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共19页。
营造安全与健康校园环境的行动策略 要建立起以下三种视角
要有儿童的视角
要有性别的视角
要有弱势群体的视角
第17页,共19页。
营造安全与健康校园环境的行动策略
建立两种机制 1、防预机制
(1)加强对校园安全、卫生、健康 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人们的防 范意识 (2)建立由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 安全工作小组,定期对学校安全工 作进行检查、汇报与总结
安全与健康的内涵
健康 (1)内涵
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与疾病 (2)类型
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 (3)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遗传 生活环境
第11页,共19页。
安全与健康的校园标准
建筑物完好而没有危险
校园干净而舒适 有足够干净的饮用水 不吃过期、腐烂变质的食物 无性别和能力歧视的卫生设施 完好的黑板 摆放安全合理、大小合适的家具 安全和处于教师监控下的操场 学校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有医疗保健人员的帮助 反对吸毒、酗酒和抽烟 心理和情感上感到安全
• 其次,在教材中女性“出场”的场景大都局限于家庭。
• 再次,教材中出现的母亲或妻子形象往往具有更多的负面性,总 是比父亲、丈夫低级。
第15页,共19页。
• 一个星期内,北京市近郊接连发生了两 起恶性校园暴力事件。天通苑中山实验 中学的插班女生小如在校门口被同班女 生殴打致伤;顺义军营村红星小学15岁 少年小东被邻校男生殴打致死。
——“爱生学校”
第3页,共19页。
构成校园的基本要素
静态要素
操场、房屋建筑、教育教学设施(桌椅 板凳、黑板、教鞭)、地面、饮水设施 、交通设施;等等
动态要素
教师、学生、学校领导者及其与 之相对应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 管理行为、学生课间游戏;学生 生活行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