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从传奇到小说
- 格式:ppt
- 大小:684.00 KB
- 文档页数:36
欧·亨利简介欧·亨利(O. Henry, 1862-1910),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他出身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
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
当银行出纳员时,因银行短缺了一笔现金,为避免审讯,离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
后因回家探视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狱,并在监狱医务室任药剂师。
他在银行工作时,曾有过写作的经历,担任监狱医务室的药剂师后开始认真写作。
1901年提前获释后,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
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
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
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欧·亨利在大概十年的时间内创作了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与国王》(1904)[其唯一一部长篇,作者通过四五条并行的线索,试图描绘出一幅广阔的画面,在写法上有它的别致之处。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小说章与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各有独立的内容。
《四百万》(1906)、《西部之心》(1907)、《市声》(1908)、《滚石》(1913)等集子,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为最著名。
他把那儿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的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
他曾以骗子的生活为题材,写了不少短篇小说。
作者企图表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级的骗子,成功的骗子。
欧·亨利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较浅薄,但他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别出心裁的艺术手法表现他们复杂的感情。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从传奇到小说试题【自主学习】一、传奇与话本1、唐代城市的发展造就了城市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适合普通民众口味的文学形式。
把佛经故事用通俗、生动的方式向大众宣讲,被称为“_____”,讲唱的故事称为“_______”。
传奇是____________的通称,它是文人创作的虚构故事,以_______为特色。
唐传奇标志中国小说渐趋成熟,对后世______、______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宋代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_______阶层兴起,文化娱乐活动活跃。
宋代的说书叫“______”,说书人所用的底本叫“________”,内容有佛经故事、历史故事、爱情小说等,塑造许多_________角色。
二、明清小说1、明清工商业城镇兴起,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______作用。
由话本脱胎而来的______________,逐渐成为文学主流。
2、明清通俗文学出现了“四大奇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篇小说集“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二拍”《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深受青睐,_________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传统的________思想开始淡化。
3、明清文人们对现实进行了敏锐的观察和犀利的批判,写出了反映社会危机,批判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的现实主义作品,如____________的《红楼梦》、____________的《聊斋志异》、____________的《儒林外史》。
答案一、1、俗讲,变文,唐人小说,言情,小说,戏曲2、市民,说话,话本,小市民二、1、推动,章回体裁小说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3、商人,轻商4、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典型例题解析】例1(2003江苏卷考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0课《竹节人》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课前解析】《竹节人》所在单元为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
这是教材编写上的历史性突破,承袭了前面“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这三个阅读策略单元。
《竹节人》是一篇散文,共29个自然段,以回忆性的文笔通过对“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感受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眷恋。
特别是通过孩童眼睛描述了老师也加入斗竹节人这一童年趣事,将斗竹节人的乐与趣推向了高潮,让读者欲罢不能,进而产生强烈的继承情感与动手制作的冲动,有效体现出“通过事物表达自己真实情感”这一要素。
【教学目标】1.会写“凛、棍”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凛、棍”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厘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1)从小到大,你都玩过哪些玩具?最喜欢什么玩具?(2)老师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和你们的不太一样,我们一般都会自创玩具,简单的材料,就可以制作乐趣无穷的玩具。
一起来看看吧。
(师出示玩具图片)最后定格在“竹节人”。
(3)有同学玩过吗?一位叫范锡林的作家,对这个玩具是情有独钟。
这里面到底有着怎样的趣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师板书课题:竹节人生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
范锡林:笔名雪凌,江苏靖江人。
1968年,赴靖江市靖南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靖江团结中学教师,靖江中学教师,靖江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
作者的武侠小说独树一帜,独创一格,十分有新意。
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少年传奇小说和童话作品的创作,并有“范锡林少年大传奇系列”出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公开课《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小心翼翼、不求甚解、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等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阅读中让学生体会一些句子和词语的意思,体会并理解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作为残疾人的特殊心理,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那份特殊情感。
学习者分析:我所任教的七(14)班是一个充满活力,思想比较成熟的学生,学生对生活体悟相对较成熟。
本课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并在学习中学习这种态度。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千手观音》后同学讨论:你对表演千手观音的邰丽华了解多少?海伦凯勒和邰丽华有什么相似之处?二、走近作者1、学生介绍海伦凯勒2、老师总结: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之友丧失了说话能力。
然而就在那个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海伦凯勒是个奇迹”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今天,我们学习海伦凯勒口述的一篇文章《再塑生命的人》一起来解决这个谜。
三、朗读,整体感知课文1.初步感知课文,理解词语:(投影)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名,说出。
2、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课文1-5段在安妮、沙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铺垫的内容:总写“我”的感受、家人活动、“我”的等待和渴望,引出莎莉文女士。
好处:烘托老师对“我”的重要性,留给读者期待。
(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看看文章里主要写了关于沙莉文老师的什么事?认识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名称。
欧·亨利简介欧·亨利(O. Henry, 1862-1910),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他出身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
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
当银行出纳员时,因银行短缺了一笔现金,为避免审讯,离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
后因回家探视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狱,并在监狱医务室任药剂师。
他在银行工作时,曾有过写作的经历,担任监狱医务室的药剂师后开始认真写作。
1901年提前获释后,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
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
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
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欧·亨利在大概十年的时间内创作了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与国王》(1904)[其唯一一部长篇,作者通过四五条并行的线索,试图描绘出一幅广阔的画面,在写法上有它的别致之处。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小说章与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各有独立的内容。
《四百万》(1906)、《西部之心》(1907)、《市声》(1908)、《滚石》(1913)等集子,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为最著名。
他把那儿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的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
他曾以骗子的生活为题材,写了不少短篇小说。
作者企图表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级的骗子,成功的骗子。
欧·亨利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较浅薄,但他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别出心裁的艺术手法表现他们复杂的感情。
第10课牲畜林作品导读小说描写了一个传奇故事: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玉米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生怕误伤了牲畜……实际上小说写的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
“牲畜林”是一个特殊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与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完全没有对战争的恐惧。
正是这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这希望,是杀死战争这妖魔的基础。
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课前自主学习1.记字音(1)栖.息(qī)(2)毡.帽(zhān)(3)马厩.(jiù)(4)鹪鹩..(jiāo_liáo)(5)豚.鼠(tún)(6)绰.号(chuò)(7)膘.肥体壮(biāo)(8)大腹便便.(pián)(9)打量.(liɑng)(10)挨.门挨户(āi)(11)不寒而栗.(lì)2.识字形(2020年衡水中学高考模拟)稠密惆怅lì栗sù粟嗅觉溴元素绰号nào 淖厮杀撕裂嘶叫腼腆miǎn 湎缅怀蹩脚憋闷biē鳖瞄准miáo 描máo 锚3.辨词语(1)贸然冒然①你这样下结论、不好。
②她急着把这件事告诉丈夫,又不敢地跑到地里去。
(2)比比皆是俯拾即是①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各样的名贵珍宝,吸引了许多顾客。
②松树林里,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
辨析:(1)两者都有“轻率”的意思。
但“贸然”侧重在礼貌、语言、态度上,“冒然”侧重指动作。
(2)①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形容很多。
②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形容数量多,而且容易得到。
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比比皆是”侧重指多,“俯拾即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二者适用对象也不同:“比比皆是”既可指物,也可指人;“俯拾即是”只能指物,并且一般是较小的东西、例证、错别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