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第四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42.00 KB
- 文档页数:13
2025届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第四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假定把12C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24,把24g12C含有的原子个数定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而摩尔的定义不变,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此时16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B.标准状况下,44g CO2的体积约为22.4L
C.44g CO2和28g CO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D.标准状况下,11.2L O2的质量为32g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1 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C.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都为NA
D.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3、下列物质转化常通过加成反应实现的是( )
A. B.CH2=CH2→CH2BrCH2Br
C.CH4→CH3Cl D.CH3CH2OH→CH3CHO
4、以下物质中,不具备...消毒作用的是( )
A.84消毒液 B.氯水 C.Ca(ClO)2 D.N2
5、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废弃矿泉水瓶对应的垃圾分类标志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6、配制100mL0.2 mol·L﹣1NaCl溶液,不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哪一种( )
A.分液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 D.容量瓶 7、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和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使反应发生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 )
A.所得溶液中c(Cu2+)=0.225mol/L B.所得溶液中c(Cu2+)=0.03mol/L
C.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48L D.反应中转移0.06mol的电子
8、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3+与KSCN 产生血红色沉淀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
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9、下列物质具有两性,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A.NaCl B.CuO C.MgO D.Al(OH)3
10、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钠固体 B.硫酸钾溶液
C.石墨碳棒 D.熔融氢氧化钾
11、草酸溶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H2C2O4+H+→CO2↑+Mn2++__(未配平)。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O2
B.该反应右框内的产物是OH-
C.配平该反应后,H+计量数是6
D.1molMnO4-在反应中失去5mol电子
12、126C和146C互称为( )
A.同位素 B.同素异形体 C.同一物质 D.同种原子
13、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
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 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
C.氧化钠中混有氧化镁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
14、下列化学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 )
A.Cl2+H2O═HCl+HClO B.2F2+2H2O═4HF+O2
C.2Na+2H2O═2NaOH+H2↑ D.CaO+H2O═Ca(OH)2
15、用数字化的实验技术分析氯水在光照过程中微粒成分的变化,下面关系图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16、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NO3- CO32- Cl- B.ClO- K+ Na+ AlO2-
C.K+ Fe2+ NO3- HCO3- D.Cl- Na+ K+ SO4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提示:铝与氧化铁发生的反应称为铝热反应)
②另取20g A全部溶于0.15L 6.0mol·L-1盐酸中,得溶液C。
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固体B。
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
(1)反应①的产物中的单质B是________,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若将单质B溶于盐酸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后振荡,可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此过程用化学方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
(2)②所发生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溶液D的体积仍为0.15L,则该溶液中c(Mg2+)为________,c(Fe2+)为________。
18、如图所示为 A、B、C、D、E 五种含同一元素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B、C、D 在常温下都是气体,且 B 为红棕色气体。
(1)①A、D、E三种物质中从相同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
②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D的一种常见用途 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写出 E 的稀溶液与 Cu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 D 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9、欲提纯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请根据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在加热时应选择_________盛装混合物(填仪器名称)。
(2)进行操作②后,判断SO42-已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
(3)操作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
(5)实验室进行操作⑤的具体步骤是_________。
(6)某同学欲用制得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L0.2mol·L-1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NaCl溶液时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请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C.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
D.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
20、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所示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Ⅱ、Ⅲ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若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填化学式)。
2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液体的装置。已知:四氯化硅熔点为-70℃,沸点57.6℃,遇水极易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7 g MnO2 和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其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4)g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E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6)干燥管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原子量的标准的改变实际上是将原子量的标准由12C原子质量的112变为12C原子质量的124。所以将12C的原子量定为24时,物质的式量加倍.而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由12g12C所含碳原子数变为24g12C所含原子个数.所以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都应加倍,而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均随之发生变化。
A.氧原子的实际质量没变,但标准却由12C质量的112变为124,所以16O的原子量由16变为32,选项A正确;
B.44gCO2为0.5mol,摩尔体积为44.8L/mol,则其标况下44gCO2的体积为22.4L,选项B正确;
C.44g CO2和28g CO均为0.5mol,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选项C正确;
D.标准状况下,11.2L 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质量为0.25mol64g/mol=16g,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2、A
【解析】
A. 因为NO2和CO2都是三原子分子,且都含有2个O,所以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故A正确;
B. 因为Al3+ 含有10个电子,所以1 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0NA,故B错误;
C.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所以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相等,故C错误;
D. 硫酸钾中阴离子为SO42-,所以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A,故D错误;
答案:A。
3、B
【解析】
A、硝基苯是苯在加热条件下与混酸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B、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故B正确;C、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D、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故D错误。
4、D
【解析】
所有强氧化性物质都可以杀菌消毒,比如:NaClO、Cl2、H2O2、O3、Na2O2、HClO等。强氧化物能使蛋白质变性,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详解】
A.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故A不符合题意;
B. 氯水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故B不符合题意;
C. Ca(ClO)2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在溶液中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故C不符合题意;
D. N2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具备消毒作用,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