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发展史[1]
- 格式:ppt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23
第一章电影理论考试内容: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重点)电影理论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史电影本体论一.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经典电影理论部分(一).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1.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德)抽象电影抽象电影(法)纯电影(法)印象派电影(法)先锋派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法国20年代(1917——1928)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
前期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
所以将1925年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成为先锋派。
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名词解释:先锋派电影】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而主要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的影片。
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多为短片。
拍片活动开始于20世纪10年代末,于2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在有声电影发明后,先锋电影趋于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在拍片方式和艺术主张上大同小异的实验电影。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活动的中心是德国和法国;然而,以“复兴法国电影”为起点的这场先锋艺术运动,几乎从一开始就超越了民族电影的命题,而成为对电影艺术的表现潜能的多方面的论证。
其兴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好莱坞电影占领了欧洲的电影市场,使欧洲电影艺术上停止不前,桃祷 阆蜓现兀 馐沟门分薜牡缬耙帐跫也 苏裥嗣褡宓缬暗脑竿 欢 且徽酱吹木 裎; 铀倭?9世纪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了。
其主要流派包括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印象主义等。
他们的艺术主张是:①.反对商业电影,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之成为供少数人玩赏、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②.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并创造了诸如纯电影、绝对电影等术语,反映了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潜意识化倾向;具体的说可归结为四点:①.反对叙事,将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以抽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②.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③.描写梦幻的世界,即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④.万物有灵论,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位置上,排斥含义和逻辑。
简述世界电影发展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电影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不无关系。
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
它的诞生使人类又一次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知世界的经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影像思维的方式。
电影叙事形式经历了鲍特的《火车大劫案》,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美国默片“喜剧片”叙事以及卓别林的喜剧观念的发展。
他们对于电影早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电影业开始恢复。
为了对电影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研究,富有创新精神的欧洲电影艺术家们开始了积极的实验与探索。
1917年~1928年的十年间,产生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批重要的电影理论家和电影著作。
由此汇集成一个空前的电影美学运动--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先锋派电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的纯视觉影片。
这种影片一般有创作者独立拍摄,大多为短片。
法国印象主义学派从1917年~1928年贯穿于整个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始终,印象派电影主张电影要根据人们最初的印象去真实的反映生活,反对形式主义。
印象派电影由路易德吕克和他的志同道合者一起开创,以谢尔曼杜拉克、阿佩尔冈斯、让爱普斯坦等为代表人物,拍摄的代表作品主要为《流浪女》、《西班牙的节日》、《车轮》、《忠实的心》。
印象主义学派受到印象主义绘画的启发,他们开拓和扩展电影艺术的表现领域。
印象主义学派的影片,由于还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叙事性,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依旧能够在商业系统中制作和发行。
相比印象派电影,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的作品则是极富有个性化的实验影片。
这些流派以不同的形式对电影默片的视觉表现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主要分为“纯电影”的美学实验、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实验以及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绝对现实。
活跃于法国20年代的各种流派,对电影视觉语言的贡献都是无可估量的。
法国先锋派电影的实验精神对于当时,乃至现在的世界电影艺术家们都有着激励和鼓舞作用。
从1918年到有声电影的诞生,德国电影曾一度辉煌。
1.英国布莱顿学派的代表作是《祖母的放大镜》《中国教会遇袭记》。
2.德国鲍特的代表作《火车大劫案》《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3.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4.抽象电影时代的代表作作是瑞典画家洛特曼的《第一号作品》。
5.早期的的摄影与放映的国家是法国、美国和英国。
6.1895.12.28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进站》《工厂大门》(世界第一部电影)《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
7.1896.8.11“西洋影戏”在上海徐园的“又一村”放映了中国第一部影片。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他在其中饰演了黄忠。
8.香港第一部故事片是《庄子试妻》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难夫难妻》1921年第一部长篇故事片是《阎瑞生》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反帝片《黑籍冤魂》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三对一》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第一个电影事业家是张石川。
9.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是1909年由美籍俄裔电影商本杰明·布拉斯基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成立在上海香港路5号,这是中国最早的制片公司,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家由外国人投资创办的电影公司。
1912年转让给美国人依什尔和萨弗,后由张石川担任顾问。
10.中国第一家中资电影机构是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聘请叶向荣为摄影师。
11.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影片公司明星影片股份公司,1922年3月,由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创办。
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经营时间最长、社会影响广泛的民营影片公司。
成立都结束共15年。
12.中国早期最有影响力的影业公司大中华百合影业公司、天一影片公司。
13.天一影片公司由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于1925年6月在上海虹口横浜桥成立。
1937年邵氏兄弟结束在上海的制片活动,将全部资金、设备转移至香港,成立了南洋影片公司。
14.明星影片公司代表作《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十字街头》题材多为家庭伦理、道德教化。
世界电影发展史(上)一、【电影的孕育和发明时期】(1832~1895)早在19世纪初,人们就开始了对电影发明的探索与研究,直到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正是将拍摄的胶片公开放映,电影才算是正是诞生。
19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胶片、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电影就越来越来接近诞生。
许多人开始进行电影放映的试验,有英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有的在实验室,有的未作公开放映。
但都不能和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活动电影机”的成就所比拟。
所以,目前国际电影界根据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这天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用“活动电影机”将自己拍摄的胶片(《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墙》等几部短片)放映至银幕上这一史实,一致公认将1895年12月28日作为世界电影的发明日。
也就是说:活动影像的摄取和放映在技术上最终成为可能。
电影算是正式诞生了。
二、[电影艺术发展的初期阶段](1896~1912)(一)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都是世界电影的先驱和开拓者。
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影片以真实纪录生活为主,人们称为纪录性现实主义的创始人,而梅里爱则是运用了电影技术,把电影作为艺术品,从而创造了真正的戏剧电影。
(二)百代时期当英国的影片生产还处于手工阶段时,法国的查尔·百代已把影片生产纳入工业化的轨道。
出身平平的查尔·百代在万森建起了电影企业。
在1903—1909年期间,在世界电影史上创作了一个“百代时期”。
领导百代公司影片制作和生产的是齐卡,他在模仿和继承梅里爱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技巧和艺术。
他第一部成功的影片是《一个犯罪的故事》(1901年)。
随着“镍币影院”的颇大赢利,美国电影已逐渐显示出压倒性优势。
鲍特从1896年起当摄影师,开始并不出名。
由于《火车大劫案》使他闻名于世,并成为美国早期电影的杰出代表。
(三)好莱坞初具规模好莱坞本是洛杉矶郊外的一个荒凉的小村庄,但风景优美,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是拍摄电影的最理想的地方。
中外电影史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美国电影用故事(“法布拉” fabula,俄国形式主义术语 )与情节(“休热特””syuzhet,俄国形式主义术语 )的关系作为新的符号建构重新审视了电影叙事学,为电影叙事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思路。
类型电影的具体片种概述1、西部片也被称作牛仔片,它与喜剧片相比较符号特征十分明显:那个可以看得到地平线的茫荒的原野,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形象和那个跃马驰骋持枪格斗的激烈场面等等。
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特殊的类型片,其深层的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神化,影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并将文学语言的想象幅度与电影画面的幻觉幅度结合起来。
西部片真正完形的标志,是1924年出现的西部经典式的影片——詹姆斯.克鲁兹的《篷车》和约翰.福特的《铁骑》由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又名《驿车》(1938年),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西部片之一,凯文.科斯特纳的《与狼共舞》2、歌舞片由大量歌舞组成的影片。
歌舞片是纪录歌剧演出或根据歌剧改编的影片。
多由歌唱演员担任主要角色。
主要依靠歌唱刻画人物、展开情节。
早期歌舞片多为轻松优美、娱乐性强的舞台艺术片。
歌舞片突出表演歌唱、舞蹈和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就,故事情节大都比较简单。
20世纪20年代美国华纳影片公司摄制《四十二号街》后,西方歌舞片曾风靡一时。
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问世。
由于它是一部根据音乐剧改编的影片,故以歌舞为主。
3、强盗片强盗片或犯罪片是一种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类型片,它往往以一个或一伙强盗的发迹,犯罪历程及最后走向衰落和失败的历史构成中心情节,并通过这些强盗的故事为观众提供大量的动作场面和悬念。
默文勒鲁瓦(《魂断蓝桥》的导演)拍出《小恺撒》;威廉惠尔曼(《翼》的导演)拍出(《公敌》);霍华德霍克斯拍出《疤脸大盗》三部著名的强盗片接踵而至,从而开创了此片的经典时代。
自30年代开始确立的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类型片之一,它已开始演化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是以《教父》系列为代表的描写集团犯罪的强盗片;其二,主要以各种犯罪行为为故事核心的纯粹的犯罪片;其三,强盗和警察形成力量均势的警匪片。
第一章电影艺术的发明第二章法国电影第一节法国电影艺术的先驱者一、卢米埃尔兄弟(路易·卢米埃尔、奥古斯特·卢米埃尔)(一)主要成就:被称为“世界电影之父”,最终完成了电影的发明。
(二)代表作品:(均为1895年放映)1. 《工厂大门》、《烧草的妇女们》、《婴儿午餐》2. 《火车到站》(采用深焦点镜头,产生了长镜头内部调度的效果,时空变化连续完整。
)3. 《水浇园丁》(最受欢迎。
具有一个基本情节、一个喜剧噱头和一个喜剧故事的基本模式,是最早的故事片雏形,也是一切喜剧片的原型和胚胎。
)4. 《出港的船》(黄金分割率的构图原则)(三)艺术特征:1. 以“从实地捕获的自然现象”为拍片方针,多捕捉记录生活的实景。
可以说是世界电影史上写实主义和纪实美学的最早尝试者。
2. 大部分影片没有情节,只是客观地记录生活的片段,但个别也初步具有叙事艺术的一些特点。
(四)局限性:卢米埃尔兄弟毕竟是科学发明家,而不是艺术家和娱乐制作家,他们更关心的是电影的照相物理本性——客观实录。
二、乔治·梅里爱(一)主要成就:1.1897年改造建立了蒙特路伊摄影棚,涉及了一整套复杂的机械装置以便拍摄那些需要复杂场面调度的影片。
从此诞生了电影制片厂的观念诞生了。
2.发明魔幻片,把电影引向大众喜爱的娱乐演出,成为今天影响最大的“故事影片”的先驱与奠基人。
3.大量探索电影的表现技巧,特别是特技镜头、多次曝光、快动作、慢动作、叠印等被他发现并运用。
4.最早拍摄纪录片《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并拍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电影《德莱福斯案件》。
5.电影发行业的创始人。
梅里爱创立的“明星电影公司”的所在地——歌剧院街被当时的英国人称作“世界电影中心”。
(二)作品:1. 《贵妇人的失踪》(1896,梅里爱第一部魔幻片,革新了“停机再拍”的技巧)2. 《橡皮头人》(纵深移动摄影和多次曝光手法)3. 《管弦乐队队员》(多次曝光,同一画面上高达七次)4. 《月球旅行记》(1902,电影史上最早的科幻片,“艺术创作全盛时期”的代表作)5. 《太空旅行记》(1905,又译<奇幻航程>)6. 《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世界上第一部经过重新安排的新闻纪录片)7. 《德莱福斯案件》(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电影,是梅里爱导演的第一部长片)(三)艺术特点:仍带有时代的特点:杂耍、游戏,但他是较早从艺术角度探索电影的先驱者,他将戏剧传统引入电影,使用舞台演员、布景、道具、服装和化妆手段。
浅析世界电影史上的三次电影运动电影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经历了若干年的演变,从无声片、黑白片直到今天3D时代的到来,电影从技术到表现形式到表现手法都随着时代的更迭而不断向前推进,电影作为一种观看艺术也越来越被大众接受,以至于我们的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静止的文字转变为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视觉文化时代已经不可置疑的到来了。
在我们迎来视听盛宴的今天,也必须回过头去追溯世界电影的发展进程,只有这样才能更了解电影更清楚电影发展的每一步,然后我们才有理由在历史的发展基础上享受现有的电影成果以及努力推进电影的新发展。
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三次电影运动是推动电影艺术思想形成的重要里程碑。
这三次运动分别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和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法国“新浪潮”。
一,三次运动分别的背景,意义(一)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产生的背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经历了战争的巨大创伤之后,其资本主义价值体系面临重估,现代哲学思潮随之兴起,自十九世纪后期开始,欧洲哲学将研究方向从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转向对人的本身,这就引起了对传统艺术的广泛不满。
传统艺术注重外部模仿的缺点在这种思潮中充分暴露并被摒弃。
人们开始注重艺术的深度,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入探讨成为这一思潮的特点。
战争带来的阴影在欧洲从思想蔓延到艺术,先锋派电影运动是在一种危机感和危机意识中诞生的,这种危机不仅仅来自于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所导致的社会关系变革与重组,更重要的来源是好莱坞的商业性影片于这一时期迅速的占领了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电影市场,这种缺乏艺术性的单一的粗糙的好莱坞影片使得欧洲一部分具有社会责任的先锋艺术家力求改变这种现有局面。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力求打破好莱坞的叙事体系和商业性垄断,追求画面的视觉形象的表现力,试图探索出超越叙事的“纯电影。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为了探索和发掘出画面的多元化表现,进行了大量且大胆的电影实验,这些意义非凡的实验产生了众多的电影风格,为电影的成熟做了铺垫。
xx电影运动欧洲作为电影艺术的诞生、成长、发展的策源地,激发了欧洲人对电影的狂热、痴迷和追求。
欧洲电影人与好莱坞把电影的商业属性作为第一要素不同,他们把影片的艺术性作为衡量质量优劣的第一标准。
多少年来好莱坞的商业娱乐片在欧洲的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国际电影艺术节是没有立锥之地的。
过去有论者称:好莱坞是一架庞大的“制造腊肠的机器”,“这一机器无论是对杰出的题材或对最突出的个性,一概都无情地加以扼杀。
”而欧洲电影人与好莱坞不同,他们大力提倡电影艺术的探索与创新,主张电影人的个性释放与张扬。
所以从电影诞生以来,欧洲各个时期的电影运动是此起彼伏、异彩纷呈。
当然,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当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运动。
1.xx“新现实主义”大家都知道,1895年12月28日(后来被世界电影史学家们确定,这一天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制造的“活动电影机”,公开放映了自己摄制的《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拆墙》、《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2部短片。
这些短片每部虽然只有一分多钟,但那些如火车进站、工厂工人下班、给婴儿喂奶,以及街上车辆的来来往往的场景等,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拍摄的真实场景。
当观众们看到一幕幕人物景象逼真地再现在他们眼前时,感到十分惊奇和震憾!特别是当进站的火车呼啸而来时,许多观众被吓得大喊大叫,惊恐万分!可以说,卢米埃尔兄弟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当他们在实地拍摄这些场景时,就已经为电影艺术奠定了写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在有声电影问世以后,虽然,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技术主义电影传统,曾一度以压倒的优势居于世界电影发展的主导地位;但是在法国和美国写实主义电影仍在继续发展着。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好莱坞技术主义电影日趋衰落之日,便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和以法国巴赞等人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电影蓬勃发展之时。
外国电影史名词解释:1.“乐队指挥的视点”:实际上,这是固定不变的最佳观众席的视点。
梅里爱的摄影机始终静止地面对着舞台空间,摄影机的取景框就是舞台的画框,画面中自然缺乏运动感和景别的变化。
2.艺术电影运动:在法国,电影诞生约十余年之后形势发展很快,电影院取代了集市木棚,高雅人士取代了一般观众。
这时,一个自称为“艺术影片”的制片公司,决定拍摄符合于这一形势变化的影片。
他们要把更为严肃的艺术性带到电影当中来,要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音乐家、戏剧舞台艺术家介绍给电影观众。
1908年,由“艺术影片公司”拍摄的《吉斯公爵的被刺》,就是最成功的范例。
在这部影片的创作中,公司改变了以往“电影剧本由默默无闻的文人、失业的新闻记者、落后的演员,或者不出名的政治家编写的”局面,邀请了法国著名的剧作家亨利·拉夫担当编剧,聘请了具有戏剧舞台经验的勒·巴尔吉和卡尔梅特作为该片的导演,雇用了法兰西剧院的著名演员扮演角色,还选择了优秀的音乐家和布景师共同合作。
《吉斯公爵的被刺》所使用的制作方法不仅在法国得到继续发展,在意大利、丹麦、英国和美国都先后采用了这一方法制作影片,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电影运动”。
3.“库里肖夫效应”:库里肖夫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础,并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等理论,他认为:电影演员和画家前面的模特差不多,只不过是按照规定好的动作活动起来而已。
电影艺术并不始于演员的表演和各个不同场面的拍摄,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而不成其为艺术,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能成为电影艺术。
4.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维尔托夫曾是一位未来主义的音乐家,创造出一种无乐谱的“具体音乐”。
维尔托夫提出:电影机应该像人的眼睛一样去客观地纪录生活实景。
他认为电影的实质在于拍摄角度和蒙太奇,电影有可能以自己那种异乎寻常的,别人想不到的独特眼观去观察现实生活,或者把经过选择的镜头,以新颖的蒙太奇手法加以并列和配合,重新创造出一个现实生活来。
世界电影发展史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1、概念:二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电影美学运动,是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成就,从内容到形式的美学革命,是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的,在世界电影史上所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
2、美学特征:纪实性(鲜明的特征)形式特征:一、纪实性(巴赞称新现实主义的影片的纪录性,具有极为特殊的美学价值。
)二、实景拍摄三、长镜头的运用四、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五、结构形式六、地方方言的运用3、现实主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思考:反对战争,以及侵入他们国家的那种致命的政治混乱;反对饥饿;反对贫困和失业所造成的困境;反对家庭解体和堕落。
4、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罗西里尼1945年《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奠基之作)(工作方法:调查、采访、记录)维斯康蒂(“新现实主义之父”)1947a、完全适用真实的外景拍摄;b、选用非职业演员的真正渔民。
艺术特征:以近似记录式的写实主义,以长镜头和变焦镜头的手段处理,以画面景深镜头的浓郁诗意,将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化追求。
德·西卡1948年《偷自行车的人》(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新现实主义杰作)(艺术和美学特征:语调温和但情感冲突强烈;故事简单但社会含义深刻;结构以现实为依托,以“平民化”剧情推进;拍摄风格完全实景,用非职业演员)德·桑蒂斯1951年《罗马11时》(特征:使用摄影棚,采用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混用)柴伐梯尼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理论家,同时又是杰出的戏剧作家5、转型的开始:《城市里的爱情》(集锦片)二、战后美国电影从战后开始直至50年代初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最后一段繁荣时期。
A、值得关注的影片:1、1951年《欲望号街车》(白兰度、费雯·丽表演极具感染力,具有强烈的讽喻性)2、1950年《彗星美人》(第2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电影剧本、男配角)1952年《正午》(世界电影史上最经典的西部片之一)B、麦卡锡主义: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一、电影的诞生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拍出表现物体连续运动的一组照片。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机械师协助下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
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继卢米埃尔之后,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把魔术表演剧院改造成摄影棚,进行魔术电影实验。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由此,电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体。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1927年10月6日公映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家》是第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科技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面貌。
第一章法国电影第一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一、印象派电影代表作: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二、先锋派电影先锋派电影的特点:1、在反对商业电影的口号下,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电影成为只能供少数人观赏的、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
2、借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主张:1、反对叙事,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
2、倡导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节奏和情绪。
3、描写充满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