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一课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2.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术、江苏苏州刺绣。
播放视频——变脸➢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目标导学二: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活动:我来介绍……我家住在山西省寿阳县,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
这种鼓打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
我家住在浙江省杭州市,这里的“余杭滚灯”是具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民间舞蹈。
我家住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这里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很有名。
填一填表格,再和同学们分享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民间艺术?当地民间艺术的名称你对它的了解请三位同学为我们介绍“第85页”这三张图片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讲。
我家住在河南省沁阳市,人们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上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我们这里很多人的唢呐技艺都很高超。
我家住在甘肃省庆阳市,这里的香包制作技艺精湛。
人们常常把香包挂在门庭或者送给来友,以此表达样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观看视频,交流分享分组介绍,认识了解交流分享观看图片交流分享通过变脸艺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关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意识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提升交流分享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我家来自东北,那里的“二人转”很受老百姓欢迎。
听爷爷说,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到广场去观赏“二人转”,这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
小组讨论:要求:1.小组交流想法2.记录员记录整理3.随机抽取代表发言问题:➢这些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或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呢?小结: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先自主阅读“第86页”阅读角的内容,再和前后桌讨论:➢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提示: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道法四下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各地有哪些著名的民间艺术。
2.关注民间艺术,并体会它们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3.关心民间艺术的未来,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作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民间艺术,并体会它们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关心民间艺术的未来,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作出贡献。
四、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查找各种民间艺术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导入:出示民间艺术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
(板书课题: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一: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1. 我国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你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生1:我知道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
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
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
将狮子时而威武勇猛,雄壮威风,时而嬉戏欢乐,幽默诙谐的神态表演得惟妙惟肖。
生2:我知道皮影戏,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生3: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
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民间剪纸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的第二课,本单元的内容重点让学生感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风、民俗生动地记录着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生活习惯、文化特点、道德风尚等。
道德与法治课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回归社会。
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民间艺术,在了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感悟其美妙和艺术性,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进而树立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
学情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现在的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书本以及影视作品中。
但是四年级的孩子乐学、好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更多地会放在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上,且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民间艺术和家乡历史文化间的密切联系是他们很难考虑的。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们足够的交流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交流碰撞中感悟民间艺术美妙和艺术性,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进而舒尔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
教学总目标:1、了解祖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学会欣赏这些民间艺术。
2、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自己喜爱的家乡民间艺术,从中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百姓幸福的生活,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3、通过对家乡民间艺术的了解、展演,树立学生要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自己喜爱的家乡民间艺术,从中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百姓幸福的生活,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通过对家乡民间艺术的了解、展演,树立学生要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意识。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老师、同学介绍,了解祖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在情境中学会欣赏这些民间艺术。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发现民间艺术的内涵,产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2.初步懂得欣赏民间艺术,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懂得民间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环节一:找找民间艺术。
通过找找民间艺术,知道我们民间艺术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导入: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它们又都产生于哪里?在我国各地有许多民间艺术,我们来认识一下(板书:民间艺术)1.呈现民间艺术(1)北京京韵大鼓: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深受人们喜爱。
(2)江西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驰名中外。
(3)天津杨柳青年画:画面鲜明活泼、喜庆吉祥。
(4)陕西华县皮影:人物造型生动传神。
(5)四川变脸:变脸惟妙惟肖。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卡姆艺术:集歌、舞、乐于一体。
(7)东北秧歌:热烈欢快。
(8)江苏苏州刺绣:构思巧妙,工艺精制。
(9)台湾传统灯笼:台湾灯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福建、湖南一带的板凳龙:景象壮观。
(11)教师演唱内蒙古民歌:蓝天白云、羊群遍地。
2.通过刚刚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说发现,谈感受。
3.学生识图,找民间艺术所属的地区。
4.初步发现民间艺术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5.小结:我国的民间艺术分布广泛,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板书:分布广泛)6.观看视频:如此丰富的民间艺术,该怎么进行分类呢?思考从中有什么发现?学生学习分类。
7.观看视频: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形式?学生补充说明民间艺术形式民间文学中的民间童谣、民间神话、民间故事。
学生谈发现与感受。
8.小结:我国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和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祖国各地到处都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京剧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起源、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教材还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丰富,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他们对民间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传承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艺术的起源、特点和价值,学会欣赏民间艺术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民间艺术的传承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民间艺术的起源、特点和价值,学会欣赏民间艺术的美。
2.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创新能力和传承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民间艺术作品,分析其特点和价值。
3.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民间艺术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3.设计好教学课件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系列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京剧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什么艺术形式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介绍民间艺术的起源、特点和价值,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初步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
2.道德修养:关注当地的艺术,探究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3.责任意识:关心民间艺术的未来,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作贡献。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民间艺术,初步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
(重点)2.初步了解不同地区民间艺术的差异,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
(难点)3.初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我国不同民间艺术的相关视频、音乐、文字材料等。
2.学生准备:调查并了解自己家乡的一项民间艺术,填写民间艺术小档案。
教学过程一、民间艺术初感受1引入(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同学们,老师出生在南京,可我的老家在四川。
那里不仅风景秀丽,风俗独特,而且住在巴山蜀水的人们还创造出一种好看又好吃的手工艺品。
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吧!(点击四川区域,出现糖画图)3.提问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欣赏的时候已经忍不住要流口水了,那么你们对糖画有哪些了解呢?预设1:我看过艺人做糖画,他用一个小勺子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作画,一会儿就画出来一条龙、一只蝴蝶……预设2:我吃过糖画,甜甜的,很好吃。
4.出示听到同学们这么喜欢我家乡的糖画,老师心里也是甜滋滋的。
(出示糖画小档案)民间艺术小档案姓名:糖画年龄:400多岁(起源于明朝)起源地区:四川特点:以糖做成的画,亦糖亦画,可观可食。
同学们,没想到吧,小小的糖画已经有400多岁了。
像糖画这样,由老百姓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就被称为民间艺术。
在咱们中国的大地上,在咱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
课前,同学们都通过各种方式去调查了解了自己家乡一项独特的民间艺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开一个民间艺术交流会。
(板书:民间艺术交流会)二、民间艺术交流会1引入同学们,通过课前的调查了解,你都知道了哪些民间艺术?预设1:我的老家在江苏无锡,我们那里有惠山泥人。
部编版4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1)猜一猜,这是什么民间艺术?出示“京韵大鼓”)
(2)你知道京韵大鼓是哪里的民间音乐吗?出示“北京”)
(3)(“中国行政区划图”,标记北京)师模仿京韵大鼓唱词。
东北秧歌
过渡:同样爱热闹的还有这样一群人。
(播放《东北秧歌》视频)(1)你在哪里看到过扭秧歌?预设:广场上、电视里)
(2)你知道我国的什么地方秧歌非常流行?出示“东北”)
(3)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标记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农村人最爱扭秧歌。
广东舞狮
过渡:南方人喜欢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播放东舞搬视频)
(1)舞狮是什么地方的民间艺术?出示“广东”)
(2)你知道广东人为什么要舞狮吗?出示“舞狮的意义”:狮子是公认的驱邪避害的神兽,每逢节日庆典,或是重大活动,必然有醒狮助兴,表达了长盛不衰,代代相传的美好祝福。
)(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标记广东)
杨柳青年画
过渡:听了戏曲,看了歌舞,下面让我来欣赏一些静止的艺术。
(出示《天津阱晴年0》Im)
(1)教师介绍:这是著名的杨柳青木板年画,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它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出示“刻板”、“印染”、“彩绘”)
(2)出示“杨柳青年画”组图)教师介绍:杨柳青年画追求色彩上的渐变效果,这考验的是一个画家对颜色的控制。
它起源于我国的天津。
(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标记天津)
苏绣
(出示《苏州刺绣》图片)
(1)这不是一幅画,更不是一张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刺绣工。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民间艺术的定义、种类和特点的介绍,以及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的介绍,如剪纸、泥塑、刺绣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
但他们对于民间艺术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一些具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为主,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艺术的定义、种类和特点,认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刺绣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民间艺术的定义、种类和特点,认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
2.难点:深刻理解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系列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属于哪种艺术形式?2.教学新课:(1)介绍民间艺术的定义、种类和特点;(2)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刺绣等;(3)分析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2.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激发学生对这些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教学难点: 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激发学生对这些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准备:PPT 、搜集关于民间艺术的物品或图片课时安排:2 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播放纳溪山歌《撵野猫》,请学生欣赏。
2.师:这是我们四川纳溪的民间音乐。
3.学生欣赏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宁河船工号子》,感受民间舞蹈的魅力。
4.师揭示课题: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民间艺术交流会(一)民间艺术的组成1.猜一猜:民间艺术是指哪些艺术?2.了解民间艺术的组成。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说一说:在我们当地,有哪些民间艺术?4.师小结: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二)民间艺术的来源1.走进民间艺术(图片欣赏):北京京韵大鼓、东北秧歌、广东舞狮、天津杨柳青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华县皮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卡姆艺术、江苏苏州刺绣、四川变脸……2. 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3.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民间艺术产自于哪里?4.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将课前搜集的关于民间艺术的物品或图片与同学交流。
活动二: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一)当地的民间艺术1.听一听(1)我家住在山西省寿阳县,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
这种鼓打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
(2)我家住在浙江省杭州市,这里的“余杭滚灯”是具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民间舞蹈。
(3)我家住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这里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很有名气,它讲述了阿诗玛的故事。
2.说一说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堂实录及名师点评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
2.了解家乡重庆的民间艺术,感受其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3.体会家乡民间艺术对人们生活的意义,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了解京剧吗?生1:我曾经在北京旅游的时候看过一场京剧,非常精彩。
现场有许多外国人不断发出惊叹声,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当时,我感到特别自豪。
生2:我在电视上看过,京剧的服饰和妆容真是太美了!师: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国粹,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民间艺术。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民间艺术世界”。
(板书:民间艺术)活动一说民间艺术1.感受我国民间艺术(1)了解民间艺术种类师:民间艺术是艺术中的瑰宝,它有哪些种类?生: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板书: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手工艺……)(2)了解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师:我国有哪些负有盛名的民间艺术。
生1:广东舞狮、陕西华县皮影。
生2:江苏苏州刺绣、四川川剧变脸……(3)了解我国民间艺术数量多、分布广(引导学生欣赏全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组图,把代表民间艺术的五角星贴在《中国行政区划》地图上的相应区域。
师:此刻的你有什么感受?生1:我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生2:我国民间艺术的数量非常多,分布广泛。
师小结:是呀!民间艺术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遍布全国各地。
2.聚焦家乡民间艺术师:同学们,我们刚才了解了大江南北的民间艺术。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重庆,结合课前的调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师:在图片、表演、故事、音乐、舞蹈、实物展示中任选两种形式,如“图片加故事”“音乐加舞蹈”等,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的民间艺术调查结果(汇报过程略) 师小结:我们祖国地域辽阔,民间艺术多姿多彩、魅力无穷。
重庆也有闻名遐迩的民间艺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保护的“瑰宝”。
(板书“民间艺术”前增加“多姿多彩”) 活动二表演皮影戏师:民间艺术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活语言,也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的民间艺术世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春联等,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体味民间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民间艺术知识,对一些民间艺术形式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于民间艺术的认知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弱,需要在课堂上给予充分的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民间艺术的形式和特点。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提高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民间艺术实物或图片,如剪纸、泥塑、春联等。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民间艺术的相关知识点和实践活动。
3.准备彩纸、剪刀、泥巴等实践操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系列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春联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这些美丽的艺术品。
教师简要介绍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展示剪纸、泥塑、春联等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的形式、内容和创作手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术、江苏苏州刺绣。
播放视频——变脸➢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目标导学二: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活动:我来介绍……我家住在山西省寿阳县,这里的“得胜鼓”很有名。
这种鼓打法简单,但变化无穷,越打越起劲儿。
我家住在浙江省杭州市,这里的“余杭滚灯”是具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民间舞蹈。
我家住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这里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很有名。
填一填表格,再和同学们分享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民间艺术?当地民间艺术的名称你对它的了解请三位同学为我们介绍“第85页”这三张图片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讲。
我家住在河南省沁阳市,人们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上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我们这里很多人的唢呐技艺都很高超。
我家住在甘肃省庆阳市,这里的香包制作技艺精湛。
人们常常把香包挂在门庭或者送给来友,以此表达样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观看视频,交流分享分组介绍,认识了解交流分享观看图片交流分享通过变脸艺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关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意识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提升交流分享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介绍,感觉不同的民间艺术,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我家来自东北,那里的“二人转”很受老百姓欢迎。
听爷爷说,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到广场去观赏“二人转”,这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
小组讨论:要求:1.小组交流想法2.记录员记录整理3.随机抽取代表发言问题:➢这些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或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呢?小结: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先自主阅读“第86页”阅读角的内容,再和前后桌讨论:➢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提示: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引导学生认识民间艺术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和法治观念。
3、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帮助学生认识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理解其特点和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探究民间艺术中体现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民间艺术与道德、法治的内在联系。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视频,如舞龙舞狮、皮影戏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这些民间艺术的了解程度,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民间艺术的种类及特点(1)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民间艺术的常见种类,如剪纸、年画、刺绣、木雕、陶瓷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种民间艺术的特点,如剪纸的精巧细腻、年画的色彩鲜艳、刺绣的精美绝伦等。
2、民间艺术中的道德价值(1)以民间故事或传说为例,讲解其中所传递的道德观念,如勤劳、善良、诚实、友爱等。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边的民间艺术是否也有类似的道德寓意。
3、民间艺术中的法治观念(1)分析一些民间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如民间戏曲中对正义的伸张、对邪恶的惩罚。
(2)探讨这些法治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三)小组活动1、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民间艺术,深入研究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所蕴含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研究成果。
(四)案例分析1、展示一些因不重视保护民间艺术而导致其衰落甚至失传的案例。
2、组织学生讨论这些案例所反映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道德和法治的手段来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间艺术的重要性以及其中蕴含的道德与法治价值。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和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
时
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2、能力目标:培养审美能力,能够发现民间艺术的魅力。
3、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的种类和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知道民间艺术有满足生活、审美需要的作用,还能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
重点了解民间艺术的种类和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
难点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视频:中国杂技演员世界表演空中飞人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1、小分享:
(1)看这些杂技演员表演空中飞人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2)你看过杂技表演吗?请你分享一下一次让你印象深刻的杂技表演。
2、展示图片:激动人心的杂技表演
3、介绍:精彩的民间艺术——中国杂技
4、七嘴八舌: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民间艺术吧!
5、总结:民间艺术的种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艺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6、过渡语: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7、考考你:
(1)你对我国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都了解多少呢?一起来连一连吧!
(2)你还知道哪些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
8、全国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苏绣、安塞腰鼓、华县皮影戏、景德通过精彩的杂技表演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了解民间艺术的种类。
了解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
镇陶瓷等。
9、林明的日记:我看到许多的地方都有自己非常著名的民间艺术,
就像四川的变脸,简直太神奇、太精彩了!还有广东的舞狮,那么高的梅花桩居然还能够那么从容地表演……真羡慕这些地方的人啊,我们这里可什么都没有!
10、导游小手册:你的家乡也有一些十分精彩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吗?你对这些民间艺术有怎样的了解呢?快把你知道的制作成《导游小手册》,带来大家一起到家乡来长长见识吧!
11、我家乡的民间艺术:广东湛江东海岛人龙舞、山西寿阳县得胜鼓、浙江杭州余杭滚灯、云南石林彝族《阿诗玛》
12、总结: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13、提问:民间艺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人们为什么创造那么多的民间艺术呢?
14、小提示: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15、走进民间艺术的背后:你们那里的民间艺术表达了人们的哪些愿望?
16、哪些美好的愿望:
(1)展示课本第85页例子
(2)增加一个例子:海南孔明灯祈求心愿能够实现。
(3)说说自己家乡的民间艺术:湛江傩舞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17、阅读与思考:请阅读课本第86页《天津“泥人张”》,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
(2)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人的故事?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了解自己家乡著名的民间艺术。
此部分授课教师要根据当地实际讲解,让学生切实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感受当地民间艺术的魅力,以便做好传承和保护的工作。
感受民间艺术的作用。
感受民间艺人的努力和智慧。
课堂小结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民间艺术的成
就里蕴含着这些艺人的努力与智慧。
总结提升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