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骨科学(可编辑)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6
实用骨科学(第3版) 【胥少汀葛宝丰许印坎主编本书由骨科学权威专家集体编著,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5篇59章。
第一篇骨科基础,包括骨的发生和正常结构、骨的生物学、骨科各种检查和常用治疗技术等;第二篇创伤骨科,包括创伤后全身反应与并发症、综合征,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固定技术与器械,上肢、颈椎、胸腰椎、脊髓、骨盆、下肢、周围神经、四肢血管、骨骺、关节等损伤的处理,以及火器伤、骨不连、畸形愈合、断肢、断掌和断指再植等;第三篇骨病,包括先天性、代谢性骨病,骨与关节感染,小儿麻痹后遗症,大脑性瘫痪后遗症,骨肿瘤与肿瘤样疾患等;第四篇部位骨科,包括肩、肘、手、脊柱、髋、膝、足部疾病;第五篇修复与康复,包括骨移植、骨科肌瓣与肌皮瓣的应用、显微外科、人工关节、截肢、假肢与支具、脊髓损伤的康复与重建等。
作者以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主,同时吸收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较全面地反映了骨科学的发展水平。
本书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实用,是骨科医师权威、重要的工具书,对骨科教学和科研人员亦有较高参考价值。
在木之水的会员中,该书与邱贵兴的效率手册和荣国威的骨折为初入骨科行列的必备书。
胥少汀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组成员,我国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骨科专家。
中国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脊髓损伤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中心主任,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截瘫医学会资深成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审,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
从事骨科专业4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脊柱、脊髓损伤、脊柱外科、骨与关节损伤、髋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自70年代以来,对脊髓损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阐明了脊髓损伤的病理,进行了脊髓修复的研究,提出了5项治疗原则,改进了脊髓手术方法,找出了估价脊髓损伤的依据。
在国内最先提出上升性、缺血性脊髓损伤。
实用骨科学(可编辑)实用骨科学第3版【胥少汀葛宝丰许印坎主编本书由骨科学权威专家集体编著,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5篇59章。
第一篇骨科基础,包括骨的发生和正常结构、骨的生物学、骨科各种检查和常用治疗技术等;第二篇创伤骨科,包括创伤后全身反应与并发症、综合征,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固定技术与器械,上肢、颈椎、胸腰椎、脊髓、骨盆、下肢、周围神经、四肢血管、骨骺、关节等损伤的处理,以及火器伤、骨不连、畸形愈合、断肢、断掌和断指再植等;第三篇骨病,包括先天性、代谢性骨病,骨与关节感染,小儿麻痹后遗症,大脑性瘫痪后遗症,骨肿瘤与肿瘤样疾患等;第四篇部位骨科,包括肩、肘、手、脊柱、髋、膝、足部疾病;第五篇修复与康复,包括骨移植、骨科肌瓣与肌皮瓣的应用、显微外科、人工关节、截肢、假肢与支具、脊髓损伤的康复与重建等。
作者以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主,同时吸收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较全面地反映了骨科学的发展水平。
本书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实用,是骨科医师权威、重要的工具书,对骨科教学和科研人员亦有较高参考价值。
在木之水的会员中,该书与邱贵兴的效率手册和荣国威的骨折为初入骨科行列的必备书。
胥少汀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组成员,我国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骨科专家。
中国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脊髓损伤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中心主任,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截瘫医学会资深成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审,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
从事骨科专业4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脊柱、脊髓损伤、脊柱外科、骨与关节损伤、髋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自70年代以来,对脊髓损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阐明了脊髓损伤的病理,进行了脊髓修复的研究,提出了5项治疗原则,改进了脊髓手术方法,找出了估价脊髓损伤的依据。
实用骨科手术学【王学谦张铁良著本书是《临床骨科学》的第五个分册,曾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
此次修订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又邀请了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武汉等地一些骨科著名学者共109位。
根据个人临床特长分篇笔撰写而成,因此是肌科手术工作者的集体智慧结晶。
全书共23章。
前7章介绍骨科手术的基本功,如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等;后16章对骨科各种疾病做了详尽的介绍,其中包括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麻醉、体位、操作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对各种术式的评价、手术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手术失误后的处理等,都有详细介绍。
王学谦教授、研究员,天津市天津医院院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所长;现为天津医科大学和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担任中华医学会第22、23届理事:中国输血协会第2届常务理事;中华核医学第5届委员;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分会副会长;天津市检验医学分会副主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委等学术职务,任《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等14个核心期刊编委或常务编委;《中国检验医师》杂志主编。
近年来,先后担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血液研究所及危重病急救医学研究所所长。
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主持承办中西医结合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讲习班十届。
主要从事免疫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持的《脐血CD34t体外扩增体系的建立及人参皂甙对其影响》等14项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天津市重点科研项目等。
主编《临床骨科学》、《实验诊断学》、《中西医临床急症学》、《骨关节炎-诊断与治疗》、《骨科临床与相关技术操作常规》等专著五部,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
199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卫生部任命为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年由天津市政府授予“天津市实验市医学授衔专家”,国家劳动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天津市劳动模范;2003年荣获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天津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先后荣获“八五”、“九五”、“十五”立功奖章。
新编实用骨科学介绍实用骨科学是一门研究骨骼疾病和损伤的学科,涉及到骨折、关节炎、脊柱问题等等。
本文将探讨一些实用的骨科知识,包括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骨科手术的创新进展以及预防骨骼问题的方法。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骨折1.手动检查:寻找异常的骨间隙和骨移位来判断是否骨折。
2.X光检查:用于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3.CT扫描:适用于隐匿性骨折,能提供更准确的图像。
关节炎1.临床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X光检查:能检查关节的损伤和关节间隙的变窄。
3.血液检查:通过检测关节炎相关的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和尿酸,来确定炎症的程度。
脊柱问题1.MRI扫描:用于诊断椎间盘突出、脊柱炎和脊髓损伤等问题。
2.脊柱X光:检查椎体的变形和脊柱的弯曲。
3.脊髓电图:用于评估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
创新的骨科手术关节置换手术1.人工关节置换:通过置换受损关节的方法,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
2.肩关节镜手术:通过腔镜技术修复肩关节损伤。
骨折修复手术1.钢板和螺钉固定:用于稳定骨折的片段。
2.外固定:采用内外支撑框架固定骨折。
脊柱手术1.脊椎内镜手术:通过微小切口进行脊柱手术。
2.胸椎植入物:用于治疗胸椎骨折和脊柱变形。
预防骨骼问题的方法运动1.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和游泳,能增强骨密度和肌肉力量。
2.骨密度运动:如重力训练和举重,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营养1.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2.蛋白质:蛋白质是骨骼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摄取足够的蛋白质。
保持姿势1.正确的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对脊柱和关节的压力和负担。
2.动态姿势: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肌肉疲劳和不适,应定期改变姿势。
结论骨科学是一门研究骨骼疾病和损伤的学科,通过诊断、治疗和预防来改善骨骼健康。
本文介绍了常见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创新的骨科手术以及预防骨骼问题的方法。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我们的骨骼健康。
第一章骨骼第一节骨的发生初级骨化中心:primary ossification centre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是骨形成的两种类型。
软骨内成骨: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膜内成骨:intramenbranous ossificationScheuermann病:脊椎发育不良症。
软骨干中心化骨,称为初级骨化中心,均在胚胎期开始;两端的骨骺化骨大多在出生后发生,也开始于骺软骨中心,称为次级骨化中心。
骨骺生长4个区:1、静止软骨区:细胞生发层2、幼稚软骨细胞增殖区:生长活跃,数目多。
3、软骨细胞成熟区:细胞体积大,软骨基质明显减少,细胞间质进一步钙化。
4、软骨钙化区:细胞坏死,基质钙化溶解,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纵行的骨小梁。
干骺端。
第二节骨的正常结构骨髓:bone marrow骨干:diaphyses骨髓腔:medullary cavity干骺端:metaphyses骨细胞:osteocyte骨母细胞:osteoblast 合成分泌骨基质,骨质矿质化,调节细胞外液与骨液间电解质的流动破骨细胞:osteoclast骨先质细胞:osteoprogenitor间叶细胞:mesenchymal cell骨基质:bone matrixBMP:骨形态生成蛋白,诱导成骨。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Volkmann`s canal:穿通管Haversian system:哈佛系统,中央管与骨板层构成的骨单位。
降钙素(calcitonin)和PYH对骨吸收有拮抗作用,但对降低肾小管对磷的再吸收有协同作用。
长期服用降钙素会导致骨的吸收和形成都减少,导致磷酸盐尿症。
Paget病仅为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增高,成骨肉瘤碱性磷酸酶轻度至中度增高,前列腺转移癌,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都增高,以后者为甚。
第二章关节软骨影响软骨修复的因素:缺乏血供,缺乏未分化细胞。
软骨修复组织的材料特征:膨胀性增加:1)、胶原纤维网状组织的缺乏,随机排列2)、不能重建蛋白多糖和胶原网之间的正常关系。
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阅读骨科学,听上去挺严肃的,但其实咱们可以聊得轻松一点。
想想,咱们的骨头可真是个有趣的家伙,不光是支撑我们身体那么简单,还能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
谁能想到,那些看似坚硬的骨头里,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想想你走路的时候,那些骨头就像小工人,默默地在里面支撑着你,真的是辛苦了。
骨头可不止是为咱们提供支撑哦,它们还负责制造血液,真的,骨髓就像小工厂一样,天天忙得不可开交。
有些人说,骨头一旦受伤就没救了,其实这也是个误解。
骨头可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能够自我修复,简直像个小超人。
有些骨折,医生一弄,石膏一包,过几周就能恢复得像新的一样。
这就好比咱们有时候摔了一跤,起个小包,休息休息,吃点好的,就又活蹦乱跳了。
不过,骨头也是有脾气的,过于折腾的话,它可会抗议,像是老爷爷一样摇摇头说:“我不干了!”再说说那些运动的人,真的是厉害。
你想,跑步、跳舞、打篮球,每一次跳跃和着陆,都是在跟骨头说“加油!”。
运动对骨头特别好,简直就像给它们打了个强心针。
骨头在受力的情况下,会不断生成新的骨组织,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员的骨头一般都比较强壮,跟牛犊子似的。
可见,保持活跃不仅能让你身材好,还能让你的骨头年轻有力。
生活中总是有些人喜欢当“沙发土豆”,只想着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
长此以往,骨头可就会变得脆弱,走两步都觉得累,简直跟个老太太似的。
所以,想让骨头健康,还是得多动动,别让它们闲着。
不然,等到老了,连上下楼梯都成了挑战,那就真是悲剧了。
说到老年人,骨头健康对他们来说更是重要。
你看看,很多老年人走路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摔倒。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会逐渐流失,变得脆弱。
为了避免摔跤,老年人需要多补钙,多晒太阳,晒太阳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帮助身体吸收钙质。
这就像给骨头加了个护甲,增强它们的抵抗力。
饮食也特别重要。
富含钙的食物,像牛奶、豆腐、绿叶蔬菜等等,都是骨头的好朋友。
说实话,平时我们可能不太在意,但每一口都是在为骨头的未来投资。
骨科学1. 引言骨科学是研究骨骼系统的医学科学领域,涉及骨骼的解剖、生理学、生物力学、病理学和治疗等方面。
骨骼系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不仅对身体姿势和运动起着关键作用,还参与到其他重要系统的功能中。
因此,对骨科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健康和医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 骨骼的解剖和生理学2.1 骨骼组成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头组成,包括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骨骼主要由无机物质(如钙、磷)和有机物质(如胶原蛋白纤维)构成。
这种结构使骨骼既具有坚硬性又保持一定的弹性。
2.2 骨骼生理学骨骼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机械支撑、保护内脏器官、储存矿物质和参与血液细胞生成等。
骨骼的生长、再生和修复都是通过骨细胞的调节和参与来实现的。
这包括骨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骨吸收细胞的吸收和骨形成细胞的生成等过程。
3. 骨骼疾病3.1 骨折骨折是骨骼系统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可以由外力作用(如摔倒、车祸)或疾病(如骨骼疏松)引起。
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和手术治疗(如内固定和外固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3.2 关节疾病关节炎是指关节的疼痛、炎症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常见的关节炎包括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骨关节炎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物理治疗(如理疗和运动疗法)。
3.3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特点是骨组织的密度和强度降低,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包括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采用药物治疗等方法。
4. 骨科治疗技术4.1 骨折治疗技术骨折的治疗技术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采用石膏固定、牵引和功能锻炼等方法,手术治疗常常需要内固定(如钢板和螺钉)或外固定(如骨桥和骨钩)。
4.2 骨关节疾病治疗技术关节疾病的治疗技术因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
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实用骨科运动医学》本书是由多家国际著名大学、临床医学中心、医院和研究机构,130余位骨科运动医学临床与临床与科研的顶尖专家集体编写的大型学术著作,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
全书以解剖部位自上而下分篇编撰,从生理解剖、生物学功能、病理解剖、损伤机制、病因学等基础理论方面入手,深入阐述了各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并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等进行临床诊断及评估,然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详细讨论了各种运动创伤及其发症的处理意见,非常实用,具有指导意义。
最后,各位作者结合个人兼任不同专业运动队队医的切身体会,对运动员与队医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
本书内容翔实,观点新颖,重点突出,并配图800余幅,指导性和实践性极强,是一本难得的实用骨科运动医学和关节镜外科专著,特别适合骨科医师、运动医学和关节镜专科医师、专业运动队及相关医务人员参考阅读。
李国平,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院长\中国奥委会首席医务官原著序本书旨在为所有繁忙的骨科住院医师和外科医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胡关骨科运动医学方面的实用知识。
本书涵盖了各执业阶段的临床知识,包括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考试、换发新证的考试及日常的临床工作。
我们邀请了全球骨科运动医学方面的顶尖专家,以保证本书在世界该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说明每章的要点概述了各章讲述的所有概念,可以在复习应考时使用。
开篇部分详细阐述了基础理论。
本书章节按解剖部位从头至足趾讲解。
本书有一篇专门用来讨论运动员的特殊疾病(如应力性骨折)、女性运动员或儿童患者的特殊疾病,以及有关队医工作的内容。
丰富新颖的描述便于更好地理解解剖结构和手术操作技术。
强调了康复的重要性。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那些受伤的运动员以最好的状态尽早重返赛场。
本书中所介绍的各项技术有限于年轻的外科医师早日成为专家,有助于所有梦想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年轻迁手早日实现梦想。
实用骨科学(可编辑)
实用骨科学第3版【胥少汀葛宝丰许印坎主编
本书由骨科学权威专家集体编著,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5篇59
章。
第一篇骨科基础,包括骨的发生和正常结构、骨的生物学、骨科各种检查和常用治疗技术等;第二篇创伤骨科,包括创伤后全身反应与并发症、综合征,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固定技术与器械,上肢、颈椎、胸腰椎、脊髓、骨盆、下肢、周围神经、四肢血管、骨骺、关节等损伤的处理,以及火器伤、骨不连、畸形愈合、断肢、断掌和断指再植等;第三篇骨病,包括先天性、代谢性骨病,骨与关节感染,小儿麻痹后遗症,大脑性瘫痪后遗症,骨肿瘤与肿瘤样疾患等;第四篇部位骨科,包括肩、肘、手、脊柱、髋、膝、足部疾病;第五篇修复与康复,包括骨移植、骨科肌瓣与肌皮瓣的应用、显微外科、人工关节、截肢、假肢与支具、脊髓损伤的康复与重建等。
作者以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主,同时吸收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较全面地反映了骨科学的发展水平。
本书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实用,是骨科医师权威、重要的工具书,对骨科教学和科研人员亦有较高参考价值。
在木之水的会员中,该书与邱贵兴的效率手册和荣国威的骨折为初入骨科行列的必备书。
胥少汀
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组成员,我国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骨科专家。
中国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脊髓损伤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中心主任,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截瘫医学会资深成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审,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
从事骨科专业4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脊柱、脊髓损伤、脊柱外科、骨与关节损伤、髋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自70年代以来,对脊髓损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
研究,阐明了脊髓损伤的病理,进行了脊髓修复的研究,提出了5项治疗原则,改进了脊髓手术方法,找出了估价脊髓损伤的依据。
在国内最先提出上升性、缺血性脊髓损伤。
对脊柱火器伤与脊髓损伤的关系,明确了机制与病理,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用于指导临床,效果显著。
对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多脏器损伤,提出了自己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具有死亡率低、肢体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发表专著16部,论文143篇,获科技进步奖8项,其它奖55项。
葛宝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业为骨外科学,河北省乐亭县人。
1945年毕业于国力中正医学院。
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博士后研究生导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骨科专业50余年,早在50年代初即在国内开展了带血循环的骨移植,引进了髓管内穿针内固定术。
对四肢和脊柱骨折,自发生机制、内外固定、促进骨愈合以至合并症的预防进行了系列研究,发明创造20余项。
1989年首先将异种骨形成蛋白应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确定了其单独应用的成骨性能。
2004年在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确定了西北地区居民骨密度峰值,澄清了藏民的峰值骨量。
先后获国家发明、进步奖和部队省级二等奖以上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共千万余言。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印坎
外科专家。
江苏武进人。
,,,,年毕业于南京军医学校。
后留校任教。
建国后,历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教授、教授、附属医院骨科主任。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与屠开元合作进行断肢再植动物实验研究,获得成功。
并创用了带刺套管套接血管法。
,,,,年为我国第一例断肢再植术后肿胀处理提出了有效方案,解决
了肢体存活的关键问题。
,,,,年创用环锯法,并改进了颈椎前路手术方法。
合编有《创伤外科学》、《野战外科手册》等。
第一版主编陆裕朴前言
《实用骨科学》第2版面世已6年,由于现代骨科学的迅速发展,一些概念不断更新,治疗方法、技术、设备等不断改进与完善,有必要将其中实用性强或有发展前景的部分收入到本书中,以适应骨科医师的需要。
同时,骨科领域中一些创伤和疾病的发生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也有了显著的变化,例如,由于预防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制成功和计划免疫的实施,使脊髓灰质炎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包括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已基本消灭,其后遗症在我国也愈来愈少;由于抗结核药物发展较一般抗生素缓慢,加以耐药菌株的存在,结核病有了回潮之势,骨关节结核较前有所增加;高速交通的大力发展,骨关节创伤、多发损伤增多,伤情更复杂,骨折类型和粉碎性骨折更为多见等,均使本书内容需要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这一版中,创伤、长骨干骨折的治疗,从AO发展到BO,髓内针固定从梅花针发展到扩髓的髓内锁钉,到不扩髓的髓内针,直至现在的髓内扩张自锁钉,钢板的类型、接触面积、置入方法等均有了较大的改进,对骨端复杂粉碎骨折的分型和认识更加深入;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的分型基本统一,手术治疗的进展使疗效大为提高;脊柱损伤和脊柱疾患后路固定和前路固定的设计和材料的发展类型多样,更加完善,使脊柱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得到加强;脊髓损伤的早期药物治疗、充分减压,有效固定已成为常规;马尾修复获得成功;中期畸形处理、晚期手功能重建和排尿功能重建明显改善了功能;上颈椎损伤和先天性疾患的前路和后路治疗措施有明显改进;腰椎峡部裂滑脱和退变性滑脱的治疗出现了多种方法,减压植骨、复位、融合均获得成功;椎间盘源性疾病、脊柱退变性疾患、脊椎和椎管内髓外肿瘤的治疗效果大为提高;脊柱的微创手术和导航系统使用更增加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加快功能恢复;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脊柱转移瘤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
苦;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采用手术、热疗、放疗和化疗联合应用,5年生存率提高到50,以上;脊柱侧凸借助内固定设计使矫正率提高到50,以上;足创伤修复达到新的水平;人工关节在髋、膝关节置换基本定型,提高了长期效果;关节镜的应用也已从膝关节发展至许多上下肢关节,如膝关节半月板十字韧带的修复重建,肩关节疾患等等,不一一列举,这些新进展均收入本版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火器伤形式与以往不同,又由于平时火器伤的增多,其处理与战时的环境条件有所不同,增加了一节。
同时,本版对部分章节进行了缩减,如对小儿麻痹后遗症、肌瓣肌皮瓣应用、显微外科在骨科的应用等部分进行了压缩,保留了其精华部分。
本版的编写突出了实用性,仍然贯彻第1版编写的原则,即以自己经验为主,同
时介绍国内外先进经验,从第1版到第3版可以看到,各种伤病的分类不断完善,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有的原为手术适应证,现已趋向非手术治疗;有的手术适应证随着设备的改进而有所扩大。
骨科医师应深入了解病情,根据可能的技术和设备条件选择对患者长期利益最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大家要在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掌握好各种治疗方法,造福于患者,奉献于骨科专业,为我国骨科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
2005年春骨科基础
第1章中国骨科简史
第2章骨的发生和正常结构――葛宝丰
第3章骨的生物力学――葛宝丰张功林
第4章骨科物理检查
第5章骨科影像学检查
第6章诱发电位检查
第7章步态――胥少汀
第8章四肢与脊柱手术途径
第9章骨科常用治疗技术
第10章关节镜
第11章围手术期处理
第二篇创伤骨科
第12章创伤的全身反应与并发症
第13章筋膜间隙综合征与挤压综合征第14章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第15章骨折内固定技术第16章骨外固定器及其应用第17章上肢损伤与脱位第18章手外伤
第19章颈椎和颈脊髓损伤贾连顺第20章胸腰椎和脊髓损伤第21章骨盆损伤胥少汀第22章下肢损伤
第23章开放性骨折与关节损伤第24章肌肉、骨骼火器伤第25章多发性创伤与多发性骨关节损伤
第26章骨不连及骨延迟连接第27章骨折畸形愈合胥少汀第28章骨骺损伤
第29章周围神经损伤
第30章四肢血管伤
第31章断肢、断掌和断指再植第32章大面积皮肤撕脱和坏死第三篇骨病
第33章先天性疾患
第34章代谢性骨病
第35章骨骺疾病
第36章畸形性骨炎与成骨不全第37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第38章骨与关节结核
第39章非化脓性关节炎第40章小儿麻痹后遗症邬华彬第41章大脑性瘫痪后遗症唐农轩第42章骨肿瘤与肿瘤样疾患第43章软组织肿瘤第44章腱鞘滑囊疾病
第四篇部位骨科
第45章肩部疾病侯春林第46章肘关节疾病苟三怀第47章手部疾病
第48章脊柱疾病
第49章髋部疾病
第50章膝部疾病时述山孙天胜第51章足部疾病
第五篇修复与康复
第52章骨移植
第53章肌瓣和肌皮瓣在骨科的应用
第54章显微外科在骨科的应用第55章足外伤缺损的修复重建第56章人工关节
第57章截肢、假肢与支具
第58章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与功能重建第59章骨科康复。