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319.00 KB
- 文档页数: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领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语)。
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上滋生的文学,当然具有民族性。
不同民族文学有自己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特定民族文学的民族形式,理应包含为本民族喜闻乐见的样式、风格以及技巧,是由该民族的民族性所决定的文学的独特民族风貌。
2.形象思维特征是与文学的审美特性相互联系、相互规定的。
文学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相应地,形象思维也就具有以感性意象为基本单位,以情感为原动力和以想象为中心环节的基本特点。
3.艺术风格特的审美风貌。
艺术风格主要由情思、识度、格调、趣味、气势和韵致六个方面构成。
艺术风格形成的主客体因素也有很多,主题因素主要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客体因素主要有作品的题材和体裁等多方面因素。
4.典型人物它是指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本质特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内涵,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它的主要特征有:①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②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性格内涵;③具有独特、诱人的艺术魅力。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答:文学的创作过程是创作主体的心灵物化过程,是作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复杂艺术构思并且借助语言这一物质载体得以传达自我精神结构的完整过程。
一般来说,文学的创作过程有三个基本阶段,即艺术积累阶段、艺术构思阶段、艺术传达阶段。
但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却并一定会遵循这样的时间逻辑,一个文本往往经历循环往复的积累、构思、传达、再积累、再构思、再写作这样的过程,以求达到艺术和审美的理想状态。
艺术积累阶段:作家的艺术积累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生命体验和知识积累。
艺术家与常人的区别之处在于他是一个诗性主体。
“诗性主体”的构建,首先取决于他的心理结构——恋美情结、超常之爱、人类良知。
2000年真题测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25分)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25分)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25分)4.简述赵树理小说和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测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测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2.形象思维3.艺术风格4.典型人物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2001年真题测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
接着写道:“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29]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构造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容构造各局部容所占分值为:中国现代文学史75分中国当代文学史75分4)题型构造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中国当代文学史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中国当代文学史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1小题,每题30分,共30分中国当代文学史1小题,每题30分,共30分二、考试容与考试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目标: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根底知识、根本概念、根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开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容:中国现代文学局部一、第一阶段的文学〔1917~1927〕〔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开展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分析文学革命的根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奉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要刊物、文学主、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默、周作人、半农、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析郭沫假设?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冰心“春水体〞或“繁星体〞小诗的思想容和艺术特色。
5.以?死水?等作品为例,分析和评价闻一多关于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与实践。
6.结合?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偶然?等作品,分析*志摩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题库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题库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学爱好者和考研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份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题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A. 鲁迅B. 茅盾C. 郭沫若D. 老舍2. 《围城》是以下哪位作家的代表作?A. 鲁迅B. 茅盾C. 郭沫若D. 老舍3.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茅盾C. 郭沫若D. 老舍4.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茅盾C. 郭沫若D. 老舍5.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茅盾C. 郭沫若D. 老舍二、判断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3. 老舍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
(√/×)4. 茅盾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
(√/×)5. 鲁迅的代表作品是《围城》。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史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代表作家是鲁迅,他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第二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代表作家有茅盾、郭沫若等,茅盾的代表作品有《子夜》、《春蚕》等。
第三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代表作家有老舍、王蒙等,老舍的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等。
2. 请简述中国现代派文学的主要特点。
中国现代派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主要特点包括: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反思,倡导科学、民主、自由的思想,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追求个性和创新,注重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3. 请简要介绍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特点。
中国新时期文学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文学形式,发展特点包括:强调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命运,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新青年》、《新潮》上发表小说的除鲁迅外,还有( )A.沈尹默B.刘半农C.杨振声D.冰心2.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的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3.凌叔华的小说集《花之寺》着力刻划的女性形象主要属于( )A.知识女性B.高门巨族的少妇C.时代女性D.叛逆女性4.茅盾描写从“五四”到“五卅”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长篇小说是( )A.《蚀》B.《虹》C.《路》D.《霜叶红似二月花》5.冯至所属的新文学社团是( )A.弥洒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6.鸳鸯蝴蝶派的主流从题材、内容上来说是( )A.言情小说B.黑幕小说C.武侠小说D.侦探小说7.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戏剧团体是( )A.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B.南国社C.民众戏剧社D.上海戏剧协社8.丁玲对知识女性性爱的矛盾心理进行大胆、细腻描写的作品是( )A.《在医院中》B.《水》C.《莎菲女士的日记》D.《夜》9.《蚀》三部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A.五卅运动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大革命前后D.大革命失败后10.叶圣陶五四时期的小说主要风格是:( )A.冷隽平实B.明丽典雅C.感伤悲哀D.古朴晦涩11.中篇小说《二月》的作者是( )A.蒋光慈B.殷夫C.胡也频D.柔石12.王统照的小说《沉思》属于( )A.乡土小说B.问题小说C.抒情小说D.心理分析小说13.《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线索是( )A.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B.虎妞与祥子的感情纠葛C.虎妞、祥子与刘四的矛盾冲突D.祥子与刘四、虎妞的矛盾冲突14.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属于( )A.寓言体小说B.写实小说C.社会剖析小说D.心理分析小说15.巴金的《雪》描写的题材是( )A.工人生活B.家庭生活C.社会革命D.女性生活16.台静农在五四时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A.文学研究会B.语丝社C.未名社D.莽原社17.一直称自己是“乡下人”的作家是( )A.王统照B.赵树理C.沈从文D.柳青18.长篇小说《风萧萧》的情节特点是( )A.英雄传奇B.爱情传奇C.间谍传奇D.爱情传奇与间谍传奇19.穆旦《诗八首》抒写的是A.爱情B.自我C.爱情与自我D.爱国之情20.下列作品中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是( )A.《高干大》B.《李家庄的变迁》C.《太阳照在桑干河上》D.《种谷记》21.下列表现妇女解放主题的作品是( )A.《在医院中》B.《白毛女》C.《倾城之恋》D.《终身大身》22.下列属于李健吾剧作的是( )A.《这不过是春天》、《心防》B.《芳草天涯》、《梁允达》C.《这不过是春天》、《梁允达》D.《芳草天涯》、《心防》23.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的思想特点是( )A.乡土情与民族性B.哲理性与爱国主义C.恋土情结与爱国主义D.本土性、本族性与人性的哲理思考24.沈从文小说创造了多种文体形态,下列不属于沈从文小说文体形态的是( )A.写实故事B.浪漫传奇C.自我抒情小说D.讽刺小说25.沙汀《淘金记》所写的内容是( )A.描写恶霸、封建帮会头子以及没落地主之间的斗争B.描写一群知识分子在抗战后陷入苦闷的抑郁生活C.描写贫苦农民从个人复仇到勇敢地与地主恶霸进行抗争D.描写地方势力与国民党基层官吏之间狗咬狗的斗争26.提倡“恐怖·狂欢·虔格”为创作的“三道母题”的流派是( )A.战国策派B.心理分析派C.新感觉派D.“民族主义文学”27.“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以上诗句出自于闻一多的:( )A.《忆菊》B.《一句话》C.《发现》D.《死水》28.小说《啼笑因缘》的作者是( )A.张资平B.张恨水C.张爱玲D.无名氏29.郭沫若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的历史剧是( )A.《南冠草》B.《孔雀胆》C.《王昭君》D.《高渐离》30.下列属于秧歌剧的作品是( )A.《刘胡兰》B.《王秀鸾》C.《兄妹开荒》D.《赤叶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目 录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1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1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3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3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5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5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7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8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9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1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一、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
(25分)二、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25分)三、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
(25分)四、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
(25分)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
湖南师范大学现代文学习题四、词语解释1.文学研究会2.创造社3.新月社4.语丝社5.未名社6.德先生,赛先生7.人的文学8.平民文学9.国粹派10.学衡派11.甲寅派12.问题与主义之争13.“自由人”和“第三种人”14.革命文学论争15.“左联”16.民族主义文学17.两个口号论争18.文协19.与抗战无关论20.“战国策派”21.中国诗歌会22.现代派诗23.上海孤岛文学24.爱美的戏剧运动25.新感觉派五、简答题1.简述“五四”文学革命的经过和发展。
2.简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
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有何历史局限?4.简析李大钊关于新文学的主要主张。
5.简述新文学社团涌现的情况,并指出其意义。
6.简析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和主要内容和意义。
7.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
8.简析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的新面貌。
1六、论述题1.分析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分析评价“左联”对新文学发展的贡献及其错误、缺失。
4.分析评价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四、词语解释1.杂文2.精神胜利法五、简答题1.《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简析《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3.简析《狂人日记》的艺术特点。
4.《阿Q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6.简析阿Q与革命的关系。
7.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意义。
8.简析《故事新编》的思想。
9.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10.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
11.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
12.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
13.简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14.简析《朝花夕拾》的人物的刻画。
15.简析鲁迅杂文《热风》、《坟》的思想和艺术。
六、论述题1.《狂人日记》为例,说明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2.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
2010湖南师大现当代文学史(回忆版)一、名解探索剧新感觉派余光中文学研究会新歌剧白洋淀诗派二、简答1、《故事新编》艺术特色2、以曹禺《雷雨》为例,简述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3、简述1949~1966政治抒情诗与生活叙事诗的不同特征4、简述双百方针后中国文坛的创作概况三、论述1、论述郭沫若《女神》的现代性(以作品为例)2、以姚雪垠、唐浩明、苏童的作品为例,论历史叙事的嬗变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尝试集》2.《为奴隶的母亲》3.《升官图》4.“归来诗人”5.新写实小说6.白先勇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陈独秀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的贡献。
2.简述《中国新诗》诗人群的创作特征。
3.寻根小说在创作取向上主要有哪些不同类型?4.简述新时期话剧发展的衍进轨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鲁迅在他的小说中既表达了启蒙的主题,又表现出了对启蒙效果的质疑。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作品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联系创作实际,论述新时期文学对“五四”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2008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全国统考专业课代码:829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诗体大解放”2.太阳社3.新歌剧4.“三家村”5.“潜在写作”6.“重写文学史”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的不同特征。
2.简述并分析鲁迅杂文《灯下漫笔》中对与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3.比较《红旗谱》与《白鹿原》家族叙事的异同。
4.简述女性诗歌的创作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近年来有关研究中对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问题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结合你的阅读和理解,试以《边城》等小说为例,分析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问题。
2.联系创作实际,论述西方文学对新时期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
2007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全国统考专业课代码:829一、名词解释(每题五分,共三十分)1,爱美剧2,七月诗派3,新英雄传奇4,社会问题报告文学5,文化散文6,探索剧二、简答题(每题十五分,共六十分)1,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哪些观念上的变化?2,简述三十年代京派小说的艺术特征。
2000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25分)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25分)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25分)4.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2.形象思维3.艺术风格4.典型人物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2001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 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
接着写道:“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