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与牵引疗法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
- 格式:pdf
- 大小:349.99 KB
- 文档页数:1
医术专长综述牵引技术在中医科骨伤中应用范文
牵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中医科骨伤领域,包括脊柱疾病、骨折、关节疾病等。
牵引技术通过应用外力,将患者的骨骼和关节分离,从而缓解疼痛、减少压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和关节的恢复。
在脊柱疾病中,牵引技术常常用于治疗脊椎间盘突出、脊柱关节紊乱等问题。
通过牵引,可以减轻脊柱间盘的压力,减少椎间关节的摩擦,从而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的正常功能。
不仅如此,牵引还可以改善脊柱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物质的供应和代谢产物的排泄,有利于脊柱的修复和康复。
此外,牵引还可以矫正脊柱的畸形,改善姿势,预防和治疗脊柱侧弯等问题。
在骨折中,牵引技术常用于治疗复杂骨折或关节脱位等情况。
通过牵引,可以将骨折部位恢复正常位置,稳定骨折断端,促进骨折愈合。
牵引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部位的供氧和营养,加速愈合过程。
此外,牵引还可以防止关节僵化和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关节疾病中,牵引技术常用于治疗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积液等问题。
通过牵引,可以拉开关节间的间隙,减轻关节内的压力,促进关节液的排出,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同时,牵引还可以拉伸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改善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牵引技术在中医科骨伤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并且具有显著疗效。
然而,牵引技术的应用需要医生具备专业的知识
和技巧,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所以,在使用牵引技术治疗中医科骨伤时,医生应该进行充
分的评估和调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同时,患者也需要正确理解和配合治疗,遵循医生的指导,以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指数(Constant-Murley评分)、腰椎活动度(ODI评分)和腰腿疼痛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VAS、Constant-Murley评分、ODI评分和腰腿疼痛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中药外敷;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1引言颈肩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目前,物理治疗是颈肩腰腿痛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逐渐得到了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2资料与方法2.1研究对象选取1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均衡,年龄范围为30-60岁。
根据入选标准,均为首次发病,无明显神经根受累,无明显骨关节畸形和其他器质性病变,无手术史。
2.2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期为4周,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
2.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
治疗组治疗如下。
针灸治疗:选择相应的针灸穴位进行针刺,如肩井、肩外俞、肝俞、膀胱俞、足三里、委中等穴位。
每次选取3-5个穴位,对穴位进行针刺,保持针刺30分钟。
针刺前先进行穴位消毒。
中药外敷治疗:将草药煮制成煎液,然后将煎液加入保温桶中,再将桶内装入一块干毛巾,在患者相应部位进行外敷,保持30分钟。
中医药在颈肩腰腿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颈肩腰腿痛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常见健康问题。
虽然现代医学在疼痛管理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也在这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医药在颈肩腰腿痛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对此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气血失调和经络阻滞的观念。
中医认为,颈肩腰腿痛是由于气血失调或经络阻滞引起的。
在中医理论中,身体的气血运行畅通是维持健康的关键,而颈肩腰腿痛则是气血运行不畅的一种表现。
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方法主要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二、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在中医药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熏蒸和推拿等。
针灸是中医药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另外,中药熏蒸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草药的挥发成分渗透皮肤,减轻炎症和放松肌肉,从而缓解疼痛。
此外,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按摩疗法,也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推拿经络来缓解疼痛,促进气血运行。
三、中医药在颈肩腰腿痛治疗中的疗效中医药在颈肩腰腿痛治疗中的疗效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可以显著减轻疼痛程度和缩短病程。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采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功能恢复时间也更快。
类似的结果也在其他颈肩腰腿痛相关的研究中得到验证。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其综合调理能力,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四、中医药在颈肩腰腿痛治疗中的安全性对于患者来说,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相对于某些药物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药治疗主要通过调节气血和疏通经络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并且中药的使用经过了几千年的实践验证,副作用较小。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没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且具有明显的疗效。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观察一、研究目的本次临床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研究,探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手段。
二、研究内容本次临床研究选取100例患有颈肩腰腿痛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按照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并配合中药进行内服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三、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100例患有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包括40例男性和60例女性,年龄在18-6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在颈肩腰腿痛起病后进行过常规治疗,但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
2、治疗方法治疗方案为中医针灸综合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刺激,并配合中药进行内服治疗。
对于轻度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对于重度患者,每天治疗2次,每次30分钟。
3、疗效评估治疗前后,通过可视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测定功能障碍指数(Disability Index,DI)和生活质量指数(Quality of Life Index,QLI)等参数,观察治疗效果。
四、研究结果治疗后,100例患者疼痛程度得到了明显的缓解,VAS评分由治疗前的平均7.6分降至治疗后的平均2.6分(P<0.01),治疗效果显著。
同时,100例患者的DI和QLI也分别得到了改善,治疗前的平均DI为43.2%,治疗后为21.7%(P<0.01),QLI评分从治疗前的平均48.1分提高至治疗后的平均74.3分(P<0.01)。
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中医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胡迪;任睿双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16(036)009
【摘要】目的:为了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分析和探讨治疗过程中选取中医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100例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遵照双盲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入组的所有患者同时给予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其中试验组患者同时给予中医牵引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以及患者腰部疼痛缓解情况。
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但试验组患者疗效和疼痛缓解情况更显著,且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医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页数】3页(P959-961)
【作者】胡迪;任睿双
【作者单位】宝鸡市中医医院骨科,陕西宝鸡 721000;宝鸡市中医医院骨科,陕西宝鸡 7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34
【相关文献】
1.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张才俊
2.牵引加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 [J], 韩国宏
3.倒立悬吊牵引下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J], 郑安元
4.中药热敷配合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J], 黄勇平;何萍
5.电脑三维牵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翟加义;张宏光;吕希华;高敏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 年第 5 卷第 40 期2018 Vol.5 No.4066综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研究彭文娟,张文秀,童 迅,孙凌梅,秦小虎(解放军97医院,江苏徐州 221004)【摘要】目的 探讨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综合疗法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55例子,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疗法,包括牵引和针刺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综合疗法,还包括中医熏洗和运动疗法,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患有颈肩腰腿痛的患者来说,综合疗法的应用,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综合疗法 ;颈肩腰腿痛 ;效果【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40.66.03颈肩腰腿痛是炎症的一种,不具有感染性,临床表现为人体患病位置出现肿胀和持续性疼痛,其关节功能也受到限制,导致患者无法正常活动。
该疾病的诱发因素一般为炎症或慢性劳损,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几种颈肩腰腿痛病症主要有肩周炎、腱鞘炎、颈椎病、腰肌劳损、骨质增生以及腰间盘突出等。
据调查结果显示,颈肩腰腿痛的发病率趋向年轻化,由于该病难治愈,且易复发,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无法根除的。
对此,为了验证综合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 110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对比常规疗法和综合疗法的治愈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10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评价发布时间:2021-05-14T10:19:48.0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9期作者:瓮秀山[导读] 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采取中医针灸推拿+牵引干预的临床效果。
瓮秀山上海市浦东新区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210【摘要】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采取中医针灸推拿+牵引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病例选取2020年1-12月间我院接收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分组形式分别纳入A组、B组,各42例;前者实施常规针灸推拿治疗,后者基于此增加牵引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功能障碍改善情况(以ODI量表评估)。
结果:经护理,B组患者治疗效果较A组提升明显95.24%>78.57%,且该组患者的ODI评分对比A组也有明显降低(P<0.05)。
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采用中医针灸+推拿+牵引干预效果显著,具备临床推广可行性。
【关键词】中医针灸;推拿;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目前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可采取非手术方式进行症状缓解,如中医针灸、推拿等手段均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1]。
但由于该病症易反复,治疗后发生碰撞还可能促使病变部位出现移位,影响患者康复效果。
故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将中医针灸推拿联合牵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取2020年1-12月间我院接收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分组形式分别纳入A组、B组,各42例;A组男、女各为21例;年龄31-59岁(41.25±3.44);B组男、女分别为22例、20例;年龄30-59岁(41.87±3.82)。
比较患者间一般信息数据并无明确不同(P>0.05),可比。
该研究不违背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标准;参与者知情。
1.2 方法A组——中医针灸+推拿:①针炙:穴位选择肾俞、委中、阳陵、阿是等,针对湿热痹阻者增加阴陵泉、三阴交;针对寒湿痹阻者增加腰阳关、风府;针对血瘀气滞者增加血海、膈俞;针对肝肾亏损者增加太溪、照海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针灸与中药塌渍治疗联合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疗效及临床价值分析前言颈肩腰腿痛是一种由肩周炎、颈椎病、关节炎、腰肌劳损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引发的疼痛症状。
而诱发该病的原因有多种,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该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者年龄愈加年轻化。
颈肩腰腿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存在不同程度影响,甚至在长期患病过程中,会导致患者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而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患者对治疗方式表示抗拒,影响疾病控制效果,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必须及早采用适合且有效方式进行治疗。
以往在颈肩腰腿痛患者进行治疗中,以止痛药物为主或进行单一的物理治疗,该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但无法切实有效消除疼痛症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作用。
随着中医学推广发展,在疾病治疗中,针灸得到推广应用,提升了对患者疼痛控制效果,降低了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但治疗方式尚未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对治疗方式优化改进。
有关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期间,联合使用中药塌渍方式进行疼痛控制,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病情缓解效果[1]。
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82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组后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重点分析针灸与中药塌渍治疗联合治疗方式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所有材料与方法(一)所有资料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建立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2.87±4.34)岁;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0.91±4.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分析,P>0.05。
纳入标准:临床中经CT等检查,确诊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及骨关节炎;对治疗中药物无相关药物禁忌症;患者无严重精神、意识功能障碍;疼痛时间超过3个月;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订知情同意书。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腰痛病:西医称为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一、【诊断要点】1、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史。
大多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测凸,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盘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放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
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2、症候分类:(1)血瘀型: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型: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型: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减轻,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型: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3、病理分型:(1)单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CT检查示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2)双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两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方法和运动正骨等综合方案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以推拿按摩手法+止痛兼服用方药+运动康复治疗患者的颈肩腰腿痛症。
结果:多数患者取得了良好的远期疗效。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中药治疗,康复治疗在临床实践上,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治疗上传统多采用封闭、理疗、针灸、按摩等非手术疗法,以及配合中药外敷、医疗体操治疗颈肩腰腿痛,均可取得一定疗效。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3月,我院接诊此类患者的数据显示,采用中药贴敷治疗颈肩腰腿痛67例,其中,男性患者33名,最小34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6岁;女性患者34名,最小40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8岁,病程最短的是4d,最长的是7d,类型分布主要是:颈椎骨质增生、网球肘、腰背肌筋膜炎、腰椎增生、膝关节增生、肩周炎、跟痛症等。
笔者仅从上面案例中选取一位李先生,患者是高中教师,备课、批改作业,常常伏案工作,以至于年纪轻轻,腰腿痛的问题已很严重,诊断其为“肌肉劳损”,做了按摩、理疗等治疗后能缓解一段时间,但没过多久,他的腰腿痛又反复发作。
1、2临床症状根据我院的临床研究和复诊发现,引起该患者腰腿痛的重要因素是腰椎间盘突出。
其主要特征为:腰痛或腿痛或腰腿均痛,部分病人伴有剧痛难忍,行动困难,少数人可有大小便失禁。
更严重者卧床不起,日夜难眠。
临床上明显的症状:1、2、1疼痛性质患者表现为:()局部疼痛:是体贴由于病变本身或继发性及痉挛所致其部位教局限多由固定的明显认真压痛点用麻醉剂行局部封闭治疗病人疼痛可在短期内迅速消失()牵涉痛或感应痛:亦称反射痛是指腰骶椎或腹膜盆腔脏器疾病时刺激传递到脊神经后根或脊髓丘脑束神经元通过“聚合-投射”师表作用使同一节段的神经原兴奋在相应的皮肤支配区出现感觉丰富异常其疼痛部位较模糊少有神经损伤的客观体征但可伴有肌痉挛()放射痛:是神经根收到损伤的特征性表现疼痛沿受神经向末梢发射有较典型的高尚感觉运动反射损害的定位特征病程长着有肌萎缩及皮肤神经营养不良的性表现1、2、2压痛点病人在俯卧放松肌肉后易找准压痛点表浅组织疾患的压痛点常有特定的部位如棘上或棘间韧带老随压痛点在该棘突表面或两相邻棘突之间;第腰椎横突综合症压痛点在横突尖端;臀肌筋膜炎时压痛点多在髂嵴内下方;臀上皮神经炎的压痛点在髂嵴外/;腰肌劳损的压痛点在腰段骶棘肌中外侧缘;腰骶韧带劳损的压痛点在腰骶椎与髂后上棘之间等深部机构病变(小关节椎体椎间盘等)仅在某季后的体表处有深压痛或叩痛不如软组织病变时反面明确2、方法对该患者,笔者采用综合施治的治疗对策,主要从中医传统方案中找到治疗方法,先用运用的方法有:2、1常规方法采用颈肩腰部推拿按摩手法,以腰围固定腰部,静卧硬板床休息,适当进行功能锻炼。
四联疗法治疗多种颈肩腰腿痛(颈)椎间盘突出症使用"火"、"药"、"针"、"卧"四法则,对数以千计罹患腰颈椎间盘突出(包括多个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痛症,腰骶椎骨质增生,脊椎骨骨折,脊椎裂,腰背损伤扭伤,颈椎病,肩周痛症,臀、股、腿痛症的患者接受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或称之为神奇效果。
此四法则免除了许多患者准备手术而最终没有施用手术治疗;此四法则也给许多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而仍然还是疼痛严重且反复发作的最终治愈或疼痛完全消除缓解;此四法则经接受治疗的患者十分满意,好评于其它治疗方法。
四法则简介如下:一、"火"法木材燃烧产生火。
病痛者皮肤接近火焰有一定程度的热感,这种热感作用于病痛,称为火治。
亦为"火"法。
火法有许多方式可取。
凡高于皮肤温度作用的办法均可叫做火法。
一定程度高温与相对长时间作用于病痛处可以达到消除缓解疼痛作用。
二、"药"法药物使用,适患者合理选方配药是医师掌握重中之重。
三、"针"法是针刺或针剂使用法则。
四、"卧"床疗法"卧"对于病患者是最基本治疗法则。
"卧"可以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卧时的枕头枕颈枕肩护背垫腰及时间长短的掌握与把握。
治腰痛治腰(颈)椎间盘突出,我总结的“火”“药“”针”“卧”四法治好是很有说服力尤其实践检验过硬。
对椎间盘突出我坚持不手术不牵引治法。
“火”、“药”、“针”、“卧”四法作用产生的疗效非常优秀。
一、“火”治增强机体气功操练力。
气功者用多把锋刀朝天刺着,气功者能光着身子用皮肉在锋刀上面翻滾,还有用梭标刀尖刺着喉管肚腹皮肉,套着的长棍用力弯曲成为了一把弓,刀尖上力应是很大吧!为什么气功者的皮肉功力能抵抗对付刀尖?这就是内力,气功操练强壮机体功力。
气功操练者常以火为先,强大的火在操练者周边燃烧着,一场操练排演结束,大火仍然在燃烧。
探讨中医治疗与牵引疗法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
发表时间:2015-07-13T09:45:39.63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吴杨[导读] 颈肩腰腿痛是人们最常抱怨的身体不适,已成为困扰全世界约10亿人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吴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妇幼保健院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疗法与牵引术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优势。
方法:选择颈肩腰腿痛患者80 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与中药口服治疗。
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7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治疗与牵引治疗法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有更好的临床优势,能提高疗效,缓解疼痛。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针灸;中药;牵引【中图分类号】R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54-01 颈肩腰腿痛是人们最常抱怨的身体不适,已成为困扰全世界约10亿人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对于颈肩腰腿痛的治疗,采用非手术治疗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祖国医学把颈肩腰腿痛归于“腰痛”、“腰腿痛”等范畴,给予中药与针灸治疗。
探讨了中医治疗与牵引术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优势,现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80例。
入选标准:符合颈肩腰腿痛的诊断标准;颈椎活动范围多不受限;患者为成年人;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知情同意。
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2~58岁,平均(45.62±4.58)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2.54±0.36)个月。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患者平卧于牵引床上,垫高双下肢,使颈肩腰腿部分放松,用两个牵引套分别固定疼痛部位,挂上牵引砣进行对抗牵引,牵引重量为16~30kg,牵引过程中以患者感到疼痛减轻有舒适感为度,每天上午下午各牵引1次,每次45min左右。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与中药口服治疗。
针灸方法:选择钵针,进针点为主要疼痛部位,左手拇指压于反应点处,右手持针急刺急出针,不捻不留针,进针浅。
中药口服:选择自拟中药汤口服治疗,组方:杜仲15g、寄生12g、怀牛膝12g、独活12g、防风9g、当归9g、白术9g、川芎9g、桂枝6g、甘草6g、上方水煎服200ml,每天1剂,分2次服用。
两组治疗周期都为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疗效标准:痊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好转,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好转: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改善,可在协助下进行工作与生活;无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不能工作与生活。
同时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VAS疼痛评分,根据疼痛程度分为0~10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1
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显效率对比:治疗后经过观察,观察组显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7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两组疗效对比(例)
3 讨论当前颈肩腰腿痛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职业性疾病,大约有75%一85%的人会遭受颈肩腰腿痛的折磨。
在治疗中,现代医学多为牵引方法,可有效缓解疼痛和酸胀。
中医认为颈肩腰腿痛的病因病机为肾精虚损、筋骨失养、诸般腰痛,肾气虚为病本。
由于人体气血亏虚、阳气不振、腠理空虚、卫阳不固、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而发为颈肩腰腿痛。
在中医治疗中,铍针疗法相当于一种创伤较小的神经外松解术,通过其末端的锋刃,对疼痛的部位通过各种刺、割或复合法对其进行减张减压,不但可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其治疗机制也可得以解释和明确。
中药内服治疗颈肩腰腿痛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明显的补益肝肾、除湿通络的方剂或中药,来减轻椎管内炎性反应及结缔组织形成的程度,来达到缓解疼痛目的。
药理试验表明,防风、牛膝、寄生等药有镇痛、镇静作用;桂枝、白术可对关节炎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活血化瘀中药有缩短炎性反应期和减轻结缔组织形成的作用;甘草、杜仲等可改善垂体促肾上腺激素的分泌。
本组资料中患者治疗后经过观察,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中医治疗与牵引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有很好的临床优势,能提高疗效,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