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活动活动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15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拓宽小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小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参观科技馆。
以下是本次活动记录。
二、活动时间2022年6月10日三、活动地点市科技馆四、活动对象我校五年级全体学生五、活动内容1.参观科技馆展览(1)序厅:首先,我们来到了科技馆的序厅,了解了科技馆的概况以及我国科技发展历程。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观看了科技馆宣传片,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2)常设展览:接着,我们参观了科技馆的常设展览。
在这里,同学们见到了各种奇妙的科技产品,如机器人、无人机、VR设备等。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这些产品的原理和应用。
(3)科普剧场:在科普剧场,同学们观看了科普表演,学习了科学知识。
表演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气氛活跃。
2.动手实践在科技馆的动手实践区,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各种实验设备,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如:光学实验、力学实验、声学实验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掌握了实验方法,成功完成了实验。
3.科技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本次活动的收获,我们还举行了一场科技知识竞赛。
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答题,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成果。
1.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4.加强了同学们对科技知识的了解。
七、活动总结通过本次参观科技馆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的机会,助力他们成长为新时代的科技创新人才。
以下是部分活动照片:1.同学们在科技馆门口合影留念2.参观科技馆展览3.同学们动手实践4.科技知识竞赛5.活动总结大会本次小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颇丰。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更加热爱科学,努力学习,为实现我国科技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小学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优秀7篇)兴趣小组活动记录篇一我校物理教研组组织的物理兴趣小组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师引导初三学生进行物理与生活相结合的实验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所做的许多探究实验,既包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又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强烈的兴趣。
现总结如下:1、活动及时,兴趣小组初具规模,我们对报名的学生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在学习之前便对学生进行了实验的培训,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获得了基本的物理实验知识并熟悉了基本的实验操作。
2、在内容安排方面,此次给予学生准备的物理实验都是针对学生经过挑选的趣味性实验,同时又结合了物理的学习内容,既学到了基础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其中有几个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例如:“物体的惯性”,由于该实验现象非常直观非常有趣,所以一开始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跃跃欲试,其实该实验就是应用到了初三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五节内容,同时又让学生了解了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又如实验“难舍难分”、“无法漏掉的果汁”、“跳动的盐粒”、“水乐”、“叠加成像”等等。
3、及时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在此次活动中,兴趣小组的成员表现出来很高的积极性,从实验的准备到现场演示场地的布置等方面给予了老师很大的帮助,在这过程了完全体现了学生的一种对科学的热爱以及对学校活动的支持,应该说,没有了学生的参与,我们的活动是没可能获得成功的。
我们将现场演示活动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并且由于活动成员之前在各班的宣传工作做的比较充足,所以活动现场的气氛还是比较热烈的,很多学生对我们所演示的实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项目都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并且很多同学现场就向演示的同学请教实验的原理等。
4、不足之处:在我们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我们也不能忽略,例如:由于各种比赛或活动的时间冲突,一部分学生缺席了我们的实验培训。
另外,也有部分学生起初兴趣大,后来活动不够积极,出现比较散漫的现象等。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 - 教研内容
一、活动背景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科学课程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次活动旨在汇集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探讨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为教师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支持。
二、活动内容
1. 教学方案分享
教师们围绕各自的科学教学实践经验,分享了不同年级和不同主题的教学方案。
通过互相交流、借鉴,可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学资源展示
教师们展示了自己搜集整理的科学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PPT、实验设计等。
这些资源对于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3. 教学经验交流
教师们分享了在科学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这种经验交流让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4. 课堂教学演示
部分老师进行了科学课堂的实地教学演示,让其他老师能够亲眼目睹优秀的教
学案例,并借此机会学习和借鉴。
三、活动收获
通过本次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教师们收获颇丰。
他们不仅从其他老师那里获得
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还激发了自身的教学激情。
同时,老师们也对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启发和支持。
四、总结与展望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是一个促进教师成长和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
希望通过
这样的活动,教师们能够不断地学习、进步,为学生打造更加丰富有趣的科学课堂,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贡献力量。
以上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的教研内容,期待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
够更加精彩地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
小学生科技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24年5月10日活动地点:本校实验室活动一:机器人制作与竞赛我们小学五年级的同学在科技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机器人制作与竞赛的活动。
活动开始前,科技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我们被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台专属的机器人套件。
我们通过拼装零件、编程和调试,最终完成了一台可行走、摇头、喊话的机器人。
在制作完成后,我们进行了机器人竞赛。
比赛分为两个环节:速度赛和障碍赛。
我们利用遥控器控制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赛道上进行比赛,也在布满障碍物的赛道上进行了机器人的障碍赛。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熟练的操作和准确的判断来提高机器人的表现,并取得好成绩。
活动二:电子产品拆解与组装我们小学六年级的同学进行了电子产品拆解与组装的活动。
活动开始前,科技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电子产品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如手机、电视等。
然后,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废旧电子产品。
我们首先进行了电子产品的拆解。
我们用螺丝刀和钳子小心地拆卸电子产品,并将各个部件分类整理。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电子产品的主要部件,如电池、电路板、芯片等。
我们通过观察和研究,了解了这些部件的功能和内部机制。
在拆解完成后,我们进行了电子产品的组装。
我们根据之前的学习,将各个部件按照正确的连接方式进行组装。
组装过程中,我们要小心操作,确保电子产品正常工作。
最终,我们成功地将拆解的电子产品重新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并测试了其功能。
活动三:科技创新项目展示在科技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还进行了科技创新项目的展示。
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个科技创新项目,并通过展板、模型、演示等形式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们。
我准备的科技创新项目是智能垃圾桶。
我设计了一个可以自动识别垃圾分类的垃圾桶。
通过图像识别和物体识别技术,垃圾桶可以自动识别不同的垃圾,并将其分别收纳到相应的垃圾箱中。
我通过制作一个简易的模型来展示垃圾桶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演示向观众们展示了它的功能。
制作万花筒活动过程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 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
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活动小结快举在眼前看看能看到什么哇能看到外面的东西哪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一般的万花筒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这个神奇的万花筒还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呢科技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0.4.29大课间活动地点科技教室参加成员五年级学生活动内容食品卫生知识活动过程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
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尽量不吃剩饭菜。
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第1篇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科技活动室活动主题: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创新精神活动主持人:李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小学科学教师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我校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我校特开展本次小学科技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科学教育的认识,明确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2. 通过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市教科所科学教研员王老师为全体科学教师做专题讲座。
王老师以《科学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科学教育的内涵、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使老师们对科学教育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2. 经验交流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两位在科学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第一位教师分享的主题是《科学实验课的趣味性教学》,她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科学实验课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位教师分享的主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她从活动设计、实施过程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组织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3. 小组研讨全体科学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研讨:(1)如何将科学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2)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3)如何设计富有创意的科学实验课?(4)如何评估科学教育的效果?各小组在研讨过程中,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经过激烈的讨论,各小组形成了以下共识:(1)科学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设计富有创意的科学实验课,要注重实验的趣味性、安全性和科学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魅力。
时间:9月6日主题:新学期伊始,制定本学期第一个科技月活动,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参加人员:各班班主任及科技活动教研人员内容:1、确定活动主题为:体验、创新、成长。
2、确定活动内容:科普小报比赛、科学幻想绘画比赛3、确定活动要求(1)时间安排:9.6~9.8宣传动员阶段;9.16~9.23活动竞赛阶段,9.28总结表彰阶段。
(2)各班有关活动资料、材料等由班主任负责收集。
(3)活动中,要求各班积极认真地投入活动,抱着“参与第一,比赛第二”的态度,利用活动的契机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尤其是科技素质的提高。
学校将视情况专门设立优秀组织奖和科技辅导员奖。
(4)有关比赛的具体安排,请密切关注赛前通知。
时间:10月8日主题:为打造我校科技特色,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促进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为科技竞赛做好准备。
参加人员:各班班主任及科技活动教研人员内容:1、确定活动主题为:体验、创新、成长——走近低碳生活2、确定活动内容: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科技实践活动3、确定活动要求: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评选,并为获奖学生颁发奖状及奖品,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为班级加分3、2、1分。
公示获奖班级和未参与班级,未参与班级扣2分。
时间:11月3日主题:为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根据县教体局通知精神,特在我校开展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参加人员:各班班主任及科技活动教研人员内容:1、确定活动主题为:探索、实践、创新2、确定活动内容:(1)科技小发明或科技小制作。
(2)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
3、确定活动要求:(1)每班至少精选3件科技小发明或小制作,2幅科幻画参加展评。
其他作品数不做要求。
(2)11月18日(左右)在学校教学楼前进行作品展评。
每班一个展位,学校组织评委打分。
评出获奖作品和优秀组织班级。
(各联小自己组织展评,作品放到科技活动室中迎接检查,好作品报送中心校参加县里展评)。
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组织了一次小学科技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我校科技实验室四、活动主题探索科技,创新未来五、活动参与人员小学全体学生及教师六、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了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勇于探索。
2. 科技讲座邀请了一位科技领域的专家为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科技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3. 科技制作体验分组进行科技制作,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了小台灯、太阳能风扇等科技作品。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了科技带来的乐趣。
4. 科技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学生们对科技知识的掌握程度,举办了一场科技知识竞赛。
竞赛分为必答、抢答和风险题三个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5. 科技表演邀请了一位科技表演团队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科技表演。
表演内容包括机器人舞蹈、无人机飞行表演等,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
6. 总结与反思活动结束后,各班级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学生们分享了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科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创新思维。
3. 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提升,学会了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4. 学生们对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宝贵意见,为今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八、活动反思1. 活动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科技活动内容。
2.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创新。
小学科技活动活动记录精编版【活动记录】小学科技活动精编版活动名称:小学科技活动活动时间:2022年5月10日活动地点:XX小学活动简介:小学科技活动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举办的一项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
活动内容:1. 科技展示在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科技展示区,展示了小学生们的科技作品和实验成果。
学生们通过自主设计和制作,展示了他们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其中包括机器人制作、电路搭建、模型制作等。
2. 科学实验学生们参预了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如水的密度实验、气体的性质实验等。
通过亲身参预实验,学生们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创客工坊在创客工坊中,学生们分组进行了一些有趣的制作活动。
他们使用废旧材料和工具,制作了简单的机械装置、手工艺品等。
通过动手制作,学生们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科普讲座活动期间,邀请了科学家和专家给学生们进行科普讲座。
他们讲解了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如宇宙的神奇、生物多样性等。
学生们通过讲座了解到科学的广阔和奇妙,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5. 科技竞赛活动最后进行了一场小型的科技竞赛。
学生们组成小组,展示他们的科技作品,并进行现场评比。
评委根据作品的创意、实用性、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激发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成果:1. 学生们的科技作品和实验成果得到了展示和认可,增强了他们对科技的自信心和兴趣。
2. 学生们通过参预科学实验和制作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们通过科普讲座,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拓宽了他们的科学视野。
4. 学生们在科技竞赛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小学科技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意和实验成果的平台,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
通过参预各种科技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还拓宽了科学知识和科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