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英国篇4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5.71 MB
- 文档页数:43
大国崛起——英国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这个北大西洋中的岛国,有人称它为“小店主”国家,但它称自己为“日不落帝国”,这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在18、19世纪称雄世界近200年,它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所为。
政治:15世纪下半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国从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意义:君主专制的加强打击了本国封建势力和教会势力,满足了社会大多数阶层的需要。
在初期,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英法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为都铎王朝的崛起创造了条件,而16世纪的英格兰,则在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带领下,迅速崛起,王权的扩张始终控制在议会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
P第四分册8)经济:海上冒险和殖民贸易,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英国在亚、葡之后加入殖民扩张行列,(强大的海军力量)早期殖民活动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意义:随着全国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熟练,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改变了世界面貌,各国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区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性历史。
殖民行为既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也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文化思想:14-16世纪,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席卷西欧各国,被称为文艺复兴。
影响:推动了西欧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扶持戏剧,如莎士比亚的创作)16世纪,西欧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社会其他阶层将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掀起了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史称宗教改革。
(对英国的影响,英国由信仰天主教变为新教)影响:宗教改革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直接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大国崛起英国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
从1588年战胜西班牙的大海战,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
百年时间的积蓄之后,英国人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
光荣革命前后的英国,人口大量增长,商业和手工工业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计民生。
轮到英国人来制定海洋竞争和大国竞争的规则了。
此时,在英国人眼里,除了陆地霸主法国,其他国家已不是对手。
在建立帝国的道路上,英国已显示出不可阻挡的强劲力量:连续的征战中,英国建立起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它的商业触角已经伸向全世界。
从1688年以后,虽然英国还不是一个民主国家,但它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思想很容易向更广范围的人群传播。
民众如果感觉合适就可以发展他们的经济生活。
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
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英国崛起尊重客观,感悟历史。
1848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的开创,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文明逐渐代替了手工业及农业的领导地位,生产要素重新洗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产生了深远变化,现代文明发生根本变化,资本主义逐渐蔓延,西方国家制度发生根本转变,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西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早在17世纪英国就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以资本为主导的阶级,通过战争、殖民,贸易等手段,拥有大量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劳动资源且较为集中,拥有着雄厚的资本。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海外市场扩大,社会发展需要技术变革。
而英国恰恰正是科技发展的沃土。
有人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钥匙。
牛顿是人类近现代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
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正是牛顿著作的出现,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飞速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了科技动力。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在棉纺织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但是依靠风车和水排等自然动力,严重制约了生产,因此哪个国家率先制造出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动力机器,就会在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工业发展时期,专利保护制度推动了技术引进,传播和转换,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都搜罗到了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