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及其连结、下肢骨及其连结人体解剖学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51
人体解剖生理-解剖部分1,解剖学标准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方位术语:上下,前后,内外,浅深,近侧远侧,内侧外侧,尺侧桡侧,胫侧腓侧.3,轴(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运动系统骨学1.形态:长骨(呈长管状分一体两端,体又名骨干,内含骨髓,端又名骺);短骨(形似立方没有骨髓腔)扁骨(成板状)不规则骨。
2.分类:躯干骨,颅骨,上肢骨,下肢骨。
!躯干骨:椎骨,肋骨,胸骨参与脊柱,骨盆,胸廊构成。
椎骨由前部椎体和后部椎弓,相邻上下椎有椎间孔椎骨的分类,特点:颈椎,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胸椎,横突末端的前面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腰椎,椎体粗壮,棘突宽厚呈板状,水平后伸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骶管上通椎管,下端开口称骶管裂孔胸骨角是胸骨柄与体相连接处形成微向前凸的横嵴。
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7对肋前端与胸骨相连称真肋,8—12对肋称假肋(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肌中称浮肋)!颅骨:脑颅骨,面颅骨脑颅骨(成对:顶骨与颞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共8块面颅骨(成对: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下鼻甲和颚骨;不成对:犁骨,下颌骨和舌骨鼻旁窦(有含气空腔与鼻腔相通)包括:额窦,蝶窦,筛窦,上颌窦。
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额,顶,颞,蝶四骨形成“H"形骨缝.颅底内面可分为颅前,中,后窝。
!上肢骨:上肢带骨,自由上肢骨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两面三缘三角)上角下角外侧角(关节盂),上缘外侧缘(腋缘)内侧缘(脊柱缘),前面(肋面)后面(借肩峰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自由上肢骨:肱骨,尺骨,桡骨,手骨肱骨(一体两端),上端:肱骨头,解剖颈,外科颈,大结节,小结节,大结节嵴,小结节嵴,结节间沟。
体(三角粗隆,桡神经沟).下端: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内上髁,外上髁,冠突窝,桡骨窝,鹰嘴窝,尺神经沟等。
下肢骨及其连结本节讲述了下肢骨的概念、分部,各部分的骨性构成,形态特点及连结方式。
下肢骨也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部分。
下肢带骨即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及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
下肢骨承受重力,因此较上肢骨粗大,关节运动不如上肢灵活。
下肢带骨髋骨hip bone 为不规则的扁骨。
16岁以前由髂骨、坐骨及耻骨以软骨连结而组成,成年后软骨骨化,三骨在髋臼acetabulum处互相愈合。
一、髂骨ilium 在三骨中最大,位于髋骨的后上部,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以弓状线arcuate line为界。
翼的内面凹陷名髂窝iliac fossa,为大骨盆的侧壁。
弓状线前端有一隆起名髂耻隆起iliopubic eminence,髂窝的后分粗糙,有一近横位的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相关节。
髂骨翼上突出的骨性标志有:髂嵴iliac crest,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和髂前下棘anterior inferior iliac spine,髂后上棘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和髂后下棘posterior inferior iliac spine。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约平齐第4腰椎棘突,是计数椎骨的标志。
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约平第2骶椎。
从髂前上棘向后约5~7 cm 处,髂嵴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嵴)结节tubercle of iliac crest,是骨髓穿刺常用的部位。
二、坐骨ischium 位于髋骨的后下部,可分为坐骨体及坐骨支两部分。
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和小骨盆的侧壁。
体的后缘有一向后伸出的三角形骨突,叫做坐骨棘ischial spine。
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的骨缘呈弧形凹陷,叫做坐骨大切迹greater sciatic notch,坐骨棘下方的骨缘小缺口叫做坐骨小切迹lesser sciatic no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