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
- 格式:docx
- 大小:20.67 KB
- 文档页数:12
植物造景》复习资料提要(红色字体为重点掌握)第一章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生活型;多度;频度;盖度;物候期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在设计时,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最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观赏特性等其他因素的考虑。
()2、利用植物材料创造一定的视线条件可增强空间感、提高视觉和空间序列质量。
()3、在园林景观构图中,主要观赏面可能更多的是树木和花草,植物是构图的关键,以植物为主的景点,起到补充和加强山水气韵的作用。
()4、群落是由一定数量的同种类植物组成,这是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决定群落外貌及结构的基础条件。
()5、多度直接影响群落内的光照强度,关系到植物对环境物质与能量的利用程度,这对该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及相对稳定有极大的关系。
()6、在地理空间上,温度随海拔的升高、纬度的北移而升高,随海拔的降低、纬度的南移而降低。
()7、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时,由于儿童视线低,绿篱修剪高度不宜过高,微缩景观园林植株选用低矮品种,或多用修剪植物。
()8、杭州白堤上“间株垂柳间株桃”主要体现出对比与调和运用之绝妙。
()9、大多数针叶树喜欢偏酸性的土壤pH3.7-5.5,大多数阔叶树较适应微酸性土壤pH5.5-6.9。
()10、山茶花配植于白玉兰树下,则花、叶均茂,而广玉兰树下不适宜配植山茶花。
()。
三、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1、高山杜鹃引种到低海拔平地时,其存活的主导因子是()。
A、高温B、土壤湿度C、空气湿度D、低温E、弱光照2、蝴蝶兰、卡特兰在四川栽培,其存活的主导因子是()。
A、高温B、xxC、高湿D、低湿E、低温3、下列植物中,在15℃以上才生长的有()。
A、梅花B、桃花C、袖珍椰子D、花叶榕E、紫叶李4、下列植物中,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蔽荫的有()。
A、红豆杉B、橡皮树C、中华常春藤D、文竹E、杜鹃5、下列植物中,只能在蔽荫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过强光照的有()A、肉桂B、珠兰C、木麻黄D、木棉E、银杏6、下列水生植物中,属挺水植物的有()。
一、名词解释(5小题,3分一题)1、植物群落:2、垂直绿化:3、花坛:4、空间感:5、寒害:二、填空题(20空,1分一空)1、株形是园林植物从整体形态上呈现的外部轮廓。
它包括、圆柱形、、、、棕榈形以及其他形。
其他形还有风致形和藤蔓形两种。
2、一般观赏果实的形状以、、为鉴赏标准。
3花相按照花叶开放的时间顺序来分有、、。
4水生植物包括:5植物的配置原则:三、判断题(5小题,2分一题)1、园林中障景的运用时,遮是手段,显是目的,遮是为了更好的显。
()2、植物水平分布以垂直分布为基础,水平分布不能超越垂直分布。
()3、海拔由低到高,植物群落由复杂到简单,纬度越低,垂直带越完整。
()4、组合花坛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5、冻害指气温在0℃以上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
(×)四、问答题(3题,1题10分)1、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2、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3、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五、应用题(2题,1题10分,2题15分)1.试列举我国从南到北的植被景观区划,并说明其对景观植物种植设计有何指导意义?2.试论述花境和花坛的区别,并列举常见花境材料10种。
参考答案:一.1.植物群落: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结合。
它们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物种之间及其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2.垂直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3.花坛:指按照设计意图,在有一定的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以园林草花为主要材料布置而成的,具有艳丽色彩或图案纹样的植物景观。
4.空间感:在绘画中,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0676]《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配置作业1[论述题]加强林冠线起伏变化途径有哪些?参考答案:答:(1)充分利用地形的变化;(2)乔、灌、藤、草结合;(3)使用不同规格、年龄的植物。
[论述题]孤植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参考答案:答:作为孤植树应具备的条件孤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个体美,在选择树种时必须突出个体美,例如体形特别巨大、轮廓富于变化、姿态优美、花繁实累、色彩鲜明、具有浓郁的芳香等。
如轮廓端正明晰的雪松,姿态丰富的罗汉松、五针松,树干有观赏价值的白皮松、梧桐,花大而美的白玉兰、广玉兰,以及叶色有特殊观赏价值的元宝戚、鸡爪戚等。
选择孤植树的植物还应具备生长旺盛、寿命长、虫害少、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
孤植树的位置选择孤植树种植的位置要求比较开阔,不仅要保证树冠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且要有比较适合观赏的视距和观赏点。
尽可能与天空、水面、草坪、树林等色彩单纯而又有一定对比变化的背景加以衬托,以突出孤植树在树体、姿态、色彩方面的特色,并丰富风景天际线的变化。
[论述题]什么叫林缘线?参考答案:答:林缘线是指树林或树丛,花木边缘上树冠垂直投影于地面的连接线(即太阳垂直照射时,地上影子的边缘线),是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反映,是植物空间划分的重要手段。
空间的大小,景深,透视线的开辟,气氛的形成等等大都依靠林缘线设计。
林缘线是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
[论述题]林冠线的概念是什么?参考答案:答:树丛、树林树冠立面在剖面上形成的投影连线,是植物造景设计意图在立面的反映形式。
[论述题]花丛花坛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参考答案:答:花丛花坛表现的主题是花卉的色彩美。
[论述题]2株对植的形式有哪几种?参考答案:答:对称种植和不对称种植。
园林植物配置作业2[论述题]园林植物配置的传统概念是什么?参考答案:答: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为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园林植物景观。
[论述题]垂直分布的含义是什么?参考答案:答:指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变化而出现的空间更替现象。
《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说明 ( 每题3分 )
一、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1分)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类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1分)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1分)
二、植物造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制造景观,(1分)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1分)配植成一幅幅漂亮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1分)
3、水生植物:是指泽生、水生并具有必然观赏价值的植物。
4、湿生植物:在水分多余环境中能够正常生长的植物。
五、旱生植物:适宜在干旱生境下生长,可耐受较长期或较严峻干旱的植物
六、岩生植物:直接生擅长岩石表面,或生擅长覆于岩石表面的薄层土壤上的植物。
抗旱性很强。
7、生态位: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所占据的时空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八、阳性植物:一样确实是指喜爱阳光,不耐荫蔽的植物。
(2分)这种植物在阳光充沛的环境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1分)
九、阴性植物:又称阴地植物,是在较弱光照下比在强光照下生长良好的植物。
10、中性植物:对光照要求不严格的植物。
1一、行道树:有规律地在道路双侧种植用以遮荫的乔木而形成的绿带,(2分)是街道绿化最大体的组成部份,最普遍的形式。
(1分)
1二、人行道绿化带:又称步行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
13、防护绿带: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来的绿带。
14、分车绿带: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也称为隔离绿带。
园林专业复习资料《植物造景设计》河南科技大学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造景:利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花卉等各种园林植物进行环境景观营造,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2、乔木:树体高大的木本植物,通常高度在5m以上,具有明显而高大的主干3、春色叶树种:春季新发生的嫩叶呈现红色、紫红色或黄色等4、温度三基点: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有最低、最高和最适温度,称为温度的三基点。
5、丛植:由2~3株至10~20株同种或异种的树木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组合在一起,使其林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外轮廓线,这种配置方式成为丛植。
6、盛花花坛:主要有观花草本花卉组成,表现花盛开时群体的色彩美7、造景花坛:以自然景观作为花坛的构图中心,通过骨架、植物材料和其他设备组装成山、水、亭、桥等小型山水园或农家小院等景观的花坛。
8、视距三角形:当纵横两条道路交叉时,两个方向的停车视距构成一个三角形,成视距三角形。
9、自然群落外貌:指植物群落的外部形态,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10、群落的季相:群落的外貌常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而发生周期变化,呈现不同的外貌。
11、乔木:树体高大的木本植物,通常高度在5m以上,具有明显而高大的主干12、秋色叶树种:秋季树叶变色比较均匀一致,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树种13、植物的建筑功能:植物可以用来构成建筑设计形式,基本的建筑设计形式是墙、顶棚和地面。
植物能在景观中充当象建筑的地面、天花板、墙面等限制和组织空间的因素。
14、挺水植物:植物体的基部或下部生于水中,上面尤其是繁殖体挺出水面。
15、模纹花坛:主要由低矮的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组成,表现植物群体组成的复杂的图案美。
16、花境:以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结合一、二年生植物和花灌木,沿花园边界或路缘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亦可点缀山石、器物等。
17、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及答案要点一、填空(50题):1、园林植物是园林中作观赏、组织、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
(木本或草本植物)2、()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
(植物造景)3、()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
(园林树木)4、()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被、花灌木和草本植物。
(花卉)5、园林树木分为乔木类、()和藤本类。
(灌木类)6、花卉分为露地花卉和()。
(温室花卉)7、园林植物的防护作用主要表现在()、防风固沙两方面。
(保持水土)8、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的较大。
(紧密结构)9、园林中没有()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
(园林植物)10、园林植物的生产功能是指大多数的园林植物均具有生产物质财富,创造()的作用。
(经济价值)11、人们欣赏植物大多以外部的形态、姿色为主,尤以()为最多见。
(观赏)12、古典园林取裁植物景观的手法有按诗歌、画理、生长习性和()等。
(色、香、姿)13、古典园林中植物与景观配置的种类有:()、建筑与植物。
(山体与植物)14、我国古典园林是为()服务的。
(少数人)15、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有主题性原则、()、艺术、生态、文化和经济原则。
(美学原则)16、园林中的色彩多以()为基调。
(绿色)17、植物造景中色彩有三原色为:();三补色为:橙、绿、紫。
(红、黄、蓝)18、植物配置时要适地适树,则树种选择时最宜选择()。
(乡土树种)19、植物美化配置中,()是构景的基本因素。
圆柱形有杜松、圆锥形有圆柏,垂枝形有垂柳、垂榆,龙枝形有龙爪槐、龙爪柳等。
(树形)20、叶的观赏性主要表现在叶的大小、形状、质地和()四个方面。
(色彩)21、()的植物有:桃、杏、梅、月季、石榴等。
(红色花系)22、()的植物有:连翘、黄刺玫、黄蔷薇等。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考题A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6分)1、下列对指示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雪松硬枝易受二氧化硫或氟化氢危害B、月季、枫杨对二氧化硫反应敏感C、郁金香、樱花对氟化氢反应敏感D、悬铃木、秋海棠对二氧化碳反应敏感2、下列古典园林景观中不以植物造景为主题的是()。
A、远香堂、待霜亭B、梧竹幽居、梨花伴月C、清渚临境、甫田丛樾D、风泉清听、长虹饮练3、下列对植物寓意的描述有误的是()。
A、兰——象征居静而芳,活泼多姿的情操B、松——象征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气概C、竹——象征虚心有节,清高雅洁的风尚D、梅——象征不畏严寒,纯洁坚贞的品质4、下列对常见乔灌木树形的描述有误的是()。
A、塔柏、钻天杨是圆柱形B、雪松、冷杉是塔形C、圆柏、柳杉是圆锥形D、樟树、黑杨是卵圆形5、下列植物中属于春色叶类的植物是()。
A、水杉、黄栌B、乌桕、枫香C、花楸、盐肤木D、香椿、黄连木6、下列植物中属于酸性土植物的是()A、文冠果、新疆杨B、八仙花、枸骨C、油橄榄、木麻黄D、黄栌、柽柳7、下列植物景观不属于乔木常见应用方式的是()。
A、孤植、对植B、列植、丛植C、聚植、群植D、篱植、片植D、现状分析图8、下列植物中属于水边常用植物种类的是()。
A、樟子松、侧柏B、垂柳、枫杨C、雪松、栓皮栎D、杉木、龙血树9、下列植物中不属于岩石园常用植物种类的是()。
A、常绿阔叶乔木B、松柏类植物C、苔鲜和蕨类植物D、低矮的花灌木10、下列对综合性公园的描述有误的是()。
A、为城市提供大面积的休闲绿地B、具有丰富的游憩活动内容C、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场所D、具有科学普及的功能11、下列对专业性植物园描述有误的是()。
A、隶属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B、是根据一定的学科、专业内容布置的植物园C、有植物标本园、树木园、药圃等类型D、一般规模较大12、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功能描述有误的是()。
A、净化空气B、降低噪声C、降低辐射热D、保护车辆13、下列关于集会游行性广场的描述有误的是()。
《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库及答案二、填空 ( 每空1分 )1、障景可以运用不同的题材来完成,如运用植物题材的树丛叫树障。
2、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
3、近景又称前景,常为突出主景而配置的。
4、在园林设计平面图上,经常用黑点表示种植的位置及树木主干,用一个圆圈表示树冠的形状和大小,这是树木的平面画法。
5、在园林设计平面图上,经常用“黑点”表示种植的位置及树木的主干,用圆圈表示树冠的形状和大小,这是树木的平面画法。
6、树木的平面画法中,针叶树的树冠投影边缘用针刺状波纹表示。
7、树木的平面画法中,阔叶树的树冠投影边缘一般用圆弧状波纹表示。
8、常用的制图工具都有丁字尺、三角板、圆规。
( 任选三样列举)9、观赏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一般约为景物高度的 3.3 倍。
10、对比的手法可分为形象对比、色彩对比、方向对比、体量对比、空间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质感对比。
10、借景的形式可分为七种,请任意列举三种近借、远借、邻借、。
11、框景、夹景、漏景和添景都属于前景处理手法手法。
12、乔灌木的规则式配置分为对植、行列栽植(列植)和中心植。
13、乔灌木的自然式配置包括孤植、自然式对植、丛植、(任选三样列举)14、绿篱的类型按高度可分为绿墙、高绿篱、中绿篱、矮绿篱。
15、雪松对有害气体比较敏感,在春季长新梢时,如果受到二氧化硫和氟化氢气体的危害,会出现针叶发黄、变枯的现象。
16、景是用来游览观赏的,游览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景的观赏可分为静态观赏和动态观赏。
17、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基础分别是水分、温度、光照和土壤。
18、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乔灌木的种植设计,它是园林绿化的骨干材料。
19、乔灌木的自然式对植设计中,一般来说,体型小的树与构图中轴线的垂直距离应该较远 ( 填写较近或较远)。
20、乔灌木的自然式对植设计中,一般来说,体型大的树与构图中轴线的垂直距离应该较近 ( 填写较近或较远)。
《园林植物配置应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垂直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2.花境: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3.先锋植物:决定裸地最初形成的群落类型,能够改善土地质量,影响后入侵者的定居与生长发育。
4.连续韵律:重复出现相同的图案、相等距离。
5.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应用乔、灌、草、竹、藤及地被植物与其他风景园林要素有机结合,来创造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同时又具美学价值的景观。
6.乡土植物: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已经非常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
7.孤赏石:又称特置石、立峰,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独立性的石景,常在环境中作局部主题。
8.攀援植物: 指自身不能直立生长,需要依附它物或匍匐地面生长的木本或草本植物。
9.景观栽植:从道路环境的美学观点出发,从树种、树形、种植方式等方面来研究绿化与道路、建筑协调的整体艺术效果,使绿地成为道路环境中有机组成的一部分。
10.沉水植物:植株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例如金鱼藻、苦草等。
11.生物入侵: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12. 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
13. 城市广场:一般是指由建筑、道路和绿化地带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14.花相:将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15.指示植物:对环境中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具有指示作用的植物或植物群落被称为指示植物。
二、单项选择1-5 DBBCC 6-10 ACADB 11-15 DACBA16-20 AABCB 21-25 ABDBC 26-30 BDCAB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是我国古典园林重要的造园思想,(D )根据植物配置的不同来烘托四季变化的“四季假山”。
1.我国城市温室气体的来源主要有(建筑、生产、交通、森林减少)。
建设低碳城市的思路是(增加绿地、增汇减排、减少城市二氧化碳含量)。
2.植物景观: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植物造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修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植物景观。
3.植物造景的意义:①创造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供人们欣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植物景观的社会作用:给人们营造清新宜人的休息、健身、社交环境。
④植物景观的经济效益。
4.开敞空间: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一般用低矮灌木、地被、草本花卉、草坪可以形成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放,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
封闭空间:指人处于的区域范围内,四周用植物材料封闭,这时人的视距缩短,视线受到制约,近景的感染力加强。
按照封闭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覆盖空间)和(垂直空间)。
5.意大利、法国等国古典园林中的规则式植物景观的特点: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和鸟兽图案;在总体布局上,植物景观与规则式建筑的线条、外形、甚至体量较协调一致,有很高的人工美的艺术价值;具有庄严、肃穆的气氛,给人以雄伟的气魄感。
6.英国古典园林中的自然式植物景观的特点:模拟自然界森林、草原、草甸、沼泽等景观及农村田园风光,结合地形、水体、道路来组织植物景观;展现自然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具有宁静、深邃、活泼的气氛。
7.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1)植物景观审美主体的改变(2)植物材料选择的改变(3)植物配置形式的改变(4)植物配置遵循原则的改变8.我国的植物造景水平和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用于植物造景的植物种类贫乏。
(2)观赏园艺水平低,尤其体现在选种育种及栽培养护水平上。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试题及答案要点一、填空(50题):1、园林植物是园林中作观赏、组织、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
(木本或草本植物)2、()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
(植物造景)3、()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
(园林树木)4、()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被、花灌木和草本植物。
(花卉)5、园林树木分为乔木类、()和藤本类。
(灌木类)6、花卉分为露地花卉和()。
(温室花卉)7、园林植物的防护作用主要表现在()、防风固沙两方面。
(保持水土)8、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的较大。
(紧密结构)9、园林中没有()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
(园林植物)10、园林植物的生产功能是指大多数的园林植物均具有生产物质财富,创造()的作用。
(经济价值)11、人们欣赏植物大多以外部的形态、姿色为主,尤以()为最多见。
(观赏)12、古典园林取裁植物景观的手法有按诗歌、画理、生长习性和()等。
(色、香、姿)13、古典园林中植物与景观配置的种类有:()、建筑与植物。
(山体与植物)14、我国古典园林是为()服务的。
(少数人)15、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有主题性原则、()、艺术、生态、文化和经济原则。
(美学原则)16、园林中的色彩多以()为基调。
(绿色)17、植物造景中色彩有三原色为:();三补色为:橙、绿、紫。
(红、黄、蓝)18、植物配置时要适地适树,则树种选择时最宜选择()。
(乡土树种)19、植物美化配置中,()是构景的基本因素。
圆柱形有杜松、圆锥形有圆柏,垂枝形有垂柳、垂榆,龙枝形有龙爪槐、龙爪柳等。
(树形)20、叶的观赏性主要表现在叶的大小、形状、质地和()四个方面。
(色彩)21、()的植物有:桃、杏、梅、月季、石榴等。
(红色花系)22、()的植物有:连翘、黄刺玫、黄蔷薇等。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2.园林:在一定的地块内,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3.温度的三基点:每种植物生长发育都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这就是温度的三基点。
4.秋色叶树:凡在秋季叶子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
5.常色叶树: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其叶片常年呈异色,而不必分春秋季的来临,特称为常色叶树。
6.纯式花相:指树木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的表现形貌。
7.衬式花相:指树木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的一类表现形貌。
8.适地适树:是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各生态环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9.花坛: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
10.花境: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11.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12.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来美饰建筑物的一种绿化形式,由于这种绿化是向立面发展,所以叫做垂直绿化。
二.判断题:复习资料第一章P68――――1,3,4,7。
复习资料第二章P71――――4,5,7,10。
复习资料第三章P73――――2,3,4,6,7,8,9,11。
复习资料第四章P75-P76――――1,2,3,4,5,6,7,8,9,10,11,12,13,14。
复习资料第五章P77――――1,5,6,10,12。
三.单选题:复习资料第一章P68――――2,3。
复习资料第二章P71――――1,4,13。
复习资料第三章P71-P73――――1,13。
复习资料第四章P74-P75――――1,3,5,12。
四.多选题:复习资料第一章P68――――1。
复习资料第二章P71――――2,3,5,6,7,8,9,10,11,12,14,15,16,17,18,19,20,21,22。
复习资料第三章P71-P73――――2,3,4,5,6,7,8,9,10,11,12,14,15。
复习资料第四章P74-P75――――2,4,6,7,8,9,10,11,13,14,15,16。
五.简答题:复习资料第二章P71――――2。
复习资料第三章P73――――1,2。
复习资料第四章P76――――2,3,4,6,8,10,11,12。
复习资料第五章P77――――3。
1.如何利用温度与植物的关系进行植物配置与造景:答:在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时,应尽量提倡应用乡土树种,控制南树北移、北树南移,最好经栽培试验可行后再用,由于不同园林植物对温度的适应,因此应注意落叶与常绿树种的搭配,四季开化植物的搭配,做到四季有景、季季有花,以体现温度变化与植物景观的关系。
此外,也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花期,从而满足造景需要。
2.在植物配置与造景中,如何做到适地适树?答:在进行植物配置与造景时,首先应满足植物的生死存亡要求,使植物生长正常,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其次应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在竖向设计上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注意喜光与耐荫,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的合理搭配,在满足植物的生死存亡条件下创造稳定的植物景观。
3.如何利用“景观需求”原则,达到生态功能与造景功能的统一?答:要达到生态功能与造景功能的统一,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因地制宜不同绿地、景点,建筑物性质不同,其功能也不同,在植物配置时应与之相配。
(2)因时制宜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构成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在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豪华而呈现出不同的季相特点,从而引起园林景观的变化。
(3)因材制宜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千差万别,根据功能需求,可以利用植物的姿态、色彩、芳香、声响等观赏特性,构成观形、赏色、闻香、听声的景观。
4.盛花花坛的色彩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答:花花坛的色彩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有:(1)对比色应用:这种配色较活泼而明快。
深色调的对比较强烈,给人兴奋感,浅色调的对比相互依赖效果较理想,对比不那么强烈,柔和而又鲜明。
(2)暖色调应用:类似色或暖色调花卉花卉搭配,色彩不鲜明时可加白色以调剂。
这种配色鲜艳,热烈而庄重,在大型花坛中常用。
(3)同色调应用:这种配色不常用,适用于小面积花坛及花坛组,起装饰作用,不作主景。
(4)色彩设计中还要注意其他问题:A:一个花坛配色不宜太多。
B:在花坛色彩搭配中注意颜色对人的视觉及心理的影响。
C:花坛的色彩要和它的作用相结合考虑。
D:花卉色彩不同于调色板上的色彩,需要在实践中对花卉的色彩仔细观察才能正确应用。
5.花坛设计图绘制应包括哪些内容?答:绘制花坛设计图主要有以下内容:(1)环境总平面图:(2)花坛平面图:(3)立面效果图:(4)设计说明书:6.篱、垣、棚架的植物配置有哪些特点?答:篱、垣、棚架的植物配置的特点有:(1)所用的攀缘及蔓性植物迅速;(2)依靠篱、垣、棚架的支持,能最大限度地占据绿化空间:(3)攀缘及蔓性植物,具有降低温度、增加湿度、提高滞尘量和降低噪音等生物学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质量。
7.树木的个体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树木的个体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形巨大,树冠伸展,给人以雄伟、浑厚的艺术感染:(2)姿态优美、奇特:(3)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花色艳丽,给人以绚烂纷呈的艺术感染:(4)芳香馥郁,给人以香沁肺腑的美感:(5)具有彩色叶者,使游人产生霜叶照眼的艺术感染:8.地被植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答:地被植物为多年生低矮植物,适应性强,包括鳄鱼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具有观叶或观花及绿化和美化等功能,其选择的标准是:(1)植株低矮:按株高分优良。
一般区分为30cm以下,50cm左右,70cm左右几种,一般不超过100cm。
(2)绿叶期较长:植丛能覆盖地面,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3)生长迅速:繁殖容易,管理粗放。
(4)适应性强:抗干旱、抗病虫害、抗瘠薄,有利于粗管理。
9.攀缘植物垂直绿化的特点是什么?答: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来美饰建筑物的一种绿化形式,由于这种绿化是向立面发展,所以叫做垂直绿化。
它的特点主要有四点:(1)攀缘植物攀附于建筑物,能随建筑物质的形体而变化。
(2)不占地或少占地,凡是地面空间狭小,不能栽植乔木、灌木的地方,都可栽上攀缘植物。
(3)要有依附物才能向上生长。
(4)繁殖容易,生长迅速,养管比较粗放。
10.攀缘植物垂直绿化的优点有哪些?答:攀缘植物垂直绿化的优点有以下几点:(1)屋内降温:(2)美化街坊:(3)遮荫纳凉:(4)遮掩建筑设施:(5)生产植物产品:11.攀缘植物屋顶绿化的植物选择要求有哪些?答:屋顶绿化的植物选择原则,从观赏角度的要求而言,有些与地面绿化相同,例如草本与木本同等重要;要以观花、观果的藤本植物为主;同一架面上可选择一种攀缘植物,也可选几种屋顶绿化类型。
12.简述小环境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答:小环境植物景观配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2)注意层次:(3)不同花期植物配置:(4)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六.论述题:复习资料第一章P69――――1。
复习资料第三章P73――――1。
复习资料第四章P76――――2,3。
复习资料第五章P77――――1,2。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古典园林中“风水与植物配置”的理解。
答题要点:(1)风水说的核心内容是强调整体环境模式,中国古人对周围环境的重视远远重于房子本身。
(2)风水说的环境吉凶观认为,建筑周围山上林木茂盛为吉,并常通过在建筑环境中植“风水树”或“风水林”来“聚气”。
在此观念的影响下,理想的建筑外部环境常呈现一种既封闭(四周为山屏)又开敞(树的种植疏密有致)的园林化空间。
(3)风水理论最反对伐树,并赋予树木神圣的地位,以树来象征人的命运的吉凶。
(4)风水说对树种选择有讲究,并认为树木种植的总原则是为了舒适。
这些理论或观点,我们不能单纯以迷信而论之,其实树木的种植,是先人对生物链中环环相扣,一环影响一环的初步感性认识,从而使自然环境得以保护;树木种植位置及种植品种的选择,若我们将其与该种植物的生死存亡习性及环境要求联系起来,会发现其颇有科学道理的。
2.试述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美学原理。
答题要点: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美学原理:(1)多样统一性:(2)对比与调和:①形象的对比与调和。
②体量的对比与调和。
③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④明暗、虚实、开闭、高低的对比与调和等。
(3)韵律与节奏:(4)均衡与稳定:(5)主体与从属:(6)比例与尺度:3.试论竹子的观赏特性。
答题要点:根据各种竹子的秆形,色彩等方面的不同,它们在园林绿化中有不同的用途,可作主景(竹林、竹径、竹篱等形式)、配景(配景树、点缀树或隐蔽树等形式)、制作盆景或花坛绿化等。
我国观赏竹类十分丰富,主要特性如下:(1)杆形变化:①秆形高大,历史可作竹林;②秆形矮小,可作花坛;③攀缘状,可作绿化;④秆稍劲直,可作配景;⑤秆稍弯曲,婀娜多姿。
(2)叶型变化:可分大叶型和小叶型。
(3)节间变化:节间特长、节间较短或节间畸形。
(4)色彩变化:①秆为黑色或秆箨光亮;②金镶玉或玉镶金;③秆或秆箨具斑纹;④叶色变化或具条纹。
(5)姿态变化:或刚劲、或纤柔、或密集、或舒展。
4.试论竹子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配置方法。
答题要点:竹类植物在古典和现代园林中都是造园的主要材料之一,它经济实惠,见效迅速,具有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符合世界造园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
其配置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以竹为主创造竹林景观:以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采用群植、片植形式,栽于重要位置,构成独立的竹景,或以自然的声音形成美丽的竹子景观,使竹子具有独特的景观表象。
(2)作小品点缀,创造幽雅环境:①在亭、台、轩、榭之旁用翠竹衬托,使建筑物掩映在翠竹之中。
②在墙边角隅,垒石作假山,栽种数竿秆型中小而色泽鲜美的竹子,能使景色生辉。
(3)开辟以竹子为主的专业园和公园:这种方法是将千姿百态的竹子,集中一处,形成竹子的“大千世界”,供游人观赏,也可供科研、教学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