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年上册走近老师
- 格式:pptx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29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师长情谊——走近老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认识教师职业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访谈等活动,培养学生理解、尊重老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恩老师,增进师生情谊,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
教学重点•教师的工作特点及其价值。
•如何增进师生情谊,感恩老师。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师职业的辛勤与付出。
•培养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教师工作场景的图片、视频等。
•访谈提纲,用于组织学生访谈身边的老师。
•相关阅读材料,如教师感人故事、名人尊师故事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和价值。
•访谈法:组织学生访谈身边的老师,了解他们的辛勤付出。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增进师生情谊,感恩老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播放一段教师辛勤工作的视频或讲述一个教师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老师在我们成长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问题导入:提出问题“你认为教师的工作有哪些特点?你如何理解教师的价值?”引出新课主题。
新课教学1.教师的工作特点2.•讲解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等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这些特点如何体现教师的辛勤付出。
•强调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
3.教师的价值4.•介绍教师职业的价值,包括传授知识、培养品德、引导成长等方面。
•通过访谈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访谈身边老师的感受和收获。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感恩老师,增进师生情谊。
5.增进师生情谊6.•讲解增进师生情谊的方法,如主动沟通、尊重理解、关心支持等。
•通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增进师生情谊的经验和计划。
•强调感恩老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
结构图示例:走近老师├──教师的工作特点│├──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教师的价值│├──传授知识│├──培养品德│└──引导成长└──增进师生情谊├──主动沟通├──尊重理解├──关心支持└──感恩行动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的教师的工作特点、价值以及增进师生情谊的方法。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5.1《走近老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走近老师课时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道德修养: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健全人格: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责任意识:提升他们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教学重点:教师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新时代好老师的要求课前准备:预习第五课第一框内容,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了解老师吗?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方法用具:无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讨1:教师的重要性(1)材料分析。
展示两则材料:材料一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通过设置材料分析、问教育家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教师的代表与楷模。
他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思考:上述材料表明教师具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得出: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2)问题思考。
问题:你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老师吗?师范院校学习→获得教师资格证→教育实习→招聘面试→岗前培训。
帮助学生明围绕材料、问题、视频等内容,展开探究,回答问题;同时,完成相应知识笔记。
题思考、欣赏视频等活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既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又挖掘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终攻破知识点——教师的重要性:①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师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③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走近老师》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了解教师是古老职业,理解教师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增强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与认同。
2.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期望,明确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教育事业的政治认同感。
健全人格:1.理解不同教师风格差异,培养接纳不同风格教师的包容心态,促进自身人格的健全发展。
2.学习教育家精神,以其为榜样塑造自身良好品格,提升自身人格修养。
责任意识:1.掌握与不同风格教师相处的技巧,增强与教师友好交流合作的责任意识。
2.认识到教师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激发自身努力学习、回报教师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作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2.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理解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难点:1.如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践行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方式可能存在的差异。
帮助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批评和指导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接受并积极改进。
2.如何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追求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的魅力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兴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认识到教师职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与教师相关的图片(如教师在课堂上授课、辅导学生作业等),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后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老师之间的经历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在你的学习生涯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近老师。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2024 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走近老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职责使命以及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师还在适应阶段。
他们具有向师性,但随着年龄增长和自我意识增强,可能对教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获取信息多元化,可能对教师提出挑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师职业的特点、职责等重要知识点。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教师的看法和与教师相处的经历。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教师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政治认同:理解中华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道德修养:感念老师的培育之恩、关爱之情,尊重师长。
健全人格:理解教师的工作,正确认识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责任意识:主动增进师生情感,在学习生活中与老师和谐相处。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职责使命。
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与不同风格的老师和谐相处。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很多人在回忆青春往事时常常把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作为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经历。
我们了解老师吗?我们能愉快地和老师相处吗?(二)讲授新课教师职业的特点老师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承者。
教师的定义、职责使命教师的定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职人员。
教师的职责使命: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老师是我们学习上的合作者,生活上的指导者。
老师有很强的责任心,时时处处为我们着想。
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成为“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速记(5、6、7课)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一框走近老师1、教师职业的特点?(P35)①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教师的作用?(P35-P36)①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②★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我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时代发展对老师提出了哪些要求?(“四有”好老师)(P36)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正在不断改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4、教育家精神的内涵(P37阅读感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第二框珍惜师生情谊1、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P38)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
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P38-P41)①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②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③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④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P39)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
4、★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P39)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
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5、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P39-P40方法与技能)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1课时《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的主题是“走近老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主动与老师沟通,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在实际操作中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理解老师的苦心,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态度,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老师沟通,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典型的师生关系案例,用于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3.准备时间:预计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些与师生关系相关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课题走近老师教学时间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树立和谐、友善的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践行尊师重道、明礼遵规、宽厚政治、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
法治观念:了解关于教师的法律法规,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健全人格:理解老师在我们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尊重老师。
责任意识:提高对教师教学风格的理解能力,学会处理教学中因为老师教学风格不同而产生的问题,具备正确的责任认知。
重点认识教师工作的特点及作用。
难点理解教师职业的新要求和重要性。
教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启发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 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白板展示图片:教师提问:请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你遇到过的老师。
教师导入: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
”老师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把他们比作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是我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经历。
你对老师了解多少?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话题是:走近老师。
学生自由回答图片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讲授新课议题一什么是教师?子议题1.展示图片:“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和教育家的故事教师总结: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子议题2.教师让学生阅读书中的相关链接提问学生:从孔子和陶行知先生的事迹中,你对教师职业有了怎样的认识?子议题3.白板继续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看完这些“小本本”,思考做教师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小本本”。
教师总结: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