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治国)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法律的名人名言11、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尚书·大禹谟》2、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3、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
——《汉书》4、诛不避贵,赏不遗贱。
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晏子春秋·内篇》5、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三国演义》6、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7、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8、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韩非子·解老》9、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尚书》10、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金缨《格言联壁·从政》11、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
(汉·刘安《说苑·政理》)12、政令必行,宪禁必从。
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王符《潜夫论·考绩》13、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欧阳修《魏梁解》14、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尚书·大禹谟》15、有治人,无治法。
——荀子16、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国语·晋语七》17、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
——慎到18、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
——沈家本19、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
——《管子·明法》20、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管子·法法》21、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鬼谷子·符言》22、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苏轼23、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24、一民之轨,莫如法。
——《韩非子·有度》25、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董仲舒26、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韩非子·饰邪》27、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有关家国情怀的名人名言三篇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3、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
拥有爱国情怀的名人名言。
李XX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X为国戌轮台。
陆游5、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
朱XX6、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7、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俄)巴XX8、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俄)别林斯基9、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法)大仲马10、爱祖国高于一切。
(波兰)肖邦11、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拥有爱国情怀的名人名言。
(法)拿破仑12、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法)拿破仑13、爱国如命,见义勇为。
蔡X14、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XX1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16、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X17、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XX18、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19、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20__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前苏X)苏XX21、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前苏联)凯洛夫22、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24、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XX26、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关于国家的名言名句
2017-05-02●国家的尊严比安全更为重要,比命运更有价值(托·伍·威尔逊)●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勇于不惜一切地去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这个国家就一钱不值(席勒)●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唐·武则天)●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唐·韩愈)●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忧国忘家,捐躯济难(三国志)●国家实际上放大了的家庭(蒲柏)●爱家的人才人爱国(柯尔律治)●保障家庭安全,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是社会文明的首要目标,也是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埃利奥特)●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恩格斯)●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列宁)●任何国家都意味着使用暴力(列宁)●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阶级的机器,是使人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列宁)●国家就是从人类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关(列宁)●国际联合只能存在于国家之间,因而这些国家的存在,它们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也就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之中(恩格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任何异族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恩格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有关爱国的名言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国家名人名言名句为国家奉献的名言保卫国家的名言为国家奉献的名言
名句关于保卫国家的名言有关国家的名言关心国家大事的名言关于国家的名言文章。
家国情怀名言名句摘抄家国情怀名言名句摘抄自古以来,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士都留下了一些感人肺腑的名言名句,反映了他们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
以下是一些我最喜欢的家国情怀名言名句摘抄:一、爱国篇: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2.“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啊,我的祖国》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4.“天下为公。
”——铁肩李自成5.“贫不检点,富不傲视,累不辞劳,旅不择路,困不失志,达不骄傲,君子爱人以德。
”——孔子二、家国篇:1.“家和万事兴。
”——书名2.“家贫如洗,志不减。
天涯何处无芳草?”——陆游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们家!——辛弃疾4.“呜呼,楼上楼,人为群动,心为独行。
”——李清照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三、时事篇: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廉颇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汉武帝4.“今日大海,何其涛也;山高水长,知行为先。
”——王董5.“春去秋来,时光荏苒,但志不改,方能激荡青春。
”——毕克这些名言名句不仅代表了历史名人士的思想和智慧,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的体现。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自己的家国情怀,尽最大的努力将这些老一辈留下来的优秀思想和精神发扬光大。
政治名人名言政治名人名言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名言吧,名言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
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名言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名人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政治名人名言篇1人必先富而后教,必先厚生而后王德。
——康有为《政论集·中华救国论》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亡者,农战也。
——《商君书》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
——《金史》卷四六《食货一》人莫不欲安,君子顺而安之;莫不欲富,君子教以富之。
——[汉]马融《忠经·守宰章》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仁而不武,无能达也。
——《左传》凡不能调民利者,不可以为大治。
——《管子·揆度》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汉]晁错《论贵粟疏》不足食胡以养民?不养民胡以立国?——孙中山不富无以为大,不予无以合亲。
亲疏则害,失众则败。
——[汉]刘向《说苑·说丛》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葵邱譮》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尽心章句下》天下之所恃以为安者,财也,兵也。
——《明史》卷二一○《桑乔列传》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民富乃可教,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学淫则诈。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政治名人名言篇2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管仲名人名言管仲名人名言1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3、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4、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5、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6、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
7、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8、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9、今日不为,明日亡货。
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10、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11、粟者,王之本领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12、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
13、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那么知侈俭,知岱侈俭那么百用节矣。
14、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15、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16、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17、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18、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19、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20、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21、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22、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2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24、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
25、衣冠不正,那么宾者不肃。
26、法者,天下之仪也。
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27、勿烦勿乱,和乃自成,能正能静,然后能定,执一不失,能君万物,是故止怒莫假设诗,去忧莫假设乐,节乐莫假设礼,守礼莫假设敬,守敬莫假设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管仲名人名言21、不务天时那么财不生,不务地利那么仓廪不盈。
2、天道之数,至那么反,盛那么衰。
3、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
4、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5、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6、钓名之士,无贤士焉。
7、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8、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
9、忧郁生疾,疾困乃死。
10、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中国经典名人名言1. 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关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刘备:同舟共济,胜似独木难支。
4. 岳飞:精忠报国。
5. 秦始皇:兵者,诡道也。
6.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7.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 王安石:变法求治,治家宜从俭,治国宜从宽。
9. 苏东坡:吾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0. 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11. 唐玄宗:盈缩之间,不可胜算。
12. 唐太宗:养犬千日,用之一时。
13. 朱元璋:我而后人,人而后我。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经典的名人名言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名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对于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言论广为流传。
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重视。
朋友是人生中重要的财富,只有与朋友相互欣赏、扶持、共同进步,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2.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将领,他的豪情壮志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表达了忠诚和坚守对于个人和事业的重要性。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就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3.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他在困境中显示出了伟大的智慧和领导才能。
他说:“同舟共济,胜似独木难支。
”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结一心,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4.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以忠诚、勇敢和爱国精神著称。
他的名言“精忠报国”成为了中国人忠诚于国家、献身于事业的精神指南。
这句简短的名言深入人心,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5.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独特的智慧。
孙中山的名言50句1、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
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进步。
——孙中山2、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
立国于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
——孙中山3、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4、看花容易绣花难——孙中山5、政治是运用国家的;国家是实行政治的。
——孙中山6、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孙中山7、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8、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孙中山9、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
——孙中山10、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
——孙中山11、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孙中山12、政治良否,视人与法。
——孙中山13、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
——孙中山14、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
——孙中山1/ 415、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孙中山16、以天下为己任。
——孙中山17、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18、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19、讲到国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权;至于管理政府的人,便要付之于有能的专家们。
——孙中山20、政治里面有两个潮流,一个是自由底潮流,一个是秩序底潮流。
——孙中山21、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心信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
——孙中山22、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泉源也——孙中山23、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
——孙中山24、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孙中山25、真知特识,必从科学而来。
——孙中山26、本互助博爱之精神,谋团体永久之巩固。
——孙中山27、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孙中山28、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孙中山29、政就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2/ 430、努力向学,尉为国用。
格列佛游记大人国名人名言格列佛游记大人国名人名言1、人生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而我们都是那个过河人。
——席慕容2、不幸,是天才晋升的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要成就一件伟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5、即使没有月亮,我心中仍是一片皎洁。
——路遥6、生活就是像这样细碎的片段,然后串联起来。
——雷蒙德·卡佛7、你在婚礼上,使用红筷子;我在向阳坡,栽下两行竹。
——海子8、我本想留下一些关于此次朝圣的记忆碎片,然而,我的旅行却沦为了世俗屈辱的专辑。
——马西莫·格拉梅利尼9、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事情艰难,就使我们更有理由为之。
——里尔克10、我不想受人尊敬,被这个疯狂的人类尊敬是一种耻辱。
——奥修11、我只是热切地想要在心灵深处和你单独呆在一起,我不愿意使我分心。
——茨威格12、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树木、禾苗一同生长。
——巴金13、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它,然后抑制它。
——柴静14、真正的英雄,即使历史不会记忆,他依旧笑著逆天而行。
——九把刀15、其实炫耀读过多少书和炫富没多少区别吗。
当你开始用坚持这样的字眼去描述读书时,已经坏了。
——白岩松16、丈夫是女人的职业,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所以该牢牢捧住这饭碗。
——钱钟书17、如果你一直表现的很有涵养,其实不如说是在传递一种不以为然的意思。
——柴静18、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又是商业成功的秘诀,谁能信守不渝,就可以成功。
——德莱塞19、要把顾客的责备,当做"神佛的话",不论是责备什么,都要欣然接受。
——松下幸之助20、不同的价值观不一定相互认同,但可以也应该相互认识。
金融业需要巴别塔,在这里人们能够和谐融洽,不因文化和国界而产生差异的无疆地域,它是人们看到未来信念的钥匙。
——马蔚华21、怀着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的渴望,总想把自己的生命向前推动,在这种理想状态,你就能跨越过去。
振兴中华的名言警句1.表达“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名人名言有哪些1、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汉魏曹植白话文:只图振兴国家而不顾个人得失与安危,牺牲个人生命,以救国家的危险,这是忠心耿耿的臣子的志向。
2、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
——清朝谭嗣同白话文:想要用富强来冲刷国家的耻辱,至关重要的就是储备人才。
3、士大夫的无耻,是为国耻。
——清朝顾炎武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现代丰子恺5、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代李白白话文:国家的耻辱还没洗干净,怎么来的成名呢?6、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现代冰心7、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现代詹天佑8、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西汉司马迁白话文:常想奋不顾身,为国家之急而献身。
9、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现代郭小川10、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
——现代华岗2.关于振兴中华的名言警句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2、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3、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4、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丰子恺5、祖国如有难,汝应做前锋。
——陈毅释义:祖国如果有危难,你应该当做先锋。
6、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释义: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3.关于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名言名句1、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丰子垲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清代)注释: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就能因为国家有战事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依法治国名人名言都有哪些法治是指一种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不少治国的名句。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依法治国的名言,希望你喜欢!依法治国语录1)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班固2) 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愉悦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我就会消灭。
——洛克3) 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
――日莲(日)《立正安国论》4) 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
――(德)《法哲学原理》5) 法者,天下之仪也。
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管子(战国)《管子·禁藏》6)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7) 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著名的法律学者8)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边沁9) 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克罗维乌斯10) 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11)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12) 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
——(荷)斯宾诺莎13) 法者,治之端也。
——荀况(战国)《荀子·君道》14)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因此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马基雅弗利15)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16)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
——阿奎那17) 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18)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
国学经典名人名言80句国学经典中有很多名人名言,这些名言概括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和见解。
以下是80句国学经典名人名言,希望能够给读者一些启示。
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 君子无所争,小人坚不可摧。
4. 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 君子独立自主,小人依赖他人。
6. 君子谋道不谋食,小人谋食不谋道。
7. 君子虽饿,不偷不抢。
8. 君子有能而进,小人有能而止。
9. 君子无忧,小人常忧。
10. 君子善与人共事,小人善于算计人。
11. 君子行为端正,小人心怀叵测。
12. 君子不以言举人,小人不以人举言。
13. 君子见利不可图,小人见利便心动。
14. 君子矜持谦和,小人傲慢自负。
15.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人常常无所为。
16. 君子立志勤学,小人只知疯玩。
17. 君子见危授命,小人见利忘义。
18. 君子信口不出,小人口不停。
19. 君子善与人共事,小人善于算计人。
20. 君子皆可欺,小人皆可察。
21. 君子尽信书,小人尽信言。
22. 君子立志勤学,小人只知疯玩。
23. 君子自重,小人自傲。
24. 君子爱人,小人爱财。
25. 君子见危授命,小人见利忘义。
26. 君子立志勤学,小人只知疯玩。
27.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人常常无所为。
28. 君子矜持谦和,小人傲慢自负。
29. 君子不以言举人,小人不以人举言。
30. 君子见危授命,小人见利忘义。
31.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32. 君子常欢喜于义,小人常欢喜于利。
33. 君子不以言举人,小人不以人举言。
34. 君子行为端正,小人心怀叵测。
35.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人常常无所为。
36. 君子见利不可图,小人见利便心动。
37. 君子自重,小人自傲。
38. 君子善与人共事,小人善于算计人。
39. 君子不以年龄论贤愚,小人以年龄论贤愚。
40.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人常常无所为。
41. 君子信守承诺,小人言而无信。
42. 君子矜持谦和,小人傲慢自负。
关于管理的名人名言1、《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大学:书名。
修身:修养自身品性。
齐家:管理好家庭。
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
平天下:使天下太平。
正心:使心思端正。
诚意:使意念真诚。
——朱熹2、少数人常常被证明是对的,原因在于多数人不认真——不详3、我们并不鄙弃一切有恶习的人,但我们鄙弃一点美德都没有的人。
——佚名4、世界上没有夕阳企业,只有落后和不思进取的企业。
——佚名5、若不能从根本着手,奢谈企业管理是没有用的。
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其合理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应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
——王永庆6、先天环境的好坏,并不足奇,成功的关键完全在于一己之努力。
——王永庆7、青年人对于社会的要求也高,失望也快,却很少注意到,一个成功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的背后,往往有着许多辛酸血泪的故事。
这尚不够,那份持续的认真与努力,也是一个成功者必然的付出。
这以上说得又不完全,智慧才是一个人成功最大的条件之一,缺了它,什么也不成。
——三毛8、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
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
——培根9、现代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一切管理的好坏,都是人所创造、影响与决定的。
——毛仲强10、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大责任,就在于谋求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两者的一致,两者越一致管理效果就越好。
——毛仲强11、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卓别林12、为了能拟定目标和方针,一个管理者必须对公司内部作业情况以及外在市场环境相当了解才行。
——青木武一13、绝不可追随产业界的时尚,要做其他公司不肯做的事。
同时,不要做其他公司已经在做或将来可能要做的事。
——邱吉尔.B.谢安东14、在公司的管理方面,我是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
——雷蒙.A.克罗克15、经理不是只告诉别人怎么干的家伙,而是要激发队伍产生一定报负,并朝目标勇往直前。
治国古语名言警句1. 有关治国的名言警句天下为公——孙中山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感遇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01.勿延誉归己,勿诿过于人;勿徇私废公,勿贪渎纵欲。
002.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足,同清正廉洁相坚守方可成材。
003.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004.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
005.领导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败面前是利剑。
006.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
007.立德行善勤为先,富民安邦心所系。
008.法到严时生廉政,官到清时更爱民。
009.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
010.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011.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
012.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013.在官唯明,理事唯平;处世唯清,待人唯诚。
014.管涌如不堵,能决防洪之长堤;贪欲如不除,可毁为官之大志。
015.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016.为官禁权力与金钱握手,做人倡正直与廉洁相拥。
017.惩治腐败为民心之所向,敢于执法乃兴国之关键。
018.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
019.浮华虚荣是堕落的序言,廉政敬业为成功的宝典。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管子治国》2、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荀子大略》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4、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新书大政上》5、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管子治国》6、贤圣之君,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
----宋《李觏集富国策》7、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贤君》8、廉者必使民俭以丰财,才者必使民勤以厚利。
举廉举才,必以丰财厚利为征。
----清唐甄《潜书考功》9、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含今,未之尝闻。
----汉贾谊《新书无蓄》10、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
----《毛泽东选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1、下者尽力而无耗弊,上者量民而用有节,则民与国庶几乎俱富矣。
----宋欧阳修《原弊》12、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下,而富国于上邪?----《南齐书武十七王传》13、少数人有钱是假富,要多数人有钱才是真富。
---《孙中山全集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14、天下之所恃以为安者,财也,兵也。
----《明史》卷二一0《桑乔列传》15、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汉王符《潜夫论爱日》16、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
----唐白居易《策林不夺人利》17、先饮食而后教诲;谓治人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18、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
----李大钊《社会主义释疑》19、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20、养民以论功,足食心养民。
----清唐甄《潜书考功》21、益食而民不饥,益富而国家实。
中国名人名言(精选50句)1.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对家国的责任和担当。
2.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体现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3.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强调了人生价值的不同重量。
4.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说明了物质基础对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5.李世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强调了自我反省和历史借鉴的价值。
6.刘蓉:“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小中见大,家事治国同理。
7.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达了反抗压迫、追求平等的决心。
8.郑板桥:“难得糊涂。
”一种人生哲学,懂得适时装糊涂的智慧。
9.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10.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坚守自我,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11.诸葛亮:“志当存高远。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的志向。
12.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达了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
13.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信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14.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坚守气节,不向权贵低头。
15.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强调了勤奋与思考的重要性。
16.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的乐趣在于不断的实践和复习。
17.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大丈夫的品格和气节。
18.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19.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爱憎分明的立场和奉献精神。
20.毛泽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鼓励人们勇于攀登,克服困难。
2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明确了读书的目的和意义。
22.钱钟书:“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才华需要不断磨砺才能保持锋利。
依法治国的名人名言警句每个时代都有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尽可能的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依法治国的名人名言警句,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依法治国的名人名言警句1、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列宁2、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战国)冠子《冠子·度一》3、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4、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法谚5、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埃尔曼6、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古罗马法谚7、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晋)傅玄《傅子·法刑》8、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
——美国总统威尔逊9、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10、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
——(英国)达雷尔11、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
——托·富勒12、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
——(英国)丁尼生13、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司马迁14、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
——阿奎那15、**是法庭的仆人。
——英美法谚16、那不知道自己缺乏自由之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者。
——尼采17、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
——(英国)哥尔德斯密斯18、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法)罗伯斯庇尔19、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波洛克20、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谚21、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
——孟德斯鸠22、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23、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亚里士多德24、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25、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修身治国平天下格言警句1、天下为公。
(孙中山)2、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3、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列子·说符》)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3、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感遇诗》)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1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19、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意林》引《物理论》)释:构,架屋。
简,通“柬”,选择。
佐,辅助的人。
20、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21、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释: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
逸,安心。
使,经常忙碌。
22、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一、家教篇(教育家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1、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2、俭以养廉,俭以保家,"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3、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
""天下百病,生于懒也。
""人不勤则万事俱废。
""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管子禁藏》●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管子《管子七臣七主》●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管子《管子任法》●立法而行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
——邓析《邓析子转辟》●法者,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慎到《慎子佚文》●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慎到《慎子君臣》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明法解》)释义: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如果没有法,国家就将混乱不堪,人们的行为将没有规矩约束,法之所以这么重要其根据在于法本身是公平正义的。
2、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任法》释义:这是对周朝“刑不上大夫”、“刑有等级”制度的巨大挑战,他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适用法律上要“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
”因为法律是公平的,法在根本意义是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的,是统一天下的最高标准。
管仲将法律称为“公法”,认为法具有最高权威,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功能,任何社会成员都不能置于法外,凌驾于法律之上。
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于意欲,君主也应带头遵守法律,君主不得随意更改法律,也应有悟守法律的义务,并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样遵守法律。
3、法律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管子•法禁》释义:君主大臣和百姓平民同样应当遵从法律。
4、“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
”《管子•任法》释义: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5、“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管子•明法解》释义:作为法家先驱的管仲以尚法、重法而著称,他反对西周把“礼治”作为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主张治理国家应当以法为依据,任法而国治,舍法而国乱。
6、人主之所以令行禁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管子治国》
2、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荀子大略》
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5、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管子治国》
6、贤圣之君,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
----宋《李觏集富国策》
7、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贤君》
8、廉者必使民俭以丰财,才者必使民勤以厚利。
举廉举才,必以丰财厚利为征。
----清唐甄《潜书考功》
9、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含今,未之尝闻。
----汉贾谊《新书无蓄》
10、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
----《毛泽东选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1、下者尽力而无耗弊,上者量民而用有节,则民与国庶几乎俱富矣。
----宋欧阳修《原弊》
12、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下,而富国于上邪?----《南齐书武十七王传》
13、少数人有钱是假富,要多数人有钱才是真富。
---《孙中山全集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
14、天下之所恃以为安者,财也,兵也。
----《明史》卷二一0《桑乔列传》
15、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汉王符《潜夫论爱日》
16、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
----唐白居易《策林不夺人利》
17、先饮食而后教诲;谓治人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8、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
----李大钊《社会主义释疑》
19、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0、养民以论功,足食心养民。
----清唐甄《潜书考功》
21、益食而民不饥,益富而国家实。
----《隋巢子》
22、积贮者,天下之大命。
----《汉书食货志》
23、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
----三国蜀诸葛亮《诸葛武候集便宜十六策治人》
24、虽官有百职,职有百务,要归于养民。
上非是不以行赏,下非是不以效治。
----清唐甄《潜书考功》
25、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
----唐吴兢《贞观致要》
26、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27、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列传》
28、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29、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30、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31、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
其言切至。
”
32、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3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34、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宽:为政宽大。
信:建立威信。
任:信服。
)——宋•苏辙《新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