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容化妆的历史和变迁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美容化妆品发展简史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灿烂文化,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传统中医药不但在防病治病上有卓越的疗效,而且在美容保健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萌芽时期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发明了造酒业,酒除了作为饮料与防病治病之品,同时还发现,人在饮酒后红光满面,于是当时就把酒作为使人变美的媚药。
另外,考古学家曾在原始人类的遗址上发现用小石子、贝壳或兽牙等物制作而成的美丽的串珠,用于装饰;在洞穴壁画上出现了美容化妆的痕迹。
据典籍记载,早在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即出现了“沐”字。
《说文解字》注释说:“沐,洗面也。
”在距今1000多年前,就有了“香汤沐浴”、“月粉妆梳”的描述。
在殷纣时期,我国人民就开始用燕地红兰花捣汁凝成胭脂(当时叫燕友);周文王时,妇女已广泛使用锌粉擦脸。
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文物《五十二病方》(春秋时所著),收录了除疣灭瘢之类的美容方。
先秦时期对美的探索更是观点各异,如孔子主张“文质彬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为美,美与善统一;孟子则提出“充实之谓美”。
他们都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苟子认为“安卧而血气惰,劳勤而容貌不枯”,提出了要使容颜不枯,必须树立勤劳的健美观。
由于社会的发展,美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不断发展。
如在秦汉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共列药物365种,其中记载具有美容作用的药物就有几十种,如“冬瓜子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僵蚕能灭黑鼾,令人面色好”。
此外,该书还记述生姜、葱白、大枣及芝麻等20多种食物的美容作用。
上述的一些药物与食物现已被国内外药理研究证实确有美容作用。
尤其是书中所提到的面脂,是当时的一种美容新剂型。
二、发展时期秦汉时期,在许多的医书中已涉及了美容的内容,尤其是美容方药及美容方法逐渐增多,初步奠定了美容的理论基础。
其标志之一是《黄帝内经》的问世。
该书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美容经验,从美容方法到美容理论都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述。
美妆发展从古代到现代的美容变迁美妆,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伴随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演进而发展变迁。
从古代至今,美妆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从简单的功能性需求到彰显个性的表达方式,无论是古代的古民族,还是现代的时尚潮人,对美妆的追求从未停止。
本文将带您回顾美妆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揭示美容的变迁与时代的印记。
1. 古代:以功能性为主导在古代,美容常常被赋予神秘的色彩。
各个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容方法和传统。
例如,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开始使用各种天然原料制作面膜、浴盐等产品,以保持肌肤的细腻和光泽。
同时,中国古代也有著名的美容典籍《隋唐女士新妆备要》,记载了古代女子的美容秘方和技巧。
然而,古代的美容主要是功能性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清洁、护肤和预防衰老的效果。
妆容多以淡雅为主,很少追求过于浓重的化妆效果。
例如,中国古代女性喜欢使用面黄子(一种黄色颜料)来装点颧骨,给人一种红润的感觉,而古罗马女性则常常使用一种由动物腮腺制成的脂肪来润色唇部。
2. 近代:探索自由化妆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容观念也渐渐发生改变。
进入近代,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自由化的妆容表达。
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开始使用蜜粉、润唇膏和胭脂等化妆品,并开始注重眼部妆容的突出。
这是一种与古代美妆观念有所不同的转变,标志着美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然而,近代的美妆仍然受到了社会舆论和道德观念的制约。
比如在维多利亚时代,公众对于女性浓妆艳抹的偏见很大,因此女性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相对低调的妆容。
这种约束虽然限制了美妆的发展空间,但也催生了一些极具特色的美妆风格,如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流行的“脸瘦腮红”。
3. 现代:多元化与创新突破进入现代,美妆的发展突破了传统与约束的束缚,呈现出更多元化和创新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妆品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人们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护肤功能,开始注重化妆品的质地、配方和功效。
同时,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美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古代化妆发展史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开始用一些特别的东西来装饰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化妆发展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化妆发展史1、夏商周时期(前21世纪----前771年) 。
中国妇女化妆的习俗在夏商周时期便已经兴起。
早在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沐”字。
《说文解字》注释说:沐,洗面也。
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有了“香汤沐浴”“月粉妆梳”的描述。
在殷纣时期,我国人民就开始用燕地红兰花捣汁凝成胭脂(当时叫燕支);周文王时期,妇女已经广泛使用锌粉擦脸。
以白为美,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审美意识。
眉形虽有宽窄之分,但长眉也已经成为了主流审美意识。
人们普遍追求红唇。
商周时期,化妆似乎还局限于宫廷妇女,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
商周时期,化妆似乎还局限于宫廷妇女,主要为了供君主欣赏享受的需要而妆扮,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
殷商时,因配合化妆观看容颜的需要而发明了铜镜,更加促使化妆习俗的盛行。
2、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化妆的习俗得到新的发展,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阶层的妇女都会注重自身的容颜装饰。
汉桓帝时,大梁冀的妻子孙寿便是以擅长打扮闻名。
她的仪容妆饰新奇妩媚,使得当时妇女争相模仿。
那时的妆型,已出现了不同样式,而化妆品也丰富了很多。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融会,加上世俗习风也经历了一个由质朴洒脱到萎靡绮丽的变化,使我国妇女的化妆技巧在此时期逐渐成熟,呈现多样化的倾向,整体而言,妇女的面部装扮在色彩运用方面比以前更加大胆,妆态的形态变化也很大,而且女性以瘦弱为美。
这时期妇女的发型以各种髻为主,如百花髻、富荣归云髻、富人家的妇女插戴金、玉、玳瑁、珍宝等制成的簪钗,而鲜花都受各阶层欢迎。
这时期妆态没有太多变化,主要有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
第一章、中国化妆品行业的概况第一节我国化妆品的发展史1、起步阶段8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是中国美容化妆品产业的原始萌芽和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里,以中国本土的轻工业和化工厂最初生产的一些简单和基础的洗涤护理产品为主,主要以生产型为导向的市场模式为代表,这一时期内主要的厂家和代表品牌有:上海家化的“青春”“郁美净”、北京日化的“大宝”“中华”、重庆的“奥妮”、长沙化工的“马头”“长沙”等。
如下图八十年代的化妆品2、竞争阶段80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显成果,国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美容和化妆在最初由影视明星的带动下,越来越被生活中的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加上外资品牌如宝洁、联合利华、强生等纷纷进入中国,在大量消费引导和广告宣传的带动下,中国市场的美容消费观念开始成熟,品牌之间竞争也由此产生,宝洁、奥妮、联合利华的三足鼎立时期在这个阶段形成。
局正在从由以前单一的百货站转型为精品商场和超级市场,以提供高档次的化妆品专卖店和个人护理型的美容会所开始出现,市场开始变得精彩而丰富。
3、发展阶段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营销步入了一个转型时期,典型的表现在更多的生产制作型厂家开始运用和借鉴品牌化的观念和思路运作。
而中国的经济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市场观念和消费观念在开放的市场和领域中进一步与西方文化和习惯融合,在大城市中,代表一种全新财富的阶层的“金领贵族”和“中产阶级”开始出现,奢侈品开始在中国有了市场并不断的扩大。
同一时期,以宝洁、资生堂、欧莱雅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开始在中国市场上全面竞争,而外资品牌的的提前介入也促进了中国本土品牌的快速成熟与反击,本土品牌的最大优势是比外资品牌更懂得中国市场现状,更了解中国消费者心理,在这一时期,多品牌混战中促生了一大批在市场上家喻户晓的知名美容化妆品品牌。
如SK—2、旁氏、欧柏莱、欧莱雅、倩碧、雅芳、兰寇等。
第二节化妆品市场的现状(一)市场容量1、近年呈持续增长状态十年来中国化妆品市场以年均12.9%的速度迅速成长,其增长速度增长显著高同期经济增长速度,201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容量达800亿元左右。
中国古代化妆发展史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开始用一些特别的东西来装饰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化妆发展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化妆发展史1、夏商周时期(前21世纪----前771年) 。
中国妇女化妆的习俗在夏商周时期便已经兴起。
早在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沐”字。
《说文解字》注释说:沐,洗面也。
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有了“香汤沐浴”“月粉妆梳”的描述。
在殷纣时期,我国人民就开始用燕地红兰花捣汁凝成胭脂(当时叫燕支);周文王时期,妇女已经广泛使用锌粉擦脸。
以白为美,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审美意识。
眉形虽有宽窄之分,但长眉也已经成为了主流审美意识。
人们普遍追求红唇。
商周时期,化妆似乎还局限于宫廷妇女,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
商周时期,化妆似乎还局限于宫廷妇女,主要为了供君主欣赏享受的需要而妆扮,直到东周春秋战国之际,化妆才在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
殷商时,因配合化妆观看容颜的需要而发明了铜镜,更加促使化妆习俗的盛行。
2、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化妆的习俗得到新的发展,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阶层的妇女都会注重自身的容颜装饰。
汉桓帝时,大梁冀的妻子孙寿便是以擅长打扮闻名。
她的仪容妆饰新奇妩媚,使得当时妇女争相模仿。
那时的妆型,已出现了不同样式,而化妆品也丰富了很多。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融会,加上世俗习风也经历了一个由质朴洒脱到萎靡绮丽的变化,使我国妇女的化妆技巧在此时期逐渐成熟,呈现多样化的倾向,整体而言,妇女的面部装扮在色彩运用方面比以前更加大胆,妆态的形态变化也很大,而且女性以瘦弱为美。
这时期妇女的发型以各种髻为主,如百花髻、富荣归云髻、富人家的妇女插戴金、玉、玳瑁、珍宝等制成的簪钗,而鲜花都受各阶层欢迎。
这时期妆态没有太多变化,主要有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
中国美妆行业发展历史论文中国美妆行业的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中国,人们就开始注重外表的美丽和装扮。
早在商周时期,妇女就开始使用化妆品来修饰自己的容颜。
唐代时期,化妆品的使用更为广泛,为了追求美丽,唐朝的女性常常用花朵、鲜果、香水等天然物品来涂抹脸部。
这些传统的美妆方法为后世的美妆行业奠定了基础。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的美妆行业逐渐发展壮大。
宋代以后,随着社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美妆行业也进入了黄金时期。
当时,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出现,还有专门的美容院和美妆店纷纷开张。
隋唐时期,美妆行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各种美容手法和化妆技术不断完善。
近现代的中国美妆行业发展更是迅猛。
20世纪初,西方的时尚潮流和美妆理念开始传入中国,为中国美妆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美妆行业开启了快速发展的新篇章,各种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美妆品牌也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美妆行业日益壮大,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如今,中国美妆行业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丽,更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产业。
从传统的化妆品到美容美体、美发造型等多个领域,中国的美妆行业已经呈现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的兴起,线上美妆市场也蓬勃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多样化的购物体验。
总的来说,中国美妆行业的发展历程凝结了中国人民对美丽的追求和创新的精神。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美妆行业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美容发展史
中国美容发展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古代美容阶段:在远古时代,就有了护肤美容的萌芽,逐渐形成了“粉白黛黑”的美容化妆习俗。
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自然物质如米粉、铅粉等进行简单的美容化妆。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加精致的妆容和护肤品,于是就有了胭脂、口脂、面脂、香粉、黛墨等丰富的化妆品。
2.近代美容阶段:在20世纪初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美容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专门的美容院,提供面部护理、美发、化妆等服务。
同时,一些国外的美容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美容理念和技术。
3.现代美容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美容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和形象。
各种美容院、美发店、美甲店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美容服务。
同时,医学美容也逐渐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效的美容方法。
从具体的技术和产品来看,中国古代美容多采用天然植物和草药,如花瓣面膜、植物精油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容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如今,现代化的美容院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激光美容、微整形等,可根据个人需求提供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 1 —
总的来说,中国美容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追求美、创造美的历程。
从古代的天然美容到现代的医学美容,人们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寻求更加完美和健康的容颜和仪态。
— 2 —。
中国化妆史上古时代(黄帝-公元前221年)中国妇女的化妆习俗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就已经兴起,而我国古代妇女化妆的主要原料是铅粉。
殷商时期,因配合化妆而发明了铜镜,更加促使化妆习俗的盛行。
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年-公园220年)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化妆习俗得到新的发展,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阶层的妇女都会注重自身的容颜装饰。
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便是以擅长打扮闻名,她的仪容装饰新奇妩媚,使得当时妇女争相模仿,那时的妆型,已经出现了不同的样式,而化妆品也丰富了许多。
魏晋南北朝(220年-581年)这个时期由于大量迁徙,使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交融,我国妇女的化妆技术在此时期逐渐成熟,呈现多元化的倾向,整体而言,妇女的面部装扮在色彩运用上比以前大胆,妆扮的形态变化也很大,而且女性普遍以瘦弱为美,普遍爱好体态赢弱,粉脂之类化妆品的制作到魏晋时期已经成熟,产品质量很高,这个时期还有一名叫段巧笑的宫女,时常“锦衣系屡,作紫粉拂面”,传说她以原有的化妆品中的米粉和胡粉,再加入葵花子汁,发明了女性化妆用的脂粉,当时这种装法尚属少见,但是可以看出古代紫色为华贵象征的审美意识。
隋唐五代(581-960年)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大约从公元6世纪末叶到10世纪中叶,共三百多年的时间,其中唐朝更是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代,隋朝妇女的装扮比较朴素,不想魏晋南北朝有较多样的变化式样,更不如唐朝多姿多彩,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妇女盛行追求时髦,女子时兴浓妆艳抹,着意修饰。
唐朝的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是中国历史上女权最高的一个朝代,也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宋朝(960-1279年)宋朝建立以后,经济有所发展,美学思想发展到这时也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变化,宋朝的妇女装扮属于清新,雅致,自然的类型,不过擦白抹红还是脸部装扮的基本要素,因此,红妆仍是宋代妇女在化妆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美容的发展史
一、古代美容时期
在中国,美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各种天然材料进行美容,如用珍珠粉、蜂蜜、鸡蛋等制作面膜,用草药煎水洗脸等。
古代的美容方法大多以保持自然美为主,注重清洁和保养皮肤。
同时,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美容的描述,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有用玉簪花水洗脸的习惯。
二、近代美容时期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中国美容行业开始发生变化。
西方的化妆品和美容技术开始进入中国,为中国的美容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美容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三、现代美容时期
进入现代以后,中国美容行业的发展更是迅速。
各种品牌的美容产品不断涌现,各种美容机构和SPA中心也在全国各地开花。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美容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如激光美容、注射美容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美容的效果,也提高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四、当代美容时期
当代中国的美容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各种美容知识和技术,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各种美容产品。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美容行业的前景更加广阔。
总之,中国美容行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从古代的简单自然美容到现代的高科技美容,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美容行业将会更加繁荣和多彩。
美容美妆行业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演变美容美妆行业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行业,它深受现代人的追捧和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美容美妆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和变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揭示美容美妆行业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演变,带您走进这个华丽世界的大门。
一、文化背景美容美妆行业的文化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就对保养美容非常重视。
在古埃及文明中,人们就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油和香料来滋养皮肤和头发。
而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化妆品已成为富有阶级和贵族的必备品,用来突显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美丽。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容美妆的文化概念也逐渐发展和丰富。
在中国古代,人们开始注重内外兼修,提倡“容貌内外皆美”。
而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化妆和修饰的技巧逐渐普及,成为社会上的风尚。
二、历史演变1. 19世纪:工业化时代的美容美妆革命19世纪,工业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美容美妆行业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化学合成技术的出现为美容品的生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人们开始使用化学合成的香水、口红和粉底,为自己带来更加立体和丰富的妆容。
2. 20世纪:大众化和科技创新20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美妆不再只是贵族阶级的专属。
大众化的概念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美丽和时尚。
与此同时,科技的创新也不断为美容美妆行业带来突破。
电动理发器、电动剃须刀等产品的出现,让人们在家中就可以轻松打造个人形象,方便快捷。
3. 当代: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21世纪,美容美妆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推动了美容美妆产品的发展,不仅有常规的护肤品和彩妆,还涌现出各种新兴的美容概念,如有机化妆品、纯植物护肤品等。
此外,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美容美妆行业的重要主题。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推出环保包装、无动物实验产品等,以适应现代消费者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总结:美容美妆行业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演变展示了人们不断追求美丽和时尚的愿望,以及科技和社会进步为这一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
中国美容行业发展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改变,美容行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中国美容行业的发展史,分别是起源与初期发展、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化发展与创新。
起源与初期发展阶段:中国的美容行业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唐朝时期,美容已经成为宫廷贵族的重要事务,皇室女性注重护肤保养和妆容装扮。
古代美容方法多采用天然植物和草药,如花瓣面膜、植物精油等。
然而,美容在当时仍然是一个小众行业,只有少数富裕人群能够享受到。
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美容行业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美容和个人形象。
1990年代,国内美容院开始兴起,为人们提供各种美容护肤服务。
同时,国外美容品牌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
美容行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
现代化发展与创新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美容行业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
现代化的美容院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激光美容、微整形等,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专业的美容服务。
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也为美容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在线美容平台的兴起使得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美容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促进了美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然而,美容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美容院和美容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美容行业需要加强监管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此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美容行业的重要议题,行业需要更加重视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总结起来,中国美容行业经历了起源与初期发展、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化发展与创新的阶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变化,美容行业在中国迅速发展,并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美容行业有望继续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中外美容发展简史美容是使容貌美丽,爱美是人的天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的进程,美容从形式到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美容的发展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
一、中国美容发展简史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翻开史籍,不乏记载着历代古人对美的追求。
“窈窕淑女”、“粉白黛绿”等形体美、容貌美的记载,“浓妆艳抹”、“淡妆素裹”的化妆以及历代美颜护肤的敷面秘方,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
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美的风貌”:从美容发展史来看,由爱美之心的萌发到懂得利用佩饰来装点身体,用颜色来美化身体,直至美容化妆,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始终。
从上古三代时期,“禹选粉”、“纣烧铅锡作粉”、“周文王敷粉以饰面”等都真实地记录了护肤美容与帝王的切身联系,表现出人类追求美的迫切愿望。
春秋战国时期,“粉敷面”、“黛画眉”盛极一时,华夏美容史正式揭开了序幕。
两汉时期,美发、美容技术在质与量两方面都有了提高。
在文字上出现了“妆饰”、“扮妆”等词汇,美容开始普及,化妆的用品也随之进一步发展。
《毛诗疏·注》中说:“兰,香草也。
汉宫中种之可著粉。
”这不难看出当时不仅已能制作化妆用的粉,而且已经有了专门从事制作化妆品的人。
此时的妇女化妆不仅十分普遍,而且还有创新。
有名的故事是张敞画眉。
传说张敞画眉的技法不俗,他经常给他的夫人画眉,长安人称他画的眉妩媚动人。
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擅长打扮,她的仪容新奇妩媚,独创了偏侧的坠子髻,在面部化妆上改鸳鸯眉为“愁眉(八字眉)”。
盛唐时期,文化繁荣,国际交流广泛,生活化妆有长足的发展。
眉型有时兴阔而浓,有时兴尖而细长。
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曾命令画工设计数十种眉型,以示提倡,并赋予每一种眉型以美丽的名称,如“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又称“却月眉”)、“倒晕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又名“横烟眉”)等。
中国美容化妆的历史和变迁
彭真14级营销一班25号
摘要:中国美容化妆的基础是来自中国人民对于中草药行业的不断追求,在坚船利炮下成长的新中国逐渐接受了来自国外的新型化工原料为主的化妆品,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内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逐渐成长为中国支柱型产业。
关键词:中医药美容中国化妆品历史
引言:人们对美的追求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洪荒时代。
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就已经戴上了用磨制过的动物牙齿串成的项链,并且用赤铁矿来粉饰自己。
从先秦、汉唐,直到宋元明清,中国古代先民们留下了不少女性美容化妆的文献和遗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美容文化[1]。
1.中国古代以中草药为基础的美容化妆发展史
1.1天然植物作为化妆品的历史简介
天然植物作为化妆品的应用,在中国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高度发展的中医药治病和护肤保健的历史,到了汉代中药美容化妆品的制作和使用已经比较普遍。
1.2中药化妆品的本草考证
中药化妆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献上积累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对中药化妆品有所记载的著作,其中有苟草等几种美容中药的记载。
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20多种具有美容功效的药物,并均列为上、中品。
该专著对这些中药在美容方面的作用也叙述得较为详尽。
隋朝时期,《妆台方》作为第一部中药化妆品的专著出现了。
在
唐朝,中药化妆品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由汉代华佗撰、唐代孙思邈编集的《华佗神医秘传》将中药化妆品的研究与记载带入了高潮。
同是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仅是悦泽、白嫩皮肤和去皱纹的处方就有近20个,药用品种有120多种。
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有关中药化妆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其中还有中医美容方面的论述。
在宋元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御药院方》等医学著作中也都有中药化妆品的记录。
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了历代本草中用于美容的中药共168味,并在每味药下说明了详细的主治和炮制、使用方法。
《本草纲目》可以说是历代本草中收载中药化妆品最多最详细的一部典藉[2]。
2.抗战期间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化妆品
2.1抗战时期崛起的广生行产业
双妹是从上海滩冲出国门的,但她的创始者却是广东南海人冯福田。
冯福田年轻时在香港一家药品经营行打工,得到英籍药剂师的指点,学会了英文和配药知识。
1898年创立广生行。
1 903年在上海设立发行所,生产双妹系列花露水、生发油、雪花膏和爽身粉等化妆品。
1930年,在上海的唐山路设广生行有限公司沪厂,第一代经理为林炜南。
像那时的民族实业家一样,冯福田相当重视给自家商品做广告。
有意思的是最初双妹广告上的模特却是男扮女装的。
据说原因是林炜南策划广告牌后,发现找不到女模特。
应该说这一说法比较可信.尽管我们可以看到在19世纪上半叶,上嗨滩的广告满布干姿百态的女明星。
但都发生于19世纪20年代末以后。
此前的广告上确实
难得见到女性面孔。
于是,两个男士经过打扮,摇身变为”女郎”。
拍了照片后,由画家共蕙在进行月份牌广告的制作。
直到 1 9世纪30年代,林炜南才物色到两位妙龄少女替换下两位山寨女郎,从而实现双妹广告的名副其实。
也与那时多数民旗工业品所面临形势差不多,“双妹”的强大对手是来自西方的化妆品,其中英国的夏士莲尤强,两家过手的主要产品当推雪花膏。
当时夏士莲雪花膏“能使皮肤艳丽,白嫩”的广告已经深入爱美女士之心,占得先机,是上海滩时尚太太小姐们的首选。
“双妹”怎么办?毫无疑问,首先在质量上要足雌跟对手抗衡,然后在包装上要求新求奇。
为此专门建立玻璃器材厂,生产包装用瓶。
从广生行当时做的月份牌广告中可以看到造型各异、色彩明艳、质地不同的瓶瓿罐罐,完生可与今天的化妆品包装媲美。
此外,当然还有别具一格的广告。
这些都不够,广生行还特别注重观念上的更新,努力向用惯自制粉脂的下层民盘做宣传。
“一战”时期,在英国本土生产的夏士莲遭遇运输困境.导致沪上夏士莲断货。
广生行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宣传“双妹”雪花膏。
到了“五卅运动”时,国人纷纷抵制洋货,转而使用民族品牌化妆品的人越来越多。
于是,不少夏士莲的用户改弦易辙.用起了“双妹”雪花膏.此乃双妹雪花膏第一次战胜英国夏士莲。
20世纪三十年代在广生行的全盛时期,年营业额500万元左右,最高达600万之多。
抗日战争爆发后,逐渐走上了下坡路[3]。
2.2老三样统治了30余年
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化妆品生产已有近80年的历史。
最早生产雪花膏的是上海广生行。
解放后的1953年.日化厂有240家,到1958年公私合营后,经过同行合并裁减尚有26家,其中专门生产化妆品厂只剩下12家,那一年化妆品产值只有4500万元.当时化妆品品牌只有蝶霜、雅霜、百雀羚、维尔夫等数种。
五、六十年代化妆品基本上是演员们的“专用品”,普通老百姓只用雪花膏、蛤蜊油等低档护肤品。
不但品种单一,而且供应紧张。
“文革”期间,原本美化人们生活的化妆品也遭遇厄运扫地出门。
歪曲了它的内涵.在那种历史条件下,化妆品工业在中国濒临全行业覆没的边缘,发展极其缓慢。
七十年代以前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化妆品、洗涤商品的经营都是国营批发、企业统购包销,按一级站、二级站、三级批商店,这种机械的、单一的调拨模式行事.原上海百货总公司所属的日用品公司经营的洗化商品,长期以来只是肥皂、洗衣粉以及蛤蜊油、雪花膏等可数的几种,还凭票供应.在三年困难时期,上海开始发放肥皂票,每人每月一块肥皂定量供应.到了七十年代,化妆品只是上海百货总公司日用品分公司经营的一个商品大类,被人们称为“老三样”的雪花膏、花露水、爽身粉占据我国化妆品市场长达30年之久。
3.改革开放后的新产品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的化妆品工业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自我投入进行设备改造,技术优化,扩大生产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刨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化妆品行业在我国日用化学工业中的销售额及利税已具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为美化人民生活,保护身心健康,提高生活素质,促进精神文明作出了贡献,现化妆品的种类多达25000多个。
1978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化妆品工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化妆品生产厂家迅速增加,到1998年底全国已领取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3514余家,不仅化妆品企业增多,就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也多样化,以1985年为界化妆品生产企业主要是国有和集体二种所有制。
1985年以后“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其合资企业有539家,民营企业258家,集体企业1110 家。
北京日化四厂是我国第一家与外方(美国爱芳公司)技术合作合资生产护肤产品的化妆品企业,紧接着天津第一日化厂与德国威娜公司合资成立了“天津爵明化妆品公司”。
由此化按品领域引进外资的大门逐步打开,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化妆品公司看好中国这个巨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纷纷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来我国投资创办合资或独资企业。
20年来,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总值呈现高速发展.以下一组数据足可见证:1982年化妆品工业生产总值约2亿元:1985年为10亿元;1990年为40亿元;1993年90亿元;1994年为140亿元;1995年为190亿元;1996年为220亿元;1997 年为253亿元;1998年为280亿元人民币。
从这些数据可见化妆品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全国田民经济和其它工业的增长速度[4]。
参考文献:
1.葛传吉.药用植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山东医药杂志.2005,24(12)
2.张萌,陈士林.中药化妆品的研发现况与发展前景.中国中药杂
志.2007,32(23).
3.黄媛.化妆品今昔.上海轻工业.2012,(3).
4.朱宝宽.中国化妆品的历史变迁与市场分析及对策.第五届东南亚地区美容学
术大会.2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