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三章
- 格式:doc
- 大小:323.50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必修二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概念总结生物必修二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概念总结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一、基本概念1.基因: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段。
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DNA,在某些病毒中是一段RNA。
2.DNA的复制:新的DNA的合成就是产生两个跟亲代DNA完全相同的新的DNA分子的过程。
3.___转录____: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上的过程。
4.翻译:核糖体沿着mRNA的运行,氨基酸相继加到延伸中的多肽链上。
5.逆转录:遗传信息由RNA传递到DNA上的过程。
6.遗传密码:mRNA上每相连的三个核苷酸,能决定一种氨基酸。
7.基因表达:基因形成RNA产物以及mRNA被翻译为基因的蛋白质产物的过程。
二、主要结论1.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它是由①磷酸②碱基③脱氧核糖组成。
其中,②和③结合形成的单位叫核苷。
组成DNA的②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所以,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
2.DNA的空间结构特点:(1)两条长链按方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外侧,内侧是_碱基___;(2)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
(3)碱基配对原则:A与T、G与C配对。
3.DNA分子的功能: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方式中_携带_______着遗传信息。
DNA分子通过_复制____,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保持了前后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NA分子具有携带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双重功能。
4.蛋白质合成过程:(1)以__DNA分子一条链__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___mRNA___________;(2)____mRNA____通过细胞核的__核孔__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中的__核糖体_(一种细胞器)合成蛋白质。
5.中心法则(图):1三、横向联系1.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基本组主要A碱基成单位片断组成成分(1)图G是蛋白质。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知识要点一、关于天体运动的两种学说二、开普勒行星三大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设行星轨道上任意两点的位置M 、N 到恒星的距离分别为M R 和N R ,对应的速度分别为M V 和N V N ,则有:M V M R =N R N V 。
3、第三定律(周期定律):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的平方和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设行星轨道的半长轴为R ,公转周期为T ,则有:k=23TR ,K 为比例常数,且K 只与恒星质量有关,与行星无关。
三、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宇宙间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其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表达式:F=2r Mm G 其中:G 称为万有引力常数,r 为两个物体的重心(或质心)之间的距离,且G=6.67×10-11N.m 2/kg 23、特性⑴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物体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即“万有引力”。
⑵相互性: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⑶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在分析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力分析时, 不考虑地面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考虑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引力。
4、说明:⑴万有引力提供天体运动的向心力,应用表达式一般有:2r GMm =r V m 2 =2ϖmr =mV ω=224Tmr π=ma ⑵物体在行星表面时的重力约等于行星对物体的万有引力:mg =2RMm G即有:2gR GM =——称为黄金代换式 ⑶离天体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g 的求法: 由mg h R Mm G =+2)( 得:2)(h R GM g += 5、应用:⑴计算天体的质量:★——测量带卫星的天体的质量:若已知卫星的运行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设天体质量为M ,卫星质量为m ,则有2224T mr r Mm G π= 得:2324GTr M π= ★——测量不带卫星的天体的质量,关键要测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测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的常见方法① 利用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在天体表面附近以初速度0V 竖直上抛,测出物体落回原抛出点的时间t ,则由:mg RMm G =2 g V t 02= 求得:Gt R V M 202= (R 为已知) ② 利用平抛运动规律在天体表面附近一定高度y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测出物体落地的水平距离x 和高度y ,则由:t V x 0= 221gt y = mg R Mm G =2 得:22202Gx R yV M = ③ 利用弹簧秤在天体表面附近用弹簧秤测出质量为m 的物体的重力0G ,则由:mg RMm G =2 mg G =0 得:mG R G M 20=★——测量天体的半径R设宇宙飞船沿天体表面运行一周的时间为T ,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g 的测量见上所述),则由:mg RMm G =2 2224T mR R Mm G π= 得:224πgT R = ⑵估测天体的平均密度:2224T mR R Mm G π= M=334R ρπ 得:ρ=23GTπ ⑶预测未知的天体——海王星的发现四、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gR R GM V == =7.9km/s注意7.9km/s <V <11.2km/s 时,卫星将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l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前练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2.格里菲思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
3. 艾弗里的实验(1)方法:将提纯的S型细菌的、和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2)现象:只有加入,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 S 型细菌,并且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3)结论: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 噬菌体(2)代谢特点:只能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独立地进行新陈代谢。
(3)增殖特点:在的作用下,利用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4)结合教材P44图3-4,试分析组成T2噬菌体的碱基、核苷酸分别有几种?2.实验方法:。
3.过程及现象(1)标记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十含35S的培养基→含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十含32P的培养基→含的大肠杆菌(2)标记 T2噬菌体T2 噬菌体十含35S的大肠杆菌→含的T2噬菌体T2 噬菌体十含32P的大肠杆菌→含的T2 噬菌体(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4.实验表明(1)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留在外面。
(2)子代T2 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来遗传的。
5.结论: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起到遗传作用。
6.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噬菌体?7.在此实验中,思考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标记?用14C和180同位素标记可行吗?三、R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证据及生物的遗传物质1.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和________。
(2)侵染过程(3)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控制其性状,即是遗传物质。
2.生物的遗传物质3.比较T2 噬菌体和烟草花叶病毒的化学组成,你认为两者中所含碱基的类型是否相同?4.思考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否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练1.1928年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成功地表明了()A.DNA是遗传物质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能促成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活性物质D.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中的DNA已失去活性而蛋白质仍具有活性2.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T2 噬菌体可寄生在乳酸菌体内B.T2 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由蛋白质构成C.R 型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D.S 型细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死亡3.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1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2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
(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3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篇一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2、实验过程(看书)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2、实验过程(看书)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即:DNA是遗传物质)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五、小结: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DNA的结构1、DNA的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3、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 =T;G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DNA的特性: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6、与DNA有关的计算:在双链DNA分子中:①A=T、G=C②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一半例:A+G = A+C = T+G = T+C = 1/2全部碱基第3节DNA的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Ⅰ前的间期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4、过程:(看书)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5、特点:半保留复制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7、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8、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氧的性质与氧气的制法氧气是我们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气体之一,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首先,氧气是无色、无味、不可燃烧的气体,它能够促进燃烧过程中的反应。
其次,氧气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可以溶解于水中。
最后,氧气在常温下能够与大多数元素反应,形成氧化物。
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过氧化氢经过升温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电解水来制取氧气,通过电解可以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第二节氢气的性质与制法氢气是一种轻、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它是地球上最轻的元素。
氢气具有很高的燃烧性,它在与氧气混合并点燃时会爆炸。
此外,氢气还具有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的特点。
制取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常用的反应有锌与盐酸的反应、铝与盐酸的反应等。
此外,也可以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对于火焰的熄灭具有很强的作用。
二氧化碳也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可以溶解于水中形成碳酸。
此外,二氧化碳还是一种酸性气体,它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例如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例如大理石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第四节化学计量与元素分子的计算化学计量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化学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反应的量比等内容。
化学计量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基础,可以通过反应方程式来计算。
元素分子的计算是化学计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化学式来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化学式可以是分子式或者简化式,分子式表示了一个分子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简化式则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最简比例。
在化学计量中,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反应量比,可以推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知识点+习题+答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倾斜角和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 取x轴作为基准, 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α= 0°.2、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0°≤α<180°.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3、直线的斜率: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k = tanα⑴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⑵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由此可知, 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4、直线的斜率公式: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斜率公式: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1、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注意: 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如果k1=k2, 那么一定有L1∥L2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l 经过点),(000y x P ,且斜率为k )(00x x k y y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k ,且与y 轴的交点为),0(bb kx y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已知两点),(),,(222211y x P x x P 其中),(2121y y x x ≠≠ ),(1212112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A )0,(a ,与y 轴的交点为B ),0(b ,其中0,0≠≠b a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关于y x ,的二元一次方程0=++C By Ax (A ,B 不同时为0)2、各种直线方程之间的互化。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2第三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练习(P86) 1、解:(1)k=tan 30°=3; (2)、k=tan 45°=1; (3)k=tan 120°=﹣tan 60°=; (4)k=tan 135°=﹣tan 45°=﹣1; 2、解:(1)67CD k =,因为CD k >0,所以直线CD 的倾斜角是锐角; (2)PQ k =PQ k <0,所以直线PQ 的倾斜角是钝角。
3、解:(1)因为0AB k =,所以直线AB 的倾斜角是0°;(2)因为过C ,D 两点的直线垂直x 轴,所以直线CD 的倾斜角是(3)因为1PQ k =,所以直线PQ 的倾斜角是45°.4、解:设A(x ,y)为直线上一点. 图在右边当斜率k=2时,根据斜率公式220y x -=- ,整理得:22y x =+ 当斜率k=2时,根据斜率公式220y x --=-,整理得:22y x =-+练习(P89)1、解:(1)因为11k =,21k =,所以12k k =,因此,直线1l 与直线2l 平行; (2)因为34155k k ==-,,所以341k k =-,因此,直线3l 与4l 垂直. 2、解:经过A ,B 的直线的斜率11AB m k m -=+,经过P ,Q 的直线的斜率13PQ k =. (1)由AB ∥PQ 得,1113m m -=+,解得12m =.所以,当12m =时,直线AB 与PQ 平行;(2)由AB ⊥PQ 得,11113m m -⨯=-+,解得2m =-.所以,当2m =-时,直线AB 与PQ 垂直.习题3.1 A 组(P89)1、解:由1k =,得1k =时,倾斜角是45°;1k =-时,倾斜角是135°. 2、解:由已知,得AB 边所在直线的斜率4AB k =;BC 边所在直线的斜率12BC k =; CD 边所在直线的斜率4CD k =-;DA 边所在直线的斜率14DA k =. 3、解:由已知,得:23AB k x =-;54AC y k -=- 因为A ,B ,C 三点都在斜率为2的直线上,所以223x =-;524y -=-,解得4,3x y ==-. 4、解:(1)经过A ,B 两点直线的斜率361m k m -=+.由题意,得36121m m-=+. 解得2m =-.(2)经过A ,B 两点直线的斜率232m k m+=.由直线AB 的倾斜角是60°知,斜率tan 60k=︒=所以232m m+=. 解得34m +=5、解:经过A ,B 两点直线的斜率1AB k =. 经过A ,C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1AC k = 所以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6、解:(1)由题意,直线AB 的斜率282241k -==-,又因为直线1l 的斜率12k = 所以12k k =,因此直线1l ∥2l ;(2)因为1l 经过点()()3,3,5,3P Q -,它们的纵坐标相同,所以直线PQ 平行于x 轴 又2l 平行于x 轴,且不经过P ,Q 两点,所以直线1l ∥2l ; (3)由已知得,直线1l 的斜率112k =, 直线2l 的斜率212k = 因为12k k =,所以1l ∥2l ;7、解:(1)由已知得,直线2l 的斜率232k =. 又直线1l 的斜率123k =- 因为1232123k k ⎛⎫=⨯-=- ⎪⎝⎭,所以1l ⊥2l ; (2)由已知得,直线2l 的斜率()216123k ---==---,又直线1l 的倾斜角是45°.所以直线1l 的斜率1tan 451k =︒=. 因为()12111k k =-⨯=-,所以1l ⊥2l ;(3)由已知得,直线1l 的斜率153k =-,直线2l 的斜率235k =因为1253135k k =-⨯=-,所以1l ⊥2l ; 8、解:设点D 的坐标为(),x y ,由已知得,直线AB 的斜率3AB k =,直线CD 的斜率3CD y k x =-,直线CB 的斜率2CB k =-,直线AD 的斜率11AD y k x +=-. 由CD ⊥AB ,且CB ∥AD ,得313121yx y x ⎧⨯=-⎪⎪-⎨+⎪=-⎪-⎩,解得0,1x y ==,所以,点D 的坐标为()0,1.B 组 1、解:因为点P 在x 轴上,所以设点P 的坐标为(),0x .直线PM 的斜率22PM k x -=-, 直线PN 的斜率25PN k x =- 因为∠MPN 是直角,所以有PM ⊥PN ,1PM PN k k =-,即22125x x -⨯=---解得1x =,或6x =. 所以,点P 的坐标是()1,0,或()6,0.2、解:由已知得,直线1l 的斜率133k m -=+,直线2l 的斜率212k =-. (1)若1l ∥2l ,则3132m -=-+,解得3m =. (2)若1l ⊥2l ,则31132m -⎛⎫⨯-=- ⎪+⎝⎭,解得92m =-. 3、解:由已知得,AB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AB k =, BC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BC k =CD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2CD k =, DA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DA k =方法一:因为(12AB BC k k ==-,所以AB ⊥BC. 同理,BC ⊥CD ,CD ⊥DA. 因此,四边形ABCD 是矩形方法二:因为(1AB BC k k ==-,所以AB ⊥BC. 又因为BC DA k k =,所以BC ∥DA. 同理,AB ∥CD. 因此,四边形ABCD 是矩形4、解:如图,符合条件的四边形有两个.由已知得,直线BC 的斜率312363BC k -==--,直线CD 的斜率2CD k =-. 直线AD 的斜率52AD n k m -=-,直线AB 的斜率16AB n k m -=-(1)当AD ⊥DC ,AB ∥CD 时,1AD CD k k =-,即()5212n m -⨯-=-- ① ABCD k k =,即126n m -=-- ②由①,②得185m =,295n =. 所以,点A 的坐标为1829,55⎛ ⎝⎭(2)当BC ⊥AB ,AD ∥BC 时,1BC AB k k =-,即12163n m -⎛⎫⨯-=- ⎪-⎝⎭③AD BC k k =,即5223n m -=-- ④ 由③,④得8613m =,2513n =.所以,点A 的坐标为8625,1313⎛⎫⎪⎝⎭. 综上,185m =,295n =或8613m =,2513n =. 5、解:直线l 的斜率()2222232232123m m m m k m m m m m ----==+-+---. 由tan 451k =︒=,得2223121m m m m --=+-. 解得1m =-,或2m =-. 当1m =-时,点A 的坐标是()3,2-,点B 的坐标是()3,2-,A ,B 是同一个点,不符合条件. 当2m =-时,点A 的坐标是()6,1,点B 的坐标是()1,4-,符合条件. 所以,2m =- 6、解:如图,在线段AB 上取点M ,连接MP ,AP ,BP. 观察图形,可知AP MP BP k k k ≤≤,即11k -≤≤.因此,倾斜角的范围是045α︒≤≤︒,或135180α︒≤≤︒. 3.2直线的方程练习(P95) 1、(1))13y x +=-; (2))223y x -=; (3)30y -=; (4))24y x +=+.2、(1)1, 45°; (2,60°.3、(1)22y x =-; (2)24y x =-+;4、(1)1l ∥2l ; (2)1l ⊥2l .练习(P97) 1、(1)123102y x --=---; (2)500550y x --=--2、(1)123x y +=,即3260x y +-=(2)156x y +=-,即65300x y -+=,图在右方 3、解:(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ya b+=,因为由直线l 过点()0,5,且在两坐标轴上得截距之和为2,所以 051a b+=, 2a b +=, 解得3a =-,5b =.因此,所求直线的方程是135x y+=-,即53150x y -+=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ya b+=,因为直线l 过点()5,0,且在两坐标轴上得截距之差为2,所以501a b+=, 2a b -=,解得5a =,3b =或5a =,7b = 因此,所求直线的方程是153x y +=,或157x y+=即35150x y +-=,或75350x y +-=练习(P99) 1、(1)()1282y x +=--,化成一般式240x y +-=; (2)20y -=; (3)()()234253y x ---=----,化成一般式10x y +-=; (4)1332x y +=-,化成 一般式230x y --= 2、(1)-3, 5; (2)54, -5; (3)12-, 0; (4)76,23. 3、(1)当B ≠0时,直线l 的斜率是AB-; 当B=0时,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2)当C=0,A ,B 不全是零时,方程0Ax By C ++=表示通过原点的直线.习题3.2 A 组(P100)1、(1))28y x +=-360y ---=; (2)20x +=; (3)47y x =-+,即470x y +-=;(4)()()182841x y ---=----,即260x y +-=; (5)20y -=; (6)143x y +=-,即34120x y --=. 2、解法一:直线AB 的斜率73151AB k -==-;直线AC 的斜率1231101AC k -==-.又直线AB 与直线AC 有公共点A ,所以A ,B ,C 三点共线.解法二:直线AB 的斜率1AB k =,所以,经过A ,B 的直线方程是31y x -=-把点C 的坐标()10,12代入方程,得10-12+2=0,满足方程. 所以点C 在直线AB 上,因此A ,B ,C 三点共线3、解:已知两点A ()7,4-,B ()5,6-,则线段AB 的中点M 坐标是()1,1.因为直线AB 的斜率56AB k =-,所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是65. 因此,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6115y x -=-,即6510x y --=.4、解法一:由已知,线段AB 的中点E 的坐标是36,2⎛⎫ ⎪⎝⎭,线段AC 的中点F 的坐标是()1,4.经过E ,F 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是36231642y x --=--,化成一般式290x y +-=. 解法二:由已知,线段AB 的中点E 的坐标是36,2⎛⎫ ⎪⎝⎭,直线BC 的斜率()321642BC k --==---.因为连结线段AB ,AC 中点的直线平行于BC 所以,经过AB ,AC 中点的直线的方程是()31622y x -=--,即290x y +-=. 5、解:因为直线y x =A ()2,3-)32y x +=-,即240x ---=. 6、解:设弹簧原长为b ,弹性系数为k ,弹簧的长度l 与所挂物体重量G 之间关系的方程为l b kG -=. 由题意,当4G =时,20l =,所以204b k -= ①当5G =时,21.5l =,所以21.55b k -= ② ①,②联立,解得 1.5k =, 14b =因此,弹簧的长度l 与所挂物体重量G 之间关系的方程为 1.514l G =+. 7、解:设铁棒的长()l m 与温度()t C ︒之间的关系为t kt b =+.由题意,当40t =时,12.506l =,所以4012.506k b += ①当80t =时,12.512l =,所以8012.512k b += ② ①,②联立,解得 0.00015k =, 12.500b =.因此,铁棒的长度l 与温度t 之间的关系的方程为0.0001512.500l t =+. 所以,当100t =时,12.515l =.8、解:由已知,()4,0A ,()0,3B ,()4,0C -,()0,3D -.AB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143x y+=,即34120x y +-=; 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143x y+=-,即34120x y -+=;CD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143x y+=--,即34120x y ++=;DA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143x y+=-,即34120x y --=.。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导语】对高一有机化合物的知识点学习,主要集中在化学必修二的第三章中。
下面是作者为您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仔细地记忆能给你的考试建立更多的得分基础。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一)1. 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的加成: 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2.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4. 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 HCN、H2等5. 酮类、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物质的加成: H2注意:凡是有机物与H2的加成反应条件均为:催化剂(Ni)、加热6. 烷烃与卤素单质: 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水)。
条件:光照.7. 苯及苯的同系物与(1)卤素单质(不能为水溶液):条件-- Fe作催化剂(2)浓硝酸: 50℃-- 60℃水浴 (3)浓硫酸: 70℃--80℃水浴8. 卤代烃的水解: NaOH的水溶液 4.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 新制氢卤酸9. 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 6.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浓硫酸、加热10.酯类的水解: 无机酸或碱催化 6. 酚与 1)浓溴水 2)浓硝酸四、能产生加成反应的物质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二)1.常见20种气体:H2、N2、O2、Cl2、O3、HCl、HF、CO、NO、CO2、SO2、NO2、N2O4、H2S、NH3、CH4、C2H4、C2H2、CH3Cl、HCHO、记住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H2、O2、Cl2、NO、CO2、SO2、NO2、NH3、C2H4、C2H22.容易写错的20个字:酯化、氨基、羰基、醛基、羧基、苯酚、铵离子、三角锥、萃取、过滤、蘸取、砷、锑、硒、碲、坩埚、研钵3.常见的20个非极性分子气体:H2、N2、O2、Cl2、F2、CO2、CH4、C2H4、C2H2、BF3液体:Br2、CCl4、C6H6、CS2、B3N3H6固体:I2、BeCl2、PCl5、P4、C604.20个重要的数据(1)合成氨的适宜温度:500℃左右(2)指导剂的变色范畴甲基橙:3.1~4.4(红橙黄) 酚酞:8.2~10(无粉红红)(3)浓硫酸浓度:通常为98.3% 发烟硝酸浓度:98%以上(4)胶体粒子直径:10-9~10-7m(5)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体积比3:1(6)制乙烯: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1:3,温度170℃(7)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3(8)生铁含碳2~4.3%,钢含碳0.03~2%(9)同一周期ⅡA与ⅢA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11、25(10)每一周期元素种类第一周期:2 第二周期:8 第三周期:8 第四周期:18第五周期:18 第六周期:32 第七周期(未排满)(最后一种元素养子数118)(11)非金属元素种类:共23种(已发觉22种,未发觉元素在第七周期0族)每一周期(m)非金属:8-m(m≠1)每一主族(n)非金属:n-2(n≠1)(12)共价键数:C-4 N-3 O-2 H或X-1(13)正四面体键角109°28′ P4键角60°(14)离子或原子个数比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CaC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NaCl中Na+周围的Cl-为6,Cl-周围的Na+也为6;CsCl中相应离子则为8(15)通式:烷烃CnH2n+2 烯烃CnH2n 炔烃CnH2n-2 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醇CnH2n+2O 饱和一元醛CnH2nO 饱和一元酸CnH2nO2有机物CaHbOcNdCle(其他的卤原子折算为Cl)的不饱和度Ω=(2a+d+2-b-e)/2(16)各种烃基种类甲基—1 乙基-1 丙基-2 丁基-4 戊基-8(17)单烯烃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有机化合物中H的质量分数为25%(18)C60结构:分子中含12个五边形,25个六边形(19)重要公公式c=(1000×w%×ρ)/MM=m总/n总M=22.4×ρ标(20)重要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Mg3N2 CaCO3 KHCO3 C7H1698 H2SO4 H3PO478 Na2O2 Al(OH)3 C6H616 O~CH45.20种有色物质黑色:C、CuO、MnO2、FeO、Fe3O4黄色:Na2O2、S、AgI、AgBr(浅黄)红色:红磷、Cu2O、Cu、NO2、Br2(g)、Fe(SCN)3 蓝色:Cu(OH)2、CuSO4•5H2O绿色:Cu2(OH)2CO3、CuCl2溶液、Fe2+6.常见的20种电子式H2 N2 O2 Cl2 H2OH2O2 CO2 HCl HClONH3 PCl3 CH4 CCl4NaOH Na+ - Na2O2 Na+ 2-Na+ MgCl2 -Mg2+ - NH4Cl + - CaC2 Ca2+ 2--CH3 —OH7.20种重要物质的用处(1)O3:①漂白剂②消毒剂(2)Cl2:①杀菌消毒②制盐酸、漂白剂③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多种农药(3)N2:①焊接金属的保护气②填充灯泡③储存食粮作物④冷冻剂(4)白磷:①制高纯度磷酸②制烟幕弹和燃烧弹(5)Na:①制Na2O2等②冶炼Ti等金属③电光源④NaK合金作原子反应堆导热剂(6)Al:①制导线电缆②食品饮料的包装③制多种合金④做机械零件、门窗等(7)NaCl:①化工原料②调味品③腌渍食品(8)CO2:①灭火剂②人工降雨③温室肥料(9)NaHCO3:①医治胃酸过量②发酵粉(10)AgI:①感光材料②人工降雨(11)SO2:①漂白剂②杀菌消毒(12)H2O2:①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②火箭燃料(13)CaSO4:①制作各种模型②石膏绷带③调解水泥硬化速度(14)SiO2:①制石英玻璃、石英钟表②光导纤维(15)NH3:①制硝酸铵盐纯碱的主要原料②用于有机合成③制冷剂(16)Al2O3:①冶炼铝②制作耐火材料(17)乙烯:①制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②植物生长调解剂(果实催熟)(18)甘油:①重要化工原料②护肤(19)苯酚:①制酚醛树脂②制合成纤维、医药、合成香料、染料、农药③防腐消毒(20)乙酸乙酯:①有机溶剂②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8.20种常见物质的俗名重晶石-BaSO4 明矾-KAl(SO4) 2•12H2O 蓝矾、胆矾-CuSO4•5H20熟石膏-2CaSO4•H2O 石膏-CaSO4•2H2O 小苏打-NaHCO3纯碱-Na2CO3 碳铵—NH4HCO3 干冰-CO2 水玻璃(泡花碱) -Na2SiO3氯仿-CHCl3 甘油-CH2OH-CHOH- CH2OH 石炭酸-C6H5OH福马林林(蚁醛)-HCHO 冰醋酸、醋酸-CH3COOH 草酸-HOOC—COOH硬脂酸-C17H35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油酸-C17H33COOH甘氨酸-H2N—CH2COOH9.20个重要的化学方程式(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C+2H2SO4(浓)CO2↑+2SO2↑+2H2O(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4)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5)C+H2O(g) CO+H2 (6)3Fe+4H2O(g) Fe3O4 +4H2(7)8Al+3Fe3O4 9Fe+4Al2O3 (8)2Mg+CO2 2MgO+C(9)C+SiO2 Si+2CO↑ (10)2H2O2 2H2O+O2↑(11)2NaCl+2H2O 2NaOH+H2↑+Cl2↑ (12)4NH3+5O2 4NO+6H2O(13)2Na2O2+2CO2=2Na2CO3+O2 (14)4Fe(OH)2+O2+2H2O=4Fe(OH)3(15)N2+3H2 2NH3 (16)2SO2+O2 2SO3(17)2C2H5OH CH2=CH2↑+H2O (18)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19)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20)C2H5Br+H2O C2H5OH+HBr10.实验5题I.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0例(1)称量时,先两盘放大小质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2)加热试管时,应先平均加热后局部加热.(3)在试管中加药品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4)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6)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7)做可燃性气体燃烧实验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8)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9)除去气体中杂质时必须先净化后干燥,而物质分解产物验证时常常先检验水后检验其他气体.(10)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后做下一次实验.(11)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13)做氯气的制备等实验时,先滴加液体后点燃酒精灯.(14)检验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后加BaCl2.(15)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16)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液;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1~2分钟后读数;视察锥形瓶中溶液色彩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色彩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17)做气体的体积测定实验时先冷却至室温后测量体积,测量时先保证左右装置液面高度一致后测定.(18)配制Fe2+,Sn2+等易水解、易被氧化的盐溶液,先把蒸馏水煮沸,再溶解,并加少量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19)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20)检验蔗糖、淀粉等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后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三)1.常见的10e-粒子和18e-粒子10e-粒子:O2-、F-、Ne、Na+、Mg2+、Al3+、OH-、HF、H2O、NH2-、NH3、H3O+、CH4、NH4+18e-粒子:S2-、Cl-、Ar、K+、Ca2+、HCl、HS-、O22-、F2、H2S、PH3、H2O2、CH3F、N2H4、CH3OH、CH3NH2、C2H62.常见物质密度对照密度比水轻的:苯、甲苯、乙醇、氨水、乙酸乙酯、油脂、Na、K密度比水重的:CCl4、硝基苯、溴苯、苯酚、浓硫酸、浓硝酸3.极易溶于水的物质气体:NH3、HF、HCl、SO2、HCHO液体:CH3OH、CH3CH2OH、CH3COOH、H2SO4、HNO3、乙二醇、丙三醇4.重要的电极反应式阳极:4OH--4e-=2H2O+O2↑ 2Cl--2e-=Cl2↑ M-xe-=Mx+阴极:Cu2++2e-=Cu 2H++2e-=H2↑负极:M-xe-=Mx+ H2-2e-=2H+ H2-2e-+2OH-=2H2O正极:2H++2e-=H2↑ O2+4e-+2H2O=4OH- O2+4e-+4H+=4H2O5.化学仪器上的“0”刻度(1)滴定管:“0”刻度在上.(2)量筒:无“0”刻度. (3)托盘天平:“0”刻度在刻度尺最左边;标尺中央是一道竖线非零刻度.Ⅳ棉花团在化学实验中的用处(1)作反应物① 纤维素硝化反应时所用脱脂棉是反应物.② 用棉花团包裹Na2O2粉末,然后通太长玻璃管用嘴向Na2O2粉末中吹气,棉花团能燃烧.(2)作载体①用浸用NaOH溶液的棉花吸取HCl、HBr、HI、H2S、Cl2、Br2、SO2、NO2等气体.②焰色反应时可用脱脂棉作盐或盐溶液的载体,沾取盐的固体粉末或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视察焰色.(3)作阻挡物①阻挡气体:制NH3或HCl时,由于NH3或HCl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气压减小,会导致外部空气冲入,里面气体排出,形成对流,难收集纯洁气体,在试管口堵一团棉花,管内气体形成一定气压后排出,能避免对流.② 阻挡液体:制C2H2时,若用大试管作反应器,应在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避免泡沫和液体从导管口喷出.③ 阻挡固体:A.用KMnO4制取O2时,为避免生成的K2MnO4细小颗粒随O2进入导管或集所瓶,梗塞导管.B.碱石灰等块状固体干燥剂吸水后变为粉末.在干燥管出口内放一团棉花,以保证粉末不进入后续导管或仪器Ⅴ检查气密性①微热法:如图甲.A.把导管b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a,B.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C.松开手后,水又会回升到导管b中 ,这样说明全部装置气密性好.②液差法A.启普产生器:如图乙.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静置片刻,液面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好B.简易产生器:如图丙.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若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③液封法:如图丁.关闭活塞K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淹没下端管口,若漏斗颈显现稳固的高度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6. 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 烯烃和环烷烃;7.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 炔烃和二烯烃;8.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9.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10.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如n=7,有以下五种: 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第3章基因的本质
一、选择题
1.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酵母菌及蓝藻都含有的是()
A.核酸B.细胞膜C.染色体D.DNA
2.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应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是(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
①T2噬菌体只将自己的DNA分子注入到大肠杆菌体内
②T2噬菌体的DNA利用大肠杆菌内的成分复制出自身DNA和合成蛋白质外壳
③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T2噬菌体
④释放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T2噬菌体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能在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
5.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
A.l∶2∶3∶4B.3∶4∶l∶2 C.4∶3∶2∶1D.1∶3∶2∶4
6.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
A.2和1B.0.5和0.5C.0.5和1 D.1和1
7.DNA复制的基本条件是( )
A.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B.模板,温度,能量和酶C.模板,原料,温度和酶 D.模板,原料,温度和能量8.DNA分子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原因是( )
A.碱基之间由氢键相连B.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C.DNA的半保留复制D.DNA的边解旋边复制特点9.假设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含有15N的DNA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
A.0 B.25% C.50% D.100%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所示为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的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在丙组实验中观察到现象是
,结论是。
(2)在乙组实验中观察到现象是 ,结论是。
(3)甲组实验的目的是。
2.对以下材料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材料一:通过对生物在传种接代中的细胞学分析,染色体的含量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如图所示:(n 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条数)
材料二: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染色体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的含量稳定而蛋白质的含量不稳定。
材料三:病毒只由核酸(核心)和蛋白质(外壳)两种物质组成,用病毒侵染相应的生物细胞,只有核酸注入到受侵染的细胞内,被侵染的细胞才能最后裂解释放出很多新的病毒。
材料四:研究发现,人类、动物、植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病毒中有些种类的遗传物质是DNA ,另外一些种类的遗传物质是RNA 。
(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材料一”,可以看出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保持着
性和
性。
(2)从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来看,结合“材料二”,你认为
应该是遗传物质。
(3)通过分析,你认为在病毒中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 ,“材料三”也是证明 是遗传物质的
证据。
(4)从“材料四”中,你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受精卵(2n ) 精子(n
卵细胞(n 乙
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B 5.B 6.A 7.A 8.B
9.D
解析:将减数分裂与DNA的复制结合起来。
精原细胞中1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15N标记的DNA分子,1对同源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经过间期的复制,2个15N标记的DNA分子变成4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5N标记的,另一条链含14N。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精子中含有1个DNA分子,这个分子中一条链含15N,一条含14N。
因此,4个精子中都含有15N标记的DNA,因此选D。
此题很容易错选C,认为2个DNA分子复制成4个,则2个含15N标记,2个不含15N标记,这是没掌握DNA半留复制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
1.(1)出现病株,并能从中提取出完整的病毒RNA是遗传物质
(2)不出现病株蛋白质外壳不是遗传物质
(3)对照
2.(1)连续性稳定性
(2)DNA
(3)核酸核酸直接
(4)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