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植物调查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561.17 KB
- 文档页数:5
麦秀林区兰科植物资源调查杨春霞龙主多杰*(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1)摘要为掌握麦秀林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对麦秀林区兰科植物进行资源调查。
结果表明:麦秀林区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2属14种,分别占青海省兰科植物的57.14%和41.18%;林区内兰科植物主要以全草、块根和块茎的方式入药。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麦秀林区兰科植物的种类、生境、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等基础资料,为麦秀林区兰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兰科植物;种类;生境;药用功效;麦秀林区中图分类号Q-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1-0119-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1.03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Investigation of Orchidaceae Plant Resources in Maixiu Forest AreaYANG Chunxia Longzhu Duojie*(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ng Qinghai810001)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ild Orchidaceae plant resources in Maixiu forest area, the resources of Orchidaceae plants in Maixiu forest area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12genera and14species of wild Orchidaceae plants in Maixiu forest area,accounting for57.14%and41.18%of Orchidaceae plants in Qinghai Province,respectively.Orchidaceae plants in Maixiu forest area were mainly used for medicine in the form of whole grass,root tuber and tuber.Through investigation,the basic data of species,habitat,medicinal parts and medicinal efficacy of Orchidaceae plants in Maixiu forest area were preliminarily mastered,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rchidaceae plant resources in Maixiu forest area.Keywords Orchidaceae plant;species;habitat;medicinal efficacy;Maixiu forest area兰科植物是青藏高原种子植物中的大科之一,《中国植物志》分省名录共收录青海省兰科植物17属29种。
地坛公园植物调查记录表摘要:1.引言2.地坛公园植物种类概述3.调查方法与过程4.植物种类及数量统计5.植物群落特点分析6.结论正文:【引言】地坛公园位于我国北京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公园。
公园内植物资源丰富,为游客提供了优美的景观同时,也为动植物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坛公园的植物资源,我们进行了一次植物调查,并整理成了这份记录表。
【地坛公园植物种类概述】地坛公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涵盖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多种类型。
根据调查记录,共发现植物种类200 余种,其中包括不少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调查方法与过程】本次调查采用样方调查法,将地坛公园划分为若干个样方,对每个样方内的植物进行详细记录,最后汇总统计。
调查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植物图鉴和专业设备,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植物种类及数量统计】调查发现,地坛公园内的植物种类以乔木为主,占总植物种类的50% 以上。
其中,最常见的乔木种类有银杏、白玉兰、紫玉兰等;灌木类植物主要有玫瑰、康乃馨、荆棘等;草本植物则以蒲公英、苜蓿、野菊花等为主。
此外,还发现了少量的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植物群落特点分析】地坛公园的植物群落具有以下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性较高;2.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多种类型相互搭配,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3.部分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如银杏、白玉兰等。
【结论】通过对地坛公园的植物调查,我们了解到公园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
希望本次调查能为公园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为今后的植物研究奠定基础。
观赏树木和木本花卉观测记载表中文名称玫瑰 图 片中文别名刺玫花、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 拉丁文名称Rosa rugosa 科蔷薇科 属蔷薇属 株 高0.5m 冠 幅0.4m 干(枝) 颜色灰褐色 形态 茎丛生,有茎刺 习性玫瑰性喜阳光,较耐寒,耐旱,喜通风凉爽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度。
其它枝杆多刺 叶 叶序奇数羽状复叶 叶形椭圆形,有边刺,表面多皱纹,托叶大部和叶柄合生 其它小叶5-9片 花(果) 花序单生数朵聚生 花(果)形苞片卵形,边缘有腺毛,扁球形 花(果)色 红色 花(果)大小 4cm 花期/果成熟期 夏季4~8月开花,果期8-9月花(果)气味 芳香主要用途玫瑰确实很香,它是世界上著名的香精原料,人们多用它熏茶、制酒和配制各种甜食品,其价值常比黄金还高。
玫瑰入药,其花荫干,有行气、活血、收敛作用,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是提取天然维生素C的原料。
繁殖方法繁殖方法繁殖方法有种子实生、嫁接、高压、母株分株跟插枝,一般以插枝最为便利栽培方式插枝因在秋末冬初进行,选择健壮饱满有3至4芽点的枝条(5~7CM),只留3~4片叶子,将枝条斜插进疏松湿润的介质中,保持18~25℃,湿度80~90%左右,有光线但不直射,约一个月后可生根。
其它玫瑰象征爱情和真挚纯洁的爱,人们多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是情人间首选花卉。
观赏树木和木本花卉观测记载表中文名称 枇杷图 片 中文别名中文古名芦橘,又名金丸、芦枝 拉丁文名称Eriobotrya japonica 科蔷薇科 属枇杷属 株 高3m 冠 幅1.5m 干(枝) 颜色棕褐色 形态树干颇短,小枝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 习性枇杷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喜温暖湿润而阳光充足的气候和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其它叶叶序叶形叶片革质,披针形、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的狭成叶柄,边缘有琉锯齿,表面皱,背面及叶柄密生锈色绒毛。
其它花 花序 圆锥花序花多而紧密;花序梗密生锈色绒毛 花(果)形 梨果近球形或长圆形;花柄、尊筒密生锈色绒毛(果) 花(果)色花白色;果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后脱落花(果)大小花直径1.5cm,果长4cm花期/果成熟期花期10一12月,果期第二年5—6月花(果)气味花芳香主要用途1. 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相当的作用 2. 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3. 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预防四时感冒繁殖方法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嫁接栽培方式播种可于6月采种后立即进行。
县名称: 县代码:代表区域编号(3位)地名(代表区域所包含乡镇的名称)小地名(非行政区划名)面积(km2)调查时间(年、月)代表区域名称: 代表区域编号:样带编号(3位)地名(样带内所有村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小地名(非行政区划名)长度(m)调查时间(年、月)表2.3 普遍调查药用植物资源信息记录表样地编号:基源信息种中文名称种拉丁名称科中文名称科拉丁名植物个体照片名称药材信息药材名称药材别名入药部位入药部位照片名称标本实物标本凭证编号标本凭证照片号标本实物类型a)腊叶标本b)药材样品c)种质资源a) 腊叶标本b) 药材样品c)种质资源a)腊叶标本b)药材样品c) 种质资源a)腊叶标本b)药材样品c)种质资源a)腊叶标本b)药材样品c)种质资源特征描述位置信息样方号(样方内)GPS点号(样方外)备注注:此表适用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普遍调查,主要用于统计非重点调查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信息。
表2.4 中药资源普查样地及样方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信息记录表样地信息基本信息代表区域名称代表区域编号样带名称样带编号样地名称小地名样地编号调查时间调查人员姓名照片编号每个样地内5套样方的信息基本信息顺序号第1套第2套第3套第4套第5套调查时间植被类型a)雨林(季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阔叶针叶混交林d)针叶林e)高山灌丛f)高山草甸g)山地冻原h)草原i)荒漠j)沼泽植被k)水生植被a)雨林(季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阔叶针叶混交林d)针叶林e)高山灌丛f)高山草甸g)山地冻原h)草原i)荒漠j)沼泽植被k)水生植被a)雨林(季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阔叶针叶混交林d)针叶林e)高山灌丛f)高山草甸g)山地冻原h)草原i)荒漠j)沼泽植被k)水生植被a)雨林(季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阔叶针叶混交林d)针叶林e)高山灌丛f)高山草甸g)山地冻原h)草原i)荒漠j)沼泽植被k)水生植被a)雨林(季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阔叶针叶混交林d)针叶林e)高山灌丛f)高山草甸g)山地冻原h)草原i)荒漠j)沼泽植被k)水生植被土地利用类型a)林地b)草地c)耕地d)园地e)水域a)林地b)草地c)耕地d)园地e)水域a)林地b)草地c)耕地d)园地e)水域a)林地b)草地c)耕地d)园地e)水域a)林地b)草地c)耕地d)园地e)水域地形地势GPS点号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a)东b)南c)西d)北e)东南f)东北g)西南h)西北a)东b)南c)西d)北e)东南f)东北g)西南h)西北a)东b)南c)西d)北e)东南f)东北g)西南h)西北a)东b)南c)西d)北e)东南f)东北g)西南h)西北a)东b)南c)西d)北e)东南f)东北g)西南h)西北坡位a)上b)中c)下a)上b)中c)下a)上b)中c)下a)上b)中C)下a)上b)中c)下群落照片编号样方1(乔木)样方2(灌木)样方3(草本)样方4(草本)样方5(草本)样方6(草本)表2.5 样方内药用植物(原植物数量)信息记录表代表区域编号:样带编号:样地顺序号:样方编号:第套序号种的中文名称植物株数植物照片名称标本顺序号标本照片名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2930表2.6 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单株)的药材重量记录表代表区域编号:样带编号:样地顺序号:药材药材名入药部位基源植物种中文名植物个体 1 2 3 4 5入药部位照片名称样方编号(可以不填)生物量(乔木)入药部位鲜重入药部位干重生物量(灌木)入药部位鲜重入药部位干重生物量(草本)入药部位鲜重入药部位干重药材标本药材编号特征描述药材照片备注附表3-1 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走访调查表表格编号:县名:县代码:访问单位:访问对象:职业:联系方式:调查人:调查时间:药材信息药材名植物中文名商品名拉丁学名别名药用部位种源类型栽培历史收购价格分布范围和产量序号乡镇(村)名(或农户)亩产量(kg/亩)栽培面积(亩)总产量(kg)注:(1)每张表记录1个县,1个品种的信息。
野外调查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一、背景介绍本次野外调查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该区域位于(具体位置),包含多种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是一个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该区域的生物种类、数量、分布、自然环境状况和植被覆盖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该区域的自然资源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1. 调查时间:本次野外调查共历时一个月,时间跨度包括(具体时间段)。
2. 调查人员:共有(人数)名专业人员参与本次野外调查,包括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环境保护专家等,具备丰富的野外调查经验和专业知识。
3. 调查内容:(1)生物多样性调查:通过样方法、线路调查等方式,对该区域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进行全面调查,并记录在调查表中。
(2)环境因素调查:对该区域的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环境因素进行采样和分析,获取相关数据。
(3)植被覆盖调查:利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区域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
4. 调查过程:调查人员按照事先制定的调查计划和路线,深入该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工作,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并严格按照法规保护野生动植物。
三、调查结果1. 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共发现(具体数量)种动物和(具体数量)种植物,其中包括(举例说明)等珍稀物种。
2. 环境因素调查结果:该区域的平均气温为(具体数值),土壤PH值为(具体数值),水质优良率为(具体百分比),符合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
3. 植被覆盖调查结果:植被覆盖率为(具体百分比),主要植被类型包括(具体种类),植被结构合理,植被保护较好。
4. 调查发现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具体问题),如(举例说明),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管理。
四、调查结论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条件良好,是值得重视和保护的自然生态环境。
2. 在保护和管理方面,需要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善和加强,加强保护措施,确保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记录表县名代表区域调查样地调查时间填表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2013年4月北京表1.1中药资源普查样地信息记录表顺序号;3)行政区划名填写镇(乡、街道)名,小地名填写村(屯,林场)名;4)调查时间应与添加的图片所包含的拍摄时间相同;5)生境照片应能反应出样地整体生境特点;6)每个样方套的经度、纬度和海拔信息必须填写;7)每个样地的10*10m的样方照片作为样方套植物群落照片,必须拍摄;8)若灌木和草本样方内无重点调查药用植物,可不用拍照。
7)如果样地土地利用类型变更为非植被,如建筑用地等,则不需要进行样方调查,但需要照片说明。
8)新增的样地,需要记录样地中心点位的经纬度。
表1.2中药资源普查药用植物信息记录表代表区域编号:需要分别填写;3)药用植物如果在样方套内,仅需要填写样方套编号,如药用植物在样方套外,需要填写经纬度和海拔信息。
5)植物生活型包括4种一级类群类,14种二级类群: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竹类、藤本植物、附生木本植物、寄生植物)、半木本植物(半灌木和小半灌木)、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寄生草本、腐生草本、水生草本)、叶状体植物(苔藓及地衣、藻菌植物)。
-3-药用植物数量记录表代表区域编号:样地顺序号:药材的才能进行数量统计,三年内如不能产生药材的植株可不予统计,一年生药用植物需要全部进行统计;3)某药用植物如在样方内数量众多,无法采用常规计数方法时可先对一个较小区域进行统计后按比例进行推算。
4)一种药用植物,需保证6个小样方内的株数不能全为空。
药用植物重量记录表说明:1)进行药材干(鲜)重测量的药用部位应尽量完整,并去除非药用部位和泥沙等杂质;如同一种药用植物有不同的入药部位作为药材使用,进行药材干(鲜)重测量时应进行区分。
2)一年生药用植物的药材干(鲜)重测量应在当年该植物的药材采收期开展;多年生药用植物应选取植株相对成熟,符合临床使用的个体进行测量或满足采收要求,一般避免使用幼苗,嫩苗或即将枯萎的植株代替成熟植株使用。
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野外调查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下面简要介绍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方便学生查询和参考。
一、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海拔表、地质罗盘、GPS、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皮尺、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供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方格绘图纸、制备土壤剖面用的简易用品等。
二、调查记录表格的准备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总表该总表主要在于对记录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见表2-1。
表2-1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总表群落名称野外编号记录者日期室内编号样地面积地点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群落高度群落的总盖度主要层优势种群落外貌特点小地形及样地周围环境分层及各层的特点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突出的生态现象地被物情况此群落还分布于何处人为影响方式和程度群落动态2.其他野外记录表格根据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的不同,通常采取不同的野外调查方法。
其他野外调查的记录表格在取样方法中分别论述。
三、环境调查在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过程中,必需对所要调查的植物或植物群落的周围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和详细记录。
目的是为了考察、研究环境与植物或植物群落的关系。
一般来说,应该对径度、纬度、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土壤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质厚度、环境状况、人为干扰、群落类型等做较为详细地调查和记录。
● 径度和纬度的测定应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测定径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 海拔的测定应用海拔仪可对所在地的海拔进行测定。
但应注意的是:在使用海拔仪以前,必须在已知的海拔地点校正海拔仪的准确测高,然后才能使用海拔仪。
由于海拔仪的工作受气压影响很大,所以晴天和阴天所测海拔略有差异,应给予必要的校正。
海拔仪中外圈的数字(0~999)表示海拔高度0~999m,而900数字下方的椭圆形中的数字表示km。
四川农业大学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一题目: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院(系):旅游学院专业:应化班级: 1姓名:4组学号:成绩:完成日期:2011年10月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调查时间:2011年9月调查地点:四川农业大学校园及其周边地区(都江堰)调查人员:周翔,郑冬梅,唐伟、田胜目的意义:通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掌握群落多样性调查方法。
通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掌握群落内多样性和群落间多样性分析方法。
调查内容:调查的植物包括青杠、银杏、香樟、紫荆、七叶树、红叶李、构树、玉兰、荷花玉兰、紫薇、木槿、乌蔹莓、狗尾草、鸡矢藤、刺儿菜、茜草、刺槐、山枣、葎草、蒿草、灰绿藜、苦苣菜、曼陀罗、牵牛花、头状蓼、一年蓬等校园内及周边植物。
调查过程与方法1.调查设计注:(1)种名:发表或权威书籍上的中文名;(2)俗名:地方名;(3)拉丁学名:国际统一拼写标准;(4)特有性:中国特有N,省级特有P;(5)用途:材用、观赏、药用等;(6)利用情况:大量、少量、偶尔等;(7)分布:县级行政地名;(8)凭证:文献资料记载、标本记载、实地调查等。
2.任务分配小组共4名成员。
其中,记录员:1名;照片采集:1人;标本采集:1人;样方划分及其状况测量:1人。
3.取样本次调查前经过实地考察比较,分别选择在林岩山、校门外正北约一公里处、校园内荒地三处地区共计取三个样方。
其中,半山中的4个样方近期没有认为修整,而校外的样方这是位于野外,三个样方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较好的原生态。
其中包含乔木群落、灌木群落以及草本群落,便于不同群落间的对比分析;植物种类丰富,群落层次区分均较明显,便于群落内部的比较爱和分析。
三次取样均以植物种类分布情况,采用面积扩大的方法适当划分取样,并尽量增加样方的多样性。
4、文献检索根据在样方地采集的照片以及标本,回到学校内,通过图书馆的文献以及网络资源等方式,查询各个植物的科、种、属以及辨别特征等信息。
做好详细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草本群落调查与分析二、实验目的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也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状况。
同时掌握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群落分析方法。
三、采集方法1、仪器和材料样方框(50cm×50cm),皮尺,卷尺2、测定方法(1)样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于2011年3月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网络学院门口的草坪上选好样地,在样地中每隔2m 设置1个50cm×50cm的样方,共计19个样方。
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植物名、株数、盖度、高度及物候相等。
(2)数据分析:本次实验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指数计算和群落划分的依据,而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选用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和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H 。
四、实验材料皮尺、卷尺、25cm*25cm的铝合金取样框。
五、实验步骤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旁的草地上,采取东西走向每3米取一样方,每组取3个样方,且实验小组间距离为两米。
样方取好后即可统计草本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各自的盖度,频度等数据。
六、实验结果1、草本植物群落样方测定记录(1)物种组成根据调查统计,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旁草坪共有草本植物15科24种。
其中,主要优势科是禾本科。
呈现出整体科数多,但种类稀少、单种科较多的分布特点。
表1 华师网络学院旁草坪草本植物的种类构成统计(取样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旁草坪记录时间:2012-5-10)科种科种禾本科8 车前草科 1菊科 2 大戟目 1伞形科 2 蝶形花 1炸酱草科 2 豆科 1秋海棠科 1 爵床科 1苋科 1 鳞毛蕨科 1玄参科 1 蔷薇科 1荨麻科 1(2)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重要值相对多度。
地坛公园植物调查记录表摘要:一、地坛公园植物调查背景及意义1.地坛公园简介2.植物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二、调查过程及方法1.调查时间与地点2.调查方法与步骤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植物种类及分布2.植物群落结构3.植物多样性分析四、地坛公园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建议1.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保护与管理措施五、结论正文:一、地坛公园植物调查背景及意义地坛公园位于我国某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皇家园林。
为了了解地坛公园的植物资源现状,我们对其进行了植物调查。
此次调查旨在评估地坛公园的植物多样性,为公园的植物资源保护和园林景观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1.调查时间与地点本次调查于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地坛公园进行。
调查范围涵盖了公园内的所有植物生境,如林地、草地、水域等。
2.调查方法与步骤本次调查采用样方调查法,按照预先设计的路线和样方进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每种植物的名称、数量、分布等信息,并对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植物种类及分布调查共记录植物种类x种,其中乔木类植物y种,灌木类植物z种,草本植物w种。
植物种类丰富,分布较为均匀。
2.植物群落结构根据调查结果,地坛公园植物群落结构以乔木为主,灌木和草本植物为辅。
乔木植物中,以某树种最为常见,灌木植物以某树种为主,草本植物则以某植物最为丰富。
3.植物多样性分析地坛公园植物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丰富,分布均匀。
这有利于维持公园生态平衡,为游客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四、地坛公园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建议1.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植物资源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公园生态平衡、提升游览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保护与管理措施(1)加强植物资源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进行调查,为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针对珍稀濒危植物,加大保护力度,如设置保护区、加强监管等。
(3)优化植物配置,提高园林景观效果,如增加季节性花卉、营造特色植物景观等。
植物群落调查及分析实验必备(乔木组)样地选择的方法:选择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
(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
(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外貌调查群落外貌集中体现在生活型的组成上。
调查时需确定每种植物的生活类别,统计每一类生活型中的植物种类数目,按下列公式求出百分率: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群落中某一生活型植物的种数/群落中全部植物种数*100%植物群落特征分析乔木层的优势主要利用重要值来判定: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重要值最大的植物种类为乔木层的优势种,因而也是本群落的建群种。
若调查数目过少无法计算重要值和总优势度,可用目测多度和盖度结合起来的方法,把植物优势程度分成以下等级:5.个体数任意,盖度大于75%;4.个体数任意,盖度50~75%;3.个体数任意,盖度25~75%;2.个体数很多,或个体不多而盖度5~25%;1.个体数虽多而盖度小于5%,或个体数少而盖度5%;+。
个体数少,盖度也非常小;R.个体数极少,盖度极小。
样地数目样地数目多少取决于群落结构复杂程度。
根据统计检验理论,多于30个样地的数值,才比较可靠。
为了节省人力与时间,考察时每类群落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3~5个样地;所有样地应依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免混乱。
乔木调查对样地中凡是胸径等于或大于5cm的树木都用油漆编号,进行每木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确定树种,树种起源类型、测量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杆型特征、物候、生活力等。
最后以记录坐标位置和画投影图的方式确定每株样木在样地中的位置,调查的标准格式见附表“植被样地野外调查表及乔木层树种野外每木调查记录表”。
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
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伟乔木类:香樟等;小乔木类:如金叶木、彩叶木、龙舌兰类等;中乔木类:圆柏、樱花、木瓜等;大乔木类:法桐、栾树,五角枫,柳树,国槐,千头椿,合欢,大叶女贞,玉兰,青桐,柿子树等;樟树:樟科植物樟树,常绿高大乔木,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
地坛公园植物调查记录表【实用版】目录1.介绍地坛公园2.植物调查的背景和目的3.植物调查的方法和过程4.调查结果及分析5.植物多样性对公园的意义6.结论和建议正文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皇家祭祀园林。
公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憩、游览的好去处。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地坛公园的植物多样性也逐渐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园内的植物资源,我们进行了一次植物调查。
此次调查的背景和目的是为了掌握地坛公园内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以便为公园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采用样方调查法,以公园内不同区域的植物为对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过程中,我们记录了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等信息,并拍摄了植物的照片,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鉴定。
经过调查,我们共记录了地坛公园内的植物种类达到 150 余种,其中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多种类型。
植物资源丰富,分布较为均匀。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珍稀植物,如银杏、紫薇等。
这些植物为公园增添了观赏价值,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植物文化的机会。
植物多样性对地坛公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植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丰富的植物资源可以提高公园的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平衡。
其次,植物多样性为公园内的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
植物和动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
最后,植物多样性还有助于提高公园的美观程度,吸引游客参观。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建议地坛公园在今后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中,应注重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
一方面,加强对珍稀植物的保护,防止植物资源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高游客的生态环保意识。
同时,公园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植物资源的健康生长。
总之,地坛公园的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生态、观赏和文化价值。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公园的植物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
野外植物调查记录表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森林样地基本信息表
地点:省市(州)县(区)乡(镇)村植被类型:
样地名称:
样地编码:
样地面积: m× m
经纬度:E N 海拔:
m
坡向坡度:坡位:
地类:
群落高度:郁闭度:
演替阶段或林龄:水分状况:
地貌地形:成土母岩:
土壤类型:土壤侵蚀状况:
土壤剖面特征:
土壤pH: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土壤全磷:
动物活动:影响强度:
人类活动:影响强度:
野外植物调查--乔木层记录表
样地名称:样地编码:样方号:调查人员:调查日期:
第页,共页
野外植物调查--灌木层记录表
样地名称:样地编码:样方号:层盖度:调查人员:日期:
第页,共页
野外植物调查--草本层记录表
样地名称:样地编码:样方号:层盖度:调查人员:日期:
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