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反腐新罪名
- 格式:pdf
- 大小:83.51 KB
- 文档页数:1
论 坛
文/刘文波 解析反腐新罪名
从l979年 刑法 的贪污罪、渎职罪到1982年((关于 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 ; 从1988年((关于惩治 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到1995年((关于惩治违反公司 法的犯罪的决定 ;从1997年 刑法 “贪污贿赂罪”规 定到修正案的增补、修订,至近日 刑法修正案(七) 受贿 罪名的新增,不难看出我国的反腐立法正在逐步完善。 (《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新增了的反腐新罪名, “利 用影响力受贿罪”, 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 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 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 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 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 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 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 财产。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 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 的便利条件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今后,如果在职或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 “身边人” 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影响力索贿受贿,也将被追究 刑事责任。这对于进一步严密我国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法 网,加大对腐败犯罪的刑法惩治力度,促进反腐败刑法立 法的国际化,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现简要解析新规中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关于“近亲属”范围 我国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六项规定: “近亲 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最高 人民法院l988年发布的 关于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 的意见(试行) 第l2条则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 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 子女、外孙子女。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规定:行政 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 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不难看出,法律解释 之间存在矛盾, 刑事诉讼法 未将祖父母、外祖父母、 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 妹、养兄弟姐妹、继兄弟姐妹等非同胞兄弟姐妹等亲属排 在近亲属之列,这与我国民事、行政方面的法律规定及司 法解释相矛盾,也与传统的亲属观念相悖。且利用影响力 受贿罪的立法目的在于惩治国家工作人员“身边人”利用 影响力受贿的行为等因素, 《刑事诉讼法 规定的“近亲 属”的范围显然太窄,有悖于立法精神,应予适当扩大。 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所确定的近亲属的范围较为适宜。 反腐新规是否会成为贪官的另一道“免死金牌” 在 刑法修正案(七)》实施前,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 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双 方否认“通谋”,则双方可能都不构成犯罪;在 刑法修 正案(七) 实施后,双方否认“通谋”,非国家工作人员一 方则可能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因此,新增“利用影响 力受贿罪”实际上是加重了对贿赂犯罪的惩治力度。对受 贿类犯罪进行惩处时,相关部门首先应该尽量查清国家工 作人员与关系密切人之间是否存在“通谋”等情况来认定 是否构成受贿共犯;在不能确定有“通谋”的情况下,才 能对有关人员单独以本罪论处。而不能不调查国家工作人 员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一味将罪责归于非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影响力受贿。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 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 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健全权 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刑法 修正案(七)》反腐新罪名,对于加大对腐败犯罪的刑法惩治 力度,促进反腐败刑法立法的国际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囝 (作者单位: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
W j(二 q般∞tv日0p^艇 i l西部大开发2009.12期I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