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 3)计算回弹模量Etc • 4)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与弯拉弹性模量 • 设计弯拉强度fcm • 混凝土的试配强度
31
32
• 14.4.3 荷载疲劳应力 • (1)临界荷位 • (2)荷载疲劳应力计算 • 修正后的荷载疲劳应力
图14-13 临界荷位
33
• 14.4.4 温度疲劳应力 • 温度疲劳应力
• ③确定材料参数—试验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弯拉强 度和弹性模量,基层、垫层和路基的回弹模量,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 ④计算荷载疲劳应力—由应力计算图或公式得到 标准轴载作用下板边缘中部的最大荷载应力;按 接缝类型选定接缝传荷系数;按标准轴载累计作 用次数计算得到疲劳应力系数;按交通等级选定 综合系数;综合上述计算结果可得到荷载疲劳应
• 1)荷载作用于板中(荷位①),荷载中心处板底最大弯拉 应力
• 2)荷载作用于板边缘中部(荷位②),荷位下板底的最大 弯拉应力
• 3)荷载作用于板角隅(荷位③),最大拉应力产生在板的 表面离荷载圆中心为x1的分角线上
7
图14-4 三种荷载位置
8
• 14.1.3 弹性半空间地基板的荷载应力分析
• 对于外荷载与弹性地基板本身均属于轴对称的情 况下
• 14.4.5 板厚确定 • ①收集并分析交通参数—收集日交通量和轴载组
成数据,确定轮载分布系数,计算设计车道标准 轴载日作用次数,由此确定道路的交通等级,并 进而选定设计年限、选定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计算使用年限内标准轴载的累计作用次数。
34
35
• ②初拟路面结构—初选路面结构层次、类型和材 料组成;拟定各层的厚度、面层板平面尺寸和接 缝构造。
• 由第②、③点假设,应用几何方程可得到应变与竖向位移 的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