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现场评审表1
- 格式:xls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No.
配分
供应商自评宝丰评分
审核意见
1.1系统管理
1公司是否通过权威机构的ISO9000及ISO14000认证?
22组织机构健全,部门职责清晰,有文件化的业务流程图和职责分工。
23有正式的文件化的“质量改进程序”?2
1.2质量目标
1质量可测量?包含过程及出厂合格率、顾客满意度、交付及时率及顾客关注的质22质量目标是否分解到相关职能单位并有实施方案?
2配分得分
3对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214
4质量目标是否能够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更新?22.1文件控制
1文件层次是否清晰合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等)22质量文件在发布前是否有被授权人进行的审阅和批准?23现场所使用文件的版本是否为当前的最新版本?
2配分
得分
4所有的无效文件是否能得到及时回收以防误用?
25电子文件的版本,标识,存储和发放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23.1能力意识
1直接从事质量工作的人员比例是否达到5-10%22关键岗位(如:质量、工艺等)人员的职责是否清晰?
23对生产线特殊岗位和关键岗位人员是否进行资格评定?24对于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岗位是否设立了岗位职责要求23.2培训
1是否制定了全年的培训计划?
2配分
得分
2培训记录是否被有效保存和保护23是否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价和改进24.1合同评审
小计
小计
2
文件控制
3
人力资源
供应商现场评审检查表
审 核 内 容
1
系统管理
审核项目
小计。
供应商现场考察表ZS-WI-PE-004序号 审核内容审核记录审核结果123451 质量管理体系1.1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组织和责任明确并文件化 1.2 本年度质量目标的设定及对策展开 1.3 有过程流程图、FMEA 、控制计划2 文件及信息管理2.1 有一套文件、资料的管理办法,且能贯彻实施2.2 对文件的制定、审批、发布、分发、使用、更改、作废、回收实施严格的管理控制,职责明确2.3 现场使用的产品图纸、工艺文件、检验文件均为有效版本3 现场管理 3.1 实施5S 管理3.2 适当的作业环境(防尘、防锈、照明、温湿度等) 3.3 零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搬运、保管环境 3.4 零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不良品等的区分和定置 3.5 成品按包装设计和规程,进行包装堆放标识清楚 3.6库存品有适当的防护措施,能保证质量不至受损供应商现场考察表ZS-WI-PE-004序号 审核内容审核记录审核结果123454 批次管理4.1 制品上有确保批次管理的标识,并易于识别和追溯 4.2 制品的批次,搬动流动有记录,责任者明确 4.3 批次标识和履历确实保管,可实施查询5 外购及外协处理5.1 订购外购物资质量要求、技术标准、检验依据齐全 5.2 抽样方式正确、样本管理及保存有效5.3 检查过程识别(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合格、不合格品) 5.4 检查不合格时,防止再发生的确实实施5.5 对主要外购物资的供应商进行了质量保证能力评价6 生产过程管理6.1 重要工序制定作业指导书,工人严格按照工艺文件操作 6.2 关键工序设置了质量控制点,控制文件齐全并已实施 6.3 对特殊工序的控制已规定了质量要求,并能连续监视 6.4按产品技术条件配置相应的监测装置,并满足精度要求,检验夹具应有使用说明书供应商现场考察表ZS-WI-PE-004序号 审核内容审核记录审核结果0 1 2 3 4 5 6.5 作业物品的识别管理(加工前、加工后、不良品) 6.6 有无通过防错、数量管理、过程检查、出库检查等手段,防止缺件、未加工、误组装等问题的发生?7 进料质量控制 7.1 合格供方名单7.2 查原材料检测情况(理化报告、供方质保书等) 7.3 进货验收记录是否齐全正确7.4 若不具备检测能力,是否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8 成品质量控制 8.1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8.2 成品检验记录9 不合格品的控制9.1 是否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流程) 9.2 不合格品是否作出标识、记录、隔离 9.3 不合格品是否经过评审、处置9.4是否制定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返工/返修产品的重检记录供应商现场考察表ZS-WI-PE-004序号 审核内容审核记录审核结果1234510 生产设备(含工装夹具)10.1 有无必要的设备、工装操作、保养方面的作业指导书 10.2 生产设备的点检项目、点检频度、判定基准有无明确?日常点检、定期点检有无进行?有无记录?10.3 专用工艺装备保养是否有记录 10.4 提供关键、重点设备台账10.5 关键、重点设备的维护保养实施记录11 检验11.1 各种产品的检验依据或技术规范齐全,且按此进行检验 11.2 提供试验及检测设备清单/状态11.3从原材料、协配件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检验都按规定进行11.4 各项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统计台账和报表正确、齐全、及时11.5检验印章、标记、标签和合格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供应商现场考察表ZS-WI-PE-004序号 审核内容审核记录审核结果0 1 2 3 4 5 11.6现场使用的测试设备和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有规定并定期抽检完好状态11.7 试验及检测设备校验计划及记录,在线量检具是否在有效期内(内校频次/校验员资质)11.8 检验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内培、外培记录、证书)12 纠正措施12.1 制定纠正措施文件并贯彻实施 12.2 能按8D 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12.3 防止再发对策有无确实实施13 人员培训13.1 在明确需求的前提下制定有明确的培训计划13.2对各岗位均按计划实施培训,并通过考核等方式了解受训人员情况,定岗使用,持证上岗审核得分合计(实得分/应得分)供应商现场考察表ZS-WI-PE-004序号审核内容审核记录审核结果0 1 2 3 4 5审核符合率(实得分/应得分*100%)总符合率≥85%,且每个审核项目的符合率≥75%,则现场审核通过。
供应商现场评审检查表客户满意1、是否有文件化过程来测定客户满意度,包括:测定频率、交付产品的质量、客户中断应急管理、现场退货,交付业绩以及通知客户吗?2、量化监控于供应商制造的客户满意度,并被理解和跟踪。
3、有适当的计划和程序去提高客户满意,基于纠正措施处理,以及闭环评审制度的实施。
4、为大客户设立了多功能服务团队质量体系1、你们有质量体系标准认证,如IS09000 / TS16949吗?2、有季度管理评审来验证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吗?3、每个部门都有明确定义和可测量的目标,着重关注质量方针,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管理人员定期按计划评审项目管理的完成情况。
管理人员应评审纠正措施计划以确保任何过期项目制定计划,并形成在目前的项目管理计划中。
5、内部审核频率应该基于不合格的趋势进行修正。
6、内部审核可以用来验证质量体系被跟踪。
7、正式的商务/业务/制造系统在应用(如:产能计划,工作场所控制,ERP,等等).8、主动告知可能影响交货或质量问题,记录在案,并执行。
9、供应商是否有一个最终产品的标识流程,包括条形码识别(如果需要)。
10、当产品/过程不同于已批准的加工工艺或工艺过程时,在进一步加工处理之前,供应商是否获得客户批准或让步接收?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是否在包装上适当地进行标识?商务系统1、是否有开发和开展以客户为中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导向)的战略,以确保业务组合的多样性?2、是否有证据和使用工具,如电子数据接口(EDI),RFQ(询价单),先期策划与调度按排(APS)?3、是否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准备了充分的应急反应计划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如:公用事业设施中断,劳动力短缺的危机、关键设备的故障,以及现场退货?4、是否有制定明确的产品责任/召回问题处理程序流程?5、供应商是否有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计划,包括系统可持续发展地方识别关键的商业运作和产品的风险与机会吗?6、是否对采购订单进行评审,包括:对数量,价格,交货日期,交货方式,任何额外的特别的要求或指示的承诺?如果出现任何差异,在接受签署订单之前这些差异是否得到解决?7、执行特定任务或作业的人员应具备资格认定,是基于实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