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 格式:pdf
- 大小:396.61 KB
- 文档页数:14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
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
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
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大自然的声
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
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2、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
新词读准确,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谈谈“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3)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哪
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静谧、追随、俏丽、烘烤、音韵、演奏、勤勉、漫
游”等词语。明白了“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的意
思。
2、我会用忽忽悠悠、行色匆匆等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分自然段读等)。
4、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
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
1、谈谈对“草虫的村落”的印象。
(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
放大构成的。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2)作者的想象力很
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3)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
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2、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
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从“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
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
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
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
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我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
想象力。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
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是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
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小组展示续写或扩写的内容。(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三、激发知识
冲突
1、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课文为什么要以“草虫的村落”为题?(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
合为一体)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简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放声读一遍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关内容上的疑问。
二、品读课文,体会表达。
1.边读边画,解决第一课时留下的有关表达上的疑问。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预设内容]:
(1)“我真想也跟它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你能读懂作者的心思吗?(抓住“真想”“可惜”)
把这种心思读出来。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
来”。
评价一下甲虫们的音乐演奏得怎么样?
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这“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表达出来的?
指导读句子。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
的歌
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出来。”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认识,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联系作者所表达的情
感)
把体会到地放在这个句子里尽情地读出来。
(4)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
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
(小虫驻足痴望、“村民”熙熙攘攘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像南国的少女、
交流、攀谈的投机……)
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趣的?
把这些情趣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共同分享。
3.体会表达方法、表达效果:
出示课文开头: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
(2)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组交流,讨论、总
结)
三、积累语言。
1.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
2.交流摘抄卡,读给同学听。
3.背诵摘抄的内容。
4.提倡尽可能地在习作中用一用。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配乐朗读全文(接读),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2、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
子们的世界。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3、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7
一、课标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认读学过的
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
心思想。二、学习目标:
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
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
词语。
2、通过自读、展示读等形式,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相互交流,能简单说出课文主要内容。三、学习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本课字词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依托文本初步感受草虫村落的
样子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评价策略
1、通过识记默写,指名认读等,检测目标一的达成情况。评价方式:表现
性评价纸笔测试
2、通过自读、展示读等形式检测目标二的达成情况。评价方式:表现性评
价
3、通过教师提问:谁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学生朗读、相互交
流,检测目标3.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六、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等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
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
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
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呈现学习目标
师:讲课之前,我们来看看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大家齐读。
有了目标相信大家会更有动力,希望大家能圆满完成任务。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出示自学提示)
给大家一些时间进行自学,请看自学提示,自己读一遍。
清楚了任务之后,下面开始吧!
3、字词检查师:好,时间到,下面我就来检测一下,看大家的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注意
力集中了哦,我可要任意点名了哦!
(1)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幻灯片出示生字(指名读)
(2)认读本课词语
静谧亲戚寒暄熙熙攘攘俏丽烘烤勤勉庞然大物音韵僻静亲吻大
街小巷追随、俏丽、烘烤、演奏、探索、勤勉、漫游、左冲右撞、意味深长、
庞然大物、行色匆匆
4、指名读课文,展示朗读,纠正字音
师:看来关于字词,大家是顺利通关了,下面我要看看大家的朗读水平怎么
样了,哪个同学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师:看来大家自学的效率还是挺高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
意。因为是六年级的学生,所以生字词不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自学和集体展
示来完成。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词义。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出示自学提示(二)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可以用文中的句子
来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
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随着爬行的小虫,
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2)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
么?(3)交流反馈。
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
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
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
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
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精讲1——3段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
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
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
“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
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