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4.57 MB
- 文档页数:50
机床设备应用是企业生产为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重要一环,然而在机床设备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电气线路故障出现,对机床设备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当机床设备出现故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科学分析机床电气线路状态,并且通过相关技术对所出现故障进行处理,从而使机床设备运行保障正常。
1、机床电气线路状态分析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机床设备时,在新机床安装以及运行中机床有故障出现时,均应当分析机床电气线路状态,在机床安装前应当分析电气线路,将新机床线路原理熟练掌握,这对诊断机床线路故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是对电气线路故障诊断及维修的基础。
所以,在对机床电气线路状态进行分析时掌握正确方法十分重要,其核心方法以及相关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应当对起床电气原理图进行分析,从主电路中将机床中电动机数量找出,并且确定其相关控制接触器。
另外,还应当分析电动机起动方法,是否存在反转及制动,同时能够注意是否能够调速。
第二,依据主电路中不同电动机控制接触器中的主触头文字符号,在控制线路中将相对应线圈找出。
第三,找出控制线路中所有接触器线圈回路中的有关串联与并联其它原件,比如接触器及各种继电器线圈、转换开关、按钮及触点、接点与行程开关等,并且对其相互之间关系进行分析。
应当弄清楚先动者与后动者,并且还应当清楚哪种情况会动,哪种情况不动。
换言之,就是应当分析清楚在控制线路中不同电器元件之间相互之间联系,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制约关系。
第四,应当对机床电路中相关保护装置以及照明与信号电路等方面进行分析,应当了解其起作用情况,同时应当了解能对线路起作用的相关元件。
2、机床电气线路故障分析及处理原则2.1 机床电气线路故障分析原则机电机床线路一旦有故障出现,首先维修人员应当和操作人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对发生故障整个过程进行详细了解。
并详细检查机床故障现场工作环境及机床现状,对于当前自动机床而言,其电气线路相对较复杂,所以在检查过程中应当注意侧重点;其次,在检查故障时应当保证全面,对于机床中液压系统、机械系统以及机电系统,均应详细进行排查,并且详细记录机床系统状态,判断故障发生的可能部位。
模块二X6132铣床的电气操纵线路分析分析图3-1工作原理二、相关实践性知识〔一〕铣床熟悉〔回忆机加工实习对铣床的熟悉〕1.铣床的结构熟悉X6132万能卧式铣床要紧构造由床身、悬梁及刀杆支架、工作台、溜板和升落台等几局部组成,其外形图如图3-6所示。
〔讲明:要紧关注可移动局部的结构〕主轴〔铣刀〕→主轴电机→主轴电机操纵电路工作台→进给电机→进给电机操纵电路箱形的床身4固定在底座14上,在床身内装有主轴传动机构及主轴变速操纵机构。
在床身的顶部有水平导轨,其上装有带着一个或两个刀杆支架的悬梁。
刀杆支架用来支承安装铣刀心轴的一端,而心轴的另一端那么固定在主轴上。
在床身的前方有垂直导轨,一端悬持的升落台可沿之作上下移动。
在升落台上面的水平导轨上,装有可平行于主轴轴线方向移动〔横向移动〕的溜板10。
工作台8可沿溜板上部转动局部9的导轨在垂直与主轴轴线的方向移动〔纵向移动〕。
如此,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工件能够在三个方向调整位置或完成进给运动。
此外,由于转动局部对溜板10可绕垂直轴线转动一个角度〔通常为±450〕,如此,工作台于水平面上除能平行或垂直于主轴轴线方向进给外,还能在倾歪方向进给,从而完成铣螺旋槽的加工。
图3-6铣床结构图1-主轴变速手柄2-主轴变速盘3-主轴电动机4-床身5-主轴6-悬架7-刀架支杆8-工作台9-转动局部10-溜板11-进给变速手柄及变速盘12-升落台13-进给电动机14-底盘2.铣床的运动情况熟悉主运动:铣刀的旋转运动。
进给运动:工件相关于铣刀的移动。
工作台的左右、上下和前后进给移动。
旋转进给移动:装上附件圆工作台。
工作台是用来安装夹具和工件。
在横向溜板上的水平导轨上,工作台沿导轨作左、右移动。
在升落台的水平导轨上,使工作台沿导轨前、后移动。
升落台依靠下面的丝杠,沿床身前面的导轨同工作台一起上、下移动。
变速冲动:为了使主轴变速、进给变速时变换后的齿轮能顺利地啮合,主轴变速时主轴电动机应能转动一下,进给变速时进给电动机也应能转动一下。
车床电气线路分析车床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设备,用于加工金属和其他材料。
在车床的使用过程中,电气线路是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对车床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车床电气线路进行详细的分析。
车床的电气线路由电源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机系统组成。
电源系统提供车床所需的电能,包括主电源和控制电源。
主电源是车床的主要电源,通常是交流电。
控制电源是用来供给车床的控制系统和电机系统的低压直流电源。
控制系统是车床的核心部分,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车床的各种工作方式和运动控制。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主控制电路、操作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
主控制电路是车床的主要控制部分,它通过对电机系统的控制来实现车床的各种工作方式。
主控制电路通常由控制开关、控制按钮和接触器组成。
控制开关用于选择车床的工作方式,如正转、反转和停止等。
控制按钮用于手动控制车床的运动,如快速进给和手动进给。
接触器是控制开关和电机之间的连接,通过控制开关的操作来控制电机的运行。
操作控制电路是通过控制按钮来实现对车床运动的控制。
操作控制电路通常包括按钮开关、继电器和接触器等组件。
按钮开关用于选择车床的运动方式,如手动、自动和急停等。
继电器是控制按钮和电机之间的连接,通过按钮的操作来控制电机的运行。
接触器用于控制车床的转向和速度。
保护电路是用来保护车床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的电路系统。
保护电路主要包括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接地保护等。
短路保护用于检测车床电气线路中的短路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断开电路或切断电源。
过载保护用于检测车床电气线路中的过载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断开电路或切断电源。
接地保护用于检测车床电气线路中的接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切断电源。
电机系统是车床的动力系统,通过电动机提供驱动力。
电机系统通常由主电机和辅助电机组成。
主电机是车床的主要驱动力,通过转动主轴来实现工件的加工。
辅助电机用于控制车床的各种辅助装置,如进给机构、冷却系统和刀具升降装置等。
CA车床电气控制线路教案CA车床是一种常见的数控机床,其电气控制线路是整个机床的核心部分。
掌握CA车床电气控制线路是操作和维护机床的基础,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份电气控制线路的教案。
一、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1.电气控制线路是CA车床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机床的运行和功能。
2.电气控制线路主要包括电源线路、控制线路、接地线路等。
3.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需要考虑机床的实际工作需求和安全性。
二、电气控制线路的组成1.主电源线路:包括主电源开关、主控电源输入端子、主控电源接地端子等。
2.控制线路:包括运动控制线路、信号控制线路、驱动控制线路等。
3.机床接地线路:用于保护机床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4.外部控制线路:用于外部设备和机床的连接。
三、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操作1.启动电源:打开主电源开关,检查主控电源输入端子和接地端子是否连接正常。
2.运动控制:通过控制面板或外部设备,控制机床的转速、进给速度等参数。
3.故障排查:当机床出现故障时,需要检查电气控制线路是否正常。
四、电气控制线路的维护和保养1.定期清洁:定期清洁电气控制线路,防止灰尘和杂物堵塞线路。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电气控制线路,确保连接端子牢固,无松动。
3.定期更换:定期更换老化和损坏的电气元件,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行。
五、电气控制线路的安全操作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机床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操作时要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安全操作。
3.禁止在机床运行时触碰电路元件,避免触电危险。
六、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处理1.机床无法启动:检查主电源线路、控制线路是否正常连接,排除线路故障。
2.机床运行异常:检查电气元件是否老化或损坏,及时更换。
3.其他故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故障排查,确保机床运行正常。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引言在机床的制造过程中,电路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设计涉及到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开关和控制器的选择和配置。
本文将介绍机床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组件,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基本原则机床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确保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1.分离电源:将电源分为主电源和控制电源,以确保不会因为控制电路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
2.使用合适的传感器:选择适合机床应用的传感器,例如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3.合理配置执行器:根据机床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例如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和液压执行器等。
4.使用适当的开关:选择合适的开关设备,例如按钮开关、刀闸开关和继电器等,确保系统的正常操作。
常用组件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设备,能够根据预定程序来控制机床的操作。
PLC通常由中央处理单元(CPU)、输入/输出模块(I/O 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
PLC的设计要考虑到机床的需求,合理选择适当的输入和输出模块。
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对机床的自动化控制。
PLC编程语言常用的PLC编程语言有梯形图(Ladder Diagram)、指令列表(Instruction List)、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和结构化文本(Structured Text)等。
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可以提高编程效率和可读性。
变频器变频器是控制电动机转速的装置。
它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和电压来调整电动机的转速。
变频器能够提供精确的转速控制和启动/停止控制,适用于需要频繁改变转速的机床应用。
电气元件机床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中常用的电气元件有继电器、断路器、按钮开关和接触器等。
这些元件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和保护。
实际案例数控铣床控制电路设计在数控铣床的控制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位置控制:选择合适的位置传感器,如光电开关或编码器,以获取工件和刀具的准确位置信息。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步骤引言在机床制造业中,电气控制电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负责控制机床的各种运动和功能,确保机床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正常工作。
因此,对机床电气控制电路进行分析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的步骤及相关知识。
步骤一: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分析机床电气控制电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通常由电气元件、控制设备和执行元件组成。
其中,电气元件包括开关、继电器、传感器等;控制设备包括PLC、变频器等;执行元件包括电机、气缸等。
了解这些基本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机床电气控制电路。
步骤二:分析电气控制电路的整体结构在进行具体的电气控制电路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分析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整体结构。
通常,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可分为输入端、控制端和输出端。
输入端接收对机床的操作指令,控制端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和控制,输出端控制机床的动作和动作方式。
这种整体结构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步骤三:逐步分析电气控制电路的各个部分在了解了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整体结构之后,我们可以逐步分析电气控制电路的各个部分。
首先,我们可以从输入端开始分析,了解机床接收操作指令的方式和相关的电气元件。
接着,我们可以分析控制端的电气元件和控制设备,了解信号处理和控制逻辑。
最后,我们可以分析输出端的电气元件和执行元件,了解机床动作的方式和实现原理。
步骤四:仔细检查电气控制电路的连接和布线在分析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各个部分之后,我们需要仔细检查电气控制电路的连接和布线。
确保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正确可靠,避免因为连接不良或者布线错误导致机床无法正常工作。
同时,也要关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机床操作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步骤五:运行和调试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在确认电气控制电路的连接和布线无误之后,我们需要对机床电气控制电路进行运行和调试。
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电路第6章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电路6-1 答:1)主电路的分析主电路中主轴电动机M1、冷却泵电动机M2均受接触器主触头KM的控制,且只有当主轴电动机M1启动后,冷却泵电动机M2才能启动运行。
根据加工需要是否提供冷却液,由开关QS2来控制,整个机床的电源由开关QS1来控制。
由于电动机M1、M2的运行均属于长期连续工作制,故用热继电器FR1及FR2来实现对它们的过载保护。
2)控制电路的分析C620-1型车床的控制电路是一个典型的单向直接启动、停止控制电路,分析如下:主轴电动机M1的控制分析,合上开关QS1,控制电路部分有电。
当按下按钮SB2,接触器线圈KM通电吸合并自锁,主触头KM1闭合,电动机M1通电启动运行,带动主轴旋转。
当按下按钮SB1时,接触器线圈KM1断电释放,主触头KM1断开,电动机M1断电停止,主轴停止运转。
冷却泵电动机M2的控制,当主轴电动机M1启动之后,合上开关QS2,电动机M2通电启动运行,提供冷却液。
断开开关QS2,电动机M2断电,停止供应冷却液。
当主轴电动机M1停止运行后,冷却电动机M2也停止运行。
辅助电路主要是由变压器T、熔断器FU3、照明灯EL及电源开关S所组成。
合上电源开关S,经过变压器T,交流380 V的电压变换为36 V的安全电压,照明灯EL点亮。
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变压器的二次侧的一端必须可靠地接地。
两台电动机M1、M2中的过载保护由FR1、FR2实现。
熔断器FU1、FU2分别实现对电动机M2及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FU3为照明电路的短路保护。
另外,接触器KM本身还具有失压和欠压保护的功能。
6-2 答:当按下SB3按钮,则时间继电器线圈KT通电吸合,它的瞬时闭合常开触头(13-14)闭合,接触器线圈KM4通电,液压泵电动机M3启动正向旋转,提供压力油。
同时,延时断开常开触头KT(1-17)闭合,电磁阀得电,压力油经过分配阀,进入摇臂的松开油腔,推动活塞移动,活塞推动菱形块将摇臂松开。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机床电气掌握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常常会消失各种各样的故障,无法正常工作。
一旦在工作中消失问题,就有可能引发更重大的事故,因此企业要求电气工作人员把握肯定的机床电气掌握线路中可能消失的状况及简易的检修方法,做到准时发觉问题,精准解决状况,对问题进行排解,以保证日常工作的有序进行。
1、机床电气掌握设备常见故障及引发缘由机床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包括的种类也许多,如镗床、磨床、车床、刨床、铣床、通用性机床和齿轮加工机床等。
而发生的故障与缘由也不全然相同。
1.1 电路短路发生故障电路短路是指电路中不同电位的两点被链接,且两点之间没有用电器,使得这两点之间的电流过大而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严峻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电路损毁,设备烧坏。
电路短路是机床电气掌握设备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可能又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机器设备缺乏必要的保养与维护,也有可能是设备本身存在质量上的问题。
而最常见也是可以掌握的缘由则是机床设备的排屑不畅而导致的电路短路,因此工厂在加工工件尤其是对较厚的工件进行加工的时候应当尤其留意这类问题。
1.2 电路断路故障断路是指电路中消失电流无法正常流通的故障,这种故障的表现就是设备由于断电而无法工作。
电路断路故障的缘由和电路短路的故障缘由相像,例如机床设备没有准时检修和保养,电路中的一些导线的存放环境潮湿恶劣或被腐蚀而断裂却没有准时更换,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会加重损害状态,从而导致电路断路。
另一方面,当机床设备的导线接口链接不紧的时候,一旦机床开头运行,所产生的震惊和颤抖可能会导致导线接口处接触不良。
1.3 电路接地故障接地故障是指电路与不正常地面接触而引起的故障,接地故障包括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和三相接地故障,而其中最常发生的接地故障是单相接地故障,而发生这种故障的缘由是机床使用时间过长,当导线的绝缘体的绝缘力量消失问题之后,就会使得金属导线直接接触其他接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