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3.49 KB
- 文档页数:2
公路与桥梁Һ㊀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李英德摘㊀要: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大都为功能性损坏,在高速道路上常常表现为早期车辙和平整度的衰减㊁泛油和抗滑性能的下降以及水损害的产生,诸如,此类病害如不在早期处理而任其发展,必然进一步导致表面松散,或由于渗水而导致下层剥落以及深度车辙等严重的变形类病害,继而造成坑槽等结构性损坏㊂因此,寻求一种快捷㊁方便㊁成本合理的减缓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技术,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速道路建设和养护的关键技术问题㊂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配套措施一㊁引言随着城市道路的快速发展,发展高水平的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已逐步成为养护工作中的重点,到目前为止,我国75%的高速公路与超过87%的市政道路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这些道路建成后受到交通量迅速增长㊁严重超载等因素影响,路面很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早期破坏,而导致养护任务艰巨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早期建设的城市道路不少已经进入大㊁中修阶段;且养护相关观念和技术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大型养护设备逐步引进,都促使城市道路养护进入了一个新的纷繁复杂的阶段㊂预防性养护观念和相关技术逐渐为广大路面养护工程技术人员所了解和接受,并在全国各地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㊂研究开发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养护新技术,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成为我国城市道路发展的迫切需要㊂二㊁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和特点(一)养护时机合理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可分为3期:①建成投入使用开始,沥青逐渐被氧化㊁损耗;②沥青路面出现微小裂缝㊁小坑槽或脱皮现象;③路面出现较大面积裂缝,并贯通形成龟裂,最终出现结构问题㊂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对高速道路路面采取的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要求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时,即路面处于第1阶段时开始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㊂(二)养护周期规律预防性养护标准高,而路面使用性能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因此必须周期性实施养护措施,即定期开展路况调查,采集路况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当路面使用性能降到预定标准时,及时实施养护策略,恢复路面服务功能,如此循环挂复㊂一般高速道路要求每年进行一次路况检测,实施预防性养护可增加检测频率,特别是对Et常巡查中发现病害的路段作专项检测与评价,根据分析㊁评价结果实施养护措施㊂因此,预防性养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另外,2种路面养护类型,其周期短,即养护频率高㊂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在一个寿命周期内实施6次以上全路面预防性养护,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同时保持路面较好的服务功能㊂(三)预防性对路面状况连续检测㊁评价3年后,获得一组连续数据,可以建立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各指标进行预测,对将来需要养护的路段及养护对策进行预测㊂通过路况的检测㊁评价与预测,适时对路面采取适宜的保护性养护措施,保护路面,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㊂通过评价与预测,考虑未来交通量的增长,对出现病害或预测即将出现病害的路段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治本治标,以防微小病害发生与恶化㊂所以预防性养护属于主动养护,体现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养护原则㊂三㊁实施预防性养护的配套措施(一)高度机械化路面预防性养护需要先进的检测手段做基础㊂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处理数据㊁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㊂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高速公路的检测效率和质量,已开发和应用集成检测技术,即由一台专用车即可完成路面状况的各项检测㊂同时,路面预防性养护宜采用机械化的施工方法,以保证路面养护施工高效㊁优质㊁快速完成㊂(二)建立路面管理系统我国现有路面管理系统是在全国干线公路基础上建立的,尚不够完善,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很好地用于实践㊂建立和完善路面管理系统,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㊁系统分析的方法和电算手段,建立路面状况数据库,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定量评价与预测,并进行养护对策的优先排序,养护资金的优化决策等,可为实施预防性养护提供科学依据㊂四㊁预防性养护的常用方法(一)乳化沥青封面将乳化沥青喷洒在旧沥青路面上,其主要目的:第一,涂封沥青面层以防水和空气的进入;第二,使松散或 干 ,少沥青的沥青面层增加沥青分量㊂(二)稀浆封层稀浆封层是用乳化沥青㊁细集料㊁矿质填料和水的混合料摊铺在沥青路面上,它能快速恢复路面,封涂裂缝和空隙以减少水和空气的进入,能减少和防止路面的松散,能为供低速行驶的路面提供抗滑的路表面,能适当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其经济效益比较显著㊂稀浆封层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已经有完整的施工规范及要求,是一种比较好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在许多地区已经得到运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㊂但稀浆封层在使用中也有局限性,对于路基变形较大㊁已严重损坏的路面则不宜使用㊂稀浆封层不能提高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不能调整路拱和修复车辙,只能起到修补裂缝㊁抗老化和磨耗层的作用,对路面平整度的改善效果也不明显㊂(三)沥青路面养护剂的应用沥青路面养护剂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能够保护和恢复沥青路面塑性和耐久性的石化产品,首产于美国,并在道路工程中得到应用㊂沥青路面养护剂包括复原剂㊁裂缝填充剂和保护剂㊂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护材料,使用它能非常有效地延长沥青路面的寿命,也可以用来修复已经老化或损坏的沥青路面㊂五㊁结语路面预防性养护在不增加路面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对结构状况完好的路面实施有针对性㊁有计划的养护措施,可以延缓路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保持或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㊂因此,及早进行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在延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率㊁延长其使用寿命和节约寿命周期费用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㊂参考文献:[1]施红伟,李清华.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分析[J].交通世界,2019(36):72-73.作者简介:李英德,辽宁金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㊂922。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摘要: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理念深入人心,本文阐述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含义、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介绍了微表处养护、雾封层与还原剂封层、碎石封层、就地热再生、冷补材料修补坑槽等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方法与施工工艺。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含义预防性养护决策预防性养护技术0 引言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400万公里,在有铺装路面191.80万公里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占54.25万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137.55万公里,一个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干线公路为主体、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全国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公路路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养护任务日趋繁重,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和“畅通主导、服务需求、安全至上、创新引领”的方针,全面实施科学养护,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升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是构建“更安全、更畅通、更绿色、更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的必然选择。
1 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含义根据美国aashto公路标准委员会的定义,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在不增加路面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对结构完好的路面或附属设施有计划地采取某种具有费用效益的措施,以达到保养路面系统、延缓损坏、保持或改进路面功能状况的目的。
我国也有学者认为,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是指公路养护部门为了防止路面病害出现或者轻微病害的进一步扩展、延缓路面使用性能的衰减、降低路面全寿命周期费用,在没有发生损坏或者只有轻微病害与病害迹象的路面上,采取的基本不扰动路面结构、不改变路面结构强度的路面养护作业。
从对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来看,预防性养护理念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通过早养护实现少养护,通过早投入实现少投入,以最小的寿命周期成本、最大程度地延长路面寿命和改善路面功能。
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采用路面使用性能、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路面车辙深度指数、路面抗滑性能指数、路面结构强度指数等模型,对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评价。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问题及预防性养护技术摘要:维护高速公路是一项繁琐的施工作业,而且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预防性养护作业中,需要依据“统筹规划,强化维护,积极转变”的维护要领,增强管理和落实维护技术,将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结合到工程管理体系中,从而更好地增强维护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增长高速公路使用时限。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引言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升的同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实现了迅速发展,沥青面层结构在当前高速公路中是一种广为应用的路面建设形式,但在长期较大的运行压力下,加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的病害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加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重要性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就会发生相应变化。
通常,高速公路养护人员为减少路面出现病害问题的机率,大都会选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从高速公路的实际使用状况来看,裂缝病害是人们日常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主要与沥青材料有较大关联。
随着时间的推移,沥青材料结构就会发生一定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收缩、延伸等状况,进而就较易引发裂缝病害问题的发生。
针对此,为有效解决这些病害问题的发生,就需要重视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及时采取病害预防技术,以便于有效提高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稳定性,由此降低病害问题发生的机率,充分保障高速公路行驶安全与使用年限。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问题2.1车辙病害问题车辙主要因为受到车辆经过轮胎碾压之后,在车辆运行工作方向上会形成路面垂直方向上的凹陷问题,垂直程度通常控制在15mm,是沥青路面当中的一种特有病害问题。
根据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将其分为结构性、压力性、磨损性以及流动性等几种不同形式的特征表现形式,产生车辙病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沥青材料在配比过程中出现误差或者材料密度偏小,材料整体的抗诉变性能力相对较差,路基夹层结构不稳定同时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车流量和重荷载作用力增加,整个高速公路通车环境和外部湿度条件过高,都有可能造成路面出现车辙病害问题。
2011年第6期 (总第208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6,2011
(Sum No.208)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研究 吴晓光 (承德市地方道路管理处)
摘要:选择合适的预防性养护措施是成功、有效地进行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关键环节。总结了常用预防性养 护措施的技术特征,建立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框架,为成功有效地实施预防性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养护措施;养护时机;决策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1)06—0041—02
防止路面早期破坏和延迟路面破坏的进程须采取预防 性养护措施,来延缓路面的破坏,增加路面的使用寿命。由 于路况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因此每种预防性养护措施 的作用和所适应路况、环境及交通状况有所不同。预防性养 护措施选择的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道路使用性能的好坏 和养护费用的投入。针对不同沥青路面的状况及环境,综合 考虑技术、经济和工程等因素,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预防性养 护措施,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成功有效 地实施预防性养护具有重要意义。 l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分类 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是指经过科学决策用于预防性养护 的工程措施,是实现预防性养护的最终表现形式。根据国内外 对预防性养护有代表性的定义,其特点首先是以恢复路面表面 服务功能为目标;其次由于这些技术措施在路面结构强度充足 时实施,所以一般来说,不应额外增加路面结构强度。在对国内 外常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参照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和美国FHWA的养护技术手册,将各种 不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分类。 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以恢复路面表面服务功能为目标, 在路面结构强度充足时实施,且不应额外增加路面结构强 度。故可以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种不适合预养护的路面状况。 (1)在实施预养护措施之前,路面的横向裂缝和纵向裂 缝很宽或很严重,无法有效填封。 (2)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超过3O.3 m/km。 (3)由于路基原因引起的各种表面功能破坏。 (4)路面有超过10%的中等程度或2%严重程度的龟 裂。 (5)路面有严重的或大量的补丁,其中中等和严重程度 的补丁面积占20%以上。 (6)路面有中等或严重程度的坑槽。 (7)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出现拥包、推移等现象。 2路面使用状况评定 科学的判断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路况调查基础上,通过 路况调查充分了解路面的各种服务性功能和路面的病害类 型、破损程度。根据病害类型和程度以及服务性指标来判断 该路段是否适合于预防性养护,通过对路面病害的具体分 析,研究破损程度及范围,进而做出科学的分析,是预防性养 护对策实施的前提条件。 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如果在制定沥青 路面养护决策时不进行科学检测和判断,仅根据路面病害的 表面现象,盲目进行养护措施,不但浪费有限的养护资金,还 会造成养护质量降低,陷入沥青路面病害重复出现的怪圈。 因此,对现有路面状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路面的物理或结 构状况,评定它对当前和今后路面使用要求(承载能力和使 用寿命)的适应程度,以便确定需采取修复措施的路段和方 案,并对各方案进行合理组合和优先排序,是对提出路面养 护决策的重要依据。 许多国家和机构开发了相应的路况评价模型。在这些 收稿日期:2011—03-31 模型中,路面性能的评价被分为综合指标评价和分项指标评 价两大类,决定路面养护对策时需对二者进行综合考虑。根 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的规定, 典型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包括四项指标:路面状况指数 PCI、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SSI和横向力 系数SFC。路面综合评价指标PQI是用分项指标加权计算 得出,用于对路面质量的总体评价。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采用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指数MQI (Expressway Maintenance QUMi ̄Index)和相应的分项指标确 定。根据MQI的计算结果分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指数(MQI)应经常保持在80以上。其各 项分项指标(VQI,SCI,BCI,TCI)均应保持75以上。当 MQI的分项指标值低于75时,必须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改 善路况,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 3预防性措施技术特征及适应性分析 预防性养护实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防性 养护措施选择的正确与否,即根据路面所处的状况,选择合 适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常用的预防性养护 措施进行适用性分析。通过对各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技术经 济特征进行分析,针对将要实施预防性养护路段的路况选择 合适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寻求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为了实际中能在最佳实际选用合适的预防性措施,根据 养护措施的技术特点和处治对象,将预防性养护划分为3个 阶段:局部缺陷修补和路面裂缝填封属于初级阶段,表面封 层可以划归为中级阶段,薄层罩面为高级阶段,具体表达见 图1。对于表面封层同样也可以划分为雾封层属于封层类 的初级,石屑封层和稀浆封层可以算是中级,微表处技术等 级最高3个技术等级。通常养护措施技术等级越高,所适应 的范围越广,解决的问题越复杂,对路面的表面服务功能提 高越大,预期的使用寿命越长,相应其所需的费用越高,技术 也越复杂。
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特征及预防养护措施摘要:预防性养护措施是道路养护工作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养护方法,其不仅可以最大化地减少人员、材料、机械的投入,同时也可以将道路病害消灭在萌芽之中,从而保证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主要分析和讨论了沥青路面病害形式,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养护方法。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特征;预防养护措施一、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原则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用是在满足当地公路管理部门对路面养护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公路等级、路面情况、车流量、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比寿命周期内各个方案的成本经济效益,选取最优方案。
不同的预防养护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在预防养护方式的选择过程中应根据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进行选择,各措施的效果见表1.1。
表1.1不同预防养护措施效果统计表在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进行处理时,通常不需要对路面状况和质量等因素进行考虑,只需对路面结构进行处理,因此在选择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预防措施时只需将沥青路面的平整度作为主要因素并对抗滑性能进行单独处理。
水是公路沥青路面被破坏的主要因素,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时要重点关注路面防水性能的完整情况,采取合理的预防养护措施增强沥青路面的防水性能。
在预防性养护的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建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成本-效果模型,通过模型分析选择最佳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二、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形式1.车辙正常的路面是平整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在路的中央或者路的边缘处有一段齿轮宽度的凹陷,凹陷程度不均匀,很大程度上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那就是车辙。
高速上每天来来往往很多的车辆,其中不乏很多超载的,由于重复载荷,车辆每次的行驶都是对路基承受能力的一次考验,很多时候,过量的载荷会使得道路的横断面受力过重,慢慢变形,量变引起质变,久而久之,路面就会出现侧向位移或者凹陷现象,形成车辙。
车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路面承受的载荷过重、汽车的超载过多。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探讨An Exploration of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Pitch Road Surface ■ 张延社 ■ Zhang Yanshe[摘 要] 本文以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从稀浆封层技术、微表处技术以及超薄磨耗层技术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应用比较普遍的几类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及其应用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旨在于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 公路 沥青路面 预防性养护 技术 应用[Abstract]This article makes th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pitch road surface as its research target. The author first briefly analyzes its significance, on the basis of which, h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lurry seal technique, micro-surfacing technique and ultrathin wearing layer technique, further analyzes and elaborates the exact techniques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involved so as to pave way for the practical work as well as future studies.[Keywords] road, pitch road surfac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techniques, application一、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意义分析首先,预防性养护主要是针对公路沥青路面在尚未出现严重性破坏或是损坏问题的情况下(主要集中在公路沥青路面正常投入使用5~7年时间以后)所开展的一种以预防为主的养护作业。
概述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公路的运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病害,对公路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也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年限。
因此,为延缓公路的破坏程度,减少后期的大修费用,如何做好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工作成为现代公路建设中的重点课题关键词:公路;病害;养护措施中图分类号: u44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针对路面病害,传统意义上的处理方式等路面破坏以后才进行维修,认识不到养护与维修之间的区别。
对路面进行预防性的养护,可以有效的控制路面损坏程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也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实用的手段,应当大力提倡。
1沥青路面常见早期病害1.1裂缝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比较多的是反射裂缝。
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是路面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由于基层的干缩或温缩裂缝的存在,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底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在车辆反复循环作用下,逐渐产生裂缝,并最终扩展至路面表面的现象,这也是现阶段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损类型。
1.2车辙由于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典型的粘弹塑性材料,并且具有较强的温度敏感性,因此在荷载反复作用下将会导致永久变形,从而产生车辙病害。
1.3坑槽坑槽产生可以分为设计、施工以及使用过程的多方面原因。
首先是设计空隙率偏大容易导致混合料松散,其次施工时出现离析或压实度不足,将会导致空隙率进一步增大。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沥青逐渐老化,矿料之间的粘结力降低,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松散病害,从而形成坑槽;另外施工中加热温度过高,致使沥青老化失效,以及基层平整度较差,在车辆和温度荷载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应力集中,局部出现损伤,逐渐向四周扩散,进而形成坑槽。
2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是在路面各结构层状况基本完好,没有发生严重或大规模损坏,仅产生轻微病害及缺陷等现象时采用的养护措施,用以保护混凝土结构层,防止路面病害进一步扩展。
解析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2)解析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1.4.3预防性对路面状况连续检测、评价3年后,获得一组连续数据,可以建立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各指标进行预测,对将来需要养护的路段及养护对策进行预测。
通过路况的检测、评价与预测,适时对路面采取适宜的保护性养护措施,保护路面,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通过评价与预测,考虑未来交通量地增长,对出现病害或预测即将出现病害的路段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治本治标,以防微小病害发生与恶化。
所以预防性养护属于主动养护,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原则。
1.4.4机械化程度高路面预防性养护离不开先进的检测手段。
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不仅能满足预防性养护的检测频率,而且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高速公路的检测效率和质量,已开发和应用集成检测技术,由一台专用车即可完成路面状况的各项检测。
另外,路面预防性养护宜采用机械化的施工方法,以保证路面养护施工高效、优质、快速完成。
解析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篇2]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沥青路面的养护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公路路面的养护,原则上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治理病害和消除隐患,提高养护质量,以确保公路在设计年限内的正常使用或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养护工作对保持路面的服务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改善噪音、振动等周边环境的污染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保持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如何在路面寿命周期的各个极端需要采用不同的养护维修措施,成为摆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理解才有应用预防性养护是一种新的理念,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它是许多国家在公路网重建过程中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
通过建设控制,在路面尚未发生破坏或刚出现病害迹象时采取强制性养护措施,以延缓路面性能的'恶化。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及措施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系统介绍了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及重要作用,并对实施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选择和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措施1、工程概况2011年4月,在昌九高速公路鹰潭段做了30万㎡的微表处施工试点,目前在改善路面性能、减少路面水损坏方面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但对于原路面局部已产生结构性病害的路段,即使进行了前期施工处理,仍有一部分病害(如裂缝、坑槽)反射到微表处表面,需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跟踪观测和总结。
2、预防性养护的定义2000年aashto在描述预防性养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时对其的定义是:“公路预防性养护是一种有成本效益的措施的计划性策略,它针对已建的公路系统以及其附属设施,延缓其发生破坏的时间,并保持或提高系统功能性能状况,但不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
”通俗地讲,预防性养护实质上就是早期防御性养护,一般是全面的、整体的,它的作用在于通过一些前置的措施方法,使道路及其构造物内部和外部的病害隐患与不利条件得到遏制、改善,保证其在正常的运营条件下,实现或延长设计使用寿命。
必须明确的是,预防性养护仅适用于路面表层的修复,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
预防性养护能延缓路面破坏,延迟昂贵的路面大中修和重建。
举个典型例子,一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使用几年后,由于交通、气候、日照的影响,开始氧化并出现疲劳裂缝、轻微车辙、骨料剥落、路面透水等路面病害。
这些病害如果不及时处治,经过雨季后加速发展和扩大,路面状况进一步恶化,并逐步进入下层,造成整个沥青面层、甚至基层结构的损害,导致提前进行大面积结构罩面或整体翻修,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和负面社会影响。
但是,如果在发现路面病害前期征兆时,就采取前置性的预防性养护维修,如裂缝填充、雾封层、微表处等,有效地弥补路面结构层透水等多种功能性缺陷,整个结构就得到了合理维护,病害出现的时间将推迟。
178YAN JIUJIAN SHE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Li qing lu mian yu fang xing yang hu ji shu麻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其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的分析致使沥青路面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进而结合病害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这样有效的提升了沥青路面的养护质量,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促进我国道路养护工程相关工作的长远发展。
一、沥青路面病害的类型及成因 1.车辙车辙是路面病害之一,造成沥青路面上出现车辙的主要原因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行驶过程中所出现的压痕造成的病害,路面车辙压痕比较重的情况下,机动车在路面上运行可能会引发多种危险事故,如在冬天时道路上车辙将会汇集大量的雨水,因此导致路面积水,这样车辆的制动性能和操作稳定性都会因此受到了影响。
同时,车辙的出现与自然环境,路面施工建设时所存在的问题、材料的质量等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沥青路面施工时,建设公司通常会选择沥青混合材料,这种材料的流动性相较于其他材料来说更强,当路面的车载承重能力比较高的情况下,路面经过反复摩擦,温度将会逐渐升高,这样势必会发生流动现象,如果在此基础之上,车流量始终处在高饱和的状态之下,那么将会给路面带来较高的强压力,而这时,车辙现象就极其容易发生。
此外,沥青属于粘弹性材料,持续性高温情况之下,沥青劲度将会因此受到影响,路面抗变形能力下降,产生车辙。
所以在建设路面的时,应当重视材料的配比工作,最大程度上地增大路面的承载能力,只有这样,车辙这种路面病害发生的概率才会降低,不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2.裂缝问题沥青路面建设期间,如果施工工艺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施工质量将会因此而大幅度降低,因此,在施工中必须要注意做好施工工艺控制工作,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横向裂缝之所以会发生横向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应力的作用,因为环境温度的突然下降,沥青路面层的温度也随之下降,在有约束的沥青层内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其的抗拉强度时造成的低温收缩裂缝。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策略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材料,承载了大量的车辆交通和运输压力,因此需要进行预防性养护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性养护策略。
1. 定期清扫和保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积聚灰尘、泥沙,甚至是垃圾,这些会进一步损害路面的使用寿命。
定期进行清扫和保洁工作,保持路面的干净和整洁非常重要。
2. 防止积水:积水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头号敌人,会导致路面软化、龟裂等问题。
预防性养护中必须重视防止积水的措施。
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改善排水系统、修复排水设施、加设抗滑排水沟等。
3. 补修裂缝和坑洞:沥青混凝土路面常常会出现裂缝和坑洞,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修补,会进一步扩大,并使路面变得不平整,影响行车安全。
定期检查和及时修补裂缝和坑洞,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坏发生。
4. 控制超载运输:超载运输是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超载会使车轮对路面施加过大的压力,导致路面碎裂、坍塌等问题。
加强超载运输的监管和控制,对于预防路面损坏非常重要。
5. 加强交通管理:高速公路承载了大量的车辆交通,因此加强交通管理也是预防性养护的重要策略。
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和车流控制,可以减少临时交通堵塞和紧急制动等行为对路面的损害。
6. 定期检测和评估:定期检测和评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状况,可以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检测和评估内容包括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强度等指标。
7. 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选择高质量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可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减少其损坏的可能性。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策略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定期清洁、防止积水、补修裂缝和坑洞、控制超载运输、加强交通管理、定期检测和评估以及使用高质量的材料等。
通过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可以保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良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16-09-27T09:19:47.1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3期作者:张美宏
[导读] 摘要:随着沥青公路急剧增加的通车里程以及越来越大的使用范围,对于养好、管好沥青公路,使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还有沥青公路使用的品质,已经是当今社会各界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肇庆市高要区公路管养中心 526100
摘要:随着沥青公路急剧增加的通车里程以及越来越大的使用范围,对于养好、管好沥青公路,使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还有沥青公路使用的品质,已经是当今社会各界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交通部提出“公路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重要发展”的观点,把公路的养护管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对沥青公路采取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这对于公路建设的大额投资能够使其发挥出最大化的效益,对于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和日常维护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及作用
1、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标准
根据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日常预防性养护标准规定,在其养护的过程中其 PQI 值需要在 60~90 之间,这样才能够满足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标准。
此外,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数量的逐渐增加,我国政府制定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进行规定,根据我国《公路沥青路养护技术规范》中规定,只有公路沥青路面的等级不低于良,即分数最小值不低于 70 者,才符合公路沥青养护标准。
由于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时间较短,因此在其日常预防性维护的过程中相关的维护技术手段和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公路建设和维护的发展,从而为人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设施。
2.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作用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作用主要包含:①具有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作用;②具有提高公路经济效益的作用;③具有维持公路日常正常运行的作用;④具有促进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的作用。
因此,公路沥青路面投入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预防性维护,以发挥其作用价值,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
通常情况下,在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条件影响之下,公路沥青路面也许会有部分问题存在,在进行使用之后,也会受到环境温度、车辆荷载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造成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发生。
为了行车安全和通行要求,对于沥青路面的质量进行维护,这就要对路面定期的进行分析、调查与评价,对预防性养护措施要及时采取,其养护内容主要包括下面几点:使沥青路面平整度得到保证,使沥青路面防滑性能得以强化,防范沥青路面病害,稳定沥青路面的刚度、稳定性和强度等。
1.对其养护时机进行合理选择
使用预防性养护措施,要注意的是不能对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造成破坏,也不能使沥青路面的服务年限缩短,此养护必须要在沥青路面破坏更严重之前进行实施,如果沥青路面采用的是填缝处理措施,就一定要在单条裂缝变成多条裂缝之前进行实施。
对于调查研究获得的路面数据,可以将其用作为基础资料,便于对未来的路况评价,其养护时间和调查时间也许不相同,通常情况下,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需要在3~7个月前就开始计划,如果预防性养护时机晚,就会使沥青路面的性能明显降低;如果预防性养护的时机太早,就会使其经济成本明显增加,还有可能导致其他路面问题的发生。
为了使预防性养护时机更好的掌握,就要注意下面亮点:第一,通过路面的调查数据,制定出详细的预防性养护计划;第二,对于预防性养护资金,要确保其能够及时到位,防止因为资金的问题对预防性养护的实施产生影响。
2.获得良好的养护效益
如图1所示
三、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现阶段,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要借鉴其它发达国家的预防性养护技术,与我国公路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研发出比较高效的养护技术,使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质量能够得到保障,降低经济成本,延长服务年限。
1.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在这项技术中,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已经十分广泛的被应用。
当沥青路面强度能够符合一些标准时,路面的面层又存在有一些轻微问题,例如路面平整度不足、车辙以及裂缝、抗滑性能不够等,就能使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从而能够改善其
平整度、消除车辙、防水、防滑的目标。
目前来看,在发达国家的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中,最常使用的混合料主要分为三种:一,改性沥青超薄抗滑表层,表层厚度大概是两公分;二,改性热沥青表面处治;三,改性稀浆封层。
这三种混合料有着比较低的经济成本,假如公路沥青路面未重建磨耗层,大部分情况都会采用以上三种技术,修复沥青路面,从而使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得以提高,有效避免车辙、裂缝等问题发生。
填补车辙是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另一项用途,如果公路局部区域有车辙问题出现,车辙的深度小于五公分,就能够使用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来对其填补,防治原有路面的铣刨作业,使施工效率能够明显提高,施工费用可以有效降低。
2.改性沥青混合料罩面是在沥青中掺入一定数量的橡胶粉从而而得到的材料成为橡胶粉沥青混合料,在国外,经常使用这种混合料在路面预防性养护中,近些年来,我国也开始使用这种材料,通过研究表明,橡胶粉沥青混合料有着水稳性强、低温抗裂性能好、高温性能稳定等一些优势,大多用在厚度比较小的磨耗层的铺筑作业中,从而使路面的使用性能能够得到改善,或铺筑在面层和基层中间,避免产生基层反射裂缝。
3.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罩面。
这种混合料有着抗疲劳、抗高温车辙、低温开裂性能好、耐磨、密实、防滑等一系列优点,一般用在公路沥青路面的罩面上,对于车流量比较大的高速公路而言,使用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的效果十分好,但由于这种材料有着较高的经济成本,在我国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应用较少。
四、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解决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存在的问题对其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其详细的解决措施如下: 1、明确养护时间,制定养护周期。
针对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投入使用的时间对其制定预防性维护方案实施时间的预估,在预估时间的一周范围内进行定点测量,从确定养护时间。
针对沥青路面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该段道路道路运输车辆数量和重量,对其计算沥青路面的使用时间周期,从而制定规范性的养护周期方案。
这样能够准确的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维护,降低不必要的浪费,提升工作效率,保障路面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周期。
2、创新和引进先进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手段。
结合发达国家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检测技术手段和设备进行引进和自主研发,从而增加和改善我国沥青公路养护手段,降低人力、物力的损失,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例如,利用车辙修复铣刨技术、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等对其预防性维护的技术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技术处理效果,保障沥青公路的使用质量。
3、建立完善的管理结构和系统。
地方政府和国家政府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综合管理网站系统。
通过该网站系统能够全面的掌握当前我国全国范围内的沥青公路情况,从而对其预防性维护进行管理。
此外,在该管理系统中将各种预防性养护的技术手段进行收录和宣传,拓展我国公路沥青路面预防维护技术的交流。
建立技术自主创新平台,为沥青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发展提供平台。
建立监督管理部门,对整体沥青公路的日常维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测,从而监督地方对沥青公路的预防维护实施。
结语: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采取科学的、针对性的养护技术,以维护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降低高速公路的养护费用,延长服务年限,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文欣,曾灶红.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优选简述[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4,02(3):19~44.
[2]张银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5,06(6):111~113
[3]盛灿花.路面平整度特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
[4]王新明,王秉纲.高速公路路而功率谱[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