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150个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36.70 KB
- 文档页数:3
物理初三全册实验
1. 动量定理实验:利用摩擦环和重物,研究物体的动量定理。
2. 气动力实验:利用气阀和气压,研究物体的气动力。
3. 热力学实验:利用热量计、温度计和温度计,研究物体的热力学特性。
4. 动力学实验:利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定律,研究物体的动力学特性。
5. 电磁学实验:利用磁力计、电流表和电流计,研究物体的电磁学特性。
6. 声学实验:利用声学仪器和声学模型,研究物体的声学特性。
7. 物理实验:利用物理仪器和物理模型,研究物体的物理特性。
8. 光学实验:利用光学仪器和光学模型,研究物体的光学特性。
9. 化学实验:利用化学仪器和化学模型,研究物体的化学特性。
10. 气体实验:利用气体实验仪器和气体实验模型,研究物体的气体特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汇总实验一: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本实验通过观察小车在平直轨道上的运动,了解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点。
实验步骤:1. 将小车放在平直轨道上。
2. 推动小车,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3. 分别记录小车的位置和时间。
实验结果:- 当小车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时,称为匀速运动。
- 当小车速度逐渐增加或减小时,称为变速运动。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质量本实验通过秤量法测定物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1. 将秤盘与秤量钩相连接。
2. 用秤量钩悬挂待测物体,并调整秤盘到水平。
3. 通过调整物体下方的调整螺钉使秤量钩上的物体恰好悬浮。
4. 读取秤盘上标示的质量数值。
实验注意事项:- 在读取质量数值时,要保证视线与秤盘标线垂直。
-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三: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本实验通过观察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了解物体受力的情况。
实验步骤:1.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物体。
2. 用手指向物体施加力。
3. 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形变情况。
实验结果:- 施加水平力使物体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施加垂直向下的力使物体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实验四: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本实验通过计时法测量物体在直线运动中的速度。
实验步骤:1. 在平直轨道上放置一个小车。
2. 用手指推动小车,使其沿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
3. 同时用秒表记录小车运动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
4.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 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手指推动的力大小和方向相同。
- 避免在测量中施加无关的力。
实验五:测量物体的体积本实验通过液体置换法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并加满一定量的水。
2.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中,观察水位的变化。
3. 用注射器从中抽取水,直到水位恢复原来的位置。
4. 通过注射器上刻度线的读数,得到待测物体的体积。
实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测量前,要确保内的水不会溅出。
-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物理实验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锻炼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的大全总结。
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使用一个小孔将光限制在直线传播,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2. 光的反射实验:使用一面平面镜,观察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规律,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实验:使用一块玻璃棱镜,观察光在玻璃棱镜中的折射现象,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4. 光的色散实验:使用一个玻璃棱镜,将光通过玻璃棱镜,观察光的色散现象,解释光的色散原理。
5. 长度的测量实验:使用一把卷尺或者直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并理解长度的概念。
6. 弹力的实验:使用一根弹簧,挂上不同质量的物块,测量弹簧的伸长量,观察弹簧的弹性现象,了解弹力的概念。
7. 静电实验:用橡皮筋摩擦毛发,然后将橡皮筋和毛发靠近一个金属物体,观察金属物体和橡皮筋、毛发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静电学的基本原理。
8. 集热器的实验:制作一个简单的集热器,使用黑色纸板贴在一个镀有铝箔的纸板上,将集热器放在阳光下,测量黑色纸板和铝箔纸板的温度,观察集热器的效果。
9. 平衡力的实验:使用一根细木杆并在杆的中心支点处固定,然后将不同质量的物块悬挂在木杆两侧,调整物块的位置使木杆保持平衡,了解平衡力的概念。
10. 声音传播实验:使用两个空的金属罐,用一根线将它们串联起来,然后将一根绳子穿过罐的底部,使绳子的一端悬在水中,用手拨动绳子,观察声音在金属罐中的传播现象。
11. 热传导实验:使用一个长金属棒,将金属棒的一端放在火上加热,观察热的传导现象,并比较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12. 电流的实验:组装一个简单的电路,使用导线、电池和灯泡,观察电流的流动现象,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这些实验涵盖了物理学的多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记忆。
为了让初中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初中物理实验大全,供大家参考。
实验一: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物体自由落体运动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它是指一个物体在没有任何阻力作用的情况下被重力所控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
为了进行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在一段垂直的高度上放置一个物体,然后记录下它下落的时间和距离,再用公式计算出加速度。
实验二:摆的周期实验摆的周期实验是一种非常基础的物理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摆的周期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变长度和重力加速度来控制摆的周期。
实验中需要使用简单的摆,如线摆和弹簧摆。
实验三:声音传播实验声音传播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和速度,实验中可以使用音叉、声管等器材进行实验。
我们可以在一段长的管子里面产生声波,通过计算声波从一端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可以计算出声波的传播速度。
实验四:热传导实验热传导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热的传导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热传导的控制。
实验中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导体进行实验,比如钢、铜等,通过测量不同导体的导热系数,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热传导速度。
实验五:电流实验电流实验是一种非常基础的物理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以及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
实验中需要使用电源、导线和安培表等器材。
实验六:静电实验静电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静电原理和静电电荷的性质,实验中可以使用摩擦生电、摆电、感应电等多种方法产生静电。
通过实验观察静电现象,学生可以了解静电力的来源和作用方式。
以上是初中物理实验大全,这些实验都是初中物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物理原理,提高自己的物理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实验中学有所获,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此外,除了以上几种实验,还有一些其他的实验也非常值得初中学生进行,如光的反射实验、光的折射实验、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磁场实验等等。
初中物理常考实验
初中物理常考实验:
1. 利用电子秤测量物体质量实验:在悬挂于电子秤上的物体上记录下物体的质量,可通过此实验领悟测量质量的方法。
2. 利用浮力研究物体密度实验:将物体先在天平上测量其重量,再在水中称重,可得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物体密度的公式。
3. 利用杠杆原理研究物体重心实验:利用杠杆平衡原理,设计制作出实验装置,可研究物体的重心以及平衡的原理。
4. 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特性研究光学实验:手工制作光路,使用反射镜和透镜,实现光的反射和折射,探究光学原理。
5. 利用热学原理研究物 heat 的传递实验:设计制作实验装置,通过测量物质温度和热量,研究热的传导原理。
以上是几个初中物理常考的实验,每个实验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与难点,需要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和原理认真细致地进行实验,并且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
引言概述初中物理小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物理规律,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介绍100个有趣且实用的初中物理小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正文内容一、力学实验1.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使用自由落体实验装置测量物体下落时间,并计算加速度。
2.研究水平面上的运动:通过调节斜面角度,观察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分析力的作用。
3.摆锤实验:通过改变摆锤的质量和摆长,观察摆锤的周期变化,并进行相关计算。
4.弹簧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系数,通过加重法和拉伸法测量弹簧的伸长量。
5.动量守恒实验:利用弹性碰撞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并计算碰撞物体的速度。
二、热学实验1.测量物体的热量:使用热量计测量物体的热量变化,并计算热量容量。
2.研究热传导:通过热传导实验装置,观察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情况,并探究热传导的规律。
3.探究气体的压力:利用气体法则装置,调节气压,观察气体的容积和压力的关系,并进行相应计算。
4.水的沸腾点实验:通过改变海拔高度,观察水的沸腾点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因素。
5.物体的膨胀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膨胀情况,探究热胀冷缩的原理,并进行相应计算。
三、光学实验1.测量光的折射率:利用光的折射实验装置,测量不同材料的折射率,并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研究光的反射:通过反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反射规律,并进行相应计算。
3.研究光的折射:通过折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折射规律,并进行相应计算。
4.研究光的散射:利用散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散射现象,并分析散射的原理。
5.探究光的干涉和衍射:通过干涉和衍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并进行相应计算。
四、电学实验1.测量电阻:通过安培表和伏特表,测量电阻的大小,并进行电阻的串并联计算。
2.探究电流对磁场的影响:利用电流感生磁场实验装置,观察电流对磁铁和电磁铁的影响,并进行相应计算。
初中物理必考的实验汇总实验一:天平测量✿【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 物=m 砝+m 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实验二: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 N,最小分度值是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 N。
实验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实验四: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 3 。
✿【实验结论】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 kg/m 3 。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必背- 实验一:测量并画出物体的形状实验一:测量并画出物体的形状1. 准备一张白纸和一个物体,如铅笔或书本。
2. 将物体放在白纸上,用铅笔围绕物体的边缘轻轻画线。
3. 用直尺连接画线上的点,形成物体的形状。
4. 清除多余的线条,使得物体形状清晰可见。
-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二:测量物体的长度1. 准备一个尺子和一个物体,如铅笔或书本。
2. 将尺子的零点对准物体的一端。
3. 确保尺子与物体紧密贴合,读取尺子上与物体末端对齐的刻度值。
4. 记录物体的长度。
-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三:测量物体的质量1. 准备一个天平和一个物体。
2.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3. 将物体小心地放在天平的盘子上,并等待天平平衡。
4. 读取天平上的质量刻度,记录物体的质量。
- 实验四:观察物体的浮力现象实验四:观察物体的浮力现象1. 准备一个透明和一些物体,如玻璃球或塑料玩具。
2. 将装满水,并放入物体,观察物体浮在水中的现象。
3. 添加或减少物体的重量,观察浮力的变化。
4. 总结物体的浮力与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 实验五:测量物体的速度实验五:测量物体的速度1. 准备一个计时器和一个物体,如小车或球。
2. 将物体放在一条直线上,并确保路程没有障碍物。
3. 使用计时器记录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需的时间。
4. 根据物体的行驶距离和所花时间计算物体的速度。
- 实验六:观察磁力的作用实验六:观察磁力的作用1. 准备一块磁铁和一些小金属物体,如别针或铁钉。
2. 将磁铁放在桌上,将小金属物体靠近磁铁。
3. 观察小金属物体被磁铁吸引的现象。
4. 移动磁铁或改变小金属物体的距离,观察磁铁对物体的作用力变化。
以上为初中物理实验步骤的简要介绍,具体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请参考相关教材或向老师请教。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并遵守实验室规定。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物理现象,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内容,涵盖了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各个方面。
1. 测量实验: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质量的测量
力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
2. 力学实验:
摩擦力的研究
重力的研究
弹力的影响因素
浮力的研究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牛顿运动定律的验证
3. 电学实验: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
电功率的测量
简单电路的连接
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 光学实验: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
透镜的成像规律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5. 热学实验:
温度计的使用
热膨胀的研究
比热容的测量
热传递的实验
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研究液体蒸发的研究
6. 声学实验: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
声音的干涉和衍射
声音的吸收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研究
7. 天气与气候实验:
气压计的使用
温度、湿度和气压的测量
风的形成和作用
云和雨的生成原理
气候变化的初步了解
以上仅为初中物理实验内容的一部分,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更多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安全。
【人教版】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150个实
验
1. 斜抛运动实验
- 实验名称:斜抛运动实验
- 实验目的:探究斜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 实验材料:斜面、小球、计时器、直尺
- 实验步骤:
1. 将斜面固定在桌子上,使其呈适当的角度。
2. 在斜面起点放置小球,并注意球的初速度。
3. 开始计时,观察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轨迹。
4. 记录小球下滑的时间和滑动距离。
- 实验结果与结论: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小球的运动轨迹,得出斜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2. 阻力实验
- 实验名称:阻力实验
-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受到的阻力
- 实验材料:空气减阻器、计时器、小球
- 实验步骤:
1. 将小球固定在空气减阻器上。
2. 打开计时器,观察小球在减阻器内的运动情况。
3. 记录小球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时间。
- 实验结果与结论:通过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得出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的结论。
3. 光的折射实验
- 实验名称:光的折射实验
- 实验目的: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折射规律
- 实验材料:光源、直尺、物体、槽、三棱镜
- 实验步骤:
1. 将光源置于槽中,设置直尺为起点。
2. 在光源前放置物体,并在物体前方放置三棱镜。
3. 调整角度,观察光线从光源射入物体和折射后的情况。
4. 记录光线射入和折射的角度。
- 实验结果与结论:通过记录和观察,总结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折射规律。
...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实验,实验总数为150个,详细内容请参考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