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安全记心上》优秀教学设计24
- 格式:docx
- 大小:15.27 KB
- 文档页数:4
8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护我成长》这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聚焦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预防火灾等内容,从正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本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平安出行”,侧重于让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反复教育下已经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是并不能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规则意识不强,缺乏安全自救和防护技能。
【教学目标】1.学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培养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3.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学习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紧急情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培养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
【教学准备】1.师:准备学习视频、平安出行评价表。
2.生: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1.引入交通安全小卫士安然,播放交通事故的视频。
2.师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直击学生心灵,让学生直观感受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重大灾难,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二、教授新课活动一:小小交警来普法1.出示创城志愿者劝导违反交通规则的图片,结合时事教学。
2.学生看课本54页,判断图中人物都遵守或者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3.小组讨论,演一演,在表演过程中相机补充交通安全法法规条例。
4.学生讲自己身边发现的违规行为并说说会造成什么后果。
5.出示知识窗内容以及因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数据视频。
6.小结:因此我们小学生一定要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规,平安出行,把安全记心上。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先观察图中人物违反或者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再创设情境,让学生演一演,巩固安全知识,寓教于乐。
同时教师相机补充交通安全法法规条例,逐层推进,使学生更加全面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3课《安全记心上》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本课内容主要围绕“安全”这一主题,通过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学习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安全隐患,如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家庭安全等。
- 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如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电器、防火防灾等。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学会分析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模拟应对安全问题的情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意识。
- 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安全隐患,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
-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将所学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但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本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安全,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导入语:同学们,安全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在路上行走,那么你们知道在路上行走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吗?2. 观看视频:播放一段关于交通安全的短片,引发学生思考。
(二)新课讲授1. 交通安全常识学习- 教师出示PPT,展示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及作用。
-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自己知道的交通规则,并分享给全班。
2. 安全隐患识别- 教师列举几种常见的交通安全隐患(如: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隐患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避免的方法。
《安全记心上》教学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简介《安全记心上》一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位的内容。
教材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课时我将为学生讲授“平安出行”“119的警示”这两部分,并将其并列设为“出行篇”与“防火篇”。
出行篇主要包括通过童谣、红灯绿活动、观察图片以及为父母写下安全小贴士等教学环节。
防火篇通过观察图片找安全隐患、了解火灾逃生方法、以及正确拨打119报警电话等环节,从正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最后学生拟写安全警示语教师进行总结。
2 教学活动内容介绍:红灯绿灯小黄灯目标设计:知识目标:通过活动能够归纳出平安出行要遵守交通信号灯的规则。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生活中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充分感受遵守交通规则对安全出行、保护生命健康的价值,时刻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范做文明少年的意识。
(1)内容设计: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红灯绿灯小黄灯活动,教师出示活动规则,“由学生分别扮演道路中的信号灯、行人和车辆,安全到达斑马线对面为成功”,并提供活动中所需道具,在第一组学生完成活动后由台下学生说一说活动中成功的原因或不足的地方,再请一组学生进行同样活动,结束后请同学总结在活动中学到了哪些有关平安出行的做法。
(2)思路设计: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习惯。
在活动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指导行为,进一步体会到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对于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成为一名遵守道德准则,履行行为规范的学生,处理好自我于社会的关系。
素质教育观下的学生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活动中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和认识自我价值,通过活动达到乐学善学的目的。
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搭建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单元围绕“安全护我成长”的主题,紧接第一课生命的重要意义内容,本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并培养规避风险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形成主动规避安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知识及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活中的危险是可以积极行动去避免的,培养安全意识和珍爱生命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日程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主动避免。
2.教学难点: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培养应对危机情况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遇到危险怎么办?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其实都隐藏着危险和安全隐患,父母也不能每时每刻都陪伴在我们身边,这时候就要求我们有应对和处理危险的能力,保护好自己。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八课:安全记心上。
(结合日常生活案例引入课程内容)一、平安出行活动一:互动讨论1、你平时是怎样上学的呢?2、上学途中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的事?【设计意图】(通过亲身经历更能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活动二:游泳安全须知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向学生普及安全游泳的知识。
三、“119”的警示播放火灾演练逃生视频,介绍遇到火灾时的应对措施。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基本的自救能力)课堂小结: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和宝贵,所以远离生活中的危险,培养应对危险的能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在心中牢记“安全第一”的意识,保护好我们自己。
板书设计第三节安全记心上一、平安出行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三、“119”的警示课堂练习1.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于我们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也是许多同学在夏天最喜欢的运动之一。
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优秀教学设计8. 安全记心上教案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知道根本的交通规章和出行时要留意的事项;了解防溺水、防火灾的有关内容和自救方法,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2.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形成交通安全意识、防溺水意识和防火意识。
3.行为与习惯:通过了解交通出行的安全规章、游泳留意事项和火灾逃命方法,养成自觉遵守规章的习惯,增加自我保护力量。
4.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火灾大事的了解,知道火灾发生的主要缘由,提高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通过把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提高自救力量。
教学重难:知道根本的安全学问,初步树立校园安全和校外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明确要留意的安全事项,学会根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培育初步的自护自救力量。
教学过程一、平安出行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伤亡人数超过万人,其中 20XX 年全国共发生涉及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的道路交通事故 12320 起,造成 2670 人死亡、11417 人受伤。
从交通方式看,儿童在步行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儿童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 45%。
由于缺乏交通安全学问,因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肯定要学会交通安全学问,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认真观看课本 54 页,说一说图中的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章或违反了什么交通规章。
生 1:图一违反了交通规章,一辆车不能坐四个人,这辆车已经超载了。
生 2:图二违反了交通规章,货车顶上不能坐人,格外担忧全。
生3:图三遵守了交通规章,红灯停,绿灯行,走斑马线过大路。
生 4:图四遵守了交通规章,按规章走过街天桥,不横穿大路。
师:同学们说得格外好!通常上学和放学是一天中交通相对拥堵的时候,我们要遵守交通规章,留意交通安全,高快活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出示教材第 55 页的两幅图片内容〕师:同学们,图中的这些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又该如何避开呢?生 1:在大路上玩耍打闹,会被车道上的车辆撞到,受到损害,圆满终生。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掌握《安全记心上》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安全记心上》课文教材及相关配套资料。
2. 彩色纸、颜料、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3. 小纸条、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安全知识。
2. 通过问题导入新课,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安全记心上吗?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故事情节(10分钟)1. 分发《安全记心上》故事书,让学生自己翻阅,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
2. 教师通过图片或演示,展示故事的关键情节,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三、分角色朗读(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学生们依次朗读自己角色的对话和台词,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重新分组,每组4-5人,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如:“小明为什么会迷路?他应该怎么做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呢?”2. 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五、绘制安全记心上(15分钟)1. 给每组学生发放彩色纸、颜料、剪刀等美术用品。
2.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绘制《安全记心上》的图画,表达自己对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3. 鼓励学生创新和发挥想象力,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和亮点。
六、展示与交流(10分钟)1. 让每组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
2. 学生们可以提出问题、建议或赞美,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学习。
七、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2. 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安全记心上,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学延伸:1. 要求学生将自己绘制的《安全记心上》贴在教室的安全宣传栏上,提醒全班同学注意安全。
统编版(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安全记心上》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材通过图片、案例等形式,展示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安全意识。
四、课标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树立安全意识。
2.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的安全。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安全第一。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安全教育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3分钟)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安全事故的视频,如交通事故、火灾等。
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活动:学生纷纷回答:“很可怕。
”“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引出课题。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对安全问题有初步的认识,产生学习的兴趣。
2.认识安全隐患(10分钟)教师活动:展示一些图片,如在马路上玩耍、玩火、私自下河游泳等。
教师:“同学们,这些图片中的行为有什么危险呢?”学生活动:学生举手回答:“在马路上玩耍会被车撞到。
”“玩火会引起火灾。
”“私自下河游泳会溺水。
”教师:“非常正确。
生活中有很多安全隐患,我们要学会识别这些隐患,避免发生危险。
大家还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爬窗户很危险。
”“触摸电器可能会触电。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说出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
《安全记心上》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出行时要注意的事项;2、情感与态度: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达成情感认同,形成交通安全意识。
3、行为与习惯:通过了解交通出行的安全规则,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基本的安全知识,初步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难点:明确要注意的交通规则。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交通规则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平安出行(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的图片内容)师:同学们好,你们注意到没有,每当你们上学、放学或者出去玩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总是叮嘱你们一定要注意什么?生:注意安全师:是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把安全记心上(引出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板书)师: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在课前了解了相关的交通规则,那么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个小比赛,这项比赛分为必答题(击鼓传话形式)和抢答题(老师发出抢答信号方可答题),表现优异者将获得小红星。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组数据出示:据统计,2016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约2800名15岁以下青少年死亡。
师:同学们看到这组数据有什么心情?生:悲伤、难过师:老师和同学们的心情是一样难过的,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数据呢?生:交通事故师:对,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造成这类事故的原因。
生齐读“由于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因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师:所以我们应该怎么避免呢?生:我们一定要学会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违反交通的行为?生自由回答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下图中的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生小组讨论再分享交流成果。
生1:图一违反了交通规则,一辆车不能坐四个人,这辆车已经超载了。
师:他们这样做对不对?通常情况下,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可以载几个人?同学们又是怎么做的?生:2个人,我们都是载2人师:有见过3个人的吗?如果见到你会对他说什么?生自由回答。
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水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不同的危险情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
2.游戏互动: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安全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游戏道具和材料,用于游戏互动。
3.制作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知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不同的危险情境,如过马路、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应对。
3.操练(10分钟)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安全知识。
如“交通安全飞行棋”,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游戏中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并总结出一些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第8课《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第8课的主题。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安全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在车上乱跑等。
但部分学生对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以巩固和拓展。
此外,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保护和自我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安全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自觉遵守安全法律法规,关爱他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形成安全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安全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安全知识卡片等。
2.教学场地:教室、操场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安全事故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安全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预防事故的发生,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
2、能用己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
2、教学难点: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能用己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三、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收集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设悬导入1、展示2017年1至10月全国的火灾情况。
2、播放视频《死里逃生》。
3、猜一猜:这位日本客人为什么能够死里逃生?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4、点拨揭晓,播放视频《死里逃生的原因》。
5、教师小结(温馨提示):火灾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灾难,学会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非常重要。
二、新知讲授(一)活动:“119”的警示1、提问:你都知道哪些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1)学生交流:烟雾较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湿的衣物等,弯腰向安全出口走。
(2)学生交流:如果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退回室内,尽可能密闭户门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或打电话向外面的人求救。
(3)学生交流:从疏散楼梯转移,不要乘坐电梯。
(4)学生交流:在户外遇到火灾时,选择逆风路线逃生,寻找开阔的平地或河流躲避。
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水、土压灭火苗。
2、学以致用:假如身边发生了以下紧急情况,我们该怎样应对?(1)炒菜时油锅起火了;(2)放鞭炮点燃了草丛;(3)家里电器插座老化、冒火花。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举手汇报。
师相机补充。
3、教师强调“小贴士”内容,明确打火警电话“119”时的要求。
4、以具体事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釜底抽薪,避免火灾?导语:很多火灾是由有些人的疏忽大意或侥幸心理引起的。
那么,怎样防患于未然,避免火灾的发生呢?(1)学生交流:冬季取暖,易燃物应与火源保持安全距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会在面对一些潜在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寻求帮助。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但他们在面对一些复杂多变的情况时,仍可能感到迷茫和无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冷静应对,正确处理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冷静应对,正确处理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一些生活中的危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经验。
3.游戏互动:设计一些与安全知识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观看视频:播放一些与安全知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安全知识相关的图片、案例和视频。
2.准备一些安全知识卡片,用于游戏互动环节。
3.准备一个计时器,用于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展示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火灾等,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如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遇到陌生人时如何保护自己等。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重于泰山的意识。
2. 让学生养成从小就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养成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从日常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做一个安全守法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儿歌或小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命,它是如此宝贵,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她不象财富那样,能够失而复得,也不象离离原上草那样,周而复始。
就如同最珍贵的宝石,一旦失去,就无法找回。
一旦失去生命,不仅仅是自己失去了一切,还要给活着的亲人留下深深的痛苦和心灵的创伤。
我们必须时刻珍惜生命,珍视她为我们带来的每一刻。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我们拥有什么,都无法与生命相提并论。
我们的财富可以失去,我们的健康可以受损,但生命只有一次,无法替代。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珍视生命。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些有关安全的知识,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避免危险,如何在遇到危险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更能够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二、新课:珍爱生命——学会自救自护(1)过马路时要注意的标志、信号a)在过马路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交通标志和信号。
这些标志和信号不仅是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也是为了维护交通秩序。
学生可以讲述一些交通安全的知识,并补充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内容。
b)行人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因为这是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行人的安全系数。
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c)过马路时我们应该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行走。
不能随意横穿马路,也不能闯红灯。
这是因为交通信号灯是经过科学设计,能够保障交通安全的标志和信号。
如果我们随意横穿马路或闯红灯,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
《安全記心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安全記心上》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的內容。
本單元圍繞“安全護我成長”的主題,緊接第一課生命的重要意義內容,本課旨在幫助學生認識到日常生活中的危險並培養規避風險的能力。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生活中的危險行為,並形成主動規避安全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課本知識及相關案例幫助學生樹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到生活中的危險是可以積極行動去避免的,培養安全意識和珍愛生命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日程生活中的危險行為並主動避免。
2.教學難點: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培養應對危機情況的能力。
課前準備: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相關材料。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情境導入:遇到危險怎麼辦?教師小結: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其實都隱藏著危險和安全隱患,父母也不能每時每刻都陪伴在我們身邊,這時候就要求我們有應對和處理危險的能力,保護好自己。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第八課:安全記心上。
(結合日常生活案例引入課程內容)一、平安出行活動一:互動討論1、你平時是怎樣上學的呢?2、上學途中有沒有遇到過危險的事?【設計意圖】(通過親身經歷更能喚起學生的安全意識)二、不讓溺水悲劇發生活動二:游泳安全須知教師多媒體展示相關材料,向學生普及安全游泳的知識。
三、“119”的警示播放火災演練逃生視頻,介紹遇到火災時的應對措施。
【設計意圖】(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基本的自救能力)課堂小結:我們已經知道了生命的來之不易和寶貴,所以遠離生活中的危險,培養應對危險的能力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本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都能夠在心中牢記“安全第一”的意識,保護好我們自己。
板書設計第三節安全記心上一、平安出行二、不讓溺水悲劇發生三、“119”的警示課堂練習1. 游泳是一項非常有益於我們身體健康的體育活動,也是許多同學在夏天最喜歡的運動之一。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课文内容丰富,实例具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问题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问题时,仍显得无所适从。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学会保护自己,提高安全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学会保护自己。
2.难点: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问题时,能够冷静思考、自主解决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保护自己。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安全问题,提高防范意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和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安全知识问答卡片,用于巩固环节的游戏活动。
3.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用于课堂演示和教学引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如交通、火灾、溺水等,引导学生关注安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问题。
如:交通事故、火灾逃生、溺水自救等。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办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中的安全问题,制定自我保护策略。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小组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开展安全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第课《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活泼的语言和有趣的插图,引导学生学习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范溺水等各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安全知识,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安全问题,他们可能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范溺水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关心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面对危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自我保护。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案例分析、讨论题等。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安全知识资料,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范溺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安全事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安全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后果。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安全隐患,学会遵守安全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和接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
但他们在面对具体的安全问题时,仍可能缺乏应对能力,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广泛,对于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容易产生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在面对安全隐患时,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面对具体安全问题时,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安全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安全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安全经验,增强学生的安全素养。
3.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安全图片、实例和视频资料。
2.设计各种安全情境和互动环节。
3.准备安全知识问答卡片。
4.准备课堂用的道具和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安全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种安全隐患,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安全情境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安全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如模拟过马路、防火逃生等。
4.巩固(5分钟)通过安全知识问答、游戏等形式,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中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旨在教育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规则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感。
《安全记心上》这篇课文特别强调了在公共生活中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维护公共安全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教学内容:-课文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如过马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公园玩耍等,向学生展示在不同公共场合中应如何注意安全。
-强调了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接触危险物品、不单独与陌生人离开等安全常识。
-通过故事、图片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安全规则背后的意义,以及违反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
(二)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安全案例,讨论如何正确处理。
-运用角色扮演法,模拟公共场合的安全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共同探讨和总结公共安全知识。
(三)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反馈,评价学生对公共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设计相关的安全知识测试,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安全知识,并通过家校联系反馈学生的实际表现。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安全是公共生活的基本保障。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在公共场所中应遵守的安全规则。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维护公共安全的行动中,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在不同公共场合的安全知识和行为准则。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别和避免安全隐患的能力,以及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行动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安全事故的视频,如交通事故、火灾等。
2.提问学生:“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安全重要吗?”视频导入法、提问法5分钟讲授新课1.交通安全(1)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一些交通安全标志和规则,如红绿灯、斑马线、靠右行驶等。
8、安全记心上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预防事故的发生,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
2、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
教学难点: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新知讲授
活动一:平安出行
教师:通常上学和放学时是一天中交通相对拥挤的时候,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高高兴兴出门,平安回家。
说说图中的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小贴士:据统计,2016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约2800名15岁以下青少年死亡。
由于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因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要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教师:这些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又该如何避免呢?
教师:阅读下面的故事。
你知道酒驾带来的危害吗?如果你在场,会怎么劝说这位爸爸呢?
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有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活动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教师:游泳是我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然而,溺水的悲剧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交流:私自游泳,无家长或老师带领。
学生交流: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学生交流:擅自下水营救他人
学生交流:……
教师:阅读下面的内容,你看完后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学习游泳应该由家长带领去规范的场所,要有专业的设备和人员保护、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这样做能让你远离溺水的危险。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游泳的小技巧呢?
学生交流:游冰前做好热身运动。
学生交流: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湿身体,适应水温。
学生交流:……
活动三:“119”的警示
教师:火灾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灾难,学会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非常重要。
你都知道哪些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
学生交流:烟雾较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湿的衣物等,弯腰向安全出口走。
学生交流:如果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退回室内,尽可能密闭
户门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或打电话向外面的人求救。
学生交流:从疏散楼梯转移,不要乘坐电梯。
学生交流:在户外遇到火灾时,选择逆风路线逃生,寻找开阔的平地或河流躲避。
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水、土压灭火苗。
教师:很多火灾是由有些人的疏忽大意或侥幸心理引起的。
那么,怎样防患于未然,避免火灾的发生呢?
学生交流:冬季取暖,易燃物应与火源保持安全距离。
学生交流:在房间内,阳台上、楼道中不能燃烧东西,更不能燃放烟花爆竹。
学生交流:在郊外,不要随意乱烧草垛、秸秆和落叶等。
活动四:安全通行证
教师:危险一旦发生,可能对我们造成身体伤害,严重的还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找找下面图中有哪些安全隐患?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安全隐患?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课堂小测验。
1、出行安全
下列答案中属于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是()
A、穿越隔离带。
B、在机动车道上玩滑板。
C、上车后系好安全带。
2、电器使用
家用电器正在使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湿手插拔电源插头
B、用湿于更换灯泡
C、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不随意搬动
3、燃气抢险
家庭中如果燃气泄漏,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闻到燃气味时,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开窗通风。
B、闻到燃气味时,立即打电话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修。
C、用打火机照明或者打开电灯,检查漏气位置。
4、电梯求生
被困在电梯中应采取的正确行动是()
A、将门扒开脱险。
B、从电梯顶部爬出脱险。
C、按响应急警铃或打电话求救,等待救援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