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2019年12月整理)
- 格式:pptx
- 大小:188.50 KB
- 文档页数:11
肺与肺泡的气体交换的原理
肺是呼吸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血液,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肺泡是肺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气体交换在肺泡的内壁上进行。
肺泡壁非常薄,有丰富的血管网络和大量的微小血管,这样可以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和速度。
气体交换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气体的扩散:氧气从肺泡内部通过肺泡壁向血液中扩散,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内部。
这是由于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壁内外的浓度梯度驱动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内部,低于血液;二氧化碳则相反。
2. 血液循环:肺泡壁上的微小血管(肺毛细血管)将血液输送到肺泡旁边,经过气体交换后再将含氧的血液输送回全身循环。
该过程使肺泡内的氧气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从而将氧气输送给全身组织。
3. 呼吸运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受呼吸运动的影响。
通过呼吸运动,肺泡壁会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接触,进而促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总而言之,肺与肺泡的气体交换原理是通过气体扩散、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等过程实现的。
通过这些步骤,肺泡能够高效地将氧气吸入血液,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维持人体正常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泄。
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及原理
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分别是:外呼吸、肺泡通气、肺毛细血管气体扩散和组织气体扩散。
1. 外呼吸
外呼吸是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第一个过程。
它是指空气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通过支气管和肺泡,充分接触肺泡内的气体,从而进行气体交换。
当空气进入肺泡时,氧气会从肺泡进入血液中,而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进入肺泡,最终被呼出体外。
2. 肺泡通气
肺泡通气是肺部的主要功能之一。
它是指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地进行吸入和呼出,以供身体各个部位所需。
在肺泡通气过程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从肺泡中排出。
而从空气中吸入的新氧气则填满肺泡,以供外呼吸和组织氧合作用使用。
3. 肺毛细血管气体扩散
在肺泡内进行外呼吸的同时,肺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也在体内运输气体。
当血液流过肺泡壁时,氧气和二氧化碳会通过弥散作用进行交换,使气体从肺泡中进入血液中,同时将身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称为肺毛细血管气体扩散。
4. 组织气体扩散
组织气体扩散是指肺泡中氧气从血液中传递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一旦氧气进入血液,它会与血红蛋白分子结合,前往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组织内,氧气会从血液中弥散到身体细胞中,以支持细胞所需的能量代谢。
同时,代谢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也会进入血液中,并通过肺泡扩散排出体外。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肺泡血液的气体交换)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关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教材首先结合“想一想,议一议”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要说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怎么发生的,首先要介绍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
教材在这里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呈现肺泡与毛细血管结合的结构,介绍了气体交换是如何进行的。
2.三维目标2.1知识与能力(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2.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教学重难点3.1教学重点概述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2教学难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二、学情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也是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看,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好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由于先前已经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但是形不成逻辑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制定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本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法学法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应该“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具体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各种方法相结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学矛盾的一个方面,学生的学是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
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组织教学,运用探究学习小组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肺泡与气体交换的关系
肺泡与气体交换的关系
1. 肺泡结构
肺泡是器官细胞周围的一个小囊泡,由薄的外膜组成,包括胚层外膜、肺泡间质和肺泡内膜。
肺泡的外膜将肺泡分割成两个空间——肺泡外
和肺泡内,肺泡外含有在正常状态下充满血液的胚层外膜,其中穿过
胚层外膜的毛细血管负责肺动脉血液的进入;而肺泡内含有肺泡间质
和肺泡内膜,并且两部分间由溶质运输蛋白(溶质通道蛋白)连接。
2. 肺泡与气体交换的机制
肺泡外和肺泡内之间有一个集中的气体交换机制,外界空气中氧气
(O2)通过肺泡外的空气被迅速吸收,进入血液流动中;同时,血液
中多余的二氧化碳(CO2)也被迅速和有效地释放到外界空气中。
具
体而言,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由胚层外膜质膜和肺泡内膜
包括的两个膜层(分别为二氧膜和一氧膜)的作用以及膜层间的溶质
转移的作用。
3.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转移
二氧化碳从血液被转移到空气的过程中,首先被植物细胞和纤维细胞
的肺泡作用提取出来,然后通过肺泡内的二氧膜进入外界空气,而氧
气则是从外界空气被肺泡提取出来,并通过一氧膜进入血液流动中。
4. 气体分布均衡
当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壁之间迅速流动并传输时,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会被分布均衡,就是说外界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而血液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两者之间的气体利用交替过渡而达到菲涅尔均衡。
5. 作用机宜
肺泡与气体交换机制的作用机宜就是保证血液中的有氧代谢反应一直保持一个高效的运作,使大量的氧气可以不断地进入血液,大量的二氧化碳也可以从血液中被释放出来,保证了血液及器官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能及时均衡——也就是肺泡给生物体正常的有氧代谢提供得以进行的前提。
肺的血管系统与气体交换解析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血管系统与气体交换密切相关。
本文将解析肺的血管系统以及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的血管系统主要由肺动脉、肺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络组成。
肺动脉是唯一的右心室输出管道,它将含有一定氧气量的血液输送到肺部。
在肺部,肺动脉分成越来越小的分支,最后形成肺毛细血管网。
此外,肺静脉将氧气丰富的血液从肺毛细血管带回左心房,为身体其他组织提供氧气。
气体交换发生在毛细血管和肺泡之间。
肺泡是肺部的小囊状结构,其内壁上覆盖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主要通过肺泡上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完成。
肺泡-毛细血管膜是由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的壁组成的。
这些壁非常薄,通过这一薄膜,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自由地通过。
气体交换的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阶段:肺泡通气和气体扩散。
在肺泡通气阶段,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吸入肺部的肺泡中,同时将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排出。
肺泡内的氧气分压较高,而二氧化碳分压较低。
与此相对应,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分压较低,而二氧化碳分压较高。
这种差异使得氧气能够从肺泡向毛细血管中扩散,而二氧化碳则从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
气体扩散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气体的分压差和扩散距离。
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压差越大,气体交换速率就越高。
此外,气体扩散距离越短,气体交换也更快。
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特殊结构有助于促进气体扩散。
膜的薄度使得气体可以迅速通过,而血液和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巨大,有利于气体交换。
除了气体交换,肺的血管系统还具有其他重要功能。
肺动脉起到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肺部,以进行气体交换的作用。
肺静脉则将氧气丰富的血液输送回身体循环系统,以满足其他组织对氧气的需求。
此外,肺血管中的平滑肌层能够通过调节血流量来维持肺部的正常功能。
总结起来,肺的血管系统与气体交换密切相关。
肺动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肺部,肺静脉则将氧气丰富的血液带回身体循环系统。
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毛细血管膜上,通过气体的分压差和扩散距离来实现。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教案案例教案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了什么变化?2、掌握肺泡与血液间是怎样进行气体交换的?3、了解并掌握气体扩散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讨论、思考、概括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思考和总结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途径,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气体的浓度与压力有关,浓度高,压力大;浓度低,压力小。
气体总是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扩散的。
教案重点:肺泡与血液间是怎样进行气体交换的?教案难点: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教法:(1)讲述法,(2)图示法,(3)活动法。
学法:(1)自主、探究学习法,(2)合作学习法。
教案过程:一、认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案,要使学生掌握肺泡与血液间是怎样进行气体交换的和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前提测评:课件展示:(教师用电脑投影并提问)(1)什么叫呼吸运动?肺的通气是通过什么运动来实现的?(2)胸廓是怎样扩大和缩小的?胸廓的扩大和缩小与什么运动有关?(3)肋骨间的肌肉或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分别能使胸廓发生怎样的变化?师述:今天我们在掌握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三、导学达标:板书: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电脑投影“气体的扩散”录像片,让学生观察与思考。
(一)课件展示:(电脑投影提问)(1)气体分子不论在气体状态或溶解在体液中,都在不断地(),具有()性。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作用实现的?(3)气体扩散的原理是什么?(4)气体的浓度与压力有无关系?(二)、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生答:(1)气体分子不论在气体状态或溶解在体液中,都在不断地(运动),具有(扩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