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七版 下册第十八章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50
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是根据当前教学改革形势,在第六版的基础上作了精选、改写、调整、补充而修订编写的。
全书分上、下两册出版。
上册是电工技术部分;下册是电子技术部分。
各章均附有习题。
另编有配套立体化教材(见第七版序言)。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上述两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本书(第七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张保郁教授审阅。
本书第三版于1987年获全国优秀教材奖,第四版于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五版于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第六版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于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此外还被评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
电工学(吉培荣著):内容简介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电路模型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欧姆定律1.5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电源有载工作1.5.2电源开路1.5.3电源短路1.6基尔霍夫定律1.6.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6.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习题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1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2.1.1电阻的串联2.1.2电阻的并联2.2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3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3.1电压源模型2.3.2电流源模型2.3.3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2.4支路电流法2.5结点电压法2.6叠加定理2.7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2.7.1戴维宁定理2.7.2诺顿定理2.8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2.9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习题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第5章三相电路第6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第7章交流电动机第8章直流电动机第9章控制电机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第11章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第12章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第13章电工测量附录部分习题答案中英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第14章半导体器件14.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4.1.1本征半导体14.1.2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14.2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14.3二极管14.3.1基本结构14.3.2伏安特性14.3.3主要参数14.4稳压二极管14.5双极型晶体管14.5.1基本结构14.5.2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14.5.3特性曲线14.5.4主要参数14.6光电器件14.6.1发光二极管14.6.2光电二极管14.6.3光电晶体管习题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15.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15.2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15.2.1用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确定静态值 15.2.2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15.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5.3.1微变等效电路法15.3.2图解法15.4静态工作点的稳定15.5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5.6射极输出器15.6.1静态分析15.6.2动态分析15.7差分放大电路15.7.1静态分析15.7.2动态分析15.7.3共模抑制比15.8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5.8.1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15.8.2互补对称放大电路15.8.3集成功率放大电路15.9场效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15.9.1绝缘栅场效晶体管15.9.2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习题第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6.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16.1.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16.1.2电路的简单说明16.1.3主要参数16.1.4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16.2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16.2.1比例运算16.2.2加法运算16.2.3减法运算16.2.4积分运算16.2.5微分运算16.3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16.3.1有源滤波器16.3.2采样保持电路16.3.3电压比较器16.4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 16.4.1矩形波发生器16.4.2三角波发生器……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第19章电力电子技术第20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第2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第22章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第23章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附录部分习题答案中英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电工学(吉培荣著):图书目录点击此处下载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
电工学第七版下试题及答案[题一]题目: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电工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电工学的理论和应用都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为了帮助学习电工学的同学更好地掌握知识,本文提供了电工学第七版下的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电磁场与电磁波]1. 简述电磁场的概念及其分类。
答案:电磁场是由电荷、电流产生的物理场。
根据场的性质,可将电磁场分为静止场和时间变化场。
2. 电磁波的概念及特性有哪些?答案: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以空间平移和时间变化的形式传播的物理现象。
其特性包括具有振荡性、传播速度为光速、能量传播而无物质传播等。
3. 描述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特性。
答案: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并且电场、磁场和传播方向两两垂直。
[第二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 简述电力系统的组成。
答案:电力系统主要由电源、输电线路、变电所和用户组成。
其中,电源负责发电,输电线路负责电能的输送,变电所进行电压和频率的转换,用户则是电力系统的用电对象。
2. 什么是配电系统?答案:配电系统是将输电系统的电能进行分配和供应给各个用户的系统。
其主要包括配电变压器、配电网和用户终端。
3.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对系统运行有何影响?答案: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可能导致电流过大,造成输电线路的过载而引起短路事故。
同时,故障还可能引起电压的异常,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第三章:电力系统的短路和过电压]1. 什么是电力系统的短路?答案:电力系统的短路是指电路中发生了相互之间电势差为零的异常连接,造成电流异常增大的现象。
2. 如何计算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答案:计算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需要考虑各个元件的电阻、电抗和互阻等参数。
通常可以使用短路电流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3. 过电压是如何形成的?答案:过电压是因为电力系统中出现了电压升高的异常现象。
常见的过电压形成原因包括感应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等。
[第四章:电力系统的保护与自动化]1. 什么是电力系统的保护与自动化?答案:电力系统的保护与自动化是指通过各种保护设备和自动化系统来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防止故障扩大以及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工学第七版下册课件中国矿业大学电工学第七版下册课件中国矿业大学篇一:中国矿业大学电工试卷7答案中国矿业大学2011~2012学年第1 学期《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C》试卷(A)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班级序号一、非客观题:( 本大题10分)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下图电路中电阻R上的电流I 。
Ra(1)求开路电压Uo (4分图1分)Ra1Uo?1010?4??6??2V6?46?4(2)求等效内阻3分R1aR0?6?46?4??4.8?6?46?4(3) 3分(等效电路图1分)II?U0??0.204ARo?R二、非客观题:( 本大题10分)在下图中,I=10mA,R1=4kΩ,R2=3kΩ,R3=6kΩ,C=2μF。
t <0时开关处于接通状态。
在开关S断开前电路已经处于稳态,求在开关断开后的uc和i1,并画出uc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 c(1)uc(0?)?uc(0?)?0V1分2uc(?)?IR3?60V1分??RC?(R1?R3)C?0.02s 2分uc(t)?uc(?)??uc(0?)?uc(?)?ei1(t)?C(2)?t??60?60e?50tV 2分??duc(t)?6e?50tmA2分dtuc2分三、非客观题:( 本大题12分)已知:u?2202sin314t,i1?112sin(314t?90?),i2?22sin(314t?45?),(1)求总电流i及电路参数R、L、C;(2)画出各电压电流(?,I?,I?,I?)的相量图。
U12. .I2RjXL(1)?1?11?90?AI?2?112?-45?AI2分??I?1?I?2?11?0?A 2分Ii?112sin314tA1分R?jXL?220?0??10?j10112??45?3R?10?XL?10?Xc?(2)1分L?10?31.8mH2分3141C??159?F20?314220?20?112分?1I2I2分四、非客观题(本大题8分)对称三相负载接成三角形,已知电源电压Ul=220V,每相负载R=15Ω,XL=16.1Ω,求:(1)电流表读数及电路总的有功功率P;(2)如果S1断开(S2闭合),求此时电路总的有功功率P ’;(3)如果S2断开(S1闭合),求此时电路总的有功功率P''。
九年级第十八章知识点第十八章知识点在九年级的学习中,第十八章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本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电路和电流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组成的。
在电路中,电流是电子在导线中流动的现象。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电流表进行测量。
二、电压和电阻电压是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力,通常用伏特(V)表示。
电阻则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的阻碍程度,用欧姆(Ω)表示。
欧姆定律指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即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三、串联和并联电路在电路中,电器可以是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串联电路意味着电流顺序通过每个电器,而并联电路意味着电流平行通过每个电器。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会分担到每个电器上,而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在每个电器上是相同的。
四、电功率和电能电功率是电流通过电器时所做的功率,单位是瓦特(W)。
电能是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单位是瓦时(Wh)。
电功率和电能之间的关系是功率乘以时间。
五、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的大小和磁场变化速率成正比。
六、电磁波和光学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形成的波动。
电磁波可以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其中光学是研究光传播和光现象的学科,涉及光的反射、折射、干涉等现象。
以上是九年级第十八章的知识点概述。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路和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方法。
同时,了解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特性对我们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技术应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对电学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将来探索电子技术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直流稳压电源第18章18.118.2 滤波器18.3 直流稳压电源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本章要求:1. 理解单相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参数的计算;2. 了解稳压管稳压电路和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3. 了解集成稳压电路的性能及应用。
2020/8/5浙江海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信系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功能:把交流电压变成稳定的大小合适的直流电压u 4u ou 3u 2u 1交流电源负载变压整流滤波稳压18.1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作用:将交流电压转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整流原理: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常见的整流电路:半波、全波、桥式和倍压整流;单相和三相整流等。
分析时可把二极管当作理想元件处理: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2020/8/5浙江海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信系tωu DO18.1.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2. 工作原理u 正半周,V a >V b ,二极管D 导通;3. 工作波形u 负半周,V a < V b ,二极管D 截止。
1. 电路结构–++–aTr D u o u bR Li o uωtOu oOt ωU 2U2U2-4. 参数计算(1) 整流电压平均值U o(2) 整流电流平均值I o LL R UR U I 45.0o o ==(3) 流过每管电流平均值I D oD I I =(4) 每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U DRM UU 2DRM =(5) 变压器副边电流有效值Io πο57.1 d ) sin (π212m I t t I I ==⎰ωω) d( sin 2π21ποt t U ωω⎰=U 0.45=o U5. 整流二极管的选择平均电流I D 与最高反向电压U DRM 是选择整流二极管的主要依据。
选管时应满足:I OM >I D ,U RWM >U DRM18.1.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2. 工作原理u 正半周,V a >V b ,二极管D 1、D 3导通,D 2、D 4截止。
物理人教版十八章总结归纳本文将对物理人教版第十八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第十八章主要涉及电磁感应和电磁波两个部分。
一、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的现象。
主要包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三个方面。
1.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是由法拉第提出的,它指出当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其数学表达式为:ε = -dΦ/dt其中,ε 表示感应电动势,Φ 表示磁通量,t 表示时间,d/dt 表示对时间的导数。
2. 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是指在闭合电路中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
当导体一端进入磁场时,由于磁通量的变化,导体内部会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的速度、磁场的强度以及导体的长度等因素有关。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感应电路中电流方向的规律。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相反;当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一致。
二、电磁波电磁波是指由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主要包括电磁波谱、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和衍射等内容。
1. 电磁波谱电磁波谱是指将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按照波长的大小进行分类的图谱。
根据电磁波谱,电磁波可以分为多个不同波长的部分,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2.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是指光具有波动性质的特点。
根据光的波动性,可以解释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现象。
光的波长与光的颜色有关,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3.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是指光的两束或多束波相互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物体的边缘或小孔时的现象。
干涉和衍射现象验证了光是波动的性质。
综上所述,物理人教版第十八章主要涉及电磁感应和电磁波两个部分。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的规律以及光的波动性质,进一步认识到电磁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