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英国篇)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4
大国崛起英国篇的主要内容如下:工业革命: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工业时代。
殖民霸权:英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时拥有广泛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殖民霸权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资源,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政治制度:英国的政治制度以君主立宪制为主,这种制度下,君主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而议会则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这种政治制度为英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文化影响:英国在文化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
英国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如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等。
这些文化成果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与和平:英国在历史上曾参与过多次战争,如英法百年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然而,英国也曾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如通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来调解国际争端。
科技创新:英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
英国科学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牛顿的物理学、达尔文的生物学等。
这些科技创新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济崛起:英国在工业革命后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
然而,随着其他国家的崛起和全球竞争的加剧,英国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社会改革:英国在社会改革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
英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改革,这些改革为英国的社会进步提供了保障。
文化交流:英国在文化交流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
英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频繁,如英国的摇滚乐、流行文化等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同时,其他国家的文化也通过英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全球影响力: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英国的政治制度、文化、科技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英国也通过其全球影响力来维护其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
大国崛起英国篇的主要内容大国崛起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的过程。
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大国崛起的例子,在过去几个世纪里,英国从一个小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本文将重点探讨英国大国崛起的主要内容。
1.基础奠定阶段(16世纪)英国的大国崛起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
在此时期,英国正在经历宗教改革和创新的时期。
英国国教从天主教改为新教,这为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变革。
英国开始进行自由贸易,促进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逐渐崛起为欧洲重要的贸易中心。
2.海上霸权崛起(17世纪)17世纪,英国开始崛起为海上霸权。
英国的海军实力不断增强,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海军指挥官,如弗朗西斯·德雷克和罗伯特·布莱克。
英国海军在与西班牙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并促使了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
英国政府通过成立英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群岛公司来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并巩固了英国在全球海洋贸易中的地位。
3.工业革命(18世纪)18世纪,英国的大国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这是因为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关键的技术和经济的变革,如纺织工业、煤炭和钢铁工业的发展。
这些变革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英国的制造业实力大大增强,产品通过海洋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进一步提升了英国的地位。
4.皇家海军超越法国(19世纪)19世纪初,英国的皇家海军已经超过了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此时,英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海外殖民地,如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加强了对全球贸易的控制。
英国还开始在非洲和亚洲扩大殖民地,并通过不断的战争和外交手段,维持了自己的利益和霸权地位。
5.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后续重建(20世纪)20世纪初,英国面临着世界大战的挑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作为协约国家之一,与盟国一起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
虽然英国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最终获得了胜利。
大国崛起英国内容概括
大国崛起英国内容概括如下:一份有关大国崛起英国的内容概括,不能涉及真实名字和引用。
这个主要面向大家对英国的了解和认知水平,它起源于古老的不列颠岛,并随着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逐渐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英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以创新、工业、科学和文学等领域的成就而闻名。
经过苏格兰与英格兰的联合成为联合王国,英国开始建立起一个广泛的海外殖民帝国。
它通过发展海军力量实现了全球的影响力,并在19世纪成为一个拥有广泛殖民地的大国。
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它成为全球的工业和经济中心,并在殖民地事务、国际贸易和文化传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逐渐失去了殖民地,但保持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它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并是北约的重要成员。
尽管英国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独立和统一的过程中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它通过适应和发展不断崛起并继续影响国际事务。
大国崛起英国的故事充满了战略、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复杂性,对于理解现代世界的历史和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大国崛起》英国纪录片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大国崛起》英国纪录片,看过之后,我对这个"日不落帝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身为一个大西洋彼岸的小小岛国,他却有勇气对抗当时的海上帝国西班牙。
以下是我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范文一在大洋彼岸,存在着一个"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它的经济发达,适合旅游,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那种骨子里散发的贵族气息,吸引着许多外国游客前往这个神秘的国度。
今日,教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大国崛起》英国篇,看过之后,我越发的对这个"日不落帝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身为一个大西洋彼岸的小小岛国,他却有勇气对抗当时的海上帝国西班牙。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用自我的一生去捍卫这个国家,而她的子民也没有让她失望,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英国,崛起!"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这两个称谓其实能够概括为英国最伟大的成就。
首先来说第一个:英国在打败西班牙之后,逐渐开始垄断海上贸易。
异常是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领下,发展本国经济,进行资本累积成为振兴英国的头等大事。
这个使命即使在女王死后,查理一世即位也没有荒废。
所以在英国发展初期,对殖民地的扩张和侵略从来没有断过,乃至殖民地遍布全球,对于本国国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以至于有了"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工业革命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还处于闭关锁国状态时,英国已经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机器开始代替手工,这在当时的清朝时无法想象的。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瓦特蒸汽机的发明都在一步步的引领着世界走向新时代。
从此,世界人民开始走向工业革命化道路。
英国除了在经济上引领潮流,在政治上也同样带来了新的改革。
《大宪章》的颁布给英国又一次洗礼,乃至对整个欧洲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宪章中首次提到君主的权力不是至高无上的,人民的权力才是至高无上的。
观后感——《大国崛起》之英国课上,老师带我们观看学习了cctv的系列节目《大国崛起》。
这次的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在讲解中明白许多道理。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在了解我国近代史的同时,对其他世界强国的近代历史的学习和了解也尤为重要。
因为要发展就要学习和借鉴那些成功的历史,成功的改革。
我国的近代历史无疑给人们留下了太多唏嘘和扼腕,但是,也让中华民族更加发奋图强。
学习欧洲强国的历史,了解他们成功的原因对我们这些新一代的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显得额外重要。
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因为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空间,所以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才没有被当成异教徒烧死。
如果瓦特研究万能蒸气机的实验被当狂热的宗教界成挑战上帝的举动;如果珈里略的悲剧降落在瓦特身上,英国还有工业革命吗?在近代世界历史舞台上忍气吞声二、三百年的中国,如何看待这些年已经成功崛起的国家?是临渊羡鱼,还是退而结网?这是每一个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
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
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
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历史给每个民族腾飞的机遇都是有限的。
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没有错过时机。
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120公里,女王认为可以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发展海洋贸易。
女王鼓励私掠船、海盗,像雷利和德雷克以及其他的人去扩大英国贸易,开拓殖民地,如弗吉尼亚,甚至袭击西班牙的贸易。
他们像私掠船者一样行动,差不多就是海盗了,因此,如果他们和西班牙发生冲突,女王可以否认他们和她有关,并且说他们是违反政府的官方政策的。
《大国崛起》英国纪录片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范文一在大洋彼岸,存在着一个"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它的经济发达,适合旅游,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那种骨子里散发的贵族气息,吸引着许多外国游客前往这个神秘的国度。
今日,教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大国崛起》英国篇,看过之后,我越发的对这个"日不落帝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身为一个大西洋彼岸的小小岛国,他却有勇气对抗当时的海上帝国西班牙。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用自我的一生去捍卫这个国家,而她的子民也没有让她失望,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英国,崛起!"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这两个称谓其实能够概括为英国最伟大的成就。
首先来说第一个:英国在打败西班牙之后,逐渐开始垄断海上贸易。
异常是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领下,发展本国经济,进行资本累积成为振兴英国的头等大事。
这个使命即使在女王死后,查理一世即位也没有荒废。
所以在英国发展初期,对殖民地的扩张和侵略从来没有断过,乃至殖民地遍布全球,对于本国国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以至于有了"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工业革命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还处于闭关锁国状态时,英国已经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机器开始代替手工,这在当时的清朝时无法想象的。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瓦特蒸汽机的发明都在一步步的引领着世界走向新时代。
从此,世界人民开始走向工业革命化道路。
英国除了在经济上引领潮流,在政治上也同样带来了新的改革。
《大宪章》的颁布给英国又一次洗礼,乃至对整个欧洲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宪章中首次提到君主的权力不是至高无上的,人民的权力才是至高无上的。
这点,在当时世界也是史无前例的。
查理一世的死证明他想统治人民,控制议会,控制法院,控制人民在英国这个国家是行不通的,践踏了人民的权力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查理一世的死对那些君主专制的国家,以及那些想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一致命打击。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精选五篇700字历史昭示我们,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大国崛起英国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1一个大国,它的标准当然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民众与领导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互相尊重。
但是一个大国的形成并没有这么容易。
荷兰和西班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国,它们临近海洋,能够便利地贸易、交流,但是只有地理位置的独特优势,是不能让两个占地面积极小的国家成为世界性大国的。
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强大凝聚力。
荷兰的恩里克王子以国家的名义支持航海家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使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再是个人的孤立冒险,而是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战略;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皇在和哥伦布的谈判中,接受了一个有航海抱负的平民的要求,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女王甚至卖掉了自己皇冠上的珠宝。
这就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自上而下的一股团结力量,使两个在欧洲边缘的国家成为了大国。
但是,在很多国外学者谈论大国崛起之谜时,都提到了思想文化的影响力。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的确,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够提高群众文化素养,也能提升国家人文精神,使当时的英国成为一个文化丰富的国家。
英国的牛顿定律打开了英国走向工业大国之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展示了新的经济秩序。
所以,一个国家良好的思想、文化可以使国家崛起,也可以影响世界。
当然,国家的崛起也有另一种答案,就是体制创新。
17世纪,一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大的荷兰凭借一系列完整的商业制度,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大国;英国靠推行自由贸易建立市场,使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让经济腾飞;当美国这个新兴国家利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称霸了许久,而突然经济落寞时,则用政府无形的双手来干预,使经济渐渐回暖。
所以体质的健全和创新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保持稳定。
我们回头看一下我们的中国,在19世纪,20世纪,为什么中国屡屡遭到欧洲国家乃至亚洲国家的欺凌?我认为首先是咱们国家思想的问题,那时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信奉封建思想,而这种思想让国家闭关锁国、不接受新的思想、文化、技术,让我们的经济发展停滞,与世界国家拉开了长长的距离。
专题九:大国崛起
三、英国发展史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
①通过,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如
、
②通过,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如
③通过,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如、
一、英国重大历史的发展线索:
↑↑↑↑↑↑↑1640年 16世纪60年代 18世纪 1914— 1939—二战目前—1688年—1860年后半期 1918年 1945 后
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40—1688年)
1.根本原因:
2.经过:①导火线:②开始标志:
③领导阶级及代表人物:
④高潮:⑤结束:
3.结果: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目的、意义)
4.特点:
5.影响:①国内:
②国际:
三、英国的殖民活动
1.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成为“”的主要经营者。
它先后打败、、。
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
2.英国通过公司对印度等亚洲国家进行殖民侵略。
184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使中国沦为社会。
3.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是。
当今印、巴纷争激烈,根源是:
祸根。
四、英国的经济
1.18世纪60—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经济发展缓慢,被美、德赶上并超过。
19世纪20世纪初进入到阶段。
3.二战后,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
五、英国崛起的原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 殖民扩张,拥有广泛的殖民地。
六、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
1.一战前: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与、形成。
2.一战中:参加协约国一方,主要在西线作战。
3.二战前:参加阴谋,外交上推行
①表现:纵容德国侵略;纵容德国侵略。
使得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4.二战初,宣而不战,194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组成,1944年参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2月,参加
,加速了反法西斯的胜利进程。
七、国际关系
1.一战后,1919年参加,瓜分德国殖民地;1921年—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签署《》,操纵国联。
2.二战后,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加入;并加入。
八、科学和思想成就:
(1)文学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集中体现了__________精神,代表作有、
(2)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贡献是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
其中,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3)科学家达尔文于1859 年出版了《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思想,认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__________、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九、英国崛起又衰落给我们的启示:
①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实力。
②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③要重视制度上创新。
④不要搞霸权、不要搞扩张。
否则,霸极必衰。
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
1.陈华同学正在查找“查理一世、《权利法案》、新贵族”等资料,由此可判断他探究的相关史实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十月革命
2.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
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请说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
B.飞梭
C.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D.骡机
3.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B.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
C.封建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4.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俄、德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
5.在欧美早起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表的代表性文献中,《权利法案》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最大的区别在于()
A.强调自由平等
B.限制君主的权利
C.保护私有财产
D.宣告脱离殖民统治
6.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世界上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7.1940年4、5月间,德军迅速想北欧和西欧推进,英国首相张伯伦受到强烈的谴责,其主要原因是()
A.他是法西斯侵略的罪魁祸首
B.他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C.他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他是丘吉尔的政敌
8.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B.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密切了各大陆间的联系
D.促进了工人发动武装起义
二、材料解析题
9.材料一: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工场手工业时代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真正的狂飙时期。
”
材料二: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开始成为一个受西方列强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
战前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给自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
材料三:奕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李鸿章感叹西方国家“大炮精纯,子药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如果不“求富强”,中国将不能立。
材料四: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什么条约?
(3)根据材料三,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什么?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中国为什么必须收回香港?
(5)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
10.伴随着英国成长的历史,我们看到:17世纪资产阶级政体的建立令她引领潮流;18世纪经济的突飞猛进让她独占鳌头;18世纪后半期殖民的历史令她无比辉煌;而20世纪初战争的创伤让她胜利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忧伤……
(1)材料中涉及到了英国历史上那四件重大事件?
(2)标志着“17世纪资产阶级政体的建立”的事件是什么?
(3)前两个事件具有怎样的关系?
(4)为什么“她胜利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