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建《楼外鸟鸣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0917201352)
- 格式:pdf
- 大小:17.43 KB
- 文档页数:3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语言鉴赏专题)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语言鉴赏专题)1. 04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 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04年全国卷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注 ]皱:皱纱。
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好。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3. 05年全国高考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 ,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注 ]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答案]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4.06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5分)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济南外国语学校语文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①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②。
①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绵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②落灯花:旧时以灯油照明,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1)诗歌前两句哪些词语交代了环境和时令?找出词语并说明环境和时令。
(2)诗人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描写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心情?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诗后两小题。
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一、二句写出“雨”怎样的特点?(2)诗歌的三、四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从这个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郎山和韵①宋·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北京,人们对雨燕有着特殊的感情。
从老北京口中的“楼燕儿”,到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的福娃“妮妮”从世界上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类,到与“燕京文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北京雨燕被很多人视作北京城的精灵。
它既是北京的一个“特殊生态符号”,也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
作为候鸟的雨燕为何热衷于扎堆北京?因为雨燕属于攀禽,它的四趾都朝前长着,适合在悬崖峭壁、石洞上攀爬,北京的古建筑群恰好满足了它们的需求——从紫禁城、天坛到钟鼓楼、箭楼,从景山、颐和园到前门、正阳门,①的旧时皇家建筑,其飞檐翘角,梁、檩、橡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个“洞穴”。
为雨燕提供了理想的集群繁殖之所。
反过来,那许许多多轻盈洒脱的雨燕.又为北京的古建筑注入了难得的灵动和生气,二者相伴相生、②。
然而,过去一段时期,因为城市高速发展,一些古建筑受到损坏,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进一步压缩了雨燕的生存空间。
有专家曾③地表示,北京城区雨燕数量不到3000只,“再不保护可能预临消失”。
我们理应守住“北京雨燕”这张文化名片,擦亮中国大地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名片。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①②③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洞穴”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有株。
B.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中国建筑的“词汇”。
C.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
D.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3.请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5分)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阅读陶冶我们的性格,拓展我们的思维世界。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楼外鸟鸣声孔令建①清明回乡祭祖,在新筑的自家楼房里拥衾独睡,有一种深邃曼妙的虚静,弥散于周身之间。
次日,久违的乡间晨曦,一下催醒我梦里一晌贪欢的沉香。
向隅枯坐,旋转的微光勾起内心怀旧的清愁。
正踟躇间,窗外一缕吐翡铺翠的绿丛中,突然,奏起一串打击乐一样的天籁妙音:滴溜儿,滴溜儿!吱咕咕,吱咕咕!叽、叽、叽,叽喳,叽喳……②是鸟鸣声!而且是几种飞鸟齐奏的混合乐,仿佛一支乐队,面对饥渴的观众,尽情抹出一串串发烧的音符;又仿佛是一张躲闪不开的网,律动着古筝、二胡、笛子、扬琴、铜管的颤音,在半明半昧的晨曦中,将我深深笼罩。
③这样纯粹的声音,这样仿佛溅着绿魂的声音!它朴素的本质,让我感到一种生活的快意与灵魂的悸动。
循着鸟鸣声,我来到空荡无人的后花园。
后花园以竹篱为墙,墙身挟以盛开招展的牵牛花,端庄古雅的宫粉茶花,幽香挺拔的寿星桃,以及各类错综复杂的荆棘藤蔓、蒿芒杂树。
花园之中,有蔬菜摇曳,有瓜果盛放,有春风吹动泥土发出的细碎“琴声”。
“琴声”里,我能抓捏出年迈的母亲精心打理过的岁月。
这是一方母亲用汗水雕镂..的圣土,它让我回到江南,淡烟疏雨中,那采兰配芷的意气风发;也让我回到蓬瀛城的林涧,那孤岛上奇幻的梦境。
花香鸟啼,日暖云散。
在纯净的空气里,我尽情打开透明的灵魂,拾撷朝露,吮吸故地的沁泽,以滋润我身心。
④滴溜儿,滴溜儿!吱咕咕,吱咕咕!叽、叽、叽,叽喳,叽喳……⑤齐奏的混合乐,因我的出现而消停了片刻,接着又挥抹出协奏曲的和鸣。
我不敢再深入母亲打理的后花园,我害怕这些天籁的和鸣,因我的入侵而再度消失。
我躲在竹篱的后面,观看这些莺声呖呖的鸟群。
一只白肚灰翅的麻雀,穿着细黑的高筒靴子,站立在枝头的浓荫中,张开两片镶着黄边的长嘴唇,一声婉转的短音,便从紫红的喉头飘散而出——快快起来,快快起来!仿佛是勤劳的钟声,鞭策沉睡的乡村,叫乡村迈开脚步,奔向春耕的繁忙。
一只绿背黄纹的鹧鸪,从一棵老栎树的枝头跃到一棵野毛榉的绿丛中,凝神片刻,左顾右盼,之后便撑出小巧玲珑的红喙,撒野般用短促而嘹亮的歌喉,清唱了起来——咕咕咕,别糊涂,别糊涂!那声调仿佛是时光的指针,穿透缥缈的空气,指向楼房里那些慵懒的贪睡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附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曲),完成下面小题。
[南吕]金字经•胡琴张可久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
一线清风动二弦。
联,小山秋水篇。
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听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两首作品结尾抒情方式不同。
“昭君怨,塞云黄暮天”:________;“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________。
(2)赏析两首作品音乐描写的角度与手法的异同。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古典诗歌描写景物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2)词的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拟行路难(其六)鲍照①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②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释】①鲍照南北朝诗人。
②蹀躞: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精确传神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惆怅。
B. 诗的第三、四句运用借代和反问表现作者辞官前的生存状态和感受。
C. 第五至第十句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之前诗句内容构成反差。
D. 这首诗内容有张有弛,波澜顿挫,写法上较《拟行路难》(其四)直露。
(2)比较本诗与李白《行路难》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异同。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羸骏白居易一骅骝失其主,赢饿无人牧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
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
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
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
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
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
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①肉。
【注释】①驽骀:指劣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8题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怂.恿(sónɡ)怅.然(chànɡ)蜷.伏(quán)羞怯.(qiè)B.假寐.(mèi)哺.乳(bǔ)褴褛.(lǚ)嗔.怪(chēn)C.点缀.(zhuì)叮嘱.(zhǔ)狡黠.(jié)伫.立(zhù)D.蹒.跚(pán)驯.养(shùn) 惩.戒(chénɡ)萦.绕(yínɡ)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安祥小岛栅栏预警B.障碍模样例行冤枉C.滑翔余晖府冲原委D.魁悟窘迫吹拂收敛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则奇异传说,无论何人,骤然听了,不但不会置信,而且会诧为怪诞不经....之谈。
B.小明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王大爷的玻璃窗,他没有畏罪潜逃....,主动承担了责任。
C.李双平神采奕奕....地走上主席台,开始发表演讲。
D.他的说法与事实大相径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国家的医学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呢?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B.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
C.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站在迪荡湖边极目远眺,视线越过层层树林,可望见一片高大的楼影。
沿水路向南,在和迪荡湖连通的梅龙湖岸边,能看见一片高楼从岸边拔地而起——高级酒店、写字楼、商贸中心……青色的玻璃幕墙连接起来,将圆形的梅龙湖半拢入怀。
而那些高大的建筑,因水面的波光和湖岸的曲线,也多了几分温情。
我想起,在西施山遗址公园看到一面石壁上刻满历代文人描写绍兴的诗词佳篇,这是绍兴悠长文脉和悠久历史的见证。
时光流转,如今绍兴人在昔日的钢厂上建起的这片湖,不也是一首意韵主富的好诗吗?诗情里,有水乡人对水的依恋,有保护老城的情怀,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决心,也有以一湾碧水向生态求发展的智慧。
在湖边,我发现一面高大的“相框”。
“相框”中空的部分,恰好对着迪荡湖对岸最鲜明繁华之处,“取景构图”皆已完成,只待游人快门一按。
这样的小心思让我不禁莞尔,忍不住也拿出相机留影一张。
取景器里,湖水深邃,却映着现代的流光溢彩。
快门响起时,我仿佛听到一座古老城市的拔节声。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每天清晨,小区里“——咿——咿——咿——”的声音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
B.就是到学校外面转悠的时候,胳膊窝里也夹着一本——转悠够了,就找个僻静地方看。
C.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D.走进婺源青石板街巷——先儒街、儒学前、大庙街、武营巷……处处彰显着张力。
19.排比具有“增文势”“广文义”的作用,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排比进行简要分析。
(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片由如今的绍兴人在昔日的钢厂上建起的涉也能够体现出人与城市的丰富意韵。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11月21日,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举办专场成果,发布多项5G+工业互联网重要成果,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现我国 5G+工业互联网最新发展成果。
吉林省白山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6九下·临川期中)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阴霾(mái)璀璨海市蜃楼(shèn)世外桃园B . 虫豸(chì)羁绊相形见绌(chù)名符其实C . 惬意(qiè)妥贴日薄西山(báo)鳞次栉比D . 骊歌(lí)瓦砾龙吟凤哕(huì)文采藻饰2. (2分)填人下面句子空白处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然他已经丧失了明是非的能力,那么使跟他争得面红耳赤,恐怕也无济于事。
A . 即辩既辨B . 既辩即辨C . 既辨即辩D . 即辨既辩3. (2分)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骗子经常装成恻隐之心来哄骗善良的人们。
B . 这杀人的罪名是万恶不赦的。
C .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
D . 这些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一来到小镇上,就闹得鸡犬不宁。
4.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蓬,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 ④⑤③②①B . ⑤④②③①C . ⑤④③②①D . ④⑤①②③5. (2分) (2015七上·邵阳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规范用字。
B . 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使我的独立生活能力得到了提高。
C . 为了办好元旦文艺汇演,老师征求了广泛的同学们的意见。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含答案)1. 课内阅读。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此时”指的是什么?(2)选文中的哪句话是“我”对父亲爱鸟的具体说明和赞美。
(3)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为什么最容易被猎人打中?(4)从父亲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鸟______。
(5)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像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______②让人一见就害怕______(2)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句(修辞手法),说明______。
(3)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
介绍了雷龙的特点是______;梁龙的特点是______;三角龙的特点是______。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
人在卸(yùxiè)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__看它们咀嚼的样子__那样丑的脸__那样长的__那样安静的态度__它们咀嚼的时候__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mó mò)来磨去__大鼻孔里冒着热气__白沫子沾在胡须上__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1)选择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卸______(yùxiè)煤磨______(mó mò)来磨去(2)在文中横线上加标点。
云南省昆明市十县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预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赃物题跋冥思遐想轻歌曼舞B.抉别辐射震耳欲聋心无旁骛C.余晖蕴藻坦荡如坻形销骨立D.羸弱鲜妍大相径庭一泄万丈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逞.能/惩.戒瘦削./削.足适履百战不殆./怡.然自乐B.辍.学/点缀.积攒./万头攒.动屡见不鲜./寡廉鲜.耻C.倔.强/崛.起稽.首/无稽.之谈格.物致知/恪.尽职守D.解.数/解.甲褪色./和颜悦色.言简意赅./骇.人听闻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对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引发了观众们的讨论热潮。
B.惊惶的野鸭子窜进了茂密的芦苇丛中,一下子隐匿..得无影无踪了。
C.毕业在即,三年来各种学习生活画面历历在目....,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D.讨论会上,围坐在一起的同学们面面相觑....、慷慨陈词,气氛十分激烈。
5.花都图书馆在征集对联,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A.上联:书从疑处翻成悟下联:文到穷时自有神B.上联:济世良方祛邪扶正下联:回春妙术固本清源C.上联:夏鼎商彝陈列满室下联:隋珠如璧价值连城D.上联:弥勒笑来闲放眼下联:济颠醉去猛回头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一百练(4)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爽新颖、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依据主题须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____,各种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当竭尽所能,确保它的将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终的堡垒被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奄奄一息?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牛刀小试蒸蒸日上众望所归庸人自扰B.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庸人自扰C.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庸人自扰D.初露锋芒蒸蒸日上不负众望庸人自扰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驾驭,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驾驭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B.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2024北京西城五年级(上)期末语文一、识字与写字(共21分)1.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关注到了北京的胡同。
阅读下面同学们搜集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ㅤㅤ北京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在这里,各类古代、现代(jiàn zhù)的身影互相映衬,不觉得稀罕,(wéi dú)那一条条(xiá zhǎi)的胡同最能让人领略这座城市的味道。
(màn yóu)在胡同中,读着“百花深处”“杏花天”这些极有诗情画意的胡同名字,就会把人一下子带入美好的意境中。
胡同中,不管是(zhì pǔ)的门墩,挺拔的老树,还是屋顶上伏卧的花猫,檐下笼中(líng lóng)的画眉鸟,都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胡同见证了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也必将见证它更为富强的明天。
(1)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横线里写出词语,力求把字写美观。
(2)选出与文段中“富强”的“强”字读音不同的一项A.强.大B.强.盛C.勉强.D.奋发图强.(3)选出与文段中“领略”的“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领.带B.领.导C.领.土D.领.会(4)文段中“辈”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除部首外还剩笔。
“辈”字的第一笔是。
在“祖祖辈辈”一词中应选第种解释。
(5)选出与文段中“稀罕”一词意思不同的一项A.在那个时候,荔(lì)枝对于冬天的北京人来讲可是稀罕物。
B.看着鬼子递来的雪白的糖块,雨来一点也不稀罕。
C.榕树在我的家乡并不稀罕,但这样大的树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二、在同学们搜集的实践活动材料中,出现了下列词语,按要求完成问题。
2.下列每一行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将序号用“√”标出。
A.凛.冽(lǐn)B.允.诺(rǔn)C.镜匣.(xiá)D.津津..有味(jīn)A.胆怯.(què)B.高跷.(qiāo)C.脊.背(jǐ)D.无病而呻.(shēn)A.歧.途(qí)B.机械.(xiè)C.驯.良(xùn)D.终夜不寝.(qīn)A.结.婚(jié)B.抵.御(dǐ)C.杀菌.(jǔn)D.栩栩..如生(xǔ)3.下列每一行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将序号用“√”标出。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枫桥:桥名,在今江苏省苏州西郊。
夜泊:夜间把船靠在岸边。
江枫:江边的枫树,也有江桥和枫桥的说法。
姑苏:指现在的苏州市。
夜半钟声:当时寺院的习惯,在夜半时候敲钟。
(1)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展开想象,用图画来描绘诗句所概括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阅读。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注释:弄:____________________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卧月明: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古诗,再做习题。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媼?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的是______ 。
这首词中描写江南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最能表现童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下阕写的是_______ 。
大儿子在_______ ,二儿子在_______ ,小儿子在_______ 。
专题一语言文字的运用选用句式1.(2012湖南,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D.寒气偏归我一家答案B此题实际为一道衔接连贯题,只是材料为诗歌而已。
A.“林间”与诗歌第四句中的“满庭”不对应,且与题干中诗歌标题中的“西斋”也不相关。
B.小院”对应后句的“满庭”,“地偏人不到”对应后句的“鸟迹印苍苔”,与全诗衔接紧密。
C.“门巷深深”亦与诗歌标题及后句中的“满庭”不合,且绝句第三、四句的末字应仄起平收,此项末字“稀”为平声,不合音律。
D.“寒气”二字与诗题中的“夏日”矛盾,且句子末字“家”为平声,亦不合音律。
评析此诗是北宋司马光辞官归居于洛阳时所作的一首绝句,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在宁静淡远的心境中也透露出辞官后的孤寂、不安。
2.(2011北京,5)在文中①②处的横线上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
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②,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B.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C.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D.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答案D解答此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话题前后的连贯性、一致性分析。
①前文谈论的中心话题是“纳西古城”,故①应该以“古城”开头;②前面有主语“我们”,故应该为“远远地就能望见”;②后面的一句话是“上面镌刻着……”,故“我们”望见的只能是“拱形城门”,而不能是城门的“别具一格”。
专题03原句与改句效果分析考点解析专训(02)(教师版)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突然像有一双手从我脑后伸过来,不由分说地为我关闭了世界的音响,只留一个水与鸟的音频。
啊!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百鸟的流啭飞鸣,顷刻间被放大许多倍,种种的高歌浅唱像刚刚洗濯过似的清晰亮丽,升腾飞舞,喧闹着整个苍穹。
你听,大天鹅的鸣叫时而像射出的金箭一样尖锐,时而像诗人的孤吟一样低沉;无数的凤头百灵,仿佛已被天空融化,在一片蔚蓝中显现凄清的美声,你却看不见它们飞翔的影子;还有尖尾鸭飞翔时“嗖—嗖—”的声音,像是谁在弹拨绷紧的弓弦,而后,水面上便立起无数挺拔的羽尾,搅着一朵朵小浪花,原来是它们扎进水里找到食物,完成了一个优美的倒立;细听,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柔柔的摇篮曲,唧唧喳喳,无始无终,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在向父母要吃食,它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唧唧喳喳、无始无终的柔柔的摇篮曲,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他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是它们在向父母要吃食。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答案:【答案】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在“摇篮曲”上,强调曲子;原句的重点在“唧唧喳喳,无始无终”上,强调雏鸟求食的鸣叫,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且与上句语意割裂;原句把“它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放在句子最后,语言明确,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风格更和谐。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的选用和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
从语意看,原语句“藏着一部柔柔的摇篮曲,唧唧喳喳,无始无终”多用短句,简洁明快,把“唧唧喳喳,无始无终”从长定语的位置抽出,独立成句,有强调语意的作用,而改句“藏着一部唧唧喳喳、无始无终的柔柔的摇篮曲”使用了长句,强调重点不够突出;从尾句看,原语句“它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表意完整,有煞尾的语气,而改句“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是它们在向父母要吃食”似乎话未说完,不适合作尾句;从语体风格看,原语句“藏着一部柔柔的摇篮曲”“唧唧喳喳”“无始无终”多用短句,语句活泼,节奏明快,口语色彩与原语境吻合,而改句多用长句,显得冗长笨重,与整个文段的风格不和谐。
楼外鸟鸣声
孔令建
①清明回乡祭祖,在新筑的自家楼房里拥衾独睡,有一种深邃曼妙的虚静,弥散于周身之间。
次日,久违的乡间晨曦,一下催醒我梦里一晌贪欢的沉香。
向隅枯坐,旋转的微光勾起内心怀旧的清愁。
正踟蹰间,窗外一缕吐翡铺翠的绿丛中,突然,奏起一串打击乐一样的天籁妙音:滴溜儿,滴溜儿!吱咕咕,吱咕咕!叽、叽、叽,叽喳,叽喳……
②是鸟鸣声!而且是几种飞鸟齐奏的混合乐,仿佛一支乐队,面对饥渴的观众,尽情抹出一
串串发烧的音符;又仿佛是一张躲闪不开的网,律动着古筝、二胡、笛子、扬琴、铜管的颤
音,在半明半暗的晨曦中,将我深深笼罩。
③这样纯粹的声音,这样仿佛溅着绿魂的声音!它朴素的本质,让我感到一种生活的快意与
灵魂的悸动。
循着鸟鸣声,我来到空荡无人的后花园。
后花园以竹篱为墙,墙身挟以盛开招展的牵牛花,端庄古雅的宫粉茶花,幽香挺拔的寿星桃,以及各类错综复杂的荆棘藤蔓、蒿
芒杂树。
花园之中,有蔬菜摇曳,有瓜果盛放,有春风吹动泥土发出的细碎“琴声”。
“琴
声”里,我能抓捏出年迈的母亲精心打理过的岁月。
这是一方母亲用汗水雕镂的圣土,它让我回到江南,淡烟疏雨中,那采兰配芷的意气风发;也让我回到蓬瀛城的林涧,那孤岛上奇
幻的梦境。
花香鸟啼,日暖云散。
在纯净的空气里,我尽情打开透明的灵魂,拾撷朝露,吮
吸故地的沁泽,以滋润我身心。
④滴溜儿,滴溜儿!吱咕咕,吱咕咕!叽、叽、叽,叽喳,叽喳……
⑤齐奏的混合乐,因我的出现而消停了片刻,接着又挥抹出协奏曲的和鸣。
我不敢再深入母亲打理的后花园,我害怕这些天籁的和鸣,因我的入侵而再度消失。
我躲在竹篱的后面,观
看这些莺声呖呖的鸟群。
一只白肚灰翅的麻雀,穿着细黑的高筒靴子,站立在枝头的浓荫中,张开两片镶着黄边的长嘴唇,一声婉转的短音,便从紫红的喉头飘散而出——快快起来,快快起来!仿佛是勤劳的钟声,鞭策沉睡的乡村,叫乡村迈开脚步,奔向春耕的繁忙。
一只绿
背黄纹的鹧鸪,从一棵老栎树的枝头跃到一棵野毛榉的绿丛中,凝神片刻,左顾右盼,之后便撑出小巧玲珑的红喙,撒野般用短促而嘹亮的歌喉,清唱了起来——咕咕咕,别糊涂,别
糊涂!那声调仿佛是时光的指针,穿透缥缈的空气,指向楼房里那些慵懒的贪睡者。
接着,
撇着八字胡的松鸦,神情怪异的黑鹭,吟落一地杜鹃花的子规,凶猛的秃鹫,学舌的鹦鹉,
等等,先后继承麻雀与鹧鸪的衣钵,把缠绵悱恻、山重水复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撒泼
开来,颇有钱塘春潮的气势!
⑥多么华美而珠圆玉润的交响乐,仿佛携着小提琴、钢琴、二胡、洞箫、萨克斯骤扬骤止的
滑音,飞向岁月的灵河,丰饶着我的忧伤与快乐,我多想与它合二为一,永远倦憩在它汹涌
的和音中。
这些年,久居繁华的都市,汽车喇叭的鸣响,流动小贩的吆喝,熙攘人流的喧嚣,
装修工具的吵闹,汇成了一弘浩荡的洪水,将我挤扁,使我再难寻觅内心渴望的田园风光与
...................
天籁的和鸣,接近清纯无邪的大自然本色。
...................
⑦我常在午夜的梦境中,憧憬着那些远去的乡间的鸟鸣声,那妙不可言的天籁的和鸣和大自
然本色。
我想把这种憧憬,以我的勤勉,带回到与我息息相关的大都市之中,让它在大都市
的土地上,积淀内存。
只要有内存的种子,就一定有追求的繁花绚放瑰丽……一如当年的母亲,面对一片泥泞的沼泽地,发誓要将它变成自己的后花园,才使我在清明回乡祭祖之际,
接受了一场天籁和鸣与大自然本色的盛宴……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有删改)
27.通读全文,完成下表。
听鸟的角度鸟鸣声的特点“我”的心境
自家楼房窗外朴素①______
竹篱的后面②______ 多想与它合二为一
28.第⑥段画线句中的“挤扁”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而且是几种飞鸟齐奏的混合乐,仿佛一支乐队,面对饥渴的观众,尽情抹出一串串发烧的音符。
30.第⑦段说“我想把这种憧憬,以我的勤勉,带回到与我息息相关的大都市之中,让它在大都市的土地上,积淀内存。
”结合全文的主旨,说说作者这样想的用意。
【答案】
27.①感到一种生活的快意与灵魂的悸动②颇有钱塘春潮的气势
28.表明“我”在城市的喧嚣中心灵局促,城市的喧嚣给人的压迫感太强,和乡村的鸟鸣声形成对比,表明“我”对鸟鸣声的喜爱,对能够释放身心的自然生活的渴望。
2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鸟鸣声比作乐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鸣声的悦耳和谐,
让我深深陶醉。
30.①在作者看来,只要人们勤勉,就能够改变大都市的喧嚣浮躁。
②人只有处于与自然的紧密接触中,才能获得身心的释放;③表明作者对未来都市生活的期望。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