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导学案第二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109.54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单元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小蝌蚪找妈妈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我是什么这是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以诗歌的形式介绍了植物中的“蒲公英”“苍耳”“豌豆”等传播种子的方法,揭示了大自然的奇妙。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从中理解大自然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小蝌蚪找妈妈》………………………………………………………… 2~3课时2.《我是什么》……………………………………………………………… 2~3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 2~3课时语文园地一…………………………………………………………………… 3~4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1.小蝌蚪找妈妈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讲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
2.我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20分钟)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再读要求: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与同桌互读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认读。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圈出生字,互认生字,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好方法。
3.认读生字卡。
4.分自然段读课文,做到读准确、通顺。
5.互动交流,感知课文内容,交流。
2.我会给生字补充音节。
sh____ y____晒越h____ ____āi坏猜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洪水淹没.()了庄稼,冲毁了房屋,老百姓们没.()有了家园,生活没.()有了希望。
三、巩固汉字,指导书写。
(用时:15分钟)1.随机点名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小组赛读、同桌赛读、班内开火车读,巩固“我会认”中的生字。
3.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4.教师范写,边读边强调。
5.指导学生书写。
1.认真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2.巩固“我会认”中的生字。
3.汇报观察结果。
4.认真看老师范写,书空。
5.描红、临写,小组内展评。
4.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及____()每____()羊____()乍____()5.我是拼写小能手。
biàn chénɡ bànɡ wǎn()()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设计是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自主学习,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合作学习及主动探究的意识。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让学生联系生活,更进一步了解了水的用途。
◆启发谈话,明理写字(教学难点)师:云在天上飘飘悠悠,会遇到谁呢?请你仔细听。
(播放“风声”)听到了什么?生:大风在吹。
师:你的感觉怎么样?生:很冷。
师:云娃娃碰到这些冷风会怎么样?请大家自由读第2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 小蝌蚪找妈妈2我是什么3 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第三课时1 场景歌2 树之歌3 拍手歌4 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准备字典。
(学生)课时分配: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学生读儿歌: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糸()犭()酉()(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
1、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导学目标:1、会认“塘”、“脑”、“袋”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4、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导学重点:1、会认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导学难点: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导学时间:2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自然,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去了解动物植物,去观察自然现象。
这节课我们先来走进动物的世界,首先我们来才一个谜语。
出示:大脑袋,长尾巴,儿时无腿水中游。
后腿伸,前腿到,跳来跳去找妈妈。
谜底是:蝌蚪。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成长的。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出示自读要求。
(1)听范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识记“塘”“鼓”两个汉字。
出谜语:“唐朝土地。
”“支援十粒豆。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4、小蝌蚪吐泡泡,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引导学生学习一字多词。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看谁填得准。
出示题目:课文共有()个自然段。
写的是()找妈妈的故事,他们分别向()、()打听自己的妈妈,最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妈妈是()。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四、情景朗读,把握内容与情感。
1、分段朗读。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表格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树林”、“小鸟”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小鸟学飞》,了解小鸟学飞的过程,感受小鸟的勇敢和坚持。
2. 生字词:学习生字词“树林”、“小鸟”等,并能正确书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理解小鸟学飞的过程,感受小鸟的勇敢和坚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鸟学飞的角色扮演,通过表演来感受小鸟的勇敢和坚持。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提出对保护环境的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反馈。
2. 生字词书写评价: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书写正确、字迹清楚的学生给予表扬。
3.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学校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课题第二单元识字1.场景歌备课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次备课复备课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海鸥、海边、船、牧场、稻田、小溪的照片。
师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认读。
指名学生认读生字。
学生识知字形。
三、书写生字教师范写生字。
学生书写生字。
通过查工具书。
找生字解释,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通过用词语说话或词语搭配引导学生运用新词。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学校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课题第二单元识字1.场景歌备课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次备课复备课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
指名朗读课文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四小节。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指名说)看,外面春光明媚,老师带小朋友去郊游好吗?[课件]郊外,百花齐放,鸟语花香。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小朋友多高兴,来,跟着老师,准备出发了,好吗?师:不过,在出发之前,得过一个识字关,过关了就能上车出发了。
[课件]出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师:这里有几句韵文,你会读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铜、号、领。
小诗里有几个生字,你会读吗?(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你还能认得它们吗?(同时理解“红领巾”)(再读整个小节。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11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二年级,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拍、靠、蚕、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12个生字,会写“拍、合、豆、谷、蚕、匹”6个生字。
学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能读准12个新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造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
1.播放《幸福拍手歌》。
2.生回答:这首歌名叫《幸福拍手歌》。
3.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二、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
3.检查读文情况。
4.再次学(1)(出示课件:带拼音的会写字。
)(2)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3)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
a.领读。
b.小组读。
c.开火车读。
三、指导书写。
1.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拍、蚕、匹。
3.展示学生作业并点评。
四、理解儿歌1.引导学生接力读课文。
(1)师生接力读课文。
(2)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
(3)全班同学拍手齐读。
2.小组比赛读。
(1)指名2或3个小组读儿歌,看哪一组读得好。
(2)师生点评。
3.读完了儿歌,聪明的你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4.教师小结。
5.拓展说字。
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扌”旁的字?四、指导编儿歌。
1.齐读儿歌。
2.学生小组交流编儿歌。
3.教师范读新编儿歌。
五、板书设计。
天+虫=蚕扌+白=拍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第二单元主备:程捷学校:寿桥小学使用人:年月课题:5、一株紫丁香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学生对老师的感情。
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师生之间的的感情。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讨论探究学习过程:基础题: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上横线。
踮(diǎn diàn)株(zhū zū)栽(zāi zhāi)浓(lónɡ nónɡ)伸(shēn shēnɡ)眨(zǎ zhǎ)疲(píqí)倦(jüàn juàn)二、看拼音写词语。
shēn jìn zhī yènónɡ lǜxiāo chú()()()()huā xiānɡlǎo shījiǎo jiān xiǎo yuàn()()()()三、我会填:①踮起脚尖,走进()的小院,我们把(),栽在老师窗前。
②老师,就让它()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
③()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帮您消除一天的()。
④满树盛开的(),那是我们的(),()您时时把我们()。
⑤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师()吧。
让()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准是又香又甜。
发展题:一、我会写近义词:安静()消除()疲劳()挂牵()感激()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院()的小花()地响()的枝叶()的紫丁香()的梦三、根据课文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绿叶唱歌为老师消除疲劳。
()愿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
()我们在老师窗前栽下紫丁香。
()小花感谢老师的牵挂。
()枝叶夜夜和老师做伴。
探究题:品味探究:1、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棵紫丁香?2、第三节“绿叶沙沙”像(),第四节“盛开的花”像()。
检测题:-1、读拼音,写汉字xiūxi shēn shǒuɡē shēnɡ lǎo shī( ) ( ) ( ) ( )xiào liǎn xiǎo yuàn xiāo chúnín hǎo( ) ( ) ( ) ( ) Kùn kǔɡuàqiān yòu xiāng yòu tián( ) ( ) ( ) 2、给下面的字组词。
目录第一单元课文 (2)1.小蝌蚪找妈妈 (2)2.我是什么 (3)3.植物妈妈有办法 (4)第二单元识字 (5)1.场景歌 (5)2.树之歌 (6)3.拍手歌 (7)4.田家四季歌 (8)第三单元课文 (9)4.曹冲称象 (9)5.玲玲的画 (10)6.一封信 (11)7.妈妈睡了 (12)第四单元课文 (13)8.古诗二首 (13)9.黄山奇石 (14)10.日月潭 (15)11.葡萄沟 (15)第五单元课文 (16)12.坐井观天 (17)13.寒号鸟 (17)14.我要的是葫芦 (18)第六单元课文 (19)15.大禹治水 (19)16.朱德的扁担 (20)17.难忘的泼水节 (21)第七单元课文 (22)18.古诗二首 (22)19.雾在哪里 (23)20.雪孩子 (24)第八单元课文 (25)21.狐假虎威 (25)22.狐狸分奶酪 (26)23.纸船和风筝 (27)24.风娃娃 (28)第一单元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2.我是什么3.植物妈妈有办法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第二单元识字1.场景歌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4.田家四季歌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第三单元课文4.曹冲称象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5.玲玲的画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6.一封信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7.妈妈睡了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第四单元课文8.古诗二首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9.黄山奇石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10.日月潭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11.葡萄沟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第五单元课文12.坐井观天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13.寒号鸟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14.我要的是葫芦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第六单元课文15.大禹治水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16.朱德的扁担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17.难忘的泼水节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第七单元课文18.古诗二首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19.雾在哪里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20.雪孩子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第八单元课文21.狐假虎威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22.狐狸分奶酪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23.纸船和风筝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24.风娃娃预习评价(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一涂)。
1 场景歌课题场景歌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是数量词的归类识字。
全文共四个小节,分别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体验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本导学案采用“教、扶、放”的方法。
首先,以第1小节为例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美丽的景色,然后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自主识字。
在第2小节的处理上,我辅助学生在想象、质疑中感受画面,再渗透前一个小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摸清思路后自己学习第3、4小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其中。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难点)。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把课文读熟读顺,搜集带数量词的短语,完成预学案作业。
(学生)2.设计与韵文相配的情境图,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启发谈话,情景导入(用时:4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启发表达:在我们的教室里,你都看到了什么?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2.课件播放歌曲《小火车开得快》和小火车动画,情景导入。
1.学生举手表达,如:一块黑板、一位老师、四盏电灯等。
2.学生跟唱歌曲《小火车开得快》。
在学生表达时,对于量词运用不恰当的情况,教师要及时纠正。
二、创设情境,读文学字(用时:15分钟)1.师生郊游。
(出示郊游图片)2.引导学生读文。
3.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自由读课文第4小节,然后同桌互相说说在这一小节里认识了几个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4.引导学生读出情感。
5.总结学习方法。
1.学生观察图片,交流看到的内容:在嘹亮的铜号声中,一群“红领巾”高举队旗,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2.先自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检查读文情况。
1小蝌蚪找妈妈132 我是什么43 植物妈妈有办法6791场景歌102树之歌1213“杨”个字。
壮实、军装、“柏”在暖暖的阳光下的是木棉,“守”要借助语境识字,把识字和读文结合起来。
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教师可以发挥字理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例如:“耐”左边像脸上长满胡子,右面表示手,用手拔掉胡子是一种惩罚,需要经受得住,这就是“耐”的意思。
“守”上面表示房子,下面表示手,手握成拳头待在家里,表示守卫家园的意思。
“化”左边是一个头朝上、身朝左躺着的人,后边是一个头朝下,身朝右躺着的人,人的姿势不同,有变化,这就是“化”的本义。
3.“疆”的识字方法很多,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字理图,左边是一张弓,右边是分割开的田地,古人用弓箭丈量田地,划分边界。
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编字谜,例如,一把弓箭藏着土,三条线分开两块田。
4.“银”字可以和“很”“跟”“根”等形近的字进行对比,用换部首的方法识字,例如,“很”字去掉“彳”,换成“钅”就是“银”。
还可以编字歌:有木为树根,有足()为脚跟,双人(彳)为很多,金属(钅)为银色。
153 拍手歌16174 田家四季歌1920224 曹冲称象23256 一封信26277 妈妈睡了导学案2930313233348 古诗二首3536389 黄山奇石394110 日月潭42434411 葡萄沟4546484912 坐井观天50。
1 小蝌蚪找妈妈2 我是什么3 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第三课时1 场景歌2 树之歌3 拍手歌4 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准备字典。
(学生)课时分配: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学生读儿歌: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糸()犭()酉()(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
1、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