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小学古诗词九年级(上)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上海中考必背古诗词之九年级篇2017上海中考必背古诗词,包括初中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必背古诗词,以及一些课外必备古诗词,是同学们复习很好的参考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本文为九年级篇,希望大家喜欢。
九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词【望江南】(温庭筠"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二)课外古诗词【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唐)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初三上册语文所有古诗词初三上册语文所有古诗词如下:1、《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月夜忆舍弟》杜甫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5、《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7、《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8、《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0、《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上海初中九年级(上)古诗词默写A卷1.云间铁瓮近青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朝帆影落樽前。
3.几番画角催红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秋月两茫然。
5.层台缥缈压城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空衣上十年尘。
7.萦回水抱中和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边鸥鹭亦相亲。
9.日暮堂前花蕊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得黄莺下柳条。
11.拢袖观棋有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看棋人总不知。
13.梨花淡白柳深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看得几清明。
15.去年元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
17.今年元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泪湿春衫袖。
19.风劲角弓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泉亭记原文: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我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夏之夜,我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山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
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某某元英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译文: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优;在郡里,灵隐寺最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
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
它高不到两寻,宽不逾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
春天,我爱它的草香薰薰,林树欣欣,在这里可以吐纳于清新空气之中,令人气血舒畅。
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除酒困,令人心旷神怡。
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
云生于亭梁之间,水漫到亭阶之上。
你坐着玩赏,可用床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
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
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门中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见了这里的景致,就会一下子全部消亡。
这种无形中能获得的益处,哪能给你说得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啊!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
过去在这里做太守的人,有位相里君,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筑候仙亭;庶子斐棠棣,筑观风亭;给事卢元辅,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某某人元藇,最后筑了这个冷泉亭。
沪教版初三上期中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杨花雪”指(如雪般飞舞的杨花);“斜”在此处指(溪流拐弯) 2、此曲时间是(暮春),四块玉是(曲牌名) 3、这首小令的作者是( C ) A、元朝的马致远 B、元朝的白朴 C、元朝的关汉卿 D、元朝的张养浩4、下面对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此曲写男女离别相思,从语言,结构到音韵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B 首句别后说起,口气较急切,送别当时,却觉“难舍”C “杨花雪”比“杨花似雪”“如雪的杨花”更具感性色彩。
D 末尾三句写别后景象,用短句形式,结尾以虚字入韵,读来让人觉得韵味悠扬。
5、“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情景交融,表现了(依依不舍的离愁)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飞鸿”是指(天空中的鸿雁)2、这首小令的作者是( B ) A、元朝的马致远 B、元朝的白朴 C、元朝的关汉卿 D、元朝的张养浩3、“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幅秋景图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色彩绚丽、明朗清丽)4、以动感打破沉寂的句子是( C ) A. 孤村落日残霞 B. 轻烟老树寒鸦 C. 一点飞鸿影下 D. 白草红叶黄花1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此曲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秋图。
B 第二句用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2 “断肠人”是指(长期流落他乡,思念家乡的人)“昏鸦”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3 选出下列诗句中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感情基调相同的一项是( D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沪教版中小学古诗词·九年级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小重山
<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将欲心事付瑶筝。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池州翠微亭
<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客中作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
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车行
<明>陈子龙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
出门茫茫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
风吹黄篙,望见墙宇,中有主人当饲汝。
扣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南北朝>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上愁。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
<清>赵翼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南浦
<宋>王安石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