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 格式:ppt
- 大小:5.48 MB
- 文档页数:4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微课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微课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学会使用常用的微课制作工具。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分享交流,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微课制作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3)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微课制作的基本步骤。
(2)常用微课制作工具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微课内容的策划与设计。
(2)微课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解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微课制作的相关理论知识。
(2)微课制作工具的演示和操作指导。
(3)微课制作实例的展示和分析。
2. 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微课的基本概念。
(2)准备参与微课制作的素材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或展示微课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微课的特点和作用。
(2)介绍微课制作的基本步骤和工具。
2. 微课制作基本步骤讲解(1)微课内容的策划与设计。
(2)微课脚本撰写。
(3)素材收集与处理。
(4)微课制作软件选择与操作。
(5)微课后期剪辑与优化。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微课主题。
(2)根据微课制作基本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每组展示自己的微课作品。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3)总结优秀作品的特点和不足。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微课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微课制作质量。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学习微课制作。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微课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动手能力等。
(2)评价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态度和积极性。
13 精卫填海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故”、“堙”的含义,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3.结合课文,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4.能用自己的话将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理解“故”、“堙”的含义,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并用自己的话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教学准备:大海、精卫鸟的图片,课件,精卫填海完整的故事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1、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
现在,我来考考你,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生说。
师: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3、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说,教师引导。
(出示课件:让我告诉你。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
(生齐读课题,师板书:精卫填海)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释题。
(1)学生齐读课题。
(2)解释课题的意思。
①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②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加以总结。
2、初读课文(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重点指正字音:少(shào)曰(yuē)溺(nì)衔(xián)堙(yīn)(3)停顿。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wèi)/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 yīn )于/东海。
3、再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根据学生的反馈,解决重点词句的含义。
①之:的②少女:小女儿③故:因此④堙:填塞⑤女娃游于东海:(女娃于东海游)女娃在东海游玩。
微课制作与设计教学大纲微课制作与设计教学大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微课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在线学习方式。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
微课制作与设计教学大纲旨在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制作微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第一部分:微课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微课设计的核心是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
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应该明确以下原则和目标:1. 简洁明了:微课的时长通常在5分钟左右,因此教师需要精简内容,突出重点,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吸收。
2. 互动性:微课应该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可以通过问题、练习或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3. 多媒体运用:微课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像、音频、视频等,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个性化:微课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
第二部分:微课制作的步骤和技巧微课制作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选择: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讲解。
同时,要注意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为简单易懂的部分,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消化。
2. 脚本撰写:在制作微课之前,教师需要撰写脚本,明确每个环节的内容和讲解方式。
脚本应该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易懂,同时要注意控制时间,确保微课的时长在规定范围内。
3. 视频制作: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可以使用专业的录屏软件或视频编辑软件,录制讲解过程并添加相关的图像、音频等元素。
同时,要注意画面的清晰度和音频的质量,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到和看到讲解内容。
4. 评估和反馈:在制作微课之后,教师应该对微课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讨论或小组活动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微课的设计和制作。
第三部分:微课的应用和发展微课作为一种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9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篇1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经双方充分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特签署本合同。
一、合同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要求: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要求: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要求:二、合同金额共计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写)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付款方式1.本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合同总额的____%,即人民币¥__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
2.项目结束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余款,即人民币¥______________元整(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
四、责任与义务1.乙方应按甲方要求按质按量完成相关设计和制作工作。
2.乙方需在规定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完成,并送交甲方签字认可。
3.甲方根据乙方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并承担因版权、文责所引发的法律责任和经济纠纷。
五、产权约定甲方将委托设计的所有费用结算完毕后才享有著作权,否则,乙方设计的作品著作权归乙方,甲方对该作品不享有任何权利;甲方在余款未付清之前擅自使用或者修改使用乙方设计的作品而导致的侵权,乙方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违约责任因设计和制作工作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经过大量调研工作的同时更需设计师的精心创作,乙方在开始着手设计时就已经在全面的履行合同,因此,甲方如提前终止合同,预付款乙方不予退还。
七、甲乙双方如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纠纷,应友好协商解决,如无果则提请法律途径解决。
本合同壹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对方签字盖章合同一份,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微课程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学习资源,它要求将复杂的学习内容精简到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下面介绍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一些基本步骤:
1.确定主题:微课程的主题应该有针对性、实用性,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或需求。
2.编制教学大纲:根据主题,编制好微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微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评价标准等。
3.制作课件: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整理相关素材和内容,设计好PPT或其他课件,辅以图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习体验。
4.录制课件:使用屏幕录制软件、PPT录制软件等工具,将制作好的课件录制成视频,包括讲解声音和显示操作内容的视频。
要注意录音录像的清晰度、音质等。
5.编辑制成微课程:在录制好视频后,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对视频进行剪辑、合成、编辑等,制作成完整的微课程内容。
6.制作学习辅助材料:微课程的学习辅助材料一般包括思维导图、PPT讲义、习题集和相关阅读材料等,帮助学生
加深对微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巩固。
7.测试和评价:在微课程制作完成后,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价,检查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纠正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总之,微课程设计和制作需要慎重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要素,将微课程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适当的呈现出来,并尽可能地提高学习质量和体验。
微课教学设计优秀8篇微课微教案篇一微教案本课是人教版pep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at the zoo单元中的一部分内容。
本课时主要学习it has句型的运用,动物园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展开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进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了一学期的英语学习,对英语这种外来语有了初步的认识,词汇和句型也有了简单的积累,通过之前的学习,能够初步说出一些动物名称。
掌握句型it has...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step1热身/复习(warm-up)1、学生抢答动物园中动物名称 step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学生听录音,并回答what animal do they talking about?引出本节课师生讨论的动物——大象。
2、通过描述图中的动物,引出短语如a long nose,a short tail, small eyes and big ears引导孩子理解。
3、引导孩子们猜测it has 的意思。
4、总结本节课大象的特点。
step3趣味操练(practice)1、出示其他动物并尝试用it has去描述其特点。
2、布置作业,在实际情境下的运用。
微课微教案篇二一、课题比多少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认识”“>”“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描述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从而产生浓厚的学科学习兴趣;2.认识“>”“四、课型新授课五、教学重点1.认识“>”“2.一一对应方法的应用六、教学难点1.认识“>”“七、教学方法发现法任务驱动法八、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九、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天天气格外晴朗,森林的好多小动物们带着食物都去野外郊游啦。
看呀,这几只小兔子正在草坪上有说有笑呢,小朋友们,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让我们数一数,分别把它列举出来吧?3.带领列举,提出问题ppt呈现列举的兔子水果的相关图片,再提出问题:“看看兔子和苹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习新知,层层推进兔子有四个,苹果也有四个,兔子和苹果一样多,写作4=4,解释“=”含义。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耒阳市一中曹小平电话:一、微课概述1、微课定义微课的概念,不同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微课既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件、教案、课例、试题等资源类型,又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续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
2、微课的产生在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Microlecture)与现今中小学的微课契合度更高。
在国内,微课的最早的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
2011年,针对传统40或45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例制作成本高、交互性差、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例征集活动,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拍摄录制课例(同时要求提供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等支持学习资源),参赛的作品同步发布在网上供广大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活动的效果出乎意料,广大教师对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微型课例好评如潮。
此后,佛山市连续组织了三届微课作品大赛,并率先开展了基于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如微课与班级教学的整合、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移动学习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引领了全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热潮。
3、微课的资源构成微课(程)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初中地理1. 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程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制作一套适用于初中地理学科的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2. 项目目标- 提供生动有趣的地理研究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引入多媒体技术,增加课程的互动性和视觉效果。
- 结合实地考察和虚拟实境技术,提供更具体和直观的地理研究体验。
- 配备在线作业和测验,提供及时反馈和个性化研究推荐。
- 支持随时随地的研究,方便学生个性化研究和复。
3. 课程结构与内容3.1 课程结构- 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知识介绍- 第二单元:人文地理知识介绍- 第三单元:环境地理知识介绍- 第四单元:地图技能训练3.2 课程内容每个单元的课程内容包括:- 视频讲解:使用录制的视频,介绍地理知识点,并通过动画、实物模型等方式增加趣味性和可视化效果。
-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如到学校周边进行地理环境观察、参观当地地标等,并结合视频课程进行讲解和分析。
- 虚拟实境体验:借助虚拟实境技术,提供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过程,如探索地壳运动、观察气候变化等。
- 在线作业与测验:提供一系列在线题和测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调整研究推荐。
4. 技术支持与平台选择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项目将利用以下技术和平台:- 录制和编辑视频:使用专业的视频录制软件和剪辑工具,以获得高质量的视频讲解。
- 多媒体制作:结合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增加课程的互动性和视觉效果。
- 虚拟实境技术:使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提供虚拟地理环境和互动体验。
- 在线研究平台: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的在线研究平台,支持视频播放、在线作业和测验功能。
5. 项目进度计划- 第一周:确定微课程的整体框架和课程内容,收集资料和素材。
- 第二周:录制视频和编辑制作,完成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课程内容。
- 第三周: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虚拟实境技术制作相关内容。
第一章认识微课程1、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2、微课程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社区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秋提出的。
3、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
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紧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4、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
5、微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2)教学内容较少(3)资源容量较小(4)资源构成情景化(5)便于传播(6)制作简单6、微课程资源与传统的教学网络资源相比,其最大特点是“短小精”,非常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
7、按课堂教学方法分,微课程分为(1)知识讲授型(2)解题演算型(3)实验演示型8、按制作技术分,微课程分为(1)高清摄像机实景拍摄型(2)虚拟仿真二维三维动画型(3)触摸一体机PPT 演示加真人拍摄型(4)电脑屏幕录制型(5)可汗学院(手写板)型(6)数字故事型9、翻转课堂首先由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讲解,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面对面的分享、交流学习成果和心得,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态。
10、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局限(2)翻转课堂重构教学结构(3)翻转课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11、翻转课堂的特点:(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3)重新建构学习流程(4)复习检测方便快捷12、教师必须把握住微课程设计中的几个重要环节:(1)重视微课程的整体设计策略(2)重视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3)重视微课程单元的检测设计13、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中文有音译为慕课14、MOOC的特点:(1)课程资源丰富(2)教学体系完善(3)学习体验愉悦(4)学分及证书15、MOOC的核心之一是“基于视频,在5~15分钟内完成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而这一表述恰恰与另一个概念的定义不谋而合,那就是—微课程。
《微课》教学设计【最新10篇】精品微课活动设计方案篇一精品微课活动设计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时俱进,做到对慕课微课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深入认识和熟练应用。
同时,为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拓宽教师的教育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提供有效平台,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现将精品微课活动设计方案公布如下:二、参加对象:全体任课教师三、活动时间:作品上传时间:2014年12月10日。
四、上传地点:西安区实验小学qq群五、内容及要求(一)微课组成及要求“微课”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填写微课教学设计模板后附微视频),每人一个微课设计,可包含学生课堂微课程和教师成长微课程。
1、学生课堂微课程要求:制作工具是录屏软件、摄像机、手机等,服务对象是学生,内容是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等等,时间长度在8分钟以内,使用地点在学生课堂、预习、复习。
(填写表一、表二)2、教师成长微课程:制作工具是ppt为主,服务对象是教师,内容是教育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时间长度不超过5分钟,使用地点是教研活动、学校培训、网络研修。
(填写表三)(二)建设形式各任课教师按照系列化、特色化、及时化、实时化的目标,提升微课作品整体质量,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应用效益。
1、系列化鼓励针对某个知识专题、主题或小考的某个复习单元设计制作微课,可以将这些系列化、连续的、有层次微课按顺序组成“微课程”,完整呈现某个专题的知识学习。
2、特色化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特色和优势,建设名优微课、特色微课。
3、实时化利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时公布相关信息,方便学生及家长了解微课建设情况,有目的的开展学习活动。
六、评审和表彰1、学校将组织学科教研组和教学领导对上传微课作品分学科、课程性质进行评审。
优秀作品将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接受网络公众点评。
2、综合公众点评、领导组评审意见,对优秀作品、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设一等奖7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9名。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一、作业要求
1.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师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撰写微课程设计方案,包括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以及实施思路。
以PDF形式提交。
⏹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准,突出
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
规律,逻辑性强,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
出;
⏹内容呈现形式恰当支持内容表达;
⏹将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与教学实施做了
关联思考;
⏹对微课程的教学应用环境、技术条件、学
生能力做了充分考虑,预见了实施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了应对方案,操作
性强。
2.微视频:依据上述方案开发并提交微视频,视频长度不超过10分钟。
⏹讲解准确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力,深入浅
出,启发引导性强;
⏹内容呈现形式与讲解新颖;
⏹媒体应用合理,能有效支持内容表达;
⏹使用文字、标注、变焦等提示性信息促进
学生理解重难点;
⏹注重使用提问、测验等交互方式;
⏹视频清晰流畅,声画同步。
⏹讲解准确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力;
⏹媒体应用合理,能有效支持内容表达;
⏹视频清晰流畅,声画同步。
3.学生体会:两位学生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感想和体会,以录音或视频形式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