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心发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4
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工作会议致函
吴浈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
【年(卷),期】2007(4)4
【摘要】经过精心筹备,2007年度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了。
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之前,国家中心的同志向我汇报这次会议的安排,我同意并高兴地表示要来参加这个会议。
由于近期其他一些工作安排,我不能到会,谨以此信,对辛勤工作在不良反应监测岗位的全体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
【总页数】1页(P193)
【作者】吴浈
【作者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4年湖北省药品监管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召开 [J],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
2.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J], 武志昂
3.邵明立副局长在全国第二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编) [J], 邵明立
4.关于某些新药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反应监测——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主任朱永珙在“全国首届新药与临床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J],
5.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湖南省药品审评认证与不良反应监测
中心党支部药品技术监督的先行者 [J], 曾令贵;文计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揭牌仪式致辞食品药品作者:家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按照***号文件规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将在这里举行揭牌仪式。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事业发展,并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出席揭牌仪式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最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职责任务为:负责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收集管理、分析评价及向上级报告和反馈等业务工作。
药品不良反应(英文缩写ADR)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者意外的有害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等。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成立于XX年=月,当时设在***。
XX年==月举行了揭牌仪式,在此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仅去年一年,我市就向省中心成功上报x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但是按照WHO要求每百万人口年报告x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尚需继续努力,并以此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水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数量上的大幅度增长。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进一步完成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原中心的基础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前期筹备工作。
先后多次到省中心听取指导性意见、参加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相关会议;还到兄弟市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学习过先进经验;在与原中心顺利完成交接工作的同时,我们成立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市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管理实施意见》并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联合下发了此意见。
最近又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组织机构。
我们下步工作的重点:一是要加快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二是要建立我市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通报制度;三要发挥为药品监管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作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会议发言材料发言稿范文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很荣幸能在这次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会议上发表发言。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某药店的药师,长时间从事药品管理工作,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有一定经验和见解。
我将以此次发言为契机,以我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分享一些观点和建议。
首先,我想跟大家强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药品在生活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药品使用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药品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我想分享一些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是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共享。
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只有全面、准确地收集到药品使用者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进行监测和评估。
因此,在现有的监测体系中,我们需要加强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共享。
可以通过建立联网系统,实现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互通,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其次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和报告。
一旦发现可能存在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例,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识别,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在报告过程中,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们应注意将不良反应的病例描述清楚,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以便更好地进行评估和处理。
另外,需要建立起一个快速反应机制。
一旦发现某种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严重,我们应迅速采取措施,加强对该药品的监管和控制。
可以通过暂停销售、调整使用说明书、加强宣传等方式,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患者和药师在用药过程中都应具备一定的监测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传递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患者和药师的监测意识和能力。
以上是我对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一些建议和观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卫生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一:在全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班上的讲话各位同志:下午好!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己于去年1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已于今年7月1日施行。
近年来,我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得到了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肯定,但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单位至今没有成立监测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没有开展起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宣传贯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工作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开展培训,目的就是进一步推动我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
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品质量、促进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确保人民安全用药、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已批准生产销售的药品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有效方法。
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充分认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和领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质和意义,明确法定职责,正确把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抓好,全面完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任务。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扎实实地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一项关系药品安全的基础性的工作。
在这里,向各位通报一件事,近日,我县成功申报创建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县,示范县创建目标之一就是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全面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直报系统建设,在每个镇(区)、场和医疗机构建立直报点,实现全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100%直报。
为了达到示范县的创建标准,确保我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迅速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表扬部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监管单位及个人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9.23•【文号】国食药监安[2011]433号•【施行日期】2011.09.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表扬部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监管单位及个人的通报(国食药监安[2011]4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年来,在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广大医药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病例报告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在发现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及时控制药害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研究决定,对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监管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医院等66个单位和宋立刚、王育琴等66名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希望受表扬的单位及个人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发扬成绩,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监管工作再创佳绩。
各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监管单位要以受表扬单位及个人为榜样,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水平,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1.表扬的监测监管单位名单2.表扬的监测监管人员名单3.表扬的报告单位名单4.表扬的报告人员名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附件1:表扬的监测监管单位名单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宝山分局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武清分局河北省张家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西省萍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北省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南省三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渝中区分局四川省遂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毕节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省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陕西省宝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甘肃省天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青海省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附件2:表扬的监测监管人员名单宋立刚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刘珠河北省石家庄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闫学群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鲁仲平黑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高菁江西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赵丽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林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奇兵海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朱舒兵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黄文志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程蓉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陈正光云南省红河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尼珍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惠平陕西省渭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科王兰霞甘肃省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测与评价中心陈兴莉青海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英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董颖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陈爱民新疆建设兵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孙志明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于幼梅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东城分局魏元平山西省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金丹辽宁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吕辉吉林省吉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吴叶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普陀分局冯雪梅广东省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武煜江苏省无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徐迎庆浙江省宁波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程民安徽省淮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沈诗彬福建省泉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娄平山东省临沂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邓勇华河南省三门峡市食品药品监测评价中心王志湖南省岳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宋洪涛解放军南京军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附件3:表扬的报告单位名单北京医院天津市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院辽宁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吉林省前郭县医院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上海市同济医院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局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厚北医院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计划生育指导站附件4:表扬的报告人员名单王育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苏秀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徐萍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杨广文山西省肿瘤医院黄春玲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市人民医院马会芬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医院马杉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马满玲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季闽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缪丽燕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佳奕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居靖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陈崇泽福建省长乐市医院冯春雷江西省大余县人民医院张鉴山东省立医院杨秀霞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陈大奎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尹桃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周学琴广东省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农晓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朱刚直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路晓钦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臧云吉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杨继红贵州省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刘海燕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泽碧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任素娟陕西省人民医院姜芳宁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万齐华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淑兰新疆建设兵团医院谭子方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李罄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第一篇:夯基础强素质重实效-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有效山西省晋城市药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2013年度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工作会议的发言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下辖城区、泽州、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六县(市、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23万人。
现有涉药械单位3717家,其中,药械生产企业8家,药械经营企业628家,药械使用单位3081家。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以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打造幸福美丽晋城为目标,创新思路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强力推进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连续三年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药械监测数量和质量均呈上升态势,为维护公众健康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放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号脉会诊理清思路。
为了着眼长远,创新管理,实现突破,使我市的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更具针对性,我们把2012年确定为“全员学习调研年”,根据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结合晋城实际,分别以“晋城市药械不良反应监测网点运行情况”、“乡村卫生院诊所药械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及对策”、“如何提高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和新不良反应报告比例”为题深入全市各类涉药单位开展了认真调查研究并1 形成调查报告13份。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立足实际,调整思路,创新措施,提出了“夯实基础,延伸网络,强化培训,完善制度,务求实效”二十字工作方针,为进一步做好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二、注重学习开展培训,提升素质强化练兵。
打造一支负责任、业务精、高素质的药械不良反应监测队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为此,我们始终把监测人员培训工作作为中心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先后举办不同层次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有效提高了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
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会议发言材料发言稿尊敬的领导、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我是某某某,来自某某某药品监测中心。
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给予我这次机会,在此向大家汇报我所负责的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首先,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的生理反应或病理变化,包括药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以及药物的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威胁,也给医生和药品监管部门增加了工作负担。
因此,监测和评估药品不良反应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首先,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与各级医疗机构和药店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不良反应相关信息;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和药店从业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和报告能力;此外,我们还定期组织主题研讨会和专家评审会,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目前,我们已初步建立了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共收集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XXXX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XXX例,占总数的XX%。
这些报告涉及到的药品种类各样,主要包括抗生素、非甾体消炎药、镇痛药等常用药品。
根据我们的评估和分析,发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药物的不当使用,包括药物的选择不当、剂量不当以及用药时间不当等。
而对于一些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我们已经及时向相关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然而,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数据的收集和汇总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不同医疗机构和药店报告数据的统一和整合;此外,一些医务人员和药店从业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和报告意识还不够,我们需要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估和分析方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级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合作,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推动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发展。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发言材料(合集五篇)第一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发言材料心系安全严查隐患狠抓药械监测应急处置工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发言材料在2013年度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工作会议的发言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成立于2005年,现有员工20人,内设综合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科、药物滥用监测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科,在39个区县食品药品监管分局食品药品监管科加挂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科”。
2012年,中心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指导下,在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监测、服务公众”为指导思想,以预防为主、快速反应为工作原则,建立了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完善了应急管理制度,及时对多起药械安全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处置。
全年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0392例,报告数达到649/百万人口,其中新的或严重的比例较2011年增长了158.31%,达到了33.09%;收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2904例,较2011年增加了123.21%。
2012〕12号、渝食药监〔2012〕36号)。
同时由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国家中心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死亡病例追踪调查工作规范》转发至各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渝食药监药安[2010]12号)。
各区县分局结合当地实际,紧抓药械安全性监测工作,以制度化的方式主动落实应急处置工作,大部分分局或以地方政府的名义、或以与卫生局联合的方式下发了相应的工作制度。
如巴南区、璧山县、城口县分局分别以当地政府的方式发布了《重庆市巴南区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巴南府办发[2012]298号》、《璧山县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璧山府办发[2012]247号)、《城口县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城办法[2012]139号)。
合川区分局与卫生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合川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合川区卫生局还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纳入了辖区内医疗机构年终工作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会议发言材料发言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事们:大家好!我是XX药店的一名药剂师,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分享有关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情况和经验总结。
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和提高药品安全质量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我们全市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和科学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绩。
首先,我想谈一下我们在机构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
全市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分布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并且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网络。
我们在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不断提高他们的监测水平和工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保证了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我想提到的是我们在数据分析和报告发布方面的工作。
我们全市在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创新,引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更加高效和准确。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数据分析团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药品安全问题。
同时,我们还定期发布相关报告,向公众传递药品安全信息,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在宣传和教育方面的工作。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只有让公众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我们全市在宣传和教育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开展药品安全知识培训等,努力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事们: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数据质量不高、监测机构人员流动性大等。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提高数据管理水平,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推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会议发言材料发言稿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会议发言材料发言稿范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发言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发言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
你所见过的发言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会议发言材料发言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很荣幸我能代表xx县人民医院在本次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在此,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以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我院自20xx年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来,严格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扎实开展工作,使医院临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下面,就我院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中的做法,向大家作以汇报。
不当之处,恳请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医院概况我院始建于xxxx年,现占地面积xx 万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设置临床、医技、职能等xx个科室,开放床位xxx张,年门诊量近xx万人次,年出院xx万余人次。
现有在职职工xxx名,其中高级职称xx人,中级职称xxx人。
拥有美国ge双排螺旋ct机、美国ge数字胃肠机、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德国西门子小白杨、“中狮王”彩超机各x部、日本日立xxx毫安x光机、柯达xxx数字影像系统(cr)、小型c臂、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血气分析仪、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德国沃福胸腔镜、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中央监护、中心供氧、呼叫及远程会诊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xxx余台套,资产xxxx万元。
二、建章立制,规范工作程序药品不良反应是合格药品在正常使用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受制于医学科学发展的水平,即使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仍会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
这是伴随药品而存在的一种医学风险,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在以往的工作中,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在部分医、护、药剂甚至管理人员中,认识上存在“怕影响声誉、怕影响收入、怕惹出麻烦”的误区,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意识不浓、管理不力,给临床药品的安全使用带来隐患。
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会议发言材料发言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我是来自XX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XXX。
首先,我要感谢大家的光临和关心,同时也感谢本次会议的召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经验的平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药品的种类和使用量都有了大幅增长。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药品不良反应的问题也愈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为了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XX市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定期召开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会议,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交流和共享,推进我市的医疗事业进一步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XX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全市范围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收集、分析和研究了大量的不良反应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首先是药品质量。
在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中,质量控制不严、药品伪劣以及不合格危害药品市场秩序等现象屡见不鲜。
药品质量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了患者用药不安全。
其次是患者用药不规范。
有许多患者在购药和使用药物时,缺乏正确的用药知识和良好的用药行为习惯。
他们可能盲目用药、滥用药物、错服药物或者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
再次是医师用药指导不科学、不规范。
一些医生在用药方面缺乏临床经验或知识储备,可能会给患者开具不合理的处方或者没有充分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这种情况存在的时候,也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和推进解决药品不良反应的途径。
我们认为,解决药品不良反应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强药品监管,提高药品质量。
加强对药品生产和流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药品伪劣和不合格问题,保证患者所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要加强患者教育,提高用药规范。
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患者的药品知识水平和用药风险意识,引导患者在使用药物时科学规范用药。
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宣传材料第一篇: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宣传材料近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2006年8月3日卫生部连夜发出紧急通知,停用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
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
2、2006年6月1日,鉴于鱼腥草注射液、新鱼腥草素钠氯化钠注射液等7类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的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同时暂停受理和审批相关各类注册申请。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监测,鱼腥草注射液等7种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急、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导致病人死亡的事故发生。
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英文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国家为什么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建立报告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发现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以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对有关药品加强管理,避免同样药品、同样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更多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
3、药品不良反应已经发生了,再去报告有什么意义?及时报告已经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收集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各种方式发布信息,限制、停止有关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避免同样药品、同样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更多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甚至保护下一代的安全和健康。
4、医务人员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发现可疑不良反应,一般应该停用可疑药物,对不良反应给以适当治疗并按规定及时向本院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的部门报告,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探索药械研究评价新方法
建立“三位一体”主动监测工作模式
——北京中心在2013年度全国中心主任工作会上的发言
北京中心以深入贯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为契机,在国家局、国家中心和北京局的领导、帮助、关心下,以“具有首都水平、适应首都发展、服务首都人民”的药品监管理念,探索开展药械监测工作,全力打造以主动关注重点品种为抓手、以主动发现预警信号为导向、以主动挖掘监测信息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主动监测工作模式,推进监测工作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以重点监测研究为抓手,全面提高主动监测能力,为政府决策服务
通过深入开展重点监测工作,北京中心从管理层面探索出了以政府机构主导,以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其他机构为辅助力量的重点监测模式。
了解和掌握了重点监测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结果研判、人员和经费投入、时间投入、信息沟通机制等诸多细节问题,搭建了重点监测工作的体系框架,梳理了体系有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储备了人才队伍,全面提高了药械不良反应主动监测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重点监测夯实了基础。
北京在药品、医疗器械方面开展的重点监测工作多次在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
在药品重点监测方面,在全国率先系统性开展重点监测工作,先后开展葛根素注射剂、加替沙星注射剂、灯盏细辛注射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一系列重点监测,建立了较为完善、系统的重点监测操作模式。
2012年实施“以胺碘酮为例,探讨重点监测模式及严重不良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研究”,在此基础上,在北京市药物警戒站范
围内开展了碘海醇、莫西沙星、利奈唑胺等3种药品的重点监测工作,以及在全市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范围内开展了头孢曲松、辛伐他汀和莫西沙星、舒血宁等药品的重点监测工作。
在医疗器械重点监测方面,中心圆满完成了市科委立项课题——《骨科植入物重点监测模式研究》。
在该研究中,以接骨板和人工髋关节为例,采用文献调研、哨点监测、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现况监测、失效产品检测、数据回顾分析评价等方法进行研究,全面总结了国内外骨科植入物重点监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对接骨板和人工髋关节的安全性、生产使用环节等风险因素有了较为科学、全面的认识;建立了接骨板、人工髋关节重点监测技术指南;建立了骨科植入物重点监测模式,明确了重点监测方法及流程。
该课题是在医疗器械重点监测工作中首次集合监管部门、技术监测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共同开展的研究。
课题成果将为医疗器械重点监测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另外,北京中心还对第二类医疗器械控温毯和输液泵实施再评价工作,通过再评价推动企业对产品的改进,提升产品标准,提高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
并通过对具体品种实施再评价制定了《北京市医疗器械再评价工作程序》,将工作经验进行固化,明确相关各单位、部门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将在今后加强北京市第一、二类医疗器械上市后再评价工作管理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二、以主动发现预警信号为导向,提升首都应急处置能力
在构建应急重点模式方面,建立《北京市药物警戒信息平台》、《北京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监管信息系统》,建立信息预警模块,提高药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预警能力,实现预警信号“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在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应急体系,在有限时间内,利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针对怀疑药械,收集准确、全面、客观的病例资料,分析结果,评价其安全性,为采取迅速有效的行政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在建立临床应急响应机构方面,北京已经建立21家药物警戒站,汇集本市优秀医疗资源的基础上,将专科特色、远郊区县、基层医疗机构纳入警戒站,在规模、地域分布、监测能力上初步具备了应急体系内在要求。
2012年,药物警戒站采用应急模式,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使用人群范围内,对规定的药品深入开展靶向药品不良反应重点监测,具体实施应急重点监测工作。
在经过2009年-2011年的深入推进和2011-2013年的回头看,北京已经将本市全部56家三级医院纳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哨点监测体系,开展各项重点品种的监测工作。
通过应急重点监测,提高警戒站和哨点医院主动发现信号能力,加强医院内部严重不良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储备人才队伍,为全面提高整体应急处置能力提供良好的实践基础。
通过重点监测工作的实施,加强了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与药监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众多医疗机构参与的严重不良事件应急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三、以主动挖掘监测信息为依托,确保公众安全用药用械
1、开发信息分析平台:为了让数据更有说服力,北京对国家和北京地区全部519个品种建立计算机自动预警和监控,建立了“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数据库”,完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北京企业12万条数据的标准化,以数据说清问题,提升信息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为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为“吃北京药放心”的目标做出努力。
2、对158种基本药物化学开展风险研究:承接国家局安监司立项课题,对158种基本药物化学药品国外原研厂和国内生产企业说明书对比分析,建立了包括国内外说明书、文献、监测数据的信息化平台,先后完成24个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的全面风险评估和风险等级分类,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提供参考和依据。
3、实现重点监测成果转化:通过开展重点监测研究,对特定的
药品和医疗器械品种的安全性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加强临床安全用药用械培训和宣传,规范临床用药用械行为,直接服务于确保公众用药用械安全,最终惠及广大患者。
2012年发布硝苯地平等21个药物品种安全用药提示,发布软组织扩张器等6个医疗器械品种用械风险警示;2010年起,每季度发布《北京市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通报》;及时捕捉最新的国内外药械安全资讯,2012年在北京局网站“药品安全”栏目发布信息223条、发布“信息之窗”18期,编印发放信息刊物十余种、6500余册。
北京中心在药械研究评价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今后,我们也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不断探索,为药械监测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13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