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评估

2.1

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2.1.1

应急队伍

根据本公司危险源、事故类型及后果、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公司需成立应急救援机构,分别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生产技术和安全负责人、相关部门(包括生产技术、安全、办公室、生产车间、治安保卫等)负责人组成;应急救援小组,分别为抢险救援组、通讯联络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依据企业人员、应急救援技能的实际情况设置)。

2.1.2

应急装备与物资

2.1.2.1

个体防护装备。防毒面具x只、防火服x身、……。

2.1.2.2

消防设施。消火栓x支、干粉灭火器x支、二氧化碳灭火器x支、消防沙xm3、消防锨x把、消防桶x支……

2.1.2.3

医疗救护器材。担架x付、急救药箱只……。

2.1.2.4

运输车辆x辆。

2、2

应急能力评估

2.2.1应急救援队伍。

2.2.1.2应急指挥能力。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全部经过相关部门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

2.2.1.3

应急救援组。抢险救援组人员全部经过相关部门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其他应急救援组成员未经过专门培训。

2.2.1.3

应急装备、物资。应急装备可以满足企业发生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的抢险救援需要。对短时间不能控制的重大事故,存在个体防护装备不足、手提式灭火器不足等问题。

2.3

保障措施完善

2.3.1

委托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除抢险救援组以外的其

他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合

格后编入

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2.3.2

购置个体防护装备和手提式灭火器。

3 评估结论

3.1风险评估结论

3.1.1

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炉煤气、高温、电、机械伤害。

3.1.2

主要事故类型:泄漏中毒、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

3.1.3泄漏事故可造成人员中毒但不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火灾事故可造成人员烧伤和较少的财产损失;爆炸事故可造成1-2人伤亡、多人受伤及较大财产损失;触电可造成1人以下灼伤或者死亡事故,一般不会造成财产损失;高温可造成1人以下灼烫伤事故,不会造成财产损失;机械伤害可造成1人以下死亡或者2人以下受伤事故,一般不会造成财产损失。

建议采用表格形式列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防控措施;该表可作为综合预案的事故风险描述内容。

3.2应急能力评估结论

针对公司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公司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找出了应急能力方面存在的x项问题。针对评估发现的不足,已经进行了补充完善,现应急能力可满足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1 编制说明 编制目的 为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办法》 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5 《北京市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6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应急能力的意见》 7 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 评估原则 1 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 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评估程序

评估组组成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执行经理、总工、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为副组长,施工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为组员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小组,根据编写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报告和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以及实际的需求,对照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周边可用资源的情况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评估。 1 评估小组安排

组长:任超平 副组长:白占林、张海彬、张豪言 组员:景国涛、何波、邹锋、任超龙、李胜龙、白亚冬 2 统筹领导组 组长:任超平 3 资料分析组 组长:张豪言 组员:白亚冬、李胜龙 4 现场检查组 组长:张海彬 组员:邹锋、何波 5 人员访谈组 组长:白占林 组员:景国涛、韩志飞 评估工作计划 为了能够优质、高效的完成评估工作,本项目将合理安排评估人员。各评估组的工作在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的基础上同步展开,在成立评估小组以后,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1 准备工作:根据《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规范》第六条的规定,资料收集需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相关资料,预计两天时间; 2 资料分析、现场检查、人员访谈组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青海能源鱼卡有限责任公司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报告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遏制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应急安全管理,开展评估工作。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找出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二、评估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主席令第4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主席令第6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296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煤矿安全规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青海省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青政办[ ]38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 )《青海煤业鱼卡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青海煤业鱼卡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 《青海煤业鱼卡有限责任公司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鱼卡煤矿方案设计说明书》 《鱼卡煤矿安全专篇说明书》 《青海省大柴旦镇鱼卡煤田尕秀区段地质勘探精查报告》 三、评估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第二章企业概况 一、企业简介 青海能源鱼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6月,系青海省能源发展(集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1.2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办法》 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5 《北京市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6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应急能力的意见》 7 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 1.3 评估原则 1 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 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1.4 评估程序

1.5 评估组组成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执行经理、总工、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为副组长,施工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为组员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小组,根据编写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报告和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以及实际的需求,对照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周边可用资源的情况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评估。 1 评估小组安排 组长:任超平

副组长:白占林、张海彬、张豪言 组员:景国涛、何波、邹锋、任超龙、李胜龙、白亚冬 2 统筹领导组 组长:任超平 3 资料分析组 组长:张豪言 组员:白亚冬、李胜龙 4 现场检查组 组长:张海彬 组员:邹锋、何波 5 人员访谈组 组长:白占林 组员:景国涛、韩志飞 1.6 评估工作计划 为了能够优质、高效的完成评估工作,本项目将合理安排评估人员。各评估组的工作在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的基础上同步展开,在成立评估小组以后,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公司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公司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xxxx xxxx分公司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单位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目录 一、评估目的 (2) 二、评估原则 (2) 三、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2) 四、保障措施完善 (4) 五、评估结论 (4)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一、评估目的 为全面掌握xxxx分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二、评估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三、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1.应急队伍:根据本公司危险源、事故类型及后果、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公司需成立应急救援机构,分别为: ⑴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xxxx ⑵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 ⑶应急救援小组: ①应急装备保障 组长:xxxx 成员:xxxx ②医疗卫生保障 组长:xxxx 成员:xxxx ③交通运输保障 组长: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 ④治安警戒保障

电力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沈桂城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3) 电力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电力行业一旦发生事故,将对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电力安全事故具有涉及环节多、灾害源多、造成损失巨大、影响面广、次生灾害多等特点,给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强调提升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电监安全[2006]29号)等一系列文件中提出: (1) 加强电力应急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抢险和救援能力; (2) 加强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 (3) 建立健全电力突发事件的评估制度,研究制订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 应急能力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识别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通过对电力应急管理中的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制度、应急资源以及灾后恢复等的分析与评估,能够系统地反映电力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指明方向。 1 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估现状 1.1 国外应急能力评估现状 国外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在开展应急能力评估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成果。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系统性较好,注重对应急能力的全面科学评估。 美国制定了《应急能力准备状况评估办法》,有13项应急管理职能,用以实施自我评估。应急管理职能包括:法律、危险识别和评估、风险管理、物资管理、计划、指挥协调控制、通信和预警、行动程序、后勤装备、训练、演习、公众教育信息和资金管理。 日本对应急能力的评估标准是全方面灾害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估。评估将灾害管理分为3个部分:灾害前的准备、灾害时的应急响应和灾害后的处理。 加拿大政府制定的应急管理框架确定了应急管理的4大支柱及其相关内容,即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上,从预防、响应和恢复方面对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估。 1.2 我国应急能力评估现状 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正处于建设阶段。在应急能力评估方面,应急能力评估工作及其指标构建主要包括: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地方政府灾害管理能力评估体系、危险货物运输应急能力评价以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4个方面。其中,在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中建立了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框架,并在试点城市中围绕“一案三制”(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体系的运作机制、组织体制和法制基础)进行了实际评估。但目前,应急能力评估在电力行业尚未全面展开,只有部分电力企业进行了电力应急能力评估。 1.3 应急能力评估现状总结 根据以上对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估的现状分析,总结国内外的应急能力评估整体情形如下。 〔摘 要〕应急能力评估是电力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估的现状进行了对比,指出了我国电力企业开展应急能力评估的必要性,并在综合采用现代综合评价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拟构建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电力企业开展应急能力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电力应急管理;应急能力;评估;指标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XXX化工有限公司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XXX化工有限公司 2016年9月×日

风险评估及应急能力评估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应急能力评估1、应急组织体系(如图表) 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办公室 现场应急指挥部 抢险救灾组 技 术 专 家 组 物 资 供 应 组 警 戒 保 卫 组 医 疗 救 护 组 后 勤 保 障 组 善 后 处 理 组指 挥 管 理 系 统 救援队伍技术支持 系统相关保障系统 应急组织机构结构图 2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2.1应急队伍 内部兼职队伍组成 外部协议

2.2应急装备 公司根据现场作业的工作特性和事故特性,为应急响应的人员配备了自救器、呼吸器、灭火器等应急救护用品,满足应急救援需要。 应急救援装备明细表 序号 类别 名称 单位 数量 存放地点 1 灭火器材 阻火器 个 4 微型消防 站 2 水带喉箍 个 24 3 水带 米 60 4 水枪 支 4 5 水带接口 套 2 6 分水器 个 2 7 干粉灭火器 个 87 各分厂 8 二氧化碳灭火器 个 6 9 消防箱 个 21 10 消防水炮 个 5 11 破拆器材 消火栓扳手 把 2 微型消防 站 12 强光手电 把 5 13 消防斧 把 1 14 绝缘剪断钳 把 1 微型消防 站 15 个人基本防护装备 铁挺 根 1 16 消防头盔 顶 3 17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套 3 18 消防手套 双 3 19 消防安全腰带 根 3 20 消防员灭火防护靴 双 3 21 消防轻型安全绳 根 2 22 消防腰斧 把 3 23 消防过滤式综合防毒面具 个 3 24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套 4 25 耐酸碱防护服 套 5 各分厂 26 急救箱 个 3 27 防喷溅头盔 个 1 微型消防 站 28 反光三角锥 个 3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72676

利华益神剑化工有限公司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利华益神剑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月×日

应急能力评估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目录 1.企业基本情况 2.应急能力评估 2.1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2.2应急能力评估 2.3补充应急保障措施 3.应急能力评估结论

1.企业基本情况 利华益神剑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注册资金5000万元,为利华益集团与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该公司拟建的4万吨/年新戊二醇项目地址位于东营市利津县利九路以北、利明路以西。该项目厂区占地56930m2,总投资42675万元,生产规模为年产新戊二醇4万吨。本建设项目产品新戊二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原料异丁醛、甲醛、氢气均属于危险化学品,本项目属于危险化学品使用建设项目。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利华益神剑化工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应急能力评估。 2.应急能力评估 2.1应急队伍 2.1.1专职应急救援队伍 本项目消防队伍依托利华益集团现有消防设施齐全。设有消防水罐及专门的消防泵房和化学消防设施。配备有专业消防员30人,“斯太尔”牌泡沫消防车两辆,“东风”牌泡沫消防车一辆,“东风”牌消防水罐车一辆。

同时,集团同周边消防支队以及企业消防处建立了完善的区域联防组织,共有近300人的专职消防队员和50多辆各种类型的消防车可资利用,发生火警时可以相互支援,统一调度各厂消防车辆,及时赶到火场,进行扑救工作。 2.1.2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本项目由各部门、车间相关人员组成七支应急队伍共68人,各队负责人对本应急队工作全面负责,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本应急队的日常组织管理和培训学习。平时各队员分布在各部门在自己岗位工作,每月开展一次班组级应急培训;每季度开展一次车间级应急培训;每年组织进行一次公司级应急培训,保障各应急队成员具备过硬的专项应急处置技能、装备器材使用能力、演练和综合事故处置能力。其救援能力可满足公司抢险救援的需要。2.2应急装备与物资 本项目采用的安全设施水平比较高,如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毒、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工业电视等;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工艺装置等都采用DCS工作站,各类报警、检测信号送至中央控制室;设立安全联锁紧急停车系统,由DCS系统来实现;传动设备设有安全防护装置。 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存放所在公司指定区域,主控室内设置事

XX公司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xxxx xxxx分公司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单位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目录 一、评估目的 (2) 二、评估原则 (2) 三、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2) 四、保障措施完善 (4) 五、评估结论 (4)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一、评估目的 为全面掌握xxxx分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二、评估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三、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1.应急队伍:根据本公司危险源、事故类型及后果、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公司需成立应急救援机构,分别为: ⑴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xxxx ⑵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 ⑶应急救援小组: ①应急装备保障 组长:xxxx 成员:xxxx ②医疗卫生保障 组长:xxxx 成员:xxxx ③交通运输保障 组长: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 ④治安警戒保障

组长:xxxx 成员:xxxx ⑤火灾抢险保障组长:xxxx 成员:xxxx ⑥通信应急队伍组长:xxxx 成员:xxxx 2.应急装备与物资 ⑴个体防护装备: ⑵消防设施: ⑶应急医疗物资: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文件编号: XXX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XXX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一、目的 为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二、评估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三、评估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评估指标 当发生突发事故时,XXX的应急能力将直接影响整个事故的救援工作,下面将从人力资源、经费保障、通讯保障、救援物资等几个方面对XXX勺应急能力进行评估。 1 )人力资源:从XXX应急指挥机构人员构成可以看出,XXX法人,总经理作为应急救援正、副总指挥。。 2) 经费保障:根据总局有关文件规定,结合XXX实际,安全费用以上年度

实际经营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1) 经营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取; (2) 经营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5%提取; (3) 经营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8%提取; (4) 经营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4%提取。 3) 通讯保障:XXX应急指挥部成员通讯联系方式在公司备案,要求各成员必须保持移动通讯设备24小时畅通。 4) 救援物资:XXX配备有常用的应急救援物资,包括应急车辆、消防器材、应急救援药品、警戒带、应急手电等。 综上所述,XXX M人力资源、经费保障、通讯保障、救援物资等几个方面均能够满足应急救援的要求,具备应急救援能力。应急能力评估报告表见下表。

XX应急能力评估方案报告

文件编号: xxxx有限责任公司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一、目的 为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二、评估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三、评估组 组长:樊振胜 副组长:李文明 成员:顾颜春、苗冬冬、刘俊清、赵凯、侯卫强、单永富 四、评估指标 当发生突发事故时,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应急能力将直接影响整个事故的救援工作,下面将从人力资源、经费保障、通讯保障、救援物资等几个方面对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估。 1)人力资源:从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指挥机构

人员构成可以看出,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作为应急救援正、副总指挥,公司挑选15或20个青年职工组成兼职救援队伍。。 2)经费保障:根据总局有关文件规定,结合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安全费用以上年度实际经营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1)经营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2)经营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5%提取; (3)经营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8%提取; (4)经营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4%提取。 3)通讯保障: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通讯联系方式在公司备案,要求各成员必须保持移动通讯设备24小时畅通。 4)救援物资: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配备有常用的应急救援物资,包括应急车辆、消防器材、应急救援药品、警戒带、应急手电等。 综上所述,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从人力资源、经费保障、通讯保障、救援物资等几个方面均能够满足应急救援的要求,具备应急救援能力。应急能力评估报告表见下表。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记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1.2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办法》 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5 《北京市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6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应急能力的意见》 7 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 1.3 评估原则 1 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 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1.4 评估程序

1.5 评估组组成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执行经理、总工、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为副组长,施工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为组员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小组,根据编写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报告和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以及实际的需求,对照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周边可用资源的情况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评估。 1 评估小组安排 编制评估收集资料 资料分析 现场检查 人员访谈 打分评估 形成调查成立评估差 较差 一般 良 优 组织专题研究 制定整改方案

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报告

局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报告 一、应急能力建设现状 1、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③专项机构: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 2、预案体系建设情况 ②专项应急预案:依据《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编制有《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该预案全面、规范、科学,国家、省、市、县(市、区)各级均有具体标准,可操作性强。 ③基层组织单位预案:要求村居、社区均要编制《潍城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个村居(社区)已编制。 ④预案演练情况:要求每年5月12日结合减灾日组织演练。 3、应急队伍建设情况 ④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队伍数量1个,共人,覆盖区、街道、村(社区)。 4、物资装备与资金保障情况 ①依据《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参照四级响应启动条件,与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10000份熟食应急储备协议,与有限公司签订了50吨纯净水应急储备协议,与百货大楼超级市场有限公司签订了饼干、奶粉、咸菜、火腿肠、纯牛奶、瓶装水、方便面、花生油、食用盐、大米、面粉、

衣服、卫生纸应急储备协议。 ②装备:保留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车1辆 ③资金:按财政预算执行。 二、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情况 立足部门职能,结合工作实际,完成了相应的建设项目。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强化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重点突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这一主题,发挥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的引领作用,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工地活动。注重从近几年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中吸收经验教训,增强“有备才能无患,防范胜于救灾”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适时正确传导辖区自然灾害预情,切实做好防灾、避灾、减灾工作。 (二)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准备。依据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细化责任,明确分工,理清任务,落实准备,规范程序,搞好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按照救灾物资储备规定要求,落实必要应急储备,首先保障灾害发生时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避险。进一步抓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按规定搞好培训和演练,确保灾害信息能够及时收集和报告。根据实际完善和配备救灾装备,以保证灾害发生时人员能上得去、信息能发得出。

单位应急能力评估标准

基层单位应急能力评估标准 (试行) 考评说明 1.本评估标准适用于***公司所属基层单位(即各三级单位)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预警与处置、应急资源等应急能力的评估工作、二级单位对基层单位开展审核工作和集团公司对基层单位开展抽查工作。 2.本评估标准共5项一级要素、23项二级要素、88项评估要点。 3.应急能力评估采取基层单位自评、二级单位审核、集团公司抽查的三级“应急能力评估机制”。 基层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自评估;二级单位每2年对矿山、危化、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冶金行业以及生产经营环节存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重大危险源的基层单位至少开展一次审核,每4年对其他行业基层单位至少开展一次审核,审核结果报集团公司备案;集团公司根据备案情况按照电力、矿山、化工、冶金、物流和其他等行业分类,安排抽查。 4.单独以三级单位形式存在,且员工人数未达到30人的水电站、风电场、光伏电站,下列要素可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参照评估标准按以下要求落实: 组织机构:应急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部门和专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分管部门的设置和职责可根据人员实际配置情况调整或合并。如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综合协调和专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预案体系框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处置卡)的编制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或合并。如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将专项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合并在综合预案中。 演练计划: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中实战和“双盲”演练比例可根据生产经营实际进行调整,但最低不能低于20%。 演练策划与实施:演练领导小组及策划组、执行组、保障组、评估组等专业工作组可根据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整或合并,具体工作可指定专人负责。 救援队伍: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和急救员的配置和职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合并。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发布稿)

.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 (试行)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 2016年9月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主要内容和分值设定 (2) 5 评估方法 (4) 6 评估得分 (5) 7 评估报告 (5) 附录A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静态评估表 (6) 附录B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动态评估表 (26) 附录C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结果明细表 (29) 附录D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建议及评分结果 (30)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主要内容、分值设置、评估方法、评估得分、评估报告等。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100MW及以上火力发电企业、50MW及以上水力发电企业应急能力评估工作,风力发电企业和光伏发电企业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年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发〔2005〕11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办函〔2015〕1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07〕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发〔2006〕2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2015第21号令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4号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厅应急〔2014〕95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 国能安全〔2014〕508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能安全〔2014〕953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 电监安全〔2009〕60号关于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光伏发电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自查报告2018

某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某光伏电站应急能力建设 自评报告 装机容量:10MWp 自评得分: 85.1% 某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三月

目录 一、企业概况 (1) (一)公司概况 (1) (二)光伏电站概况 (1) 二、应急管理情况 (1) (一)应急组织机构 (2) (二)应急预案体系 (3) (三)应急管理 (4) 四、应急能力建设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4) 五、自查评得分情况 (6) 六、自查评结论 (6) 七、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 (6) 八、附件 (7) 附件1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静态评估表 (7) 附件2应急能力建设动态评估表 (45) 附件3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结果明细表 (48) 附件4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建议及评分结果 (50) 附件5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自查整改表 (52)

前言 为全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落实《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542号)的有关要求,某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自查评工作,由光伏电站按照《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标准》(以下简称“评估标准”)组织自查自评。 本次公司自评工作已于2018年3月16日~2018年4月7日开展完成,自评工作参照《评估标准》进行,评估范围涉及应急预防与应急准备、风险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方面采用静态查评和动态考评两种方法对其应急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本公司自评得分率为85.59%,并编写了自评报告。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发布稿)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 (试行)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 2016年9月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主要内容和分值设定 (2) 5 评估方法 (4) 6 评估得分 (5) 7 评估报告 (5) 附录A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静态评估表 (6) 附录B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动态评估表 (26) 附录C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结果明细表 (29) 附录D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建议及评分结果 (30)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主要内容、分值设置、评估方法、评估得分、评估报告等。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100MW及以上火力发电企业、50MW及以上水力发电企业应急能力评估工作,风力发电企业和光伏发电企业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年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发〔2005〕11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办函〔2015〕1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07〕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发〔2006〕2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2015第21号令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4号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厅应急〔2014〕95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 国能安全〔2014〕508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能安全〔2014〕953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 电监安全〔2009〕60号关于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应急能力报告

企业名称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企业名称 编制日期:2017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1、评估目的 (1) 2、评估依据 (1) 3、评估原则 (1) 4、评估组织 (1) 5、评估过程 (2) 二、安全风险特点概述 (2) 三、应急能力评估 (2) 1、应急组织体系 (2) 2、应急物资、装备 (3) 3、应急预案 (3) 4、应急演练 (3) 5、教育培训 (3) 6、应急救援队伍 (4) 四、结论 (4) 五、建议 (4) 六、附件 (4)

一、编制说明 1、评估目的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生产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强化生产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和顾客安全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全面调查、准确评估公司应急救援能力,为完善应急保障措施提供依据。 2、评估依据 《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规范》(试行) 《北京市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2014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六十九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88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应急能力的意见》(京政发【2013】4号) 3、评估原则 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4、评估组织 公司成立由相关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能力评估小组,人员名单如下表:

应急预案评估报告

应急预案评估报告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公司自质量、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于实施以来,在办公区区域内进行了火灾、电梯故障、地震、交通、危险品等应急演习,针对演习过程,评估如下: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小组组员职责:职责分工明确,应急管理小组人员均明确自 身的应急职责。 2、通过应急演习,各员工明确了应急职责。 二、演习的准备情况: 应急演习前,对员工进行了应急程序和应急技能的培训,应急物资和设施等均已到位。 应急救援物资的供给:公司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充足,摆放地点合理,员工均明确应急救援物资的具体位置,演习时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应急救援物资。 三、报警和通讯系统: 演习过程中的报警及时,报警系统正常完好,报警程序合理,员工能够按照报警程序进行报警。 通过演习,各员工熟知火警、医院、公司应急管理小组人员的电话等联系方式,模拟现场应急事情发生后,均能够很快联系到相关人员和部门,通讯系统畅通。 四、应急技能: 演习期间,员工基本能做到安全撤离,但是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1、地震触电应急培训:培训时,员工清楚发生地震时应先逃还是躲,并知道应选择适 合藏躲的地点;员工了解当发生触电时首先应该断电,并了解断电的方法。不足是 现场模拟不强,增加现场模拟,比如说模拟发生地震了,大家选择哪些地方为藏躲 的地点。 2、电梯应急演习:演习时顺利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预案比较符合公司实际 情况。不足是应该增加在使用电梯时应该注意脚下的电梯梯面与地面处于同一水平 位置。

3、交通安全培训:培训时,员工对于生活常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提供了正确 的行驶。 4、消防演习:演习时顺利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预案比较符合公司实际情况, 不足是应该多增加现场灭火器使用的演习。 5、危险品应急演习:演习时顺利按照演习方案的要求进行,不足是参与的员工没有调 动紧张的情绪,使得活动出现懒散的现象。 五、演习情况的设置: 1、触电应急演习:设置了维修工在维修时突然触电、员工作业时突然触电等情况,现场反应及时,演习情况的设置合理; 2、火灾:设置了办公区因明火引起的火灾场景,办公区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应急程序要求进行,设置合理。 3、电梯故障:设置在电梯中发生故障的场景,能够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设置合理。 4、消防:设置了在办公区域中突发地震的场景,能够迅速做到自救,设置合理。 以上演习情况的设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在每年的演习中尽量安排多个场景,多找出一些危险隐患点,这样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紧急状态下的反应速度和承受能力。 六、总结: 1.加强对活动目的的宣贯,让每个员工都调动起来。 2.增加实际演练的次数与内容,让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

XXXX公司应急能力建设自评报告

XXXX有限公司应急能力建设自评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 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办公室 2019年

目录 1 公司应急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3) 2 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5) 3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6) 4 预案编制和演练情况 (7) 5 教育培训与资源投入 (10) 6 突发事件应对 (11) 7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2) 8 自评总结 (14) 9 附件 (16) 附件1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静态评估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动态评估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 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应急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1 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应急办公室组建情况 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自上而下健全完善了公司应急管理、领导体系。公司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专项应急领导小组及专项应急办公室、应急工作支持部门、现场应急指挥部、专家工作组、执行单位应急机构组成,应急组织体系框图如下。 1.1.1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董事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安全副总经理、总工,各业务板块分管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公司公司其他副职领导、高管、各部门负责人组成,是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最高领导机构。 1.1.2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主任由公司办公室主任担任,副主任由安全环保部、海外事业部主

任担任,成员由公司总部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公司应急办负责公司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及应急状态下的组织协调工作。1.1.3 专项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专项应急预案日常应急管理机构,组长由分管专项应急预案归口管理部门的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专项应急预案的管理部门和主要相关部门担任。 1.1.4 专项应急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应急办公室,专项应急办公室主任为专项应急主责管理部门主任,成员为部门相关人员,负责专项应急预案的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运转良好。 1.2应急监督、保证体系建设及运作情况 公司所属各单位按照公司的应急管理组织模式,分别成立了由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及应急办公室,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各项应急工作。目前,公司已建立分层次、分专业的应急管理保证体系,各项目部建立了应急管理监督体系。应急保证、监督体系运转正常,保证了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组织和开展。制定印发《公司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职责及任务分解的通知》,《通知》对应急能力评估建设工作中各单位、各部门职责分工做出了明确划分。一是对国家有关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导则等进行收集,形成公司应急法律法规清单并以正式文件下发,结合公司普法宣传等相关活动,组织开展公司范围内的应急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工作。二是组织编制《公司应急管理办法》,对应急管理职责、应急组织体系、应急

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评价指标比较概述

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评价指标比较概述[摘要] 本文首先对国外主要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进行调 研,通过论述美、日两国的应急评价能力,然后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原则、体系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有的应急能力状况,提出我国评估应急能力的四个基本环节(预防,过程,效能,恢复)和两大类基本指标(静态指标,动态指标),并具体阐述各个指标的具体含义。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 1.美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 1.1 评估项目[1] 美国应急能力评估系统包括几个应急管理职,每个应急管理职能各自有其评估指标。其主要应急管理职能为:法律依据、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危险减缓、资源管理和后勤保障、应急预案编制、指挥、控制和协调、通讯和报警、管理和程序、应急指挥中心设施、培训演习,估计和纠正行动、危机沟通、公众教育和新闻、资金保障、行政和计划管理。 1.2 评分标准 评分范围在0—3分,在评分标准方面, 共分为四种, 分别为3,2,1及N/A 分,分数定义如下: 3分:完全符合;2分:大致上都符合;1分:急需加强改进;0分:不需评估。 1.3 评分结果所代表的意义 将所有的评分结果取平均值之后, 即可表示此项目的应急能力, 共有三个区块来表示整个评估结果, 其颜色代表分别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1-1.5分代表红色区块,需要加强改进 1.5- 2.5分代表绿色区块,符合规定 2.5-3分代表蓝色区块,非常完善 2.日本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其应急体系的建设在当今世界上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其评价项目主要包括[2]:危机的掌握与评估;减轻危险的对策;整顿体制;情报联络体系;器材与储备粮食的管理;应急反应与灾后重建计划;居民间的情报流通;教育与训练以及应急水平的维持与提升。根据以上每一个项目来设定具体问题进行评分,在回答时,主要考虑的方面是:1是否实施(在有或无之间选择其一);2实施程度(应尽可能利用数字来进行客观的评估判断)。 3.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评价现有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对今后的完善和发展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2)可行性原则。应急预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目的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应急能力进行具体的评价,以达到明确管理能力和处理应对突发事件目的,所以,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代表性原则。当探讨突发事件应急问题时选择所有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既不现实,又没必要,往往采取选择少数指标来说明问题。因此,所选的指标必须具有代表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