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参考文本
- 格式:docx
- 大小:79.69 KB
- 文档页数:4
安全评价方法范文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前面已详细介绍,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目的不同,选取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有所不同。
有些在评价时可能从传统的管理和经验出发,总结提出安全检查表方法;有些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提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有些是根据生产特点和场所的情况,提出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往往可以反映其特点。
无论哪种安全评价方法,往往只适用于一定的场合和一定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安全评价中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均有一些综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美国杜邦公司采用的(“安全检查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事件树”)“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以及我国光气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危险指数评价—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等方法。
以下详细介绍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是—种最早的综合型的安全评价模式。
在这一综合的评价模式中,应用了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定量危险性评价、按事故信息评价和系统安全评价(故障树、故障树分析)等评价方法。
评价分为六个阶段,采取逐步深入,定性和定量结合,层层筛选的方式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采用措施修改设计消除危险,评价程序如下。
1)第一阶段资料准备首先要准备下述资料。
(1)建厂条件如地理环境、气象及周边关系图;(2)装置平面图;(3)构筑物平面、断面、立面图;(4)仪表室和配电室平面、断面、立面图;(5)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等物理化学性质及对人的影响;(6)反应过程;(7)制造工种概要;(8)流程图;(9)设备表;(10)配管、仪表系统图;(11)安全设备的种类及设置地点;(12)安全教育训练计划;(13)人员配置;(14)操作要点;(15)其他有关资料。
2)第二阶段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检查)主要对厂址选择、工艺流程布置、设备选择、建构物、原材料、中间体、产品、输送储存系统、消防设施等方面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
安全评价方法范文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前面已详细介绍,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目的不同,选取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有所不同。
有些在评价时可能从传统的管理和经验出发,总结提出安全检查表方法;有些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提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有些是根据生产特点和场所的情况,提出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往往可以反映其特点。
无论哪种安全评价方法,往往只适用于一定的场合和一定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安全评价中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均有一些综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美国杜邦公司采用的(“安全检查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事件树”)“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以及我国光气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危险指数评价—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等方法。
以下详细介绍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是—种最早的综合型的安全评价模式。
在这一综合的评价模式中,应用了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定量危险性评价、按事故信息评价和系统安全评价(故障树、故障树分析)等评价方法。
评价分为六个阶段,采取逐步深入,定性和定量结合,层层筛选的方式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采用措施修改设计消除危险,评价程序如下。
1)第一阶段资料准备首先要准备下述资料。
(1)建厂条件如地理环境、气象及周边关系图;(2)装置平面图;(3)构筑物平面、断面、立面图;(4)仪表室和配电室平面、断面、立面图;(5)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等物理化学性质及对人的影响;(6)反应过程;(7)制造工种概要;(8)流程图;(9)设备表;(10)配管、仪表系统图;(11)安全设备的种类及设置地点;(12)安全教育训练计划;(13)人员配置;(14)操作要点;(15)其他有关资料。
2)第二阶段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检查)主要对厂址选择、工艺流程布置、设备选择、建构物、原材料、中间体、产品、输送储存系统、消防设施等方面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
日本環境影響評價法(平成九年法律第八十一號)日本環境影響評價法(平成九年法律第八十一號)(1997年)目錄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第三條)第二章 製作計畫書前的手續第一節 關於第二種事業之判定(第四條)第二節 製作執行手冊等(第五條-第十條)第三節 實施環境影響評定等第三章 計畫書(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四章 評價書第一節 製作評價書等(第二十一條-第二十四條)第二節 製作補正評價書等(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第五章 修正對象事業的內容等(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第六章 評價書的公告及參觀後的手續(第三十一條-第三十八條)第七章 環境影響評定其他手續的特例等第一節 關於訂定都市計劃之對象事業等的特例(第三十九條-第四十六條)第二節 有關港灣計劃,環境影響評定其他的手續(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八章 各種細項(第四十九條-第六十一條)附項第一章 總則(目的)第一條 此法是對土地之變更、新設建築物等事業進行動作之事業者,對試作其事業之實施時,鑒於進行事前的環境影響評定,對於環境保全上極為重要,在對於環境影響評定使國家的責任義務更加明確的同時,對於唯恐有顯著規模較大的環境影響之事業,要訂定較適當且可順利進行環境影響評定的手續及其他事項。
因其手續所進行環境評定的結果為有關其事業環境保全的措施,決定關於其他事業的內容將其反映,取得其措施,確保關照有關其事業之環境保全,以現在及將來確保投資在國民的健康之文化生活為目的。
(定義)第二條 在此法所謂的「環境影響評定」,係對於因為事業[稱為為了特定目的進行一連串土地形狀的變更(包含與此合併進行疏通)同時建築物的新設以及擴改建。
以下相同。
]的實施而波及影響環境(包含相關事業實施後的土地或建築物進行預定之事業活動,包含有其他人的活動涉及相關事業為目的時,伴隨這些相互所產生的影響。
以下簡稱為「環境影響」。
),進行有關環境構成要素的每一個項目的調查、預測及評定之同時,在進行這些的過程中,檢討有關其事業的環境保全措施,講授這個措施時,對環境影響做綜合評價。
文件编号:RHD-QB-K3894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示范文本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976年,日本劳动省提出了“化工装置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安全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化工产品的制造和贮存。
在化工厂进行新建、扩建时,按下述六步骤进行:1.有关资料的整理和讨论。
为了进行事先评价,应将有关资料整理并加以讨论。
资料包括建厂条件、物质理化特性、工程系统图、各种设备、操作要领、人员配备、安全教育计划等。
2.定性评价。
对有关设计和运转的各个项目进行定性评价。
前者有29项,后者有34项。
3.定量评价。
把装置分成几个工序,再把工序中各单元的危险度定量,以其中最大的危险度作为本工序的危险度。
单元的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五个项目确定,其危险度分别按10点,5点,2点,0点计分,然后按点数之和分成三级。
4.安全措施。
根据工序评价出的危险度等级,在设备上和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设备方面的措施有11种安全装置和防灾装置,管理措施有人员安排、教育训练、维护检修等。
5.由事故案例进行再评价。
按照第四步讨论了安全措施之后,再参照同类装置以往的事故案例评价其安全性,必要的话,反过来再讨论安全措施。
属于第B、皿级危险度的装置,到此步便认为是评价完毕。
6.用事故树(FTA)进行再评价。
属于第1级危险度的情况,希望进一步用FTA再评价。
通过安全性的再评价,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后,再开始建设。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前面已详细介绍,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目的不同,选取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有所不同。
有些在评价时可能从传统的管理和经验出发,总结提出安全检查表方法;有些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提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有些是根据生产特点和场所的情况,提出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往往可以反映其特点。
无论哪种安全评价方法,往往只适用于一定的场合和一定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安全评价中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均有一些综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美国杜邦公司采用的(“安全检查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事件树”)“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以及我国光气三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危险指数评价—系统安全评价方法”等方法。
以下详细介绍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的“六阶段安全评价”是—种最早的综合型的安全评价模式。
在这一综合的评价模式中,应用了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定量危险性评价、按事故信息评价和系统安全评价(故障树、故障树分析)等评价方法。
评价分为六个阶段,采取逐步深入,定性和定量结合,层层筛选的方式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采用措施修改设计消除危险,评价程序如下。
1)第一阶段资料准备首先要准备下述资料。
(1)建厂条件如地理环境、气象及周边关系图;(2)装置平面图;(3)构筑物平面、断面、立面图;(4)仪表室和配电室平面、断面、立面图;(5)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等物理化学性质及对人的影响;(6)反应过程;(7)制造工程概要;(8)流程图;(9)设备表;(10)配管、仪表系统图;(11)安全设备的种类及设置地点;(12)安全教育训练计划;(13)人员配置;(14)操作要点;(15)其他有关资料。
2)第二阶段定性评价(安全检查表检查)主要对厂址选择、工艺流程布置、设备选择、建构物、原材料、中间体、产品、输送储存系统、消防设施等方面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
安全管理编号:LX-FS-A18821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976年,日本劳动省提出了“化工装置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安全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化工产品的制造和贮存。
在化工厂进行新建、扩建时,按下述六步骤进行:1.有关资料的整理和讨论。
为了进行事先评价,应将有关资料整理并加以讨论。
资料包括建厂条件、物质理化特性、工程系统图、各种设备、操作要领、人员配备、安全教育计划等。
2.定性评价。
对有关设计和运转的各个项目进行定性评价。
前者有29项,后者有34项。
3.定量评价。
把装置分成几个工序,再把工序中各单元的危险度定量,以其中最大的危险度作为本工序的危险度。
单元的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五个项目确定,其危险度分别按10点,5点,2点,0点计分,然后按点数之和分成三级。
73《生活用纸》2019·10期日本卫生用品安全体系建设—— 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编者按:本文根据日本尤妮佳株式会社宫泽清先生在2019年武汉生活用纸和卫生用品国际论坛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介绍了日本卫生用品化学物质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操作实例,并以尤妮佳为例,重点阐述了其卫生用品的管理体系,以供读者参考。
1 由化学物质引起的各种风险表1所示为由化学物质引起的风险,本文主要介绍产品内含有的化学物质给消费者带来的健康风险。
风险是化学物质和人接触(暴露)而产生的,风险的程度是由化学物质的有害性(危害)程度和化学物质暴露量(摄取量)决定的。
化学物质虽然存在,但存在本身并不一定是风险。
暴露是指显露出(或者是吸入、饮食、或者接触到的总称)。
2 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要利用科学方法预测评估因化学物质引起的对健康方面等影响,首先必须了解化学物质的操作处置情况,收集化学物质的信息。
第二在风险评估中,要评估其危害性及暴露量,然后进行风险的判定。
第三要进行风险的管理,以及根据需要开展风险交流。
图1 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1)把握化学物质的操作处理状况收集操作使用的化学物质相关信息,包括化学物质的种类、操作使用量、排放地点、排出量、有害性信息、法规信息等。
有害性信息:例如GHS :法规信息、日本的化学物质管理制度、中国的化学物质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旨在更好地把握操作处理的状况。
(2)风险评估① 方案设定首先进行方案设定,明确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条件,不同化学物质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产生多大的影响,把这些情况作为风险评估的前提条件。
Developing Safety Standards for Sanitary Products of Japan②有害性评估针对化学物质的有害性,确定其有害影响的种类和大小。
设定对人或生物没有显示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的量作为评估对象的数值(有害性评估值)。
a. 有什么不良影响?为了研究化学物质摄取的量,当对应摄取到多少量时会出现具体的症状,日本尤妮佳开展了不同的安全性试验。
文件编号:TP-AR-L3894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正式版)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976年,日本劳动省提出了“化工装置安全评价方法”。
日本劳动省安全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化工产品的制造和贮存。
在化工厂进行新建、扩建时,按下述六步骤进行:1.有关资料的整理和讨论。
为了进行事先评价,应将有关资料整理并加以讨论。
资料包括建厂条件、物质理化特性、工程系统图、各种设备、操作要领、人员配备、安全教育计划等。
2.定性评价。
对有关设计和运转的各个项目进行定性评价。
前者有29项,后者有34项。
3.定量评价。
把装置分成几个工序,再把工序中各单元的危险度定量,以其中最大的危险度作为本工序的危险度。
单元的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五个项目确定,其危险度分别按10点,5点,2点,0点计分,然后按点数之和分成三级。
4.安全措施。
根据工序评价出的危险度等级,在设备上和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设备方面的措施有11种安全装置和防灾装置,管理措施有人员安排、教育训练、维护检修等。
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评价法是借鉴日本劳动省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针对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而制定的安全评价方法。
其评价步骤是将评价对象划分评价单元后,根据“危险度评价取值表”对评价对象进行危险度评价,以找出危险度较大的装置或单元进行重点控制。
借鉴日本劳动省“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的定量评价表,结合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2000等有关标准、规程,编制了“危险度评价取值表”,见附表3-1。
规定单元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5个项目共同确定,其危险度分别按A=10分,B=5分,C=2分,D=0分赋值计分,由累计分值确定单元危险度,危险度分级见附表3-2。
附表3-1 危险度评价取值表
注:核算容积时应:①有触媒的反应,应去掉触媒层所占空间;
②气液混合反应,应按其反应的形态选择上述规定。
附表3-2 危险度分级表。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日本国内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日本境内从事生产、经营、使用等活动,涉及安全生产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
第三条安全评价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进行辨识、分析和评估,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活动。
第四条安全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安全评价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全面性原则:安全评价应当全面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不遗漏任何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三)针对性原则:安全评价应当根据具体的生产经营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四)实用性原则:安全评价应当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便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实施。
第二章安全评价的范围和内容第五条安全评价的范围包括:(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二)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原材料、产品等;(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培训等;(四)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设施、安全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等;(五)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环境、安全条件等。
第六条安全评价的内容包括:(一)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类;(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分析;(三)安全对策措施的制定和评估;(四)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
第三章安全评价的组织与实施第七条安全评价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或者具有安全评价能力的单位承担。
第八条安全评价机构或者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三)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四)具有专业技术人员;(五)具有必要的设备、仪器和工具。
第九条安全评价的实施程序:(一)委托方与受托方签订安全评价合同;(二)受托方组织专业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三)受托方根据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类;(四)受托方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五)受托方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六)受托方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提交委托方;(七)委托方对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如有异议,可以要求受托方进行修改。
危险度评价法的取值及应用举例1、评价方法简介危险度评价分级法借鉴日本劳动省“六个段法”的定量评价表,结合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9年修改版)、《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度分类》(HGJ43)等有关标准、规程,中石化编制了“危险度评价值”表,见表1。
规定单元危险度分别按A=10分;B=5分;C=2分;D=0分赋值计分,由累计分值确定单元危险度,见表2。
表 1 危险度评价取值表注:*1.见《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9年修改版)中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分类;*2.见《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J43)表1、表2、表3;*3.①有触煤的反应,应去掉触煤层所占空间;②气液混合的反应,应按其反应形态选择上述规定。
表2 危险度分级表2、应用示例某液化石油气贮罐系统产各单元根据液化石油气及其容量、温度、压力、操作按危险度法进行分析评价如下(见表3)表3 各单元危险度评价表3、危险度评价方法取值说明第一:物质分值物质分值是以《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度分类》为准,而不是以别的规范为准。
第二:容量问题容量应是指上述危险物质的容量,而不是其它物质的数量,对混合物而言,应是以最危险物质取分值,而容量应是在容器内的数量,而不是按比例计算出来的数量。
固体按其体积计。
第三、第四:温度、压力相对比较好取值,搞清工艺条件就行。
第五:操作这个是比较难取值,可根据反应的具体形态而定,没有通用的条款,根据评价人员的经验,结合工艺条件进行判断。
取值非常注重反应的放热问题,分为“临界放热、特别剧烈的放热、中等放热、轻微放热。
判断时一定要搞清反应的原理,要查操作规程及工艺指标。
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分析及评价方法-日本危险度评价法参
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976年,日本劳动省提出了“化工装置安全评价方
法”。
日本劳动省安全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化工产品的制造
和贮存。
在化工厂进行新建、扩建时,按下述六步骤进
行:
1.有关资料的整理和讨论。
为了进行事先评价,应将
有关资料整理并加以讨论。
资料包括建厂条件、物质理化
特性、工程系统图、各种设备、操作要领、人员配备、安
全教育计划等。
2.定性评价。
对有关设计和运转的各个项目进行定性
评价。
前者有29项,后者有34项。
3.定量评价。
把装置分成几个工序,再把工序中各单元的危险度定量,以其中最大的危险度作为本工序的危险度。
单元的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五个项目确定,其危险度分别按10点,5点,2点,0点计分,然后按点数之和分成三级。
4.安全措施。
根据工序评价出的危险度等级,在设备上和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设备方面的措施有11种安全装置和防灾装置,管理措施有人员安排、教育训练、维护检修等。
5.由事故案例进行再评价。
按照第四步讨论了安全措施之后,再参照同类装置以往的事故案例评价其安全性,必要的话,反过来再讨论安全措施。
属于第B、皿级危险度的装置,到此步便认为是评价完毕。
6.用事故树(FTA)进行再评价。
属于第1级危险度的情况,希望进一步用FTA再评价。
通过安全性的再评价,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后,再开始建设。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