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受精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303.50 KB
- 文档页数:29
2.1.2《受精作用》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0分)1.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精子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携带遗传信息的不同的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和受精作用,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D.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卵细胞核的融合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X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点分裂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D.应选用雌性个体生殖器官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因为卵细胞的体积较大,便于观察3.如图是雌雄异体某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的受精作用示意图。
图中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A.2n、2n和2nB.2n、2n和nC.n、n和nD.n、n和2n4.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5.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B.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D.通过受精作用,使得子代个体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亲代的两倍6.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92、0条B.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不同C.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不同D.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7.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8.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遵循了自由组合定律B.受精作用实现了同源染色体在受精卵中的两两配对C.受精作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和膜的流动性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9.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可得出()A.MN段染色体复制使核DNA含量加倍B.CD段同源染色体会发生两两配对现象C.a、b阶段为减数分裂、c阶段为有丝分裂D.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10.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A.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物质B.获得双亲全部的优良性状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D.染色体数目和双亲均一致1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形成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A.精原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的数目与体细胞不相同B.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D.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1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利于生物的进化13.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产生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B.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使后代具有多样性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几率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1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只分裂一次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C.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关D.受精卵中的DNA仅有一半来自卵细胞15.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的细胞质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B.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D.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携带的细胞质很少16.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段是()A.oa、ab、bcB.oa、ab、deC.ab、bc、cdD.ab、bc、de17.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精卵结合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C.若形成m个受精卵,至少需要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各m个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维持了物种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18.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受精卵是全能性最高的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细胞C.受精卵和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D.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19.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也复制两次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基因主要来自母方20.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前后代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生理过程是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受精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二、主观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1.(6分)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和发育简要过程。
2.1.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兔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来了解减数分裂过程B.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C.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分辨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D.用蝗虫的精巢做实验,视野中可以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2.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数目不变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减数分裂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⑤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D.卵细胞4.下图为马蛔虫细胞的分裂图像,四个细胞来自同一个体的生殖器官。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④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B.细胞①②③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D.图中细胞分裂时都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动,减数分裂实际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5.某同学在观察某个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细胞装片时,不小心与其他动物细胞分裂装片混在一起,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如下各示意图后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图中①②③④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B.图中①③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C.图中②与④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D.图中①②③④细胞所含核DNA分子总数相同6.下列有关果蝇(2n=8)的精原细胞进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则这2条X染色体一定为同源染色体B.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中可能含有姐妹染色单体C.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4条X染色体,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D.若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1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出现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现象7.某实验小组将某二倍体生物(2n=18)的卵原细胞的全部核DNA分子的两条链都用32P标记,然后置于不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期间收集到甲、乙、丙、丁四个细胞,四个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分子被标记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乙丙丁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染色体DNA 被标记数18 36 18 18 9 18 18 18 未标记数0 0 18 18 0 0 0 0A.只有甲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B.只有乙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C.乙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D.只有丁细胞可能正在发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8.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时9.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D.甲组细胞数目是三组中最多的10.下列关于受精作用,错误的是()A.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离不开细胞膜内侧的糖蛋白B.受精卵中来自卵细胞的染色体有50%,而DNA多于50%C.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11.下列关于人体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中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核基因数量不一定相同B.导致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精卵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精子细胞膜上的信息分子和卵细胞膜上相应受体D.初(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是为了将营养物质最终尽可能多的集中在卵细胞中1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3.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B.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3C.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D.图2所示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相应变化可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14.某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育了一个(染色体)三体男孩,已知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1.2受精作用题组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下图A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③D.②与④2.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该生物某个体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染色体互换)()A.2个B.3个C.4个D.5个3.如图表示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变化相对值。
有关a~c段(不含a、c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B.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C.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2变为1:1D.此段中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题组二受精作用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C.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0或1条Y染色体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5.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在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中,而尾部留在外面C.一个卵细胞可以同时与多个精子受精D.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6.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的卵细胞、精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B.卵细胞、精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C.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D.精卵的随机结合与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无关7.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题组三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8.如图是部分同学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制作的细胞分裂的模型,其中错误的是()9.人的卵原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一个人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可能形成的卵细胞的种类数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的种类数分别是()A.222和23B.232和1C.223和1D.223和4610.如图是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________细胞的形成过程,是在动物的________中形成的。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A组基础对点练题组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答案 B解析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移向细胞的两极,在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2.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三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A.2、4 B.1、3C.1、3或2、4 D.1、4或2、3答案 C解析此卵原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得到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若第一极体染色体组成为1、3,则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就为2、4,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也是2、4。
同理,若第一极体染色体组成为2、4,则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组成就为1、3,由它分裂得到的第二极体和卵细胞染色体组成都为1、3。
所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有1、3或2、4两种情况。
3.(2019·山西运城一中高二月考)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数量之比为()A.1∶1∶2∶4 B.1∶1∶1∶2C.1∶1∶4∶4 D.1∶1∶1∶1答案 D解析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为: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题组二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4.(2018·陕西西安铁一中期末考试)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数目相等B.卵细胞形成过程发生了2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C.精细胞需要经过变形形成精子D.卵细胞含有的四分体数目是卵原细胞的一半答案 D解析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均产生4个子细胞,A正确;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细胞质都不均等分裂,B正确;精子成熟过程中需要经过变形,C正确;卵细胞和卵原细胞均不含有四分体,D错误。
减数分裂教材分析本章以染色体为知识链,以配子生成和融合为核心,提示染色体与遗传的内在联系。
而本节课主要就是讲述配子的融合过程及其多样性,既是对前面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础知识的巩固,也为遗传与变异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下的学生。
初中时已经学习了两年的生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也随之淡忘;高二上学期的学习唤起学生们的部分记忆,也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储备。
所以,此时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另外,此阶段的学生基本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有一定的创新力。
加之学生们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同学们对生殖这方面的知识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可以利用探究的方式学习,以便习得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二、设计思想设计思路1、将课本上的模型构建放到课后,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建构模型,不限材料,但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演示完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
通过课后的合作探究和制作,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
2、以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为指导,以模型建构理论为辅助,边教边学,边演示边学习,提高集体授课各环节效率。
3、通过生动地动画,让学生自主总结受精的过程和主要变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再进行总结和深化,让学生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落实新课程标准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原理。
(2)举例说明受精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行为的变化。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3)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知识,构建系统知识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珍惜生命。
(2)体验合作创新建模过程,感受合作、创新及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