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能力评估报告72676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华益神剑化工有限公司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利华益神剑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月×日

应急能力评估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目录

1.企业基本情况

2.应急能力评估

2.1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2.2应急能力评估

2.3补充应急保障措施

3.应急能力评估结论

1.企业基本情况

利华益神剑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注册资金5000万元,为利华益集团与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该公司拟建的4万吨/年新戊二醇项目地址位于东营市利津县利九路以北、利明路以西。该项目厂区占地56930m2,总投资42675万元,生产规模为年产新戊二醇4万吨。本建设项目产品新戊二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原料异丁醛、甲醛、氢气均属于危险化学品,本项目属于危险化学品使用建设项目。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利华益神剑化工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应急能力评估。

2.应急能力评估

2.1应急队伍

2.1.1专职应急救援队伍

本项目消防队伍依托利华益集团现有消防设施齐全。设有消防水罐及专门的消防泵房和化学消防设施。配备有专业消防员30人,“斯太尔”牌泡沫消防车两辆,“东风”牌泡沫消防车一辆,“东风”牌消防水罐车一辆。

同时,集团同周边消防支队以及企业消防处建立了完善的区域联防组织,共有近300人的专职消防队员和50多辆各种类型的消防车可资利用,发生火警时可以相互支援,统一调度各厂消防车辆,及时赶到火场,进行扑救工作。

2.1.2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本项目由各部门、车间相关人员组成七支应急队伍共68人,各队负责人对本应急队工作全面负责,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本应急队的日常组织管理和培训学习。平时各队员分布在各部门在自己岗位工作,每月开展一次班组级应急培训;每季度开展一次车间级应急培训;每年组织进行一次公司级应急培训,保障各应急队成员具备过硬的专项应急处置技能、装备器材使用能力、演练和综合事故处置能力。其救援能力可满足公司抢险救援的需要。2.2应急装备与物资

本项目采用的安全设施水平比较高,如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毒、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工业电视等;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工艺装置等都采用DCS工作站,各类报警、检测信号送至中央控制室;设立安全联锁紧急停车系统,由DCS系统来实现;传动设备设有安全防护装置。

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存放所在公司指定区域,主控室内设置事

故应急柜并配备相应数量符合质量要求的空气呼吸器、过滤式呼吸器、防护眼罩,装置现场放置规定数量的灭火器等应急救援器材(见应急设施(备)、物资清单),部门、车间、班组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加强维护保管,确保合格备用。公司应急装备与物资可以满足公司应急抢险救援的需要

应急设施(备)、物资清单

2.3应急指挥能力

公司在办公楼二楼办公室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作为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常设机构,由公司副总经理任总指挥,新戊二醇生产部部长任副总指挥,安全办公室、技术设备部、办公室、各车间、保卫部、电仪车间、化验车间及各车间负责人任各应急分队成员(即各应急分队负责人)。

公司指定5626323、5889188为24小时应急值班报警电话,负责公司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上传下达工作,公司内部火警报警电话为5628119。各队负责人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遇应急事件各队负责人组织本队人员召集、应急物资配备、现场应急救援。

2.4应急救援能力

本项目消防用水依托于与本项目西侧的丁辛醇界区内的消防水泵房以及消防水罐;丁辛醇界区内有消防水罐2座,总容积V=4000m3。消防水泵房一座。泵房内设消防泵组一套,含消防水泵(Q=400L/S,P=1.0MPa),消防稳压泵2台(1开1备)。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界区内新建泡沫制各站一庄,用于制各火灾情况下的泡沫需要。各区周围均设环形消防通道,道路6m,路面净空高

度不低于5m。可满足企业抢险救援需要。

2.5应急能力不足之处

公司的应急自救设施、物资准备不足,一旦发生人员受伤情况,无法第一时间内进行救治。

公司与社会其他救援力量联动性不足,需加强各有关单位的联系,增强沟通意识,拓宽沟通渠道,提高应急救援联动性。

3. 应急能力评估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