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黄雨伞详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73 KB
- 文档页数:9
2024年3大班语言《黄雨伞》教案+课件+音乐+打印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黄雨伞》故事学习。
通过学习该故事,让幼儿感知色彩、情感表达及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3. 感知雨天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雨伞道具、课件、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画纸、水彩笔、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穿雨衣,手持黄雨伞,走进教室,引发幼儿兴趣,询问幼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黄雨伞的故事。
”2. 故事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课件,讲述《黄雨伞》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关键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句子含义。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句子回答。
5.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黄雨伞道具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后进行评价。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强调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黄雨伞》2. 故事关键词汇:黄雨伞、雨天、关爱、分享3. 故事重点句子:(根据故事内容选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故事中的句子,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颜色。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像天空一样蓝。
2. 作业题目:如果你有一把黄雨伞,你会和谁分享?答案示例:我会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分享黄雨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关于黄雨伞的手工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黄雨伞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材,第三章《雨中的故事》中的第二节《黄雨伞》。
本节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黄雨伞的温馨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描述雨天的场景和情感表达,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使学生掌握描述雨天场景和情感表达的词汇和句型。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描述雨天场景和情感表达的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雨伞、故事图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彩笔、画纸、词汇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黄雨伞,引导学生回忆雨天的场景,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2. 故事讲解: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学生跟读。
教师针对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故事图片,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图片内容。
4. 随堂练习: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描述雨天的场景和情感,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故事黄雨伞2. 关键词语:雨天、温馨、情感、想象3. 句型:描述雨天场景、表达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故事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黄雨伞。
b. 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一段关于雨天的描述。
2. 答案:a. 画出的黄雨伞各不相同,体现学生的想象力。
b. 描述雨天的段落,要求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故事内容,但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引导。
2. 拓展延伸:a. 开展关于雨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雨天的景象。
b. 鼓励学生创作关于雨天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描述雨天场景和情感表达的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黄雨伞》教案:《黄雨伞》一、教学内容本课为大班下学期语言领域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五章第三节,主要内容是学习故事《黄雨伞》。
故事讲述了一个下雨天,小猪带着黄雨伞去接妈妈,途中遇到各种动物,它们纷纷想要借伞,小猪把伞借给了小白兔,自己却淋湿了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习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熟记故事《黄雨伞》的内容,理解故事主题,培养幼儿分享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故事,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记故事《黄雨伞》的内容,理解故事主题。
难点: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黄雨伞》、动物图片、雨伞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下雨天,小猪带着黄雨伞去接妈妈,途中遇到各种动物,它们纷纷想要借伞,小猪把伞借给了小白兔,自己却淋湿了。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小猪要把伞借给小白兔呢?2. 故事学习:教师讲述故事《黄雨伞》,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不同动物的特点,以及小猪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品质。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学说角色的台词,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4. 口语表达: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把伞借给小白兔吗?为什么?5. 手工制作: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雨伞,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6. 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黄雨伞小猪妈妈动物分享帮助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复述故事《黄雨伞》的内容。
2. 家长协助幼儿拍摄一个关于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小视频,到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通过角色扮演、口语表达等环节,幼儿充分理解了故事主题,表现出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品质。
大班语言教案黄雨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多彩的雨天》,详细内容为“黄雨伞”一节。
通过描述黄雨伞在雨天的各种情景,让学生了解雨伞的用途和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对颜色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黄雨伞的相关词汇,如“撑开”、“收起”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培养学生对雨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天的景象。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黄雨伞的使用方法和雨天安全知识。
2. 教学重点:黄雨伞的相关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雨伞一把,PPT课件,图片卡片。
2. 学具:彩笔、画纸,学生用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雨伞,引入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黄雨伞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词汇,如“撑开”、“收起”等,并让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黄雨伞。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表演雨天的情景,运用所学词汇描述黄雨伞的使用过程。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语言描述雨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进行仿说。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黄雨伞为主题,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黄雨伞撑开收起雨天安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黄雨伞为主题,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2. 答案示例:在一个下雨的日子里,小兔子带着黄雨伞出门去玩。
他撑开黄雨伞,在雨中欢快地跳舞。
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小兔子紧紧抓住黄雨伞,不让它被风吹走。
雨停了,小兔子收起黄雨伞,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黄雨伞的使用方法和词汇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雨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黄雨伞的使用方法和雨天安全知识。
大班语言活动黄雨伞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雨天》,详细内容为“黄雨伞”一节。
通过描述一个孩子在雨天使用黄雨伞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雨天的乐趣,学会运用形容词和颜色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听懂并讲述故事《黄雨伞》,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让学生掌握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如:黄色、雨滴、跳跃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语言表达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描述事物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雨伞一把,故事课件,图片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黄雨伞,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雨天使用雨伞的经历,让学生进入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故事《黄雨伞》,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新词汇和描述性语言,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用新学的词汇和描述性语言,画出故事中的一个场景。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画作,互相交流学习。
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黄雨伞故事梗概2. 新词汇:黄色、雨滴、跳跃等3. 描述性语言:柔软的雨滴、欢快的跳跃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新学的词汇和描述性语言,写一篇关于雨天的短文。
答案示例:今天下雨了,我撑着黄色的雨伞,走在湿漉漉的小路上。
雨滴轻轻地跳跃在我的伞上,发出悦耳的声音。
路边的花儿在雨中显得更加鲜艳,好像在向我微笑。
2. 作业要求:不少于100字,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黄雨伞》让学生掌握了新词汇和描述性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提高课堂管理能力。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黄雨伞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三单元《雨天的故事》,具体章节为《黄雨伞》一课。
内容主要围绕黄雨伞在雨天里的奇遇展开,通过描述黄雨伞与各种雨具的互动,让幼儿了解雨天的乐趣,同时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掌握与雨天相关的词汇,如:雨伞、雨衣、雨靴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用完整的句子描述黄雨伞的奇遇。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雨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与雨天相关的词汇和句子,学会描述黄雨伞的奇遇。
难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雨伞、雨衣、雨靴等实物或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黄雨伞实物,引导幼儿谈论在雨天里的有趣经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播放PPT课件,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雨天的各种景象。
(2)教师讲解黄雨伞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与雨天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3)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交流黄雨伞的奇遇,教师给予指导。
3.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绘制黄雨伞,并用自己的话描述黄雨伞的奇遇。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子,让幼儿学会用完整的句子描述黄雨伞的奇遇。
5. 随堂练习: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黄雨伞》2. 内容:(1)与雨天相关的词汇:雨伞、雨衣、雨靴等。
(2)黄雨伞的奇遇:遇到的各种雨具和发生的有趣故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完整的句子描述黄雨伞的奇遇。
2. 答案示例:黄雨伞在雨天里遇到了小红伞,它们一起跳舞,还遇到了雨衣和雨靴,它们一起踩水坑,玩得非常开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故事讲解、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与雨天相关的词汇和句子,并能用完整的句子描述黄雨伞的奇遇。
2024年3大班语言《黄雨伞》教案+课件+音乐+打印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3大班语言课程,教材为《黄雨伞》。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多彩的雨伞”,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伞的各种颜色和图案,学习用语言描述雨伞的特点,通过故事《黄雨伞》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辨别不同颜色和图案的雨伞,提高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物体特点的能力,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3. 通过故事《黄雨伞》,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雨伞的特点,如颜色、图案等。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颜色和图案的雨伞,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雨伞、其他颜色和图案的雨伞、故事课件、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手持黄雨伞,邀请幼儿观察并描述雨伞的颜色、图案。
引导幼儿用“这是怎样的雨伞?”等问题进行思考和表达。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展示其他颜色和图案的雨伞,引导幼儿认识和辨别。
同时,通过故事课件讲述《黄雨伞》的故事,让幼儿关注故事中的黄雨伞,理解其寓意。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种颜色和图案的雨伞,示范如何用语言描述。
如:“这是一把红色的雨伞,上面有白色的心形图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种雨伞,共同用语言描述雨伞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纠正。
5. 创作环节(1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创作一把独一无二的雨伞。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伴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黄雨伞,旁边标注“黄雨伞”三个字。
2. 画出其他颜色和图案的雨伞,标注相应的颜色和图案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关于雨伞的画。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黄雨伞教案及反思教案:黄雨伞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黄雨伞》。
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在雨天使用黄雨伞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描述雨伞的颜色和雨天的景象。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正确地朗读故事,并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描述雨伞的颜色和雨天的景象。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故事,并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能够描述雨伞的颜色和雨天的景象,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雨伞图片、雨滴图片、彩色笔。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把雨伞,颜色不限。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黄雨伞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雨伞的颜色。
然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雨天的景象。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黄雨伞》,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雨伞的颜色和雨天的景象。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以检查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3. 角色扮演(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教师可以给每组提供一些提示词,如“雨伞”、“颜色”、“雨天”等,以帮助幼儿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雨伞图片,让幼儿用彩色笔为自己的雨伞涂上颜色。
然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的雨伞和雨天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黄雨伞颜色:黄色雨天景象:雨滴、湿润的道路、模糊的视线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黄雨伞》的主要情节。
2.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雨伞的颜色和雨天的景象。
答案:1. 故事《黄雨伞》的主要情节:一个孩子拿着黄雨伞在雨中行走,遇到了不同颜色雨伞的朋友,大家一起分享雨伞,度过了快乐的雨天。
2. 雨伞的颜色:黄色雨天的景象:雨滴从天空飘落,湿润的道路,模糊的视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雨伞的颜色和雨天的景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黄雨伞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雨》,详细内容包括《黄雨伞》故事欣赏、词汇解析和句子构造。
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黄雨伞的趣味故事,让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黄雨伞》的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 学习并掌握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句子构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雨天和雨伞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情节的理解、新词汇的掌握、句子构造的应用。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雨伞、多媒体设备、教学PPT。
2. 学具:学生用书、词汇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黄雨伞实物,引导学生谈论雨天和雨伞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兴趣。
2. 故事欣赏(10分钟)1)播放PPT,讲述《黄雨伞》故事。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3. 词汇解析(10分钟)1)老师展示词汇卡片,引导学生学习新词汇。
2)学生自主阅读词汇卡片,老师进行讲解。
4. 句子构造(10分钟)1)老师选取故事中的典型句子,进行分析和讲解。
2)学生模仿句子构造,进行句子练习。
5. 例题讲解(15分钟)1)老师给出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学生尝试回答,老师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
2)老师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拓展想法。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黄雨伞》2. 新词汇:晴朗、雨点、跳跃、欢快3. 句子构造:今天天气晴朗,雨点在伞面上跳跃,我们欢快地走在雨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复述《黄雨伞》的故事情节。
b. 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子构造一段话,描述一个雨天。
2. 答案:a. 故事情节复述见学生个人作业。
大班优质语言教案《黄雨伞》及活动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大班语言教材为《黄雨伞》,该章节位于《幼儿语言教育》第五册第二单元。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述一个有关雨伞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描述雨伞的颜色、形状和用途,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讲述故事《黄雨伞》,认识雨伞的各种颜色和形状;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讲述和交流;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讲述故事《黄雨伞》,认识雨伞的各种颜色和形状;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讲述和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雨伞模型、彩色笔;学具:故事书《黄雨伞》、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播放雨声,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下雨天打着雨伞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雨伞的颜色和形状;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黄雨伞》,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雨伞的颜色、形状和用途;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场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描述雨伞的颜色和形状;4. 情景拓展: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情景拓展,让幼儿想象自己在下雨天打着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雨伞,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达;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雨伞颜色和形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雨伞,并写上雨伞的颜色和形状。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黄雨伞颜色:黄色形状:伞形用途:遮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雨伞,并写上雨伞的颜色和形状;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大班语言教案黄雨伞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黄雨伞》。
教材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小动物们在雨天共用一把黄雨伞的故事,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插图,展现了友谊、分享和互助的主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所传递的友谊、分享和互助的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流畅地讲述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和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雨伞模型、动物手偶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出示雨伞模型,引导学生思考雨天使用雨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黄雨伞》,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故事情节。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图片排序:教师提供故事图片,学生按照故事情节进行图片排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创意绘画:学生根据故事内容,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黄雨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故事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7. 道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友谊、分享和互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黄雨伞板书形式:将故事主要情节和主题关键词用彩笔书写在黑板上,配以相关插图,突出故事主题。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友谊、分享和互助的意义。
2.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黄雨伞》,家长签名确认。
3. 学生尝试在现实生活中找一个朋友,一起分享一件物品,体会分享的快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如组织学生进行友谊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友谊、分享和互助的价值。
大班语言活动黄雨伞教案【含教学反思】前言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课的教学过程和反思,以黄雨
伞为主题,旨在帮助教学者快速掌握对此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熟悉黄雨伞的外形和颜色。
2.学生能够掌握黄雨伞的英文名称。
3.学生能够理解黄雨伞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4.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述黄雨伞的外形、颜色、作用等基本信息。
2.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教学准备
1.黄色的雨伞。
2.黑板、黑板笔、擦布。
3.几张黄色和蓝色的彩纸和笔。
4.一些小贴纸。
5.学生的个人作品。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教师打开PPT,展示一张图,上面画着一把黄伞,下面标着“umbrella”,引导学生瞪大眼睛看上面的“黄伞”,并问学生“Do you know what it is?” 老师等待学生的回答,“It’s a yellow umbrella!”老师则问“Very good!What color is it?” 学生回答“Yellow!” “What’s the English name for yellow?” 学生回答。
大班语言黄雨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黄雨伞》。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黄雨伞的故事”,详细讲述了主人公小兔子通过黄雨伞与朋友们分享快乐的故事;第二章“我会用伞”,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伞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传递的友谊、分享的快乐。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讲述故事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伞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情节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分享快乐、友谊的价值、伞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黄雨伞教具一个,故事挂图一幅,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书,《黄雨伞》故事书,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黄雨伞,引导学生谈论关于伞的话题,引出本节课内容。
2. 故事讲解:教师播放PPT课件,讲述《黄雨伞》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3. 例题讲解: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如“分享”、“友谊”等,并举例说明。
4. 随堂练习:学生分小组,用故事中的词语进行造句,教师巡回指导。
5. 互动环节: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再现,体验分享的快乐。
6. 伞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学习:教师展示图片,讲解伞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学生跟随学习。
六、板书设计1. 黄雨伞的故事2. 分享、友谊3. 伞的用途及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伞,并写一段关于分享友谊的故事。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符,同时涵盖故事的情节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生活自理技能的传授。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可操作,并能够全面覆盖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维度。
3.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应设计丰富的互动环节和实践操作,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024年3大班语言《黄雨伞》教案+课件+音乐+打印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3大班语言课程,教材为《黄雨伞》。
主要内容包括:第二章《黄雨伞》的故事内容,涉及到颜色词汇、日常用品词汇以及简单句子结构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故事中出现的基本颜色词汇和日常用品词汇,如“黄雨伞”、“红鞋子”等。
2. 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并简单描述故事中的场景。
3. 通过故事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颜色词汇和日常用品词汇的掌握,以及句子结构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故事内容的理解,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雨伞、红鞋子、绿裤子、蓝裙子等道具,PPT课件,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幼儿用书《黄雨伞》,颜色卡片,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黄雨伞、红鞋子等道具,创设一个雨天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场景中的颜色和物品。
2. 故事学习(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颜色词汇和日常用品词汇,学习句子结构。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故事中的句子为例,讲解句子结构,引导幼儿进行模仿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颜色词汇和日常用品词汇的练习,让幼儿运用所学句子结构进行描述。
5. 语言游戏(10分钟)开展“颜色猜猜看”游戏,巩固颜色词汇的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黄雨伞》2. 重点词汇:黄雨伞、红鞋子、绿裤子、蓝裙子等3. 句子结构:主语+颜色+物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雨天的画,用颜色和物品进行描述。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黄色的雨伞,红色的鞋子,绿色的裤子,蓝色的裙子。
2. 复述故事内容给家长听,让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寻找生活中的颜色和物品,进行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黄雨伞》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黄雨伞》精选2篇(一)教案标题:《黄雨伞》教学设计教案目标:1. 学习并掌握《黄雨伞》这首儿歌的歌词。
2. 学习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听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黄雨伞》歌词。
2. 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3. 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学准备:1. 黄雨伞歌曲。
2. 相关图片和图片词卡片。
3. 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1. Greetings: Greet the students and ask how they are doing.2. Sing a warm-up song to get the students engaged and ready for the lesson. Step 2: Introduction1. Show a picture of a yellow umbrella and ask the students if they know what it is in Chinese.2. Introduce the title of the song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黄雨伞》精选2篇(二)总体来说,这节《小脚丫》的语言教案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亮点,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案的目标和教学重点明确。
教案的目标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描述人物特征,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故事复述。
教学重点是人物特征的描述和故事的复述。
这些目标和重点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其次,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教案中将听、说、读、写的活动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观看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
然后通过听音频和就听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接着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人物特征。
大班语言教案黄雨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多彩的雨天》,详细内容为“黄雨伞”一节。
通过描述黄雨伞在雨天中的美丽景象,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同时学习新的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黄雨伞”的相关词汇,如:黄、雨伞、雨滴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流畅的语言描述黄雨伞在雨天的美丽景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黄雨伞在雨天景象的描绘,以及相关词汇的记忆。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黄雨伞的美丽,掌握新词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雨伞一把,图片若干,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黄雨伞,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黄雨伞的特点。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黄雨伞在雨天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用学到的词汇和句型描述图片中的黄雨伞。
4. 小组分享: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描述,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黄雨伞》2. 内容:新词汇:黄、雨伞、雨滴等。
句型:黄雨伞在雨中翩翩起舞。
描述方法:观察、想象、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画笔描绘出你心中的黄雨伞。
2. 答案:学生作品,教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新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雨天的景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分享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黄雨伞在雨天景象的描绘,以及相关词汇的记忆。
2.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黄雨伞,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黄雨伞的特点。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黄雨伞在雨天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
3大班语言《黄雨伞》教案+课件+音乐+打印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黄雨伞》。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章《有趣的雨伞》,详细内容为通过故事《黄雨伞》让幼儿了解雨伞的多样性和色彩,以及雨伞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讲述故事《黄雨伞》,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雨伞,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讲述故事中的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雨伞,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互相帮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黄雨伞故事课件、音乐《黄雨伞》、打印图。
学具:水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下雨的情景,引导幼儿谈论下雨时使用雨伞的经验。
2. 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播放黄雨伞故事课件,讲述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各种颜色和形状的雨伞,以及故事中的关爱和分享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故事中有哪些颜色和形状的雨伞?(2)故事中的小兔子为什么要借黄雨伞给小鸟?(3)你有没有和别人分享过你的雨伞?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打印图,让幼儿用水彩笔给雨伞涂上喜欢的颜色,并剪下来。
然后,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状。
5. 音乐活动(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黄雨伞》,带领幼儿边唱边跳,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黄雨伞》2. 关键词:颜色、形状、关爱、分享、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雨伞,并分享给爸爸妈妈。
作业答案:(1)幼儿画出的雨伞颜色和形状;(2)幼儿讲述自己画的雨伞的特点和喜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观察雨伞的多样性和颜色,拍照记录,并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2)开展“雨伞分享日”活动,让幼儿带上自己的雨伞,与同伴互相分享,培养幼儿的关爱和分享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