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七版(下)电子技术第14章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62
第 14 章半导体器件一、选择题1、对半导体而言,其正确的说法是( )。
(1) P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正电。
(2) N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3)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本身都不带电。
2、在图 14-1 所示电路中,Uo 为 ( ) 。
(1) -12V (2) -9V (3) -3VR- 0V D Z11V 3kΩ-9VUo DZ2U o + + R- -图14-1 图14-2 图14-33、在图 14-2 所示电路中,二极管 D1、D2、D3 的工作状态为( ) 。
(1) D1、D2 截止, D3 导通 (2) D1 截至, D2、D3 导通 (3) D1、D2、D3 均导通4、在图 14-3 所示电路中,稳压二极管 Dz1 和 Dz2 的稳定电压分别为 5V 和 7V,其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则 Uo 为( ) 。
(1) 5V (2) 7V (3) 0V5、在放大电路中,若测得某晶体管的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 6V,1.2V 和 1V,则该管为( )。
(1) NPN 型硅管 (2) PNP 型锗管 (3) NPN 型锗管6、对某电路的一个 NPN 型的硅管进行测试,测得 UBE>0,UBC>0,UCE>0,则此管工作在 ( ) 。
(1)放大区 (2)饱和区 (3) 截至区7、晶体管的控制方式为( ) 。
(1)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压 (2)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流 (3)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压二、判断题1、晶体管处于放大区,其 PN 结一定正偏。
( )2、三极管由二极管构成的,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故二极管也具有放大作用。
( )3、二极管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当反向电压等于反向击穿电压时,二极管失效了,故所有的二极管都不可能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 )三、填空题1、若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 5 价杂质元素,可成为,其多数载流子为。
若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 3 价杂质元素,可成为,其少数载流子为。
电工学第七版下试题及答案[题一]题目: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电工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电工学的理论和应用都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为了帮助学习电工学的同学更好地掌握知识,本文提供了电工学第七版下的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电磁场与电磁波]1. 简述电磁场的概念及其分类。
答案:电磁场是由电荷、电流产生的物理场。
根据场的性质,可将电磁场分为静止场和时间变化场。
2. 电磁波的概念及特性有哪些?答案: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以空间平移和时间变化的形式传播的物理现象。
其特性包括具有振荡性、传播速度为光速、能量传播而无物质传播等。
3. 描述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特性。
答案: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并且电场、磁场和传播方向两两垂直。
[第二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 简述电力系统的组成。
答案:电力系统主要由电源、输电线路、变电所和用户组成。
其中,电源负责发电,输电线路负责电能的输送,变电所进行电压和频率的转换,用户则是电力系统的用电对象。
2. 什么是配电系统?答案:配电系统是将输电系统的电能进行分配和供应给各个用户的系统。
其主要包括配电变压器、配电网和用户终端。
3.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对系统运行有何影响?答案: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可能导致电流过大,造成输电线路的过载而引起短路事故。
同时,故障还可能引起电压的异常,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第三章:电力系统的短路和过电压]1. 什么是电力系统的短路?答案:电力系统的短路是指电路中发生了相互之间电势差为零的异常连接,造成电流异常增大的现象。
2. 如何计算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答案:计算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需要考虑各个元件的电阻、电抗和互阻等参数。
通常可以使用短路电流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3. 过电压是如何形成的?答案:过电压是因为电力系统中出现了电压升高的异常现象。
常见的过电压形成原因包括感应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等。
[第四章:电力系统的保护与自动化]1. 什么是电力系统的保护与自动化?答案:电力系统的保护与自动化是指通过各种保护设备和自动化系统来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防止故障扩大以及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工学第七版第14、15章教案
教案
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
4.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教案。
教案
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
4.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教案。
教案
五、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
1.优点:直观地分析和了解静态值的变化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2.步骤:
(1) 用估算法确定I B
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
4.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教案。
教案
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
4.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教案。
教案
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
4.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教案。
教案
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
4.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教案。
教案
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
4.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教案。
教案
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
4.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教案。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篇一: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ic??ibie?ib?ic?(1??)ib?icib???ic?ib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ib和ube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b,且ib随ube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c随uce变化的关系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ib为某个值时,在不同的ib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ib=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uce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ic=?ib,ic与ib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ib=0,ic=iceo。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uce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ic虽然很大,但ic??ib。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ic不受输入基极电流ib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25610v(a)(b)d1(c)(d)例14.1图1图(a)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大于u=0.7v,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解:○d则输出电压u0=ua—ud=2v—0.7v=1.3v。
2图(b)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反偏压为-5v,小于u,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中电○d流为零,电阻r上的压降为零,则输出电压u0=-5v。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版【篇一: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ic??ibie?ib?ic?(1??)ibicibic?ib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ib和ube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ib,且ib随ube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c随uce变化的关系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ib为某个值时,在不同的ib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ib=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uce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ic=?ib,ic与ib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ib=0,ic=iceo。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uce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ic虽然很大,但ic??ib。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ic不受输入基极电流ib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25610v(a)(b)d1(c)(d)例14.1图1图(a)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大于u=0.7v,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解:○d则输出电压u0=ua—ud=2v—0.7v=1.3v。
电工学_第七版_下册a_秦曾煌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电工学是一门研究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电路和电磁场等相关知识的学科。
在电工学的学习过程中,应对课后习题进行解答和总结是很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电工学_第七版_下册a_秦曾煌_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课后答案进行详细解析和讨论。
第一章电工学基础知识1.1 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学科在电工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学科。
电工学是研究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利用的科学。
它包括电磁场、电路和电子器件等分支学科,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等基本概念。
1.2 电路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电路基本定律是电工学中的基础,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路等效原理。
分析电路时,可以应用节点电压法和支路电流法等方法。
1.3 电工学中的信号和系统信号是电工学中的重要概念,可以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
对信号进行系统分析时,可以采用传递函数、频率响应等工具。
第二章电源和电力系统2.1 电源的分类和特性电源是电工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电源有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电源的特性主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和效率等指标。
2.2 电力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设备电力系统由电源、输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户终端设备等组成。
其中,输电线路承载着电力的传输和分配。
2.3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短路计算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界扰动时,恢复到稳定工作状态的能力。
短路计算是评估电力系统中电流短路情况,并确定保护装置参数的重要方法。
第三章电机与传动系统3.1 电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其中,交流电机又可分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
3.2 电机的性能和特性电机的性能主要包括转速、转矩、效率和功率因数等指标。
电机的特性曲线是描述电机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
3.3 电机控制和传动系统电机控制是控制电机运行状态的过程,可以采用电阻切换、PWM调制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