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进度表有用0
- 格式:pdf
- 大小:975.45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在七年级下学期内,帮助学生掌握物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计划Unit 1: 物质的三态与热现象- 课程内容:介绍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热传递与热膨胀等相关概念。
-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与探究、小组讨论、课堂练。
- 提供材料:实验器材、教科书和练册。
- 预计耗时:4周Unit 2: 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 课程内容:介绍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探讨光线的特性和镜面反射的原理。
-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讨论和分组研究、练题。
- 提供材料:光学实验器材、教科书和练册。
- 预计耗时:3周Unit 3: 镜子与光的折射- 课程内容:介绍平面镜和球面镜的特性,以及光的折射现象。
- 教学活动:实验探究、小组研究、课堂讨论。
- 提供材料:光学实验器材、教科书和练册。
- 预计耗时:4周Unit 4: 机械运动与运动图象- 课程内容:介绍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图象的绘制方法。
-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课堂讲解、课后练。
- 提供材料:实验器材、教科书和练册。
- 预计耗时:3周Unit 5: 力与压强- 课程内容:介绍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和压强的计算方法。
- 教学活动:实验探究、小组研究、练题。
- 提供材料:实验器材、教科书和练册。
- 预计耗时:4周Unit 6: 飞行器的设计与制作- 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飞行器,了解飞行的基本原理。
- 教学活动:小组协作、实验制作、展示和评价。
- 提供材料:飞行器制作材料、教科书和练册。
- 预计耗时:3周总复与考试- 课程内容: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总复,并进行期末考试。
- 教学活动:课堂复讲解、练题、模拟考试。
- 提供材料:教科书、练册和考试试卷。
- 预计耗时:1周进度表以上是七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的详细内容。
为了保障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充分理解课程内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灵活安排课堂教学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十五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一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上海理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五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声音的世界、七彩的光、熟悉和陌生的力。
教材从出生时首先感受到的声音现象入手,再介绍无处不在的光现象和力,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是生活知识的一部分,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增加了他们的亲切感和兴趣。
教材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种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1、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
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
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2、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
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
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
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
4、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实验进度表演示实验八年级第一学期烧瓶内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真空罩中的闹钟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声音传递能量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光在水中传播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光的色散凸透镜使光汇聚,凹透镜使光发散投影仪成像原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量筒的使用方法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第二学期小铁球受到磁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球的惯性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测量滑动摩擦力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压的测量这两张纸怎样运动机翼模型的实验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探究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探究物体的动能跟那些因素有关滚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九年级气体扩散实验分子之间有引力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用传感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验电器能显示物体是否带电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发光的小灯泡会熄灭吗?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练习使用电流表练习使用电压表比较小灯泡的亮度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演示电流的热效应观察保险丝的作用研究磁场的方向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让线圈转起来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观察手摇发电机电流方向的变化时断时续的电流能够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光沿着水流传播分组实验测平均速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测量物质的密度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规律伏安法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附: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做的20个物理实验(上表中加粗部分)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l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分类解读:第一类:基本操作类实验这7个实验包括了力学、热学、电学主要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要求会根据仪器的量度范围、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仪器,会根据仪器的分度值正确读取测量的数据。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二类:测定性实验测定性实验4个,都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
测定性实验包括了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
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三类: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9个,占全部学生实验项目的45%。
探究性实验不必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
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经历多个探究性实验之后,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发展。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