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斜打直”技术在钻井过程中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39.28 KB
- 文档页数:3
钻井施工中井斜的产生原因与预防对策探析在钻井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影响井斜角的因素比较多,地质上主要是受到地层的软硬不均、各向异性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工程上主要是钻具组合选用不当,钻井施工参数施加不合理,操作失误等方面。
为了保证井斜角不超过规定的范围,就要进行防斜打直研究,文章通过对井斜角产生的原因分析,对施工中主要防斜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预防井斜角产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标签:地质因素,工程因素,预防措施,井斜角自人类进行钻井工程施工以来,井斜问题就一直伴随着钻井生产而产生。
就目前而言,我们施工的直井、定向井和水平井,都会产生井斜,而一旦产生井斜,就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直井来说,一旦产生井斜,就会影响该井的垂直深度,进而影响到地质录井的油气层深度的界定,这样就会使地质资料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影响后期的油田开发和布井方案等;对于定向井来说,特别是平台丛式定向井,当井斜产生以后,直接涉及到的问题就是与邻井的防碰问题,如果井斜产生后监控不及时,而且是向着已经完成井的井眼方向产生井斜,那么就有可能造成井眼相碰的事故,这样不仅影响施工周期,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平台定向井的下一口井的施工;对于一口水平井来说,虽然井眼轨迹控制过程中需要主动增加井斜,调整方位,但是在直井段的施工中是要严格控制井斜角的产生的,这是因为如果一口水平井的直井段井斜角过大,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水平位移,这样就很不利于后期的定向增斜施工,因此就需要严格控制井斜角大小。
因此无论任何井型,都要严格控制井斜角的产生。
1 井斜产生的原因分析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钻井施工实践之中,钻井工程技术专家、学者及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对于井斜产生的原因研究从未停止过,从多项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井斜的产生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和其它因素。
1.1 地质因素地质因素是产生井斜角的主要原因,也是在钻井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控制的因素。
“防斜打直”技术在钻井过程中的应用
:
摘要:我国石油企业在人们需求增长的趋势下,不断地应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对
石油钻井技术进行尝试和实践应用,其中也包括“防斜打直”钻井技术,它主要是针对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井斜倾向进行控制,在对国内外井斜控制理论的研究和调研基础上,成功地在钻井作业中解决了断层、高层环境下井眼的质量问题。
本文在对井斜的影响因素分析之下,探讨“防斜打直”技术在钻井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防斜打直”技术;石油;钻井工程;应用
我国的石油资源储藏丰富,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进行高效的油藏勘探和挖钻,但是,由于受自然、地理等条件的限制,我国的钻井工程相当艰巨,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过程中,“防斜打直”技术成为我国钻井工程中的关键性技术,它在防斜、纠斜方面的技术性措施,极大地控制了井斜的问题,相当程度上保证了钻井的效率。
一、井斜在石油钻井工程中的危害
井斜偏差过大,会极大地影响地质勘探工作,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使地质测量工作产生误差,不仅有可能漏掉油气层,也很可能干扰油气田开发方案,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
同时,井斜质量问题还对钻井工程造成破坏和影响,尤其是在深井中,钻头会由于井斜而出现卡钻事故、套管困难等现象,由于井管安装不直、井管下不到底,使填砾厚度不均、不实,造成井后涌砂、出混水;还会在后续的采油工艺中
影响井下开采,如:抽油杆断裂、管漏、扶正器损坏、下封隔器密封不好而影响注水工作等。
二、井斜的影响因素分析
井斜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主要受地质因素和地面钻井因素的影响,具体阐述如下:
(一)地质影响因素。
1、地层各向异性构造影响。
它是指在同一地下沉积层内,不
同维度上的强度而产生的差异,由于岩层的机理不同,有平行方向的,也有垂直方向的,一般来说,垂直方向的钻头易产生偏差,不稳定而产生井斜,而水平方向的钻头则由于岩层不易破碎,因而稳定性较好,不易产生井斜。
2、大倾角地层构造
影响。
由于沉积地层存在大倾角及断层等地质情况,因而钻头在非均等面切削作用下,产生不平衡的钻进状态,导致钻头偏离原井眼轴线,产生“小变向器”作用,这一作用随地层倾角的角度增大而增强,井斜的程度也越大。
3、岩层软硬交错构
造影响。
由于沉积岩层的软硬度不同,钻头在由软地层向硬地层钻进,或者由硬地
层向软地层钻进时,会因为地层软硬程度不同,钻头产生“小变向器”作用,在软硬界面处形成“狗腿”。
(二)地面钻具影响因素。
地面所配的钻具组合对井眼也有影响,在钻进过程中,钻压和转速是主要参数之一,如果下部的钻具组合在较大的钻压下产生弯曲变形,则很容易使钻头偏离轴线,导致井斜;或者下部的钻头虽然没有弯曲,但是改变了原
来的作用方向,产生了一个倾斜角,也会间接导致井斜。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如:设备质量、操作水平、“防斜”措施不当等,这些因素相对而言,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
三、“防斜打直”技术的应用研究
在我国的石油钻井工程中,“防斜打直”技术是亟需解决的关键性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课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我国的油田勘探开发建设,目前,我国以“钟摆防斜降斜”技术和“偏轴防斜”技术为主,分为“被动防斜打直”技术和“主动防斜打直”技术两类。
(一)“被动防斜打直”技术。
1、钟摆钻具组合“防斜打直”技术适用于不同地质
岩层,由于其钻压小,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斜、纠斜效果,它的主要降斜机理是“钟摆效应”,依据钻具是遵循最垂直的方向而运动的特性,用侧向力切削井壁,从而提高钻井速度。
例如:在伊朗KRHDASHT区块的第三口探井GR.E-1井,就采用了这种钟摆钻具组合,在倾角大、岩层变化频繁的地质构造中,有利于其部分解放钻压,提升效果。
由于KRHDASHT地层的上部较为疏松,可以使用钟摆钻具降斜效果好的
优势,采用这项组合技术,它采用9根11′的钻铤,增强底部的钟摆重量,同时
由于实践应用中使用了11′的钻铤,环空间隙较小,在高转速下产生较大的离心
力合力,有效地控制了井斜。
2、满眼打直技术。
这种技术适用范围较窄,只适用
于地层倾角较小的地层,它是通过增强底部钻具的刚性,来提升钻具组合的抗弯曲能力,从而达到降斜、纠斜的目的。
3、动力学防斜、纠斜技术。
这种方法由于缺
乏相关动力学的仿真性研究,因而尽管这种技术也可以解放钻压,但是欠缺现场推广的条件和环境,无法进行普及性的应用。
(二)“主动防斜打直”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自动或人工控制,运用专用工具进行钻井井眼轨迹的控制,这些专用工具有VDS系统、VertiTrak系统和PowerV系统等,这些专用工具较好地解决了井斜的质量问题。
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也严重制约了这种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下面,主要介绍两种系统专用技术:
AutoTrak旋转闭环钻井系统。
它是一种可以对钻柱进行定向控制的新型钻井工具,它主要由非旋转导向套筒、信号接收和发射工具组成,在钻井工程实践应用中,它
可以通过对钻井参数的调整,对井下的井眼轨迹进行控制,它无须滑动钻进,无须弯接头,也不存在控制面的问题,可以极大提高钻具的钻速。
在我国的川科1井钻井工程的第二次开钻井段,就应用了这一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降斜效果。
PowerV垂直钻井技术系统。
它是全自动化的旋转导向垂直钻井系统,它在钻进过
程中解放钻井参数,用井下密封系统和高精度井斜方位测量仪器,进行自动的调整,通过促动仪器使井斜部位迅速返回垂直,适用于地层倾角大于40。
的大倾角地层。
它由上端的电子控制部分和下端的机械部分组成,使钻头始终朝向井眼的低边位置,保持旋转状态下的平滑和延续。
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川东北地区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高陡地层构造的“防斜打直”问题。
四、结束语
由于地质岩层的不同构造情况,使钻井工程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井斜的问题,为了保证较高机械钻速,对井斜进行控制,使其井斜角不超过技术参数规定的标准,需要采取关键性的技术,而“防斜打直”技术就是有效进行控制井斜的措施之一,它在钻井工程应用中,通过综合性的运用,有效地解放了钻压,提高了钻井速度。
参考文献:
[1]陈正典,孙德宇.防斜打直技术在苏217井的应用[J]. 内江科技. 2011(02)
[2]张建阔.防斜打直钻井技术在GR.E-1井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0(05)
[3]杨占峰.大倾角地层防斜打直[J]. 信息系统工程. 2010(02)
[4]梁武东,陈鑫,王迪,刘小静.直井防斜技术及防斜钻具综述[J]. 内蒙古石油
化工. 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