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4章 可持续发展第 1 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浙教版习题精选第七篇
- 格式:docx
- 大小:861.70 KB
- 文档页数:10
2019-2020年科学九年级下册[第4章可持续发展第1 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浙教版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五十四第1题【单选题】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B、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C、在环境问题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D、发达国家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根据“世界人口增长图”,你认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世界人口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B、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在缩短C、与20世纪相比较,19世纪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D、19世纪之前人口并没有增长【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小明和小强对如何看待人口增长的问题争执不休,小明说:“人口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小强说:“人口越少越好,人少不仅住房宽敞,分到的东西也多.”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地球上有资源,人口增长再快也无妨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小明说的对,人口增长快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人多力量大,利于开发资源D、小强说的对,人口增长越慢越好,那样就不会有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的问题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着国家的经济与环境。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1960年到2050年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变化及趋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已处在最高位B、197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增长率的一个高峰期C、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D、我国实施放开“二孩”政策是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由于20世界全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因此21世纪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是( )A、降低出生率B、提高成活率C、不准生育D、气候条件不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世界人口日是指( )A、7月11日B、4月17日C、12月1日D、8月22日【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解决世界人口与资源矛盾问题最根本的做法是( )A、停止使用自然资源B、多植树造林C、控制人口数量D、防止污染【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地球上的物种太多了,不堪重负,我们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B、人口剧增,过度获取自然资源,让地球无法承受C、整个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为她“减负”D、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B、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C、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越多越好D、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发展密集农业B、植树造林能改善局部地区的环境C、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地伐林造梯田D、为改变大城市交通条件,大量使用汽车等运输工具【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人类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______ 和______着环境,与此同时,环境也总是将这些______和______反作用于人类。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知道人类发展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2、知道人类为保护环境所做出的努力,例如五水共治。
3、知道处理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身的生活,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紧密关系2.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得信息并进行描述,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和特点。
3.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说明人口增长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要建立人类社会发展受到环境制约,保护环境,提高社会责任感2、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的产生。
教学难点 :理清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关系教材分析 : 本节是九年级下册第4章的第一节,主要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认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问题的产生和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通过学生围绕人与环境之间的讨论使学生明白人与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
通过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深入了解,建立两个重要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本节是第四章的总起,只有人类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正视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目前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为下面三节的展开作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和“土壤污染和保护”、“生物与环境”、“人的健康”,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接触社会不多,对资料整理、归纳、分析能力欠缺。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将以往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更加深入的理解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发展观,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周边环境污染资料(照片),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过程:课堂引入:设问:看世界人口发展的视频思考:如何面对人口增长给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担?(播放视频: 世界人口发展状况)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口发展带来的影响力以及所散发出来的环境问题,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为整节课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基调。
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与环境的关系,并能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得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紧密关系。
2、能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危害和产生原因,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3、了解人类在环境问题上所做的努力教学重、难点: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提高社会责任感。
2、建立人类社会发展受环境制约的观念。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学生小品《地球就诊记》图片生病的地球提问:地球的病因谁而起?引出人类的问题新课教学:一、人口增长学生任务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中,我们可以获知哪些信息?【讨论】为什么世界人口在最近几个世纪急剧增长?二、资源问题思考与讨论:现在70多亿人口生活在地球中需要哪些资源呢?图片人类生存需要的资源思考:人口能否无限制增长?人口的激增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什么影响?教师:科学家根据全球光合作用产物的40% 可为人类活动所利用这一原理,推断出地球表面目前可以供养80 亿到150 亿人口。
如果人口总量不加以限制,地球将无法维持人类生存的安全和文明的延续。
说说你所知道的一些资源开发问题(图)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引起了环境问题三、严峻的环境问题1、为地球诊病学生任务二2学生任务三收集由于人类发展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并说一说这些问题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任选一个环境问题来说说它带来的影响)3、展示全球环境问题四、追溯历史(环境问题是否由来已久?)阅读:了解人类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思考讨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学生任务四自学材料,并回答环境问题与人类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及主要环境问题。
五、保护环境、拯救地球1、分析保护环境从哪些方面入手?控制人口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物强调可持续发展2、从我做起当环境卫士学习任务五1、保护环境,我会这样做:①不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②③2、请你拟一条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语。
唤醒感知浸润体验《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说课原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来自实验中学的黄林佳。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唤醒感知浸润体验”,课题是《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教目标、学教过程、作业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陈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第四章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一共有四节内容,其实就是相对应的PRED问题,即population人口、Resources资源、Environment环境、Development发展的问题,对应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是第四部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中第五条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
那么,本节课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处于本章的第一节,旨在唤醒学生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责任感。
二、文有源头课有根,学生情况心了然九年级学生的优势在于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有所认识。
不足之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保护资源、环境的责任感。
三、为求顺利达彼岸,学教目标来导航根据教材和学情,我确定了以下学教目标:1、通过对一些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了解,增强自身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2、知道人类发展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能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的解析,学会说明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3、知道目前人类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唤醒学生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责任感。
根据学教目标,我把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增强社会责任感作为学教重难点,学生将通过自主学习、图像识别、小组合作分享等学习方法,教师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讲授法等来突破学教重难点达成我们的学教目标。
四、保护环境路多条,吾择佳途予学生我的学科思维是:唤醒、感知、浸润、,体验。
即在课堂中实现唤醒学生的情感,感知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将情感浸润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并回归于生活。
根据我的学科思维,我设计了如下的学教流程(一)情境导入,唤醒情感我以浙江卫视电视节目《奔跑吧》2018年4月13日节目中郑恺对联合国等组织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17个小目标中的第6个目标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的演讲为引入。
第四章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会描述图表信息体验人口的增长和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领悟人类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多元的角度辩证性的看待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学教目标】1.了解本节课基本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和自身体会入手,激发学生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深入了解的好奇心。
2.了解人口的增长和人类发展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用科学的知识、态度和方法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3.通过人类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人口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同学多少在生活中都有所了解。
自身生活环境的限制,没有从全国乃至全世界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的高度,对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也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重点】会描述图表信息。
通过人口的增长和人类发展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用科学的知识、态度和方法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难点】通过人类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学法、观察比较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课:先问几个小问题,班级有几人,全校、全县、全国、全世界有多少人?当场百度,培养学生的严谨性。
环节一:现在已经知道了世界人口数,那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如何?我们可以通过读图来看一下。
环节二:读图,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甲图,先教学生如何看,横纵坐标的意义,曲线上点和柱状图的意义。
如何分阶段看发展趋势。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师:为什么60---90年代增长快?引出计划生育对世界人口的控制。
环节三:人类生活在相应的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我们的生存必须从环境获取什么才能生存?还需要什么?(学生回答)并读图,师总结。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4章可持续发展第1 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浙教版拔高训练第四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B、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C、在环境问题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D、发达国家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由生物圈提供的B、人口的过度增长必定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C、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D、人口越多,越能征服自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所示的环境问题是指( )A、工业污染B、人口增长过快C、资源匮乏D、生态破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发展密集农业B、植树造林能改善局部地区的环境C、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地伐林造梯田D、为改变大城市交通条件,大量使用汽车等运输工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的漫画反映了由于人口增加引起的什么问题?( )A、饥饿问题B、就业问题C、交通拥挤D、住房拥挤【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A、滥伐森林,取材建房B、滥垦草地,扩大耕地面积C、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紧张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地球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是( )A、自然界中的动物增长过快B、毁林开荒、乱砍滥伐C、植物增长缓慢,物种在退化D、人口过度增长【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生物界就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影响的烙印,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B、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无法修复C、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D、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破坏环境【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如图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从世界范围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过多B、世界资源数量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C、人口的增长与环境、资源互相协调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消耗过度,资源短缺【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2012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
浙教版初中科学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浙教版初中科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科学九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一课时)【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是第四章的第一节内容,是本单元的知识基础,它自然的引出本节所要讨论的对象——环境问题。
本课时主要介绍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人口问题,围绕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及人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
通过人与环境之间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人与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
本节是第四章的一条总脉,为下面几节的学习作好铺垫。
培养学生建立人类社会发展受到环境制约,走科学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价值观念。
2.重点、难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兼有的内容 3.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得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通过“对话”讨论来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紧密关系,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4.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人类和环境关系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歌曲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阅读材料:联合国将“人口、发展与环境”定为21世纪第一个“世界人口日”的主题。
资料表明,人口的快速增长、过度消费、浪费和资源匮乏正在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饮用水的短缺,土地的过度开垦和农作物的减产使人与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
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阿拜德在2001年“世界人口日”致词中说,生活在地球上的几十亿人拥有同样的梦想:安全的生活、充裕的空间、……我们只有有限的时间来纠正威胁地球的不平衡,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生活在哪里,每一个人都有这份责任。
(健康报2001.07.11)动画展示:热带雨林、全球沙漠化、垃圾场、清澈的河流和被工业污染的河流设计意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展现给同学们的是草原上如诗如画般的美景,牧羊姑娘愉快的心情。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可持续发展》每课教学反思第1 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1、没有充分利用自学提示。
第一没有深挖教材,应该提炼出重点的问题作为预习提示,比如人类的发源地在哪?这个问题过于简单,学生都可以在书上很容易的找到答案,所以没有必要把它写在预习提示中让学生讨论。
第二自学提示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自学,一上来就着急看课文,忽略了问题的存在。
还有就是在学生阅读自学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干扰。
让他们自由的发挥。
2、小组讨论的不好,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解决一个问题,学生讨论结束后针对某一个问题提出解释和看法,让学生之间能够充分的交流,但是讲课过程中过多的变成了学生和我的交流,课堂没有放开。
上课说的太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所以以后教学中要改变我的授课方式,多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出发,多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
3、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首先从设计上,幻灯片要精简,还有就是有的片子一闪而过,没有充分利用上。
4、问题的提法。
第一本节课我的问题比较多。
第二如何设计一个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问题,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
第三不提是非问题,比如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吗?类人猿的髋骨是宽还是窄,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走,而不是老师要跟着学生的思路引导,所以今后关于提问注意,给学生创设一种思考问题的情景,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5、提问的同学过于集中,有的同学在课上表现活跃,于是点名的几率就大,相反有些同学不举手老师可能点到的机会就很少,高效课堂还应该体现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发展,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并正确的评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第2 节能源及其利用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能源的合理利用…并通过化石燃料的熏要性和污染性之间的矛盾聚焦主题。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4章可持续发展知识点练习七十九第1题【单选题】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蔗糖C、植物油D、木炭【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B、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C、在环境问题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D、发达国家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是一盏“LED风光互补”路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电池板,内部还安装了一个蓄电池.关于该路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和风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太阳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LED灯能发光主要使用的材料是超导体D、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错误的是( )A、资源短缺,人均资源不足,环境问题日益严重B、交通拥挤,住房紧张C、生活水平很快提高,受教育程度提高D、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速度B、提高人口素质C、保护生物圈D、提高每个公民的素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措施是( )A、为了避免捕鱼的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在海洋渔场进行限量捕捞B、为了确保一定的耕地资源,在占用耕地进行建设时,应开发荒地为耕地C、为了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可以将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D、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将农作物秸秆用于沼气池发酵和培养食用菌【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B、提倡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护野生生物包括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B、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D、禁止开发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甘肃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415.29万千瓦,跃居全国各省首位,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B、风能C、太阳能D、地热能【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B、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C、“低碳生活”倡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PM2.5检测可推动环境质量提升.下列能源在利用时对大气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A、太阳能B、风能C、煤D、电能【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能源将日益枯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变得更为迫切,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①太阳能②煤③风能④天然气⑤地热能(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第八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消除核武器与和平利用核能成为参会国讨论的焦点.关于原子弹与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B、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C、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D、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如图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根据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的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在1990年和2050年的世界各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大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C、2050年石油的需求量小于1990年石油的需求量D、图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关于核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核能属于一次能源C、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聚合时所释放的能量D、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如图甲是“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脚踩”蓄电池,“腰”挎照明灯.图乙是能量转化图,其中阴影方框内应正确填入的是( )A、小风扇B、照明灯C、光电池板D、蓄电池【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节约用水、美化环境、防止污染”已成为每个泗阳人的共识.在下面三项中,与我县水环境的改善不相符的是( )①生活污水排入大运河②将生活垃圾倒入大运河③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18题【单选题】现在社会提倡“节能、环保、低碳”,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禁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B、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C、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D、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答案】:【解析】:第19题【填空题】2014年6月10日是“全国低碳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主题是______A.提倡双面使用纸张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______ .【答案】:【解析】:第20题【填空题】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______问题、______和______问题、______ 和______ 等问题已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与环境的关系。
2、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
3、了解人类在环境问题上所做的努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得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紧密关系。
2、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危害和产生原因,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要建立人类社会发展受到环境制约,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从人口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认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问题的产生和人类发展的关系。
通过学生围绕人与环境之间的讨论使学生明白人与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
通过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深入了解,建立两个重要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本节是第四章的一条总脉,为下面两节的学习作好铺垫。
培养学生建立人类社会发展受到环境制约,走科学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价值观念。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对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能较深入的了解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发展观,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过程1. 引导人口的数量到2011年10月31日已经达到70亿,如何面对人口的增长给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担,将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2. 活动阅读书本P118图4-2,从图中世界人口增长的曲线中,我们可以获知什么信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人口增长曲线我们又可以获知什么信息?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在20世纪后以飞快的速度增长,如果延续现在的增长趋势,那么到2 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100亿大关。
word
第一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一、人口增长造成的问题
人类发展与环境间的主要矛盾:人口问题
二、环境问题
人类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
(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而形成的生态破坏类环境问题。
如由于盲目开耕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挖滥采、过量抽取地下液体资源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森林面积急剧缩小,矿藏资源遭破坏,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以至流行性、地方性疾病蔓延等问题。
(2)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和农药污染等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 1 - / 1。
2019-2020年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4章可持续发展第1 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
题浙教版习题精选第七篇
第1题【单选题】
当今世界的几大问题中,哪些和过快增长的人口压力有关?( )
A、环境问题
B、粮食问题
C、资源问题
D、以上三项都有关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根据“世界人口增长图”,你认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世界人口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
B、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在缩短
C、与20世纪相比较,19世纪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
D、19世纪之前人口并没有增长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从1981年到1998年,我省城区绿化覆盖率从6%提高到27.2%。
以下说法中最确切的是( )
A、绿化覆盖率的提高,说明浙江的人口在减少
B、绿化覆盖率提高了,建筑物必然减少,因而是不经济的
C、绿化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区的生态环境
D、提高绿化覆盖率,主要是为了防止城市受到酸雨污染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下降了4.8%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人口过快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大量植被破坏,导致耕地退化
B、大量种植优质水稻,增加产量
C、土地乱占用,耕地面积锐减
D、汽车数量增多,导致交通拥堵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B、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C、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是最主要原因是( )
A、海啸的发生
B、地震的发生
C、台风的发生
D、人口过度增长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面对着世界最大的人口压力.中国人民经过努力,在2000年以前,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以内,妇女总的生育率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口总数控制在( )
A、12亿
B、10亿
C、16亿
D、13亿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如图的漫画反映了由于人口增加引起的什么问题?( )
A、饥饿问题
B、就业问题
C、交通拥挤
D、住房拥挤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
B、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C、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越多越好
D、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______问题、______和______问题、______ 和______ 等问题已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______,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到2050 年世界人口将超过______。
人的生存离不开______、______和______。
除此以外,现代社会上,人们还有多种物质和______需求。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读漫画“所剩无几”,完成下列各题
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______问题.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______亿,人口的快速增长,给______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______和______决定.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应该与
______相协调,与______相适应.
【答案】:无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水资源______、森林面积______、粮食______、全球气候______、能源消耗______等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请仔细阅读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状况的材料以及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图,然后回答问题.
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5~2.0亩(1亩≈666.7平方米),而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5.5亩;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拥有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有误.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5亿,人均占有耕地将下降到约1.1亩,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874立方米左右,均临近国际上一般承认的警戒线…
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特点是______.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发展趋势是______,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人口的过度增长是导致______和______的重要原因.
据我国耕地、水等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分析,我国必须要______和______.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