假币来历和辰的经济状况,为后文辰自责、赎罪埋下伏笔。
16、①老教授穿着寒酸;②收到钱后被小偷偷走;⑧收到假币却不知道学生在欺骗他。
这三张假币来历不寻常,留下它是为当年帮助和爱护学生的行为留下见证和纪念17、示例:辰:可以及时直接向教授说明情况,表达内疚,向老师认错。
免得内心长时间受到良心谴责。
老教授:可以暗地里找辰谈话,及时指出他的错误,也可以允诺辰缓交学费或帮代交学费,这样可以让辰及时明白并纠正自己的错误18、示例:(1)题目:“泪流满面”写出了辰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答案:写出了辰明白真相后内心的震撼,激动。
(2)题目:辰决定还要向老师再学习几年,他还要向老师学习什么呢?答案:学习老师爱护学生,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
(3)题目: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案:起到了收束文章,再次烘托老教授高尚师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